正在阅读:

当婴幼儿辅食也开始植物基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当婴幼儿辅食也开始植物基

随着国内婴幼儿辅食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植物基领域也是待挖掘的方向。

文|母婴时代 姚至远

各大品牌都不断进行创新与拓展,来推动婴幼儿辅食市场发展,近两年也有不少创新品类和创新卖点出现,比如药食同源卖点、分阶卖点、一周辅食等,现在又有了植物基婴幼儿辅食的出现,为婴幼儿辅食市场的竞争提供了新方向。

而中国市场中还没有产品打出此概念,所以这一领域还属于较为空缺的状态,随着国内婴幼儿辅食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植物基领域也是待挖掘的方向,只是如何来界定。

植物基辅食陆续出现

不久前,喜宝在德国推出了新的“HiPP 100%植物基”婴幼儿辅食,其基于来自有机豌豆、有机鹰嘴豆和有机扁豆的纯植物基蛋白。据该公司称,它们提供了大量重要的营养素和纤维。该产品并没有在国内进行发售。

雀巢旗下的格伯产品有限公司(Gerber Products Co.)有Plant tastic,是由豆类、全谷物和蔬菜制成的袋装婴幼儿辅食。

“植物基”食品在国内外市场中都发展较为火爆,万物皆在植物基。有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植物蛋白市场规模为103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将增长到145亿美元,预测期内复合年增长率(CAGR)为7.1%。全球领先的市场调研公司Innova MarketInsights已连续多年将“植物基”列入全球食品饮料行业10大趋势榜单。

相比于国外市场的成熟,国内市场植物基产品还在初步发展阶段,市场热度主要集中在植物肉、植物乳制品等阶段,并且受众群体大多是成年人。近两年才出现婴幼儿植物配方奶粉,并且布局品牌凤毛麟角,大多产品还属于跨境购,而婴幼儿植物基辅食在国内市场还处于空缺阶段。

以上上市产品主要销售市场在国外,截至目前国内并没有布局品牌或是产品。但是令人疑惑的是有机豌豆、有机鹰嘴豆、有机扁豆等制品,本身不就是由植物原料所制作的产品吗?那目前市场中售卖的果泥、米粉为何不能够称之为“植物基辅食”?

据公开资料显示,植物基食品(plant-based foods)是指以植物原料(包括藻类和真菌类)或其制品为蛋白质、脂肪等来源,添加或不添加其它配料,经一定加工工艺制成的,具有类似某种动物来源食品的质构、风味、形态等品质特征的食品。与我国食品工业行业管理分类相对应,可将植物基食品分为植物基肉制品、植物基乳制品、植物基蛋制品、植物基冷冻饮品及制作料和其它植物基食品。

笔者采访到业内人士表示,植物基便是由植物所制作而成的食品。

执行标准只有三个,为植物基辅食提供可创新空间

由于国内市场中植物基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所以关于此类产品的规范、执行标准并不多,一些细分品类的植物基产品执行标准并不完善。

当前植物肉领域现有标准只有2020年12月25日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发布的《植物基肉制品》团体标准;以及2021年4月,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起草并公开征求意见的《植物基食品通则(征求意见稿)》团体标准。

而与辅食相关的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GB 10769—2010)和《食品安全标准婴幼儿罐装辅助食品》(GB 10770—2010),国内市场还没有对植物基辅食有专门规定,这也让企业们无法可依,无法定义植物基辅食产品。

但是没有严格的执行标准,也为这一领域创新发展提供了更大空间。入局门槛降低也就意味着更多婴幼儿辅食品牌能够布局植物基辅食产品,推动这一品类的发展。

并且国家对于植物基产品也在不断进行推动,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的通知显示,强化营养主食、双蛋白工程等重大项目实施力度。以优质动物、植物蛋白为主要营养基料,加大力度创新基础研究与加工技术工艺,开展双蛋白工程重点产品的转化推广。

所以婴幼儿植物基辅食未来在国内市场可能也会成为企业的拓展方向之一,只是一个行业的兴起,离不开市场和品牌的教育,和国家标准的推动。

差异化、创新化的布局选择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数据显示,2019年其市场规模已经超过4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23%。前瞻保守估计未来中国婴幼儿市场规模保持10%的复合平均增速增长,到2025年超过700亿元。

根据亿欧智库的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婴幼儿辅食市场规模已经达到605亿元。婴幼儿辅零食市场的快速扩张也吸引了休闲零食企业、母婴企业、营养品企业、新兴企业等不同行业都陆续进入这一领域。据笔者在企查查上搜索“辅食”显示,与之相关的公司有12368个。

在初步发展的辅食市场中,大多数都是新兴品牌或是少数外资品牌,而这些品牌在产品布局上都相对较广,既有谷物类辅食、罐装辅食、佐辅食等,还有儿童零食、儿童调味品等,几乎属于全品类布局,想要自身品牌覆盖面更广,想要以多制胜。

并且这些品牌所推出的产品都相差不多,产品的卖点也都大同小异,比如钙铁锌、益生菌、DHA等一些热门营养元素的添加,或是主打0添加、无添加、天然婴幼儿辅零食,亦或是在口味、产品形态上的改变等,整个婴幼儿辅零食市场大体上就是以上这几大发展趋势,这也导致同质化较为严重。

同质化严重一直是婴幼儿辅食市场的痛点,部分品牌想要打出差异化、高端化,植物基领域是一个不错选择。现在国内婴幼儿辅食市场中暂时没有看到宣传植物基辅食的产品,所以这一类产品还属于差异化的存在。

瞄向低敏人群和素食主义家庭

植物基食品的目标消费者是指那些希望以植物来源食品获得类似动物来源食品消费体验的人群,以植物蛋白替代动物蛋白为主要特征,在满足素食者消费诉求的同时进一步扩大了“弹性素食者”这一类消费群体,比如低敏消费人群、素食主义家庭等。

而现在低敏食品在母婴市场备受关注,也有一定的需求。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发起的《中国城市婴幼儿过敏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每8个婴幼儿就有1个过敏,2岁以下家长自报曾发生或正在发生过敏性疾病症状的婴幼儿比例高达40.9%,其中,婴幼儿患乳糖不耐受概率高达46.9%-70%,常见症状为腹泻。

根据天猫国际发布的《2023中国儿童防敏市场发展洞察》显示,中国有超过4成的婴幼儿正在或曾经发生过过敏症状,预计中国0-14岁过敏儿童将维持在5500万。

在婴幼儿辅食市场中,也有部分打出低敏卖点的,只是这类产品入局门槛并不高,所以布局品牌主要以中小品牌和杂牌为主。并且这一市场还处于试水阶段,市场规模较小,需要布局品牌进行市场教育,而对于消费者教育方面需要品牌长期推动,对于只是想要享受红利期的婴幼儿辅食品牌而言自然是不会选择布局的。

没有品牌推动,才会导致低敏辅食市场并没有掀起大浪花,但是从过敏人数上看,婴幼儿低敏辅食市场还有较大空间可以挖掘。

根据天猫国际发布的《2023中国儿童防敏市场发展洞察》显示,从2018到2022年,中国儿童防敏市场零售规模从138亿元增长到666亿元,防敏赛道复合增长率达到30%,未来五年仍将超过两位数增长,2025年市场规模预计达1095亿元。目前,母婴防过敏赛道正处于高速增长。

所以婴幼儿植物基辅食在国内市场有较大的可挖掘空间,只是一个品类想要得到发展,也离不开国家标准的推动,只有统一执行标准,抬高入局门槛,才能够提升整个婴幼儿低敏辅食市场的品质,更能够推动着各大品牌向上竞争。

植物基发展局限性:价格、消费认知

虽然植物基饮料已经在国内市场发展时间较久,但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的阶段,但自2019年植物肉概念大火以来,市场内越来越多的植物基产品出现,也推动着更多植物基产品的发展,其中植物基饮料发展较为火爆。

据天猫发布的《2020植物蛋白饮料创新趋势》显示,2020年,植物蛋白饮料市场增速高达800%,购买人数上升900%,在饮料市场中成长贡献15.5%,排名第三,成为饮料市场的高速增长引擎。

随着消费人群对于健康、体重管理的越发重视,植物基产品的增长速度急剧上升。但国内植物基市场毕竟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不少消费者对于这一品类的认知是不完全的,甚至不知道这类产品的存在,也不了解植物基概念。

所以想要植物基概念在婴幼儿辅食市场发展需要的是长期的市场教育,让消费者对于植物的优势有所了解,才能够推动市场发展。

另外,植物基的高价也是阻碍其发展的原因之一,其中植物基酸奶便是一个案例,原本该行业布局的企业就较少,还有部分产品已经宣布退市。

植物肉供应商厂家哈尔滨福肴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吴一荻在素食产业发展交流论坛分享的一组数据显示,在拒绝植物基产品的常见理由中,52%的消费者表示“我不认为这种产品会好吃”,27%的消费者表示,“相比动物肉,价格太贵了。”

虽然现在消费水平有着大幅度的提升,不少母婴品类都打出了高端化的趋势,并且发展都较为优异,但这都基于该品类有着较高的市场认知的前提下,消费者才愿意买单。并且新生代消费群体购买观念趋于理性,更加注重产品性价比。

根据尼尔森数据显示,2021年7月-2022年6月,高端、超高端纸尿裤同比增速为19.4%,此外主流价格地带用户愈发追求性价比。另外,根据《2021年母婴行业洞察报告》显示,母婴新锐品牌人群6大需求层次中,高性价比需求位列其中,消费分层依旧明显,但高性价比依旧是极大的市场需求,在更好品质的情况下,选择低价。

认知&浅评:植物基在婴幼儿辅食市场中是一个高端化、差异化的选择,但需要各大品牌推动,加大对于市场的教育,才能够推动这一品类的发展。

运营|铁兵

监审|范慧新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雀巢

3.9k
  • 如何在全价值链中践行可持续?雀巢在进博会上给出答案
  • 雀巢:美国大选前购物者的不确定性提高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当婴幼儿辅食也开始植物基

随着国内婴幼儿辅食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植物基领域也是待挖掘的方向。

文|母婴时代 姚至远

各大品牌都不断进行创新与拓展,来推动婴幼儿辅食市场发展,近两年也有不少创新品类和创新卖点出现,比如药食同源卖点、分阶卖点、一周辅食等,现在又有了植物基婴幼儿辅食的出现,为婴幼儿辅食市场的竞争提供了新方向。

而中国市场中还没有产品打出此概念,所以这一领域还属于较为空缺的状态,随着国内婴幼儿辅食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植物基领域也是待挖掘的方向,只是如何来界定。

植物基辅食陆续出现

不久前,喜宝在德国推出了新的“HiPP 100%植物基”婴幼儿辅食,其基于来自有机豌豆、有机鹰嘴豆和有机扁豆的纯植物基蛋白。据该公司称,它们提供了大量重要的营养素和纤维。该产品并没有在国内进行发售。

雀巢旗下的格伯产品有限公司(Gerber Products Co.)有Plant tastic,是由豆类、全谷物和蔬菜制成的袋装婴幼儿辅食。

“植物基”食品在国内外市场中都发展较为火爆,万物皆在植物基。有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植物蛋白市场规模为103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将增长到145亿美元,预测期内复合年增长率(CAGR)为7.1%。全球领先的市场调研公司Innova MarketInsights已连续多年将“植物基”列入全球食品饮料行业10大趋势榜单。

相比于国外市场的成熟,国内市场植物基产品还在初步发展阶段,市场热度主要集中在植物肉、植物乳制品等阶段,并且受众群体大多是成年人。近两年才出现婴幼儿植物配方奶粉,并且布局品牌凤毛麟角,大多产品还属于跨境购,而婴幼儿植物基辅食在国内市场还处于空缺阶段。

以上上市产品主要销售市场在国外,截至目前国内并没有布局品牌或是产品。但是令人疑惑的是有机豌豆、有机鹰嘴豆、有机扁豆等制品,本身不就是由植物原料所制作的产品吗?那目前市场中售卖的果泥、米粉为何不能够称之为“植物基辅食”?

据公开资料显示,植物基食品(plant-based foods)是指以植物原料(包括藻类和真菌类)或其制品为蛋白质、脂肪等来源,添加或不添加其它配料,经一定加工工艺制成的,具有类似某种动物来源食品的质构、风味、形态等品质特征的食品。与我国食品工业行业管理分类相对应,可将植物基食品分为植物基肉制品、植物基乳制品、植物基蛋制品、植物基冷冻饮品及制作料和其它植物基食品。

笔者采访到业内人士表示,植物基便是由植物所制作而成的食品。

执行标准只有三个,为植物基辅食提供可创新空间

由于国内市场中植物基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所以关于此类产品的规范、执行标准并不多,一些细分品类的植物基产品执行标准并不完善。

当前植物肉领域现有标准只有2020年12月25日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发布的《植物基肉制品》团体标准;以及2021年4月,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起草并公开征求意见的《植物基食品通则(征求意见稿)》团体标准。

而与辅食相关的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GB 10769—2010)和《食品安全标准婴幼儿罐装辅助食品》(GB 10770—2010),国内市场还没有对植物基辅食有专门规定,这也让企业们无法可依,无法定义植物基辅食产品。

但是没有严格的执行标准,也为这一领域创新发展提供了更大空间。入局门槛降低也就意味着更多婴幼儿辅食品牌能够布局植物基辅食产品,推动这一品类的发展。

并且国家对于植物基产品也在不断进行推动,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的通知显示,强化营养主食、双蛋白工程等重大项目实施力度。以优质动物、植物蛋白为主要营养基料,加大力度创新基础研究与加工技术工艺,开展双蛋白工程重点产品的转化推广。

所以婴幼儿植物基辅食未来在国内市场可能也会成为企业的拓展方向之一,只是一个行业的兴起,离不开市场和品牌的教育,和国家标准的推动。

差异化、创新化的布局选择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数据显示,2019年其市场规模已经超过4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23%。前瞻保守估计未来中国婴幼儿市场规模保持10%的复合平均增速增长,到2025年超过700亿元。

根据亿欧智库的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婴幼儿辅食市场规模已经达到605亿元。婴幼儿辅零食市场的快速扩张也吸引了休闲零食企业、母婴企业、营养品企业、新兴企业等不同行业都陆续进入这一领域。据笔者在企查查上搜索“辅食”显示,与之相关的公司有12368个。

在初步发展的辅食市场中,大多数都是新兴品牌或是少数外资品牌,而这些品牌在产品布局上都相对较广,既有谷物类辅食、罐装辅食、佐辅食等,还有儿童零食、儿童调味品等,几乎属于全品类布局,想要自身品牌覆盖面更广,想要以多制胜。

并且这些品牌所推出的产品都相差不多,产品的卖点也都大同小异,比如钙铁锌、益生菌、DHA等一些热门营养元素的添加,或是主打0添加、无添加、天然婴幼儿辅零食,亦或是在口味、产品形态上的改变等,整个婴幼儿辅零食市场大体上就是以上这几大发展趋势,这也导致同质化较为严重。

同质化严重一直是婴幼儿辅食市场的痛点,部分品牌想要打出差异化、高端化,植物基领域是一个不错选择。现在国内婴幼儿辅食市场中暂时没有看到宣传植物基辅食的产品,所以这一类产品还属于差异化的存在。

瞄向低敏人群和素食主义家庭

植物基食品的目标消费者是指那些希望以植物来源食品获得类似动物来源食品消费体验的人群,以植物蛋白替代动物蛋白为主要特征,在满足素食者消费诉求的同时进一步扩大了“弹性素食者”这一类消费群体,比如低敏消费人群、素食主义家庭等。

而现在低敏食品在母婴市场备受关注,也有一定的需求。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发起的《中国城市婴幼儿过敏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每8个婴幼儿就有1个过敏,2岁以下家长自报曾发生或正在发生过敏性疾病症状的婴幼儿比例高达40.9%,其中,婴幼儿患乳糖不耐受概率高达46.9%-70%,常见症状为腹泻。

根据天猫国际发布的《2023中国儿童防敏市场发展洞察》显示,中国有超过4成的婴幼儿正在或曾经发生过过敏症状,预计中国0-14岁过敏儿童将维持在5500万。

在婴幼儿辅食市场中,也有部分打出低敏卖点的,只是这类产品入局门槛并不高,所以布局品牌主要以中小品牌和杂牌为主。并且这一市场还处于试水阶段,市场规模较小,需要布局品牌进行市场教育,而对于消费者教育方面需要品牌长期推动,对于只是想要享受红利期的婴幼儿辅食品牌而言自然是不会选择布局的。

没有品牌推动,才会导致低敏辅食市场并没有掀起大浪花,但是从过敏人数上看,婴幼儿低敏辅食市场还有较大空间可以挖掘。

根据天猫国际发布的《2023中国儿童防敏市场发展洞察》显示,从2018到2022年,中国儿童防敏市场零售规模从138亿元增长到666亿元,防敏赛道复合增长率达到30%,未来五年仍将超过两位数增长,2025年市场规模预计达1095亿元。目前,母婴防过敏赛道正处于高速增长。

所以婴幼儿植物基辅食在国内市场有较大的可挖掘空间,只是一个品类想要得到发展,也离不开国家标准的推动,只有统一执行标准,抬高入局门槛,才能够提升整个婴幼儿低敏辅食市场的品质,更能够推动着各大品牌向上竞争。

植物基发展局限性:价格、消费认知

虽然植物基饮料已经在国内市场发展时间较久,但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的阶段,但自2019年植物肉概念大火以来,市场内越来越多的植物基产品出现,也推动着更多植物基产品的发展,其中植物基饮料发展较为火爆。

据天猫发布的《2020植物蛋白饮料创新趋势》显示,2020年,植物蛋白饮料市场增速高达800%,购买人数上升900%,在饮料市场中成长贡献15.5%,排名第三,成为饮料市场的高速增长引擎。

随着消费人群对于健康、体重管理的越发重视,植物基产品的增长速度急剧上升。但国内植物基市场毕竟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不少消费者对于这一品类的认知是不完全的,甚至不知道这类产品的存在,也不了解植物基概念。

所以想要植物基概念在婴幼儿辅食市场发展需要的是长期的市场教育,让消费者对于植物的优势有所了解,才能够推动市场发展。

另外,植物基的高价也是阻碍其发展的原因之一,其中植物基酸奶便是一个案例,原本该行业布局的企业就较少,还有部分产品已经宣布退市。

植物肉供应商厂家哈尔滨福肴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吴一荻在素食产业发展交流论坛分享的一组数据显示,在拒绝植物基产品的常见理由中,52%的消费者表示“我不认为这种产品会好吃”,27%的消费者表示,“相比动物肉,价格太贵了。”

虽然现在消费水平有着大幅度的提升,不少母婴品类都打出了高端化的趋势,并且发展都较为优异,但这都基于该品类有着较高的市场认知的前提下,消费者才愿意买单。并且新生代消费群体购买观念趋于理性,更加注重产品性价比。

根据尼尔森数据显示,2021年7月-2022年6月,高端、超高端纸尿裤同比增速为19.4%,此外主流价格地带用户愈发追求性价比。另外,根据《2021年母婴行业洞察报告》显示,母婴新锐品牌人群6大需求层次中,高性价比需求位列其中,消费分层依旧明显,但高性价比依旧是极大的市场需求,在更好品质的情况下,选择低价。

认知&浅评:植物基在婴幼儿辅食市场中是一个高端化、差异化的选择,但需要各大品牌推动,加大对于市场的教育,才能够推动这一品类的发展。

运营|铁兵

监审|范慧新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