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豆浆PK咖啡,两大“国民饮品”究竟有多相似?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豆浆PK咖啡,两大“国民饮品”究竟有多相似?

其实咖啡生豆和烘培过的咖啡豆,在酸度、蛋白质与咖啡因等方面的含量是相似的,但生豆不具备咖啡特有的醇香的味道。

南北方人民在为“甜咸粽子”争得火热的时候,我就有这样的疑问:

同样是早餐,同样是“国民饮品”,豆浆和咖啡之间至今没有擦出火花,是不是有点不正常?

于是,“挑事儿”的来了——

“咖啡到底算不算豆浆?!”

中立派:不管算不算,这话题有脑洞!

@姚亮

直接上图实验——

▲所以口感怎么样呢?

@CD半张脸

多年以后,舒尔茨二世站在华尔街的永和豆浆旗舰店面前,准会想起父亲霍华德·舒尔茨带他去参观北京星巴克时那个遥远的下午。

当时,那个神奇的东方国度的国民喝着一种做工奇特的廉价咖啡——名叫“豆浆”,星巴克的咖啡是平民消费不起的贵族饮品。

而如今,豆浆早已遍布全球,一跃成为欧美屌丝们的装逼神器。

披萨输给了烧饼,帕斯塔始终敌不过炸酱面,而星巴克的咖啡,就如同一片凋零的枯叶,沿着遍布石头的河床流去……

@Gemini An

某日老哥从网上买的咖啡机到货了,无奈周围没有买咖啡豆的店,又急着想试,于是到菜场买了斤黄豆……

据说味道还不错——很纯正,手工现磨。

@读心叔

“老板 来一碗现磨咖啡豆浆和一笼小笼包~”

来自中西饮食的完美——违和。

▲还能压压韭菜味儿呢!

@美爹

服务员:“请问这位先生是想喝埃塞俄比亚耶加雪菲还是苏门曼特宁?”

先生:“胡建相思。”

服务员:“好的,那么这位女士 ”

女士:“给我整杯东北青皮,再打包一杯获嘉橹豆。”

服务员:“中!”

@isabears

难道没人觉得咖啡更接近中药吗?

煮咖啡/冲泡——煎药

烘焙——炮制

苦——苦

正方:咖啡算豆浆

@林风笑

当然算。

每次培训的时候,都会讲,咖啡其实就是老外的豆浆,不用觉得太高上大。

咖啡最初的喝法也就是把豆子弄碎,用水泡,演变成现在法压壶等冲泡方法。

好的豆子依然要用手工冲泡才能还原其美好的口感。

而且最早还没烘焙。烘焙最早的目的是为了运输方便。

只是欧洲人太爱在饮品中加牛奶(咖啡,茶),为了得到浓缩咖啡,开发了摩卡壶,意式咖啡机都一系列工具,让咖啡看起来是个多复杂的事儿。

其实还是豆浆。

除了从制造方式上类比,这两种饮品分别在东西方日常生活中扮演的角色上,也极其相似。

咖啡在国外随处可见,通常卖2 3刀一杯,占其两三千刀月收入的千分之一;中国普及率能赶得上国外咖啡的饮品,卖2 3元,占我们两三千月平均收入千分之一的饮品,舍豆浆其谁?

▲同样是早餐,咖啡不就装的更华丽点嘛

@何奇谊

豆浆:豆汁+水;咖啡:(咖啡)豆汁+水。

反方:咖啡不算豆浆

@扼杀黑暗

“浆”基本字义:比较浓的液体,咖啡只能算比较口味重的汁液,离浓还是差点。

所以结论是咖啡是豆汁的一种……

我们来看一下 咖啡和豆汁的 共同点:

都有令人印象深刻的气味;

喝后,都能让人精神一震;

都在贵族间广为流行 (百科上说豆汁是宫廷饮品,我没瞎说);

都是非常规主体食用产物;

豆汁是制作淀粉产生的下脚料,而咖啡豆,是咖啡树果实的种子。

@何忆安

一句话终结这个问题:

常识告诉我们(咖啡)包含于(溶液),(豆浆)包含于(乳浊液)。

又(溶液)U(乳浊液)=空集

于是(咖啡)U(豆浆)为空集

即咖啡不为豆浆的子集。

@Alvin Qi

先看看植物学的分类:

咖啡: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茜草目,茜草科,仙丹花亚科,咖啡族,咖啡属。

作为粮食的豆子: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豆目,豆科,共计3个亚科,730属,19400种。

再看看生产制作的工艺:

咖啡:烘焙,研磨,煮,过滤/虹吸/蒸馏。这里面最关键的就是烘焙。

烘焙使咖啡生豆的一些化学性质发生改变,成为已烘焙的咖啡制品,整个过程中,咖啡生豆会发生膨胀,并且其颜色、口感、气味与密度都会发生改变。

▲咖啡的“独特”之处?

其实咖啡生豆和烘培过的咖啡豆,在酸度、蛋白质与咖啡因等方面的含量是相似的,但生豆不具备咖啡特有的醇香的味道。

高温、干燥的环境可以加速Maillard反应等其他化学反应,这样子才有了熟咖啡特有的香味,这就是要进行烘培的原因。

豆浆:(泡豆子),研磨,煮,过滤(等)。

不一定非要用大豆,还可以用黑豆、绿豆、豌豆、红豆等,这些我都喝过。

这里面最关键的就是煮,别煮的太轻,生了;也别把豆浆煮糊掉。

再来看看成分吧:

咖啡:咖啡因,单宁酸,脂肪,蛋白质(比例不高),糖,少量纤维,少量矿物质等。

豆浆:蛋白质(含量比牛奶还要高),矿物质,维生素,植酸,卵磷脂,異黃酮,大豆皂甙等。

@猫立刻

豆浆英文叫做“soymilk”,很直接地点出了豆浆的化学组成特点:它是一种乳浊液。

豆浆是豆油和水在大豆蛋白的作用下形成的稳定的乳液,就好比牛奶是奶油在酪蛋白作用下形成的乳液一样。

所以花生豆浆、大杏仁(almond)豆浆都可算广义的豆浆(xx milk)。

而咖啡只是一种溶液,当然不能算豆浆。

另外所谓绿豆或者黑豆豆浆在我看来也根本不是豆浆,因为含油量太低形不成乳液,打碎煮熟在我看来只能作为“豆糊糊”。

所以问题来了:关于咖啡算不算豆浆这事儿,你怎么看?

文章整理自知乎话题,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商务合作&内容转载 | 微信:yantairan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豆浆PK咖啡,两大“国民饮品”究竟有多相似?

其实咖啡生豆和烘培过的咖啡豆,在酸度、蛋白质与咖啡因等方面的含量是相似的,但生豆不具备咖啡特有的醇香的味道。

南北方人民在为“甜咸粽子”争得火热的时候,我就有这样的疑问:

同样是早餐,同样是“国民饮品”,豆浆和咖啡之间至今没有擦出火花,是不是有点不正常?

于是,“挑事儿”的来了——

“咖啡到底算不算豆浆?!”

中立派:不管算不算,这话题有脑洞!

@姚亮

直接上图实验——

▲所以口感怎么样呢?

@CD半张脸

多年以后,舒尔茨二世站在华尔街的永和豆浆旗舰店面前,准会想起父亲霍华德·舒尔茨带他去参观北京星巴克时那个遥远的下午。

当时,那个神奇的东方国度的国民喝着一种做工奇特的廉价咖啡——名叫“豆浆”,星巴克的咖啡是平民消费不起的贵族饮品。

而如今,豆浆早已遍布全球,一跃成为欧美屌丝们的装逼神器。

披萨输给了烧饼,帕斯塔始终敌不过炸酱面,而星巴克的咖啡,就如同一片凋零的枯叶,沿着遍布石头的河床流去……

@Gemini An

某日老哥从网上买的咖啡机到货了,无奈周围没有买咖啡豆的店,又急着想试,于是到菜场买了斤黄豆……

据说味道还不错——很纯正,手工现磨。

@读心叔

“老板 来一碗现磨咖啡豆浆和一笼小笼包~”

来自中西饮食的完美——违和。

▲还能压压韭菜味儿呢!

@美爹

服务员:“请问这位先生是想喝埃塞俄比亚耶加雪菲还是苏门曼特宁?”

先生:“胡建相思。”

服务员:“好的,那么这位女士 ”

女士:“给我整杯东北青皮,再打包一杯获嘉橹豆。”

服务员:“中!”

@isabears

难道没人觉得咖啡更接近中药吗?

煮咖啡/冲泡——煎药

烘焙——炮制

苦——苦

正方:咖啡算豆浆

@林风笑

当然算。

每次培训的时候,都会讲,咖啡其实就是老外的豆浆,不用觉得太高上大。

咖啡最初的喝法也就是把豆子弄碎,用水泡,演变成现在法压壶等冲泡方法。

好的豆子依然要用手工冲泡才能还原其美好的口感。

而且最早还没烘焙。烘焙最早的目的是为了运输方便。

只是欧洲人太爱在饮品中加牛奶(咖啡,茶),为了得到浓缩咖啡,开发了摩卡壶,意式咖啡机都一系列工具,让咖啡看起来是个多复杂的事儿。

其实还是豆浆。

除了从制造方式上类比,这两种饮品分别在东西方日常生活中扮演的角色上,也极其相似。

咖啡在国外随处可见,通常卖2 3刀一杯,占其两三千刀月收入的千分之一;中国普及率能赶得上国外咖啡的饮品,卖2 3元,占我们两三千月平均收入千分之一的饮品,舍豆浆其谁?

▲同样是早餐,咖啡不就装的更华丽点嘛

@何奇谊

豆浆:豆汁+水;咖啡:(咖啡)豆汁+水。

反方:咖啡不算豆浆

@扼杀黑暗

“浆”基本字义:比较浓的液体,咖啡只能算比较口味重的汁液,离浓还是差点。

所以结论是咖啡是豆汁的一种……

我们来看一下 咖啡和豆汁的 共同点:

都有令人印象深刻的气味;

喝后,都能让人精神一震;

都在贵族间广为流行 (百科上说豆汁是宫廷饮品,我没瞎说);

都是非常规主体食用产物;

豆汁是制作淀粉产生的下脚料,而咖啡豆,是咖啡树果实的种子。

@何忆安

一句话终结这个问题:

常识告诉我们(咖啡)包含于(溶液),(豆浆)包含于(乳浊液)。

又(溶液)U(乳浊液)=空集

于是(咖啡)U(豆浆)为空集

即咖啡不为豆浆的子集。

@Alvin Qi

先看看植物学的分类:

咖啡: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茜草目,茜草科,仙丹花亚科,咖啡族,咖啡属。

作为粮食的豆子: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豆目,豆科,共计3个亚科,730属,19400种。

再看看生产制作的工艺:

咖啡:烘焙,研磨,煮,过滤/虹吸/蒸馏。这里面最关键的就是烘焙。

烘焙使咖啡生豆的一些化学性质发生改变,成为已烘焙的咖啡制品,整个过程中,咖啡生豆会发生膨胀,并且其颜色、口感、气味与密度都会发生改变。

▲咖啡的“独特”之处?

其实咖啡生豆和烘培过的咖啡豆,在酸度、蛋白质与咖啡因等方面的含量是相似的,但生豆不具备咖啡特有的醇香的味道。

高温、干燥的环境可以加速Maillard反应等其他化学反应,这样子才有了熟咖啡特有的香味,这就是要进行烘培的原因。

豆浆:(泡豆子),研磨,煮,过滤(等)。

不一定非要用大豆,还可以用黑豆、绿豆、豌豆、红豆等,这些我都喝过。

这里面最关键的就是煮,别煮的太轻,生了;也别把豆浆煮糊掉。

再来看看成分吧:

咖啡:咖啡因,单宁酸,脂肪,蛋白质(比例不高),糖,少量纤维,少量矿物质等。

豆浆:蛋白质(含量比牛奶还要高),矿物质,维生素,植酸,卵磷脂,異黃酮,大豆皂甙等。

@猫立刻

豆浆英文叫做“soymilk”,很直接地点出了豆浆的化学组成特点:它是一种乳浊液。

豆浆是豆油和水在大豆蛋白的作用下形成的稳定的乳液,就好比牛奶是奶油在酪蛋白作用下形成的乳液一样。

所以花生豆浆、大杏仁(almond)豆浆都可算广义的豆浆(xx milk)。

而咖啡只是一种溶液,当然不能算豆浆。

另外所谓绿豆或者黑豆豆浆在我看来也根本不是豆浆,因为含油量太低形不成乳液,打碎煮熟在我看来只能作为“豆糊糊”。

所以问题来了:关于咖啡算不算豆浆这事儿,你怎么看?

文章整理自知乎话题,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商务合作&内容转载 | 微信:yantairan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