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记者 |
界面新闻编辑 | 黄月
《幻梦中涌动的海》
《幻梦中涌动的海》是澳大利亚作家理查德·弗兰纳根2020年出版的作品。弗兰纳根出生于澳大利亚的塔斯马尼亚,是离澳大利亚大陆一百公里之遥的岛屿,先辈经历过流放、大屠杀、战争等苦难。2013年,弗兰纳根出版《深入北方的小路》,次年斩获获布克奖。他的祖父母是文盲,父亲是家里唯一接受过基础学校教育的人。“他至死都在感叹,人可以用这26个符号来窥测宇宙。那些世代识文断字的人可能已经失去对这种自由、超然之力的感触,但我从父亲那里得到了它。”弗兰纳根说,“文字对我来说就像一张魔毯,把我从这座小岛上带到了远方。”
《幻梦中涌动的海》描绘了完美现代生活里一个完美的现代主人公。有一天她发现,她的手指、乳房和膝盖消失了,她所精心构筑的现代生活从指间一点一滴流逝,和加速毁灭中的世界一起,融入烟尘、噪音和幻觉涌动的海洋。
“你可能真的感觉不到任何东西,你必须感觉不到任何东西,那些新闻推送、社交媒体的新鲜事让你感到一种彻头彻尾的虚无:她什么都做不了,她什么都不想做,她什么都不是……她要做的是冲马桶,旁观这个世界死去,让她的母亲活成虚无虚无虚无。”
《滨口龙介:那些欢乐时光》
大多数人认识滨口龙介或许是在2022年,他导演的长片《驾驶我的车》斩获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在内的4项提名。从东京大学毕业后,滨口龙介在电影界工作了数年。他在拍商业电影的时候发现,学生时代耗费大量时间看片听歌的经验,在片场实操中一点忙都帮不上,并对此感到很绝望。后来,他前往东京艺术大学读电影研究生,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在的他确信,“情况恰恰相反,是电影和音乐支撑人们活着。”
滨口龙介的创作“分岔点”是2015年,长达5小时17分钟的电影《欢乐时光》在洛迦诺国际电影节首映。四名主演获得最佳女演员奖,而在此前,她们都没有任何表演经验。《滨口龙介:那些欢乐时光》围绕电影制作的文本,剖析了摄影机的特性、表演的本质及电影的意义,他在书中写道:“绝对不能低估摄影机所拍下的世界。”
《性别攸关》
在《看不见的女性》中,英国记者卡罗琳·克里亚多·佩雷斯曾指出了女性遭遇的系统性医疗忽视:“大多数疾病、医药的研究都在男性身体上做实验,70公斤的成年人显然并不应用于两种性别。即使药物实验有女性实验者参与,也未考虑女性月经周期的差异,反而将处于月经周期早期卵泡期女性多纳入实验,这时激素水平处于最低,更接近于男性。”
《性别攸关:男性中心的医疗体系如何伤害女性健康》一书进一步讨论了相关现象。美国性与性别医学专家艾莉森·J.麦格雷戈指出,所有的医学研究和实践都以男性为中心,而这样的医疗体系正严重危害着女性的健康乃至生命。为什么女性喊疼却总被责怪太夸张?为什么药物副作用“男女有别”?为什么女性得心脏病更容易被误诊?心脏病和脑卒中分列夺取女性生命的头号和第三号疾病,但因为女性往往没有男性那样的典型症状,而总被归为焦虑症或延误确诊;许多药物没在女性身上做过试验就被投放市场,最后造成了副作用而被撤回……此书追溯了以男性为中心的医疗体系如何形成,也讨论了女性在现代医疗系统中如何遭到忽视。
《行走在南美洲的边缘:探秘三个圭亚那》
圭亚那的意思是“多水之乡”,热带雨林,雨水充足。在南美洲,曾经有过三个圭亚那——英属圭亚那、荷属圭亚那、法属圭亚那——印第安人统称为圭亚那。自1494年西班牙最先宣布占领它,为了黄金、糖和石油,西班牙、葡萄牙、英国、法国、荷兰开始了长达500多年的“抢椅子”大战。
2008年,英国旅行作家吉姆雷特从圭亚那首都乔治敦出发,开启了为期三个月的探秘三个圭亚那之旅。他见到了伏尔泰《老实人》中桃花源般的黄金国、诺奖得主V.S.奈保尔《重访加勒比》中充满乡愁的中途航道、300多年殖民史形成的奴隶市场与甘蔗园、100多年流放地历史遗留的救赎群岛与转运营等。
本书收录于“远方译丛”,是商务印书馆自2019年年初开始与北京大学历史学教授罗新共同策划出版的旅行游记系列。
《季风之北,彩云之南:多民族融合的地方因素》
什么时候有了“云南”?英国历史学家和作家菲兹吉尔德(C. P. Fitzgerald)认为,云南可以看作是古代中国对于非中国区域以及非汉人族群进行扩张和兼并的模式或极限。香港城市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杨斌则觉得,这种观点沿用了从中心看边缘的角度,单方面强调了中原王朝对所谓边疆地区和族群的经营,呼应“中国中心论”,忽视了边疆本身的活力以及非中国因素的作用。他指出,云南长时段的变迁应该放到全球的而不仅仅是中国的范围内理解。
在《季风之北,彩云之南》里,杨斌从长时段考察了云南的商贸、军事冲突、行政管辖等。他将云南视为一个边疆进程,许多“演员”在其中扮演自己的角色,“云南”一词的起源与变迁,与历代中原王朝“统合”这块区域的过程息息相关。从中我们可以将中国理解为一个不断变化与转型的历程,而不只是一个固定的概念。
《离开学术界:实用指南》
据估计,93%的人文和社会科学专业的研究生无法获得终身职位,但许多人仍然将终身教授的职位视为自己博士学位获得成功的唯一结果。
《离开学术界》的作者是克里斯托弗·卡特林,在获得弗吉尼亚大学古典学博士学位后,他曾在杜兰大学任助理教授,最终决定离开学术界,在一家全球咨询公司找到了工作。书中,他将自己在这段在两年多的求职中学到的经验记录下来。他认为,在研究生阶段的过度专注是一种危险的行为,会让人们对研究之外的事情缺乏认识,包括对研究外的问题和职业了解的广度和深度。
“整个研究生阶段,我们都习惯于说我们对我们学到了什么充满激情,而且被教育赚钱不是我们工作的重点。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想法在我们的心灵中根深蒂固,我们开始将一定程度的贫穷(或至少是缺乏财富)与我们的工作联系在一起。”
因此,卡特林希望为身处学术界、犹豫是否退出的人提供一本指南,包含了从自我评估、探索职业选择,到如何将自己的专业技能翻译给非学术人士、适应新职场等内容。整件事情的关键是,不再把某一份工作视为幸福的唯一决定因素。
《魑魅魍魉:溥儒的妖怪画》
“魑魅魍魉”源自中国上古传说,指山泽间的害人精怪,原意为各式各样的妖魔鬼怪。在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妖怪形象并不多见,多是从宗教故事出发,比如《揭钵图》《十王图》《钟馗图》等。妖怪作为画面中的配角狰狞可怖,令人心惊胆战,其用意是宣扬教义,劝人弃恶向善。
溥儒的妖怪画则对此做出了突破。他是清代恭亲王奕訢之孙、末代皇帝溥仪的堂兄,常年研究绘画,与张大千有“南张北溥”之称。他的妖怪画植根于历代志怪传统,造型古雅清奇,取材于《山海经》《搜神记》《聊斋志异》《子不语》等经典。他把妖怪从配角的地位解救出来,直接放到整幅画面做唯一的主角,还频频使用册页的形式,画一系列鬼怪的全身像。《魑魅魍魉》一书是首部研究溥儒妖怪画的作品,作者盛文强著有《渔具列传》《海盗奇谭》《海怪简史》等作品。
《歌唱的尼安德特人 : 语言和音乐的起源》
英国雷丁大学考古学教授史蒂芬·米森告诉家人他打算写一本与音乐有关的书时,引起了一阵哄堂大笑。米森常常听音乐,但唱歌跟不上调子,打拍子跟不上节奏,对乐器更是一窍不通。但他发现,光是听着音乐,他就能一连几小时琢磨阅读材料,思考其中的含义。
先有音乐,还是先有语言?音乐能力和语言能力哪个更重要?米森在书中发问。传统观点认为,音乐能力只是语言能力的附属物和派生物。而通过对人类祖先思维和生活图景的描绘,米森重返原始人的生存日常,展示了它们的社会组织、生活习惯和情感模式,并指出了音乐能力对人类社会心理构成的核心作用。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