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赶碳号
储能行业正在上演的故事,远比光伏行业要惨烈得多。
如果把碳酸锂比作光伏行业的硅料的话,那么其跌幅其实已经超过了硅料。2022年11月,电池级碳酸锂一度超过60万元/吨,当下现货价格仅为16.9万/吨,可谓腰斩后再腰斩。
9月26日,碳酸锂期货全部合约再次大幅下挫,主力合约LC2401跌破15万元/吨的心理关口,收跌5.87%至149100元/吨,创历史新低。
同样,就像光伏行业的老玩家扩产、新玩家跨界之下的光伏组件价格暴跌一样,在各地政府的直接推动下,在各路资本的疯狂加持下,储能电池新老玩家一起开卷,如今早已是水深火热。目前,储能大厂电芯价格已跌到0.5元/Wh以下,有的甚至跌破0.45元/Wh。
硅料暴跌,下游的硅片、电池、组件企业都无法截留超级利润。储能行业同样如此,碳酸锂暴跌,储能行业同样无法截留超级利润,反而卷到不行。
01、从有锂走遍天下,到有锂寸步难行!
数据来源:SMM
自今年7月21日碳酸锂期货上市以来,主力合约已经从最高的24万元/吨下跌至14.9万元/吨,跌幅高达38%。
第三方分析机构普遍认为,就碳酸锂基本面而言,今年以来锂盐产量刷新高位,加之前两年下游产能大幅扩张,下游库存压力抬升,而需求增长高峰已过,市场投资者对于碳酸锂价格走势比较悲观。
总之一句话,产量大,需求小,碳酸锂只剩下漫漫熊途。
在锂矿进口方面,全球锂资源分布情况与制造、消费情况一直严重错配。我国作为碳酸锂第一大消费国,锂资源在全球占比仅为14%,澳大利亚占比高达45%,智利和阿根廷以高品质盐湖资源为主,占比合计达到30%以上。一直以来,我国碳酸锂以外购矿为主。
我国的锂矿进口主要来自于南美,其中智利占比88%, 阿根廷占比达到11%,出口主要去往日韩。同样,智利碳酸锂产量中93%出口至中国。
锂价暴跌之下,今年1-7月,我国锂矿原料进口依赖度已经从60%下滑至35%。但即使如此,外购矿企业也已经亏得找不到北。今年二季度初,外购矿企业最深亏损,已达到9万元/吨左右。
从国内产量角度,今年以来,国内碳酸锂每个月的产量均超越历史单月同期。今年1-8月,国内产量达到29.08万吨,同比去年增长7.9万吨,增速37%。
今年1-8月,国内云母端碳酸锂产量增长42%,占比达到25.9%;锂辉石端产量增长15%,占比达到31.7%;盐湖端产量增长32%,占比达到23.5%。
另外,今年以来回收端产量大幅释放,增长高达110%,占比则达到21.4%。但有意思的是,回收端的产量大部分并非来自于废旧电池的拆解,而是来自于电池企业的非合格产品(电池行业有多混乱,良率之低由此可见一斑)。
在产能方面,今年以来,国内碳酸锂产能呈现持续扩张的态势,截至8月国内产能达到6.97万吨/月,而2022年8月的国内产能为4.5万吨/月,月度产能增长了2.47万吨。
国内产能扩张,主要是受去年磷酸铁锂价格持续上涨的刺激带动。截至今年三季度,国内磷酸铁锂产能已经增长至292万吨,但开工率仅有50%。1-8月国内磷酸铁锂产量累计同比增长54%,但实际需求端而言,电池装机量不及预期。因此,今年上半年磷酸铁锂头部企业业绩普遍不佳,多数企业净利润转为亏损。
一方面由于原料价格波动剧烈,部分企业成本过高。另一方面是则由于材料价格下跌,且部分储能产品内卷激烈,降价出售。当然,也有部分商家选择死扛不愿降价,导致库存偏高。
02、储能价格战,已经卷到没朋友!
在成本下降和政策推动双重刺激下,全球储能行业快速发展,2022 年储能新增装机27.8GW,同比增长52%,截止2022年底,全球累计装机规模达到 237.2GW。
储能技术类型丰富,根据能量转换方式可以分为机械储能、电化学储能和其他储能方式。其中,电化学储能受地理条件影响较小,建设周期短,可灵活运用于电力系统各环节及其他各类场景中。同时,随着成本持续下降、商业化应用日益成熟,电化学储能技术优势愈发明显,逐渐成为储能新增装机的主流。
根据 CNESA 数据,新型储能装机累计占比从2018年的3.7%提升到2022年的 19.3%。从新增口径统计,2022年新型储能占比达73.0%。
新型储能中,锂离子电池是当下综合性能最好的电池体系,拥有寿命长、能量密度高、效率高、响应速度快、环境适应性强等优点。截至2022年底,全球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规模达到45.7GW,其中锂离子电池占据了绝对主导地位,占比超过90%。
中国和美国是大储最主要的市场,占比分别为49%和24%,合计占比达 73%。根据储能与电力市场数据,2022年中国已并网储能项目中,大型储能占比达到 90%,是最主要的应用场景,发展势头迅猛。
美国情况近似,根据 Wood Mackenzie统计及预测, 美国2017-2022年储能装机量增长近18 倍,2023-2027 年美国储能市场将新增75GW装机,其中电网级别储能占比为 81%,即大储新增规模超 60GW, 市场空间广阔。
欧洲大储也正逐步起量,Wood Mackenzie 预测,从2022到2031 年,欧洲部署的储能系统储能容量将增长20 倍,其中电网规模储能市场规模将达到 45GW/89GWh。
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上半年,我国共有850个储能项目招标,同比增长超 200%,储能市场依然保持着高速增长态势。根据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预测,2025年储能锂电池出货量将超300GWh。在政府鼓励和市场需求的双重加持下,预计到 2025年储能将形成千亿级市场。
然而,在资本加持下,储能行业的未来可能正在被严重透支。
8月30日,EESA第二届中国国际储能展在苏州举行。主办方介绍,该活动作为目前中国乃至整个亚洲区最聚焦的储能展览会,展览面积近10万平方米,汇聚全国各地1000多家储能核心企业,预计观展规模超30万人次。赶碳号在现场看到参展企业的确很多,足有近千家,但观众却寥寥无几,远远没有30万人次。
另外,储能企业的产品同质化较为严重。绝大多数公司自己并不生产电芯,只做系统集成。各家的出货量亦都有不同程度的水分,因为只要把几家头部企业报出的出货量简单相加,就会发现数目明显不对,总和已远超当年的全球新型储能装机量。
就像硅料下跌组件端难以截流超级利润一样,碳酸锂价格的暴跌,储能行业也未能截流超级利润,反而更卷。
现场多家企业的相关负责人普遍反映,价格跌得太凶,市场竞争可以用惨烈形容。储能新玩家——天启鸿源一位市场人士向赶碳号透露,现在全行业有一半企业已经不赚钱,甚至包括像海博思创等等这样的头部黑马企业,也是在赔本赚吆喝。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涉及储能产业的企业数量多达8.9万家,系统集成商也有上万家。
储能市场一方面蓬勃发展,一方面产能过剩、价格明显下跌。今年上半年,储能系统中标均价在1.33元/Wh,已较去年全年均价水平下降14%,与今年1月相比下降25%。而现在,价格更是来到1元左右。
头部企业对于当下储能市场竞争的乱象普遍表示担心,有的企业迫于上市压力,只能一味降价拿单、跑马圈地。另外,大量二三线储能集成厂商单纯依靠资本,低质低价中标,不可持续。
远景能源储能事业部总经理郑汉波就曾预言,“靠低价中标越多,死得越快,明年或将倒下80%的系统集成商”。
03、风光配“储”,究竟有多不靠谱?
最近,赶碳号连续刊发了能源领域三位专家学者的观点,从不同维度论证新型储能的底层逻辑。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综合系统专委会主任许洪华指出,光伏+储能并不是最佳的具备经济性的解决方案,煤电灵活性改造、卡诺电池等才是未来方向。
南方电网专家委员会专职委员郑耀东认为,随机性、间歇性、波动性是新能源本质,储能只是一种调节手段,永远不会成为电力系统的第四只脚。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北电力大学原校长刘吉臻近期的观点更为直白:“风光配储”这个路径,肯定不是一个正确的路径。
据中国能源研究会储能专委会/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CNESA)全球储能项目库的不完全统计,截至2022年底,全球已投运电力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237.2GW,年增长率15%。抽水蓄能累计装机规模占比首次低于80%,与2021年同期相比下降6.8个百分点;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规模达45.7GW,是去年同期的近2倍,年增长率80%,锂离子电池仍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年增长率超过85%,其在新型储能中的累计装机占比与2021年同期相比上升3.5个百分点。
按照刘吉臻院士观点,全球45.7GW的装机量,放在整个电力系统中,就像长江之中的几桶矿泉水,作用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确如此!
截至2022年底,全球风电累计装机容量为906GW,光伏累计装机容量1156GW,两项合计2062GW。新型储能,占风光装机容量的比例仅为2.2%。从调峰调频角度,基本发挥不了什么作用。
如果把这个45.7GW放到全球电力装机总量面前,就更加渺小了。截至2021年,全球的电力装机总容量约为6.87万GW。中国最大,装机容量为2.28万GW。新型储能目前在全球电力装机中占比仅为0.065%。
一方面,这可以理解为新型储能的未来是“星辰大海”,拥有巨大的增长潜力。但另外一方面,即使价格已经降到0.5元/W以下,如果担当起“风光配储”的重任,新型储能还要投入巨资。
这笔账实际上并不难计算。假设人类社会在未来实现碳中和之时,现有电力装机中的80%为风电光伏,那就意味着至少有5.5万GW的波动性绿电。目前,我国各省市都出台了统一配储比例。海南、内蒙古、宁夏、山东、上海等省份和直辖市的配储比例要求为最低10%或15%。我们姑且按照10%来测算,则意味着5500GW的储能。
9月17 日-23日,国内新增28个新型储能项目招标均价为1.04 元/Wh。如以此价格计算,5500GW,意味着56,000亿投资。
彭博新能源财经也作过预测,2050年,全球可再生能源中,风电、光伏、电池装机将分别达250亿千瓦、200亿千瓦和77亿千瓦时。77亿千瓦时的储能系统,以现在的招标价格,对应约80,000亿的总投资。
当然,未来新型储能的成本也许仍会进一步降低。但是,全球的锂矿够吗?
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最新数据显示,全球锂资源储量约为2600万金属吨,折合碳酸锂当量LCE超过1亿吨。但即使这些锂矿资源全部被开发——一方面探明储量会越来越大,另外一方面储量和可供开发量往往不成比例。即使都被开发,其中至少也要有60%以上的锂用于动力电池。最理想状态下,用于储能的碳酸锂总量不过4000万吨。
假设1GWh的储能电池需要600吨碳酸锂的话,77亿千瓦时的电池,就需要462万吨。也就是说,基于对2050年的能源假设,当时的储能系统只要投产八次,全球的所有锂资源就将被消耗殆尽。当然,锂资源是可以反复循环利用的,这是另外一个话题。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