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10年投入3500亿后,中国创新药产业转型到哪一步?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10年投入3500亿后,中国创新药产业转型到哪一步?

以日本医药产业作为参考,找出答案。

文|氨基观察

随着中国创新药产业经历从仿到创的价值轮换,药企对于创新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加深,越来越多的国内药企开始寻找差异化的竞争优势。

为此,国内药企砸下了不菲的研发费用。根据对已上市的创新药企不完全统计,在过去十年里,中国创新药研发累计投入约为3480亿元。实际上,这仅仅是上市公司数据,加上非上市公司,国内医药研发投入会远远超过这个数字。

那么在投入巨额资金后,中国的创新药行业转型走到哪一步了?关于这一点,我们不妨以日本作为参考,找出答案。

毕竟,不管是从人口背景、文化,还是发展轨迹层面来看,日本医药市场与中国医药市场都有相似之处。

从市值来看,日本排名前十的药企去年收入总额1.7万亿元,国内则为1.01万亿元,二者相差1.7倍,差距不算悬殊;但从营收上来看,国内药企与日本药企的差距明显,日本前十大药企营收是中国的3倍之多。

看起来,即便近些年中国创新药行业的发展迅速,但与日本药企之间的差距仍然不小。并且,这样的收入差距或许很难在短期内抹平。

因为,从产品管线布局来看,日本大药企的管线中有着不少颇具潜力的FIC药物,所针对的领域从消化疾病到罕见疾病再到神经疾病,药企各有所长;而国内,目前的情况则是管线同质化严重,大部分药企还在扎堆于肿瘤领域的热门靶点。

客观来讲,这种差距的存在是必然的。毕竟,国内创新药行业起步不过十载,反观日本,第一三共、安斯泰来、武田制药等药企,已经有几十年甚至几百年的历史积累。

再给中国药企多一些时间,中日医药行业间的差距未必不会抹平。

/ 01 / 中日TOP10药企:市值相差1.7倍,营收相差3倍

日本是亚洲制药行业的领航者,亚洲曾进入过全球制药排行榜前十名的药企,也唯有日本大药企武田制药一家。

当然,日本制药业强势不仅体现在拥有一家武田制药上。

从市值上来看,日本TOP10的大药企分别是第一三共、武田制药、中外制药、安斯泰来、大冢控股、卫材、盐野义、田边三菱、住友制药、小野制其中,排名最为靠前的第一三共市值为3886亿元,而排名第十位的小野制药市值仅为74亿元。总的算下来,日本前十大制药企业市值为1.79万亿元。

在国内,市值排名前十的大药企分别是恒瑞医药、百济神州、传奇生物、复星医药、华东医药、石药集团、信达生物、翰森制药、中国生物制药、长春高新。这十家药企的总市值为1.01万亿元,占日本大药企总市值的60%。

不过,虽然日本前十大药企总市值数字高企,但这十家药企价值分化较为明显,表现为头部药企集中,腰部药企断层。

具体来看,日本排名前五的药企,市值均在千亿元以上,而排名第九、第十位的药企,市值则断层式掉到了108亿元、74亿元。

国内则呈现出头部药企较少,腰部药企较多的格局。目前,仅恒瑞医药、百济神州两家药企市值超过千亿,剩下的8家药企市值均在数百亿元左右。

比起市值差距,国内药企相比日本药企的营收差距更为悬殊,达3倍。

日本前十大制药企业总营收为6717亿元。其中市值排名第二位的武田制药营收高达2189亿元,以绝对优势碾压前十名中的所其他药企。

而在国内,十家药企总营收不过1991亿元,不及武田制药一家药企的营收。其中,营收超过百亿的仅有6家。日本前十大药企的营收则均超过200亿元。

总体而言,国内头部药企相较日本大药企,无论是在市值还是营收层面,均还有不小的差距。

/ 02 / FIC还是BIC?来自日本的他山之石

当然,随着年轻的中国创新药行业不断发展,未来中国也必将会有一批药企,跻身为全球头部大药企。

但这注定会是一个漫长且崎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若是摸着日本这块石头过河,或许能让国内药企少走一些弯路。

在对日本市值前十药企的产品管线进行分析后,我们发现,相比起FIC药物,绝大多数日本大药企的崛起,靠的都是me better或者BIC药物。

拿市值最高的第一三共来说,过去两年来,这家药企凭借着ADC大杀器药物DS-8201异军突起,成为全球ADC药物领域竞争力最强玩家。但即便强悍如DS-8201,也并非是一款FIC药物,而是在第二代HER2 ADC药物基础上升级而来的BIC药物。

市值排名第二的日本大药企武田制药的崛起,同样相当倚仗BIC药物。

武田制药是所有日本药企中,向me better转变最快的。日本医改后,武田制药依靠仿制药打下的基础,将药物研发重心从仿制药转移到me too再到BIC。为武田制药营收做出巨大贡献的四款重磅产品亮丙瑞林微球、兰索拉唑、坎地沙坦、吡格列酮,都是通过改良创新得到的BIC药物。

此外,安斯泰来的拳头产品恩杂鲁胺、大冢制药的拳头产品阿立哌唑,都属于BIC产品。

回到国内来说,过去在me too药物陷入极度的内卷后,me too战略成为了众矢之的,FIC开始成为创新药最重要的评判标准。甚至在巅峰时期,一款FIC管线,即使还处于不确定的临床阶段也会获得不菲的估值。

虽然在生物制药寒冬下,投资者对于FIC管线的追捧不如从前狂热,但仍有不少投资者对FIC管线自带滤镜。

回归中国创新药的实际情况来看,在没有原始的资本积累、基础研究匮乏的情况下,国内创新药企想要直接进军FIC更像是个伪命题。

而像日本药企一样通过me too积累原始资本,再逐渐转向BIC药物,等到自身实力充足后再去挑战FIC药物,看起来更具可行性。

/ 03 / 正视BD,不可或缺的外部引擎

那么,日本大药企的这些BIC药物从何而来?外部引进是重要的渠道。

License in、并购日本大药企扩充管线的常规做法,也正是这些来源于外部的药物,为日本药企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动力。

拿武田制药来说,其也曾在自研药物上花费不少心思,但由于自研药物屡屡碰壁,武田制药开始将眼光放到了并购这一路径上。

2008年武田以88亿美元的价格收购美国创新药企Millennium。通过这次收购,武田制药获得了硼替佐米、艾莎佐米、骨肉瘤药物米伐木肽和白血病药物Adcetris等药物。其中,单是硼替佐米一款药物,就在2014年为武田制药带来了超30亿美元的销售额。

2019年1月,武田制药更是以620亿美元吞下罕见病公司夏尔,创下日本药企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收购。也正是因为这笔交易带来的收益,使得武田制药成为第一也是唯一登上过全球制药企业TOP10排行榜的亚洲公司。

再比如安斯泰来,在其营收主力产品矩阵里,除了拳头产品恩杂鲁胺,叫得上名号的Xospata、Padcev等都来自与其他药企的合作。

事实上,不仅在日本,放眼全球收购、license in都是药企寻找现金奶牛的重要方式。在2015年-2021年,FDA批准的323种新药中,仅有28%是药企内部发明,其他均是源自外部或者合作发现。

回到国内来说,biotech对于license in策略并不陌生,甚至相当熟悉。但在过去,由于一些创新药企通过license in策略“拼凑”管线上市,一度使得license in在国内充满争议。

而对于不少国内传统大药企来说,过去一直习惯闭门造车。典型如一哥恒瑞医药,历史上更多是自主研发,直到近两年才开始逐渐有零星BD动作。

但实际上,从日本大药企的崛起经历中我们也不难发现,license in模式是药企不断扩充自身规模的一种必不可少手段。而这也要求国内药企在经历过去的野蛮扩张后,正视license in,借力license in,回归至探索自身更好发展的轨道上来。

/ 04 / 不执着于肿瘤,多领域百花齐放

肿瘤向来是药企的兵家必争之地,国内药企更是热衷扎堆于此。但从核心管线聚焦的领域来看,日本药企的选择相当多元化。

比如,武田制药五大核心领域主分别是消化、罕见病、血浆制品、肿瘤学和神经科学,其中消化领域更是其传统优势领域,诞生了兰索拉唑、维多珠单抗、富马酸沃诺拉赞等多款重磅炸弹药物。

安斯泰来的管线,则覆盖移植、免疫学、传染病、泌尿科、肿瘤学、神经科学、糖尿病并发症和代谢性疾病等多个治疗领域,尤其是在器官移植和泌尿领域,安斯泰来拥有全球领先的治疗药物和技术。

最近因为在阿尔茨海默症领域不断突破,名声大振的卫材制药也是日本头部药企,不同于前述大药企的广泛布局,卫材制药一直专注于神经疾病,更是在阿尔茨海默症领域深耕多年,最终才换来“回报”。

今年7月,卫材/渤健靶向Aβ单抗Lecanemab终于获得了FDA完全批准,成为2003年来首获FDA完全批准的阿尔茨海默病新药。

回到国内来看,国内大部分药企都以肿瘤为主要探索领域,肿瘤似乎也成了各大药企研发布局的必选项。

比如恒瑞医药获批上市的创新药中,半壁江山都围绕着肿瘤药物;复星医药2022年40%的营收来自肿瘤即免疫调节产品。

当然,围绕着肿瘤领域布局并没有什么错误,毕竟在肿瘤领域的确存在着庞大的临床未满足需求。只不过,瘤领域药物更新迭代的速度极快,玩家众多,这一领域已然成为竞争最激烈的领域之一。

而在肿瘤之外的其他领域,也有着巨大的临床未满足需求。相比之下,这些领域或许尚未获得太多关注,在这些领域深耕,或许能够在避开内卷、满足临床需求的同时,收获丰厚的回报。

/ 05 / 总结

当下,虽然中国创新药企与日本药企之间,仍然存在着不小的差距。但是,相比发展百年的日本,中国创新药行业还相当年轻,满打满算也不过十年时间,有差距自然也在情理之中。

未来,中国创新药企们沿着日本的经验,叠加中国创新药自己的努力不断奋勇向前,中日创新药行业之间的差距势必将不断缩小。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10年投入3500亿后,中国创新药产业转型到哪一步?

以日本医药产业作为参考,找出答案。

文|氨基观察

随着中国创新药产业经历从仿到创的价值轮换,药企对于创新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加深,越来越多的国内药企开始寻找差异化的竞争优势。

为此,国内药企砸下了不菲的研发费用。根据对已上市的创新药企不完全统计,在过去十年里,中国创新药研发累计投入约为3480亿元。实际上,这仅仅是上市公司数据,加上非上市公司,国内医药研发投入会远远超过这个数字。

那么在投入巨额资金后,中国的创新药行业转型走到哪一步了?关于这一点,我们不妨以日本作为参考,找出答案。

毕竟,不管是从人口背景、文化,还是发展轨迹层面来看,日本医药市场与中国医药市场都有相似之处。

从市值来看,日本排名前十的药企去年收入总额1.7万亿元,国内则为1.01万亿元,二者相差1.7倍,差距不算悬殊;但从营收上来看,国内药企与日本药企的差距明显,日本前十大药企营收是中国的3倍之多。

看起来,即便近些年中国创新药行业的发展迅速,但与日本药企之间的差距仍然不小。并且,这样的收入差距或许很难在短期内抹平。

因为,从产品管线布局来看,日本大药企的管线中有着不少颇具潜力的FIC药物,所针对的领域从消化疾病到罕见疾病再到神经疾病,药企各有所长;而国内,目前的情况则是管线同质化严重,大部分药企还在扎堆于肿瘤领域的热门靶点。

客观来讲,这种差距的存在是必然的。毕竟,国内创新药行业起步不过十载,反观日本,第一三共、安斯泰来、武田制药等药企,已经有几十年甚至几百年的历史积累。

再给中国药企多一些时间,中日医药行业间的差距未必不会抹平。

/ 01 / 中日TOP10药企:市值相差1.7倍,营收相差3倍

日本是亚洲制药行业的领航者,亚洲曾进入过全球制药排行榜前十名的药企,也唯有日本大药企武田制药一家。

当然,日本制药业强势不仅体现在拥有一家武田制药上。

从市值上来看,日本TOP10的大药企分别是第一三共、武田制药、中外制药、安斯泰来、大冢控股、卫材、盐野义、田边三菱、住友制药、小野制其中,排名最为靠前的第一三共市值为3886亿元,而排名第十位的小野制药市值仅为74亿元。总的算下来,日本前十大制药企业市值为1.79万亿元。

在国内,市值排名前十的大药企分别是恒瑞医药、百济神州、传奇生物、复星医药、华东医药、石药集团、信达生物、翰森制药、中国生物制药、长春高新。这十家药企的总市值为1.01万亿元,占日本大药企总市值的60%。

不过,虽然日本前十大药企总市值数字高企,但这十家药企价值分化较为明显,表现为头部药企集中,腰部药企断层。

具体来看,日本排名前五的药企,市值均在千亿元以上,而排名第九、第十位的药企,市值则断层式掉到了108亿元、74亿元。

国内则呈现出头部药企较少,腰部药企较多的格局。目前,仅恒瑞医药、百济神州两家药企市值超过千亿,剩下的8家药企市值均在数百亿元左右。

比起市值差距,国内药企相比日本药企的营收差距更为悬殊,达3倍。

日本前十大制药企业总营收为6717亿元。其中市值排名第二位的武田制药营收高达2189亿元,以绝对优势碾压前十名中的所其他药企。

而在国内,十家药企总营收不过1991亿元,不及武田制药一家药企的营收。其中,营收超过百亿的仅有6家。日本前十大药企的营收则均超过200亿元。

总体而言,国内头部药企相较日本大药企,无论是在市值还是营收层面,均还有不小的差距。

/ 02 / FIC还是BIC?来自日本的他山之石

当然,随着年轻的中国创新药行业不断发展,未来中国也必将会有一批药企,跻身为全球头部大药企。

但这注定会是一个漫长且崎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若是摸着日本这块石头过河,或许能让国内药企少走一些弯路。

在对日本市值前十药企的产品管线进行分析后,我们发现,相比起FIC药物,绝大多数日本大药企的崛起,靠的都是me better或者BIC药物。

拿市值最高的第一三共来说,过去两年来,这家药企凭借着ADC大杀器药物DS-8201异军突起,成为全球ADC药物领域竞争力最强玩家。但即便强悍如DS-8201,也并非是一款FIC药物,而是在第二代HER2 ADC药物基础上升级而来的BIC药物。

市值排名第二的日本大药企武田制药的崛起,同样相当倚仗BIC药物。

武田制药是所有日本药企中,向me better转变最快的。日本医改后,武田制药依靠仿制药打下的基础,将药物研发重心从仿制药转移到me too再到BIC。为武田制药营收做出巨大贡献的四款重磅产品亮丙瑞林微球、兰索拉唑、坎地沙坦、吡格列酮,都是通过改良创新得到的BIC药物。

此外,安斯泰来的拳头产品恩杂鲁胺、大冢制药的拳头产品阿立哌唑,都属于BIC产品。

回到国内来说,过去在me too药物陷入极度的内卷后,me too战略成为了众矢之的,FIC开始成为创新药最重要的评判标准。甚至在巅峰时期,一款FIC管线,即使还处于不确定的临床阶段也会获得不菲的估值。

虽然在生物制药寒冬下,投资者对于FIC管线的追捧不如从前狂热,但仍有不少投资者对FIC管线自带滤镜。

回归中国创新药的实际情况来看,在没有原始的资本积累、基础研究匮乏的情况下,国内创新药企想要直接进军FIC更像是个伪命题。

而像日本药企一样通过me too积累原始资本,再逐渐转向BIC药物,等到自身实力充足后再去挑战FIC药物,看起来更具可行性。

/ 03 / 正视BD,不可或缺的外部引擎

那么,日本大药企的这些BIC药物从何而来?外部引进是重要的渠道。

License in、并购日本大药企扩充管线的常规做法,也正是这些来源于外部的药物,为日本药企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动力。

拿武田制药来说,其也曾在自研药物上花费不少心思,但由于自研药物屡屡碰壁,武田制药开始将眼光放到了并购这一路径上。

2008年武田以88亿美元的价格收购美国创新药企Millennium。通过这次收购,武田制药获得了硼替佐米、艾莎佐米、骨肉瘤药物米伐木肽和白血病药物Adcetris等药物。其中,单是硼替佐米一款药物,就在2014年为武田制药带来了超30亿美元的销售额。

2019年1月,武田制药更是以620亿美元吞下罕见病公司夏尔,创下日本药企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收购。也正是因为这笔交易带来的收益,使得武田制药成为第一也是唯一登上过全球制药企业TOP10排行榜的亚洲公司。

再比如安斯泰来,在其营收主力产品矩阵里,除了拳头产品恩杂鲁胺,叫得上名号的Xospata、Padcev等都来自与其他药企的合作。

事实上,不仅在日本,放眼全球收购、license in都是药企寻找现金奶牛的重要方式。在2015年-2021年,FDA批准的323种新药中,仅有28%是药企内部发明,其他均是源自外部或者合作发现。

回到国内来说,biotech对于license in策略并不陌生,甚至相当熟悉。但在过去,由于一些创新药企通过license in策略“拼凑”管线上市,一度使得license in在国内充满争议。

而对于不少国内传统大药企来说,过去一直习惯闭门造车。典型如一哥恒瑞医药,历史上更多是自主研发,直到近两年才开始逐渐有零星BD动作。

但实际上,从日本大药企的崛起经历中我们也不难发现,license in模式是药企不断扩充自身规模的一种必不可少手段。而这也要求国内药企在经历过去的野蛮扩张后,正视license in,借力license in,回归至探索自身更好发展的轨道上来。

/ 04 / 不执着于肿瘤,多领域百花齐放

肿瘤向来是药企的兵家必争之地,国内药企更是热衷扎堆于此。但从核心管线聚焦的领域来看,日本药企的选择相当多元化。

比如,武田制药五大核心领域主分别是消化、罕见病、血浆制品、肿瘤学和神经科学,其中消化领域更是其传统优势领域,诞生了兰索拉唑、维多珠单抗、富马酸沃诺拉赞等多款重磅炸弹药物。

安斯泰来的管线,则覆盖移植、免疫学、传染病、泌尿科、肿瘤学、神经科学、糖尿病并发症和代谢性疾病等多个治疗领域,尤其是在器官移植和泌尿领域,安斯泰来拥有全球领先的治疗药物和技术。

最近因为在阿尔茨海默症领域不断突破,名声大振的卫材制药也是日本头部药企,不同于前述大药企的广泛布局,卫材制药一直专注于神经疾病,更是在阿尔茨海默症领域深耕多年,最终才换来“回报”。

今年7月,卫材/渤健靶向Aβ单抗Lecanemab终于获得了FDA完全批准,成为2003年来首获FDA完全批准的阿尔茨海默病新药。

回到国内来看,国内大部分药企都以肿瘤为主要探索领域,肿瘤似乎也成了各大药企研发布局的必选项。

比如恒瑞医药获批上市的创新药中,半壁江山都围绕着肿瘤药物;复星医药2022年40%的营收来自肿瘤即免疫调节产品。

当然,围绕着肿瘤领域布局并没有什么错误,毕竟在肿瘤领域的确存在着庞大的临床未满足需求。只不过,瘤领域药物更新迭代的速度极快,玩家众多,这一领域已然成为竞争最激烈的领域之一。

而在肿瘤之外的其他领域,也有着巨大的临床未满足需求。相比之下,这些领域或许尚未获得太多关注,在这些领域深耕,或许能够在避开内卷、满足临床需求的同时,收获丰厚的回报。

/ 05 / 总结

当下,虽然中国创新药企与日本药企之间,仍然存在着不小的差距。但是,相比发展百年的日本,中国创新药行业还相当年轻,满打满算也不过十年时间,有差距自然也在情理之中。

未来,中国创新药企们沿着日本的经验,叠加中国创新药自己的努力不断奋勇向前,中日创新药行业之间的差距势必将不断缩小。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