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知名鲜花电商花加没能迎来“春天”,这个赛道有多卷?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知名鲜花电商花加没能迎来“春天”,这个赛道有多卷?

鲜花电商生意难做。

文|雷达财经 孟帅

编辑|深海

和主营的鲜花商品一样,知名鲜花电商花加最终没能守住自己的“保鲜期”。原本在今年立下“三年千店,万亩花田”品牌目标的花加,如今却站在了停业整顿的悬崖边上。

9月25日,花加在给员工的全员信中宣布了公司将进入停业整顿阶段的“噩耗”。受此消息影响,花加公司员工的工资、社保或无法按期发放和缴纳。与此同时,花加的不少用户也成了“冤大头”,消费者不仅没能收到本应按时送达的鲜花,还遭遇客服失联、退款无门的尴尬情形。

回顾花加一路走来的历程,2015年诞生的花加曾一度是资本的宠儿。自成立以来,花加累计获得过6轮融资。不过,2019年完成B+轮融资后,花加便再未披露新的融资事件。如今走到停业整顿阶段的花加,其关联公司不久之前还被列为被执行人。

事实上,花加所处的鲜花电商赛道,目前的整体投资热情正不断降温,但该赛道的竞争仍十分激烈。除了前期的垂直鲜花电商选手,包括美团、快手、抖音、盒马等在内的跨界玩家也都盯上了这块蛋糕。而鲜花电商模式较重、成本偏高的特性,无疑让包括花加在内的玩家都备受考验。

花加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

“迫于无奈,公司决定进入停业整顿阶段”,“待到春暖花开,美好的花加一定还会回来!”在9月25日给员工发布的全员信中,知名鲜花电商花加宣布了公司正面临巨大难关的消息。

在这封内部信中,花加细数过往所承受的前所未有的压力。花加创始人王柯表示,自2022年疫情封控开始,公司的资金便开始紧张。为了保证薪资的发放,自己和公司的其他管理层一起四处筹钱,“创始人和高管团队把自己的所有积蓄都拿出来投入公司,我个人也已经负债沉重;说这些并不是为了博取同情,只是想跟大家说抱歉,我们真的已经陷入困境”。

然而,花加撑到了疫情解封之日,却仍旧没能迎来春暖花开的那一天。过去几个月,淡季、历史订单履约以及银行还款压力,导致公司一直入不敷出。9月初,花加公司的银行账户被封,一切对供应商、客户、员工的转账都被禁止,这直接导致花加面临的危机进一步恶化。在残酷严峻的现实面前,花加最终做出了公司进入停业整顿阶段的决定。

自9月26日起,花加全体员工休假,恢复坐班时间另行通知。不过,KA项目组、招商项目组、有礼项目组等需要对接客户的按需坐班。

伴随着全员休假的决定,花加员工的工资、社保也将受到影响,“9月起社保公积金有可能将无法按时支付(目前还在跟法院积极沟通解封公司账号),如有需要可安排在后期补缴”;“原定于9月底发放的薪资,也将无法按时支付,我们会在恢复正常后第一时间安排发放”。

对此,花加创始人王柯表示,请给花加一些时间,公司将竭力整顿现在的局面、缩减成本,积极调整人力架构和供应链架构、融资融债、竭尽全力自救,尽早结清大家的薪资。

雷达财经了解到,花加的主要关联公司包括上海分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上海花加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天眼查显示,上海分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11月,注册资本达201.62万元,上海花加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则成立于2017年10月,注册资本达300万元,其中后者为前者的全资子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这两家公司均由花加创始人王柯担任法定代表人,且王柯还是这两家公司的受益所有人。具体来看,王柯持有上海分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44.63%的股份,并通过该公司间接持有上海花加网络科技有限公司44.63%的股份。

事实上,早在此次全员信发布之前,花加境况不妙一事就已有端倪显现。今年8月底,花加就开始以花材损耗为由延期发货。随后,花加还发布通知称,将在9月全面调整供应链生产配送模式,因涉及生产仓库的布局变动造成服务能力受限,在此期间调整为隔周配送。

而在社交媒体上,也有不少自称是花加用户的网友发贴称,花加未经消费者同意将每周配送改为隔周配送,且隔周配送也出现了延迟。甚至还有消费者表示,自己收到的鲜花存在花材腐烂的情况。当消费者想要通过官方小程序、电话以及淘宝渠道联系花加客服时,却难觅人工客服的身影。

据黑猫投诉平台显示,截至发稿,与花加相关的投诉多达932条,其中近30天内新增的投诉达62条。消费者发起的这些投诉,可以看到包括花加不履行合同、未收到货、联系不到客服、无法退款等在内的诸多问题。

据媒体报道,9月25日,有用户直接前往花加上海公司,成功拿回了属于自己的退款。但后续得到该信息前往花加上海公司要求退款的用户却没有这么好运,一番奔波下并没有拿到退款。

前述这些不太乐观的形势之下,花加公司已“伤痕累累”。天眼查显示,今年9月5日,上海花加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被北京市顺义区人民法院列为被执行人,执行标的金额约51.9063万元。不到一周后的9月11日,上海分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又被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法院列为被执行人,执行标的金额约179.302万元。

此外,上海分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还卷入30多起司法纠纷,其中发生在2023年的司法纠纷就多达19起。在这30余起司法纠纷中,上海分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担任被告人的案件多达23起。涉及案由数量最多的为买卖合同纠纷,多达19起;其次是服务合同纠纷,数量多达6起。

不过,看似命悬一线的花加,似乎还有一线转机。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一位内部管理人员汪顺(化名)向其表示,公司远没有内部信中所言的“停业整顿”那么严重。与其说公司在进行“停业整顿”,更应该说公司在业务重组阶段。另据花加内部人员向其提供的一张监控截图显示,9月24日下午4点半,花加位于昆明的鲜花仓库内仍有多位工人在对鲜花进行分拣。此外,仍有少量货物待揽收、运输。

花加曾备受资本青睐,近4年未获融资

提及花加创始人王柯,其可以算得上是一名连续创业者。在创办花加之前,王珂曾在搜屋网络、安居客担任产品经理。之后,王珂还接连创办了NOOLABEL私人衣橱、零零狸网拍。

而花加的诞生,可以从创始人王柯的一次旅行讲起。在欧洲的一次旅程中,王柯发现了当地居民平日里都有买花的习惯,他们会用买来的鲜花装点日常生活。看似寻常的生活习惯,却被细心的王柯发现了其中的商机。受此启发,王柯萌生了在鲜花赛道掘金的想法。

回国之后,王柯便开始着手在日常鲜花订阅领域创业。承载着“鲜花加上一切美好的事物”的寓意,花加于2015年正式诞生。不同于此前国内鲜花消费市场以礼品鲜花为主流的模式,花加则更加专注于日常鲜花这一国内尚处于起步阶段的市场,其核心产品是日常鲜花订阅,以按月订购、花田直采、每周配送的方式触达用户。

由于日常鲜花订阅这一市场在国内的空白,花加在创立没多久便迎来了飞速的发展。2017年,仅仅经过短短两年的发展,花加的商业版图便已经覆盖到了100多个城市,平均每16秒生成一个订单,单月销售额最高过亿。另据花加官方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5月,花加累计注册用户数便超过千万,月发货量达250万件,年销售鲜花3.6亿支

回顾品牌的发展,花加的壮大也离不开资本的助力。天眼查显示,截至目前,Flowerplus花加累计获得融资的次数多达6次。早在2015年,花加便先后完成了规模达数百万人民币的天使轮融资和规模达1050万人民币的Pre-A轮融资,吸引到了包括苏河汇、光合创投、远镜创投、德同资本、和盟创投等在内的投资方。

2016年5月,包括璀璨资本、联创资本、光合创投、远镜创投、和盟创投、国灏创投等在内的新老金主,又携7000万人民币参与了花加的A轮融资。将近一年的时间过后,花加又喜提一轮规模达到亿级人民币的A+轮融资。2018年,花加再获规模达数千万元人民币的B轮融资。据悉,本轮融资由国灝资本领投,原股东及创始人王柯个人跟投。

2019年,由上海双创基金投资中心旗下基金领投,创始人王柯、国灏资本、昆仲资本等老股东参与跟投了花加3500万元的B+轮融资。据悉,本轮融资的资金将主要用于绿植、礼品平台以及线下门店等新业务的发展。

彼时,王珂还曾透露,公司在2019年上半年已经实现盈利,净利在1000万元以上。公司早期需要多投入培育市场,这属于战略性亏损。

不过,自2019年10月披露的B+轮融资以后,花加便再未公布新的融资动态。以此计算,花加已有4年时间再未获得新的融资。

据悉,2015年成立之初,花加只有两个产品线(98 元 /4 束或 168 元 /4 束)。发展到如今,花加旗下已搭建起了由多个系列组成的产品矩阵,其中包括单品系列、混合系列、MINI系列、礼品以及花瓶&周边。

雷达财经从花加官网获悉,在有着“中国鲜花之乡”称号的云南,花加有面积达20000亩的鲜花种植基地,每周花加会从这里采摘600万枝鲜花。此外,花加还与全球鲜花大国达成协议,只进口品质上乘的A级花材。目前,花加已经建成全国7大仓储基地,拥有35000平方米鲜花工厂。

另据公众号“上海长宁”于8月6日发布的推文显示,凭借创新的“线上订阅+产地直送+增值服务”商业模式,自营的全链路供应链,花加累计付费用户超1500万,全国开通配送城市300多个,鲜花基地规模超5000亩,专业鲜花仓储面积超5万平方米,在各大电商渠道鲜花品类赛道排名靠前。

鲜花电商还是一门好生意吗?

谈及花加为何可以发展得如此迅猛,花加创始人王珂曾表示,一个企业的法杖,创新是不可或缺的。现如今,社会信息传递的扁平化、国人的消费观念日渐与海外趋同,也因此催生出了许多新的需求,而花加慧眼独具恰好抓住了这一需求,但从长远来看,创新才是企业谋求长久发展唯一的出路。

不过,花加此番进入停业整顿阶段的背后,其扎根的鲜花电商赛道还是一门好生意吗?雷达财经注意到,王珂2019年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行业的发展其实比大家想的要更乐观一些。

王柯认为,跟全球市场相比,中国市场有自己独特的优势:首先是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市场,其次有世界第一大生产基地,无论从消费还是生产来看,这个品类都有很大的势能。这个品类还有横向的发展空间,比如绿植的市场就是鲜花的2-3倍。

随着鲜花电商的不断发展,线上销售渠道逐渐成为了鲜花生意的主力军。据2020年中国花卉协会发布的《中国鲜花消费和零售的未来预测》报告显示,鲜花零售的线上销售已经超过线下,占比51%。另据艾媒咨询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鲜花电商的市场规模为896.9亿元,2022年这一数字预计将增长至1086.8亿元。

然而,王珂口中拥有巨大势能的鲜花赛道,如今的竞争已十分激烈。雷达财经通过天眼查检索“鲜花”关键词,可以获取到100000+条相关的结果,其中近一年成立的企业就多达64695家。

众多入局的玩家中,已有部分选手拥有一定的名气。据雷达财经不完全统计,曾将目光瞄准鲜花市场的玩家就包括野兽派、泰笛、花点时间、爱尚鲜花等品牌。与此同时,以淘宝、京东等为代表的传统电商平台,以美团闪购为代表的即时零售平台,以快手、抖音、小红书为代表的短视频直播平台,以盒马、叮咚买菜为代表的生鲜电商平台,也都想分一杯鲜花电商的羹。

不过,随着近年来鲜花电商赛道的投资热情不断降温,该赛道整体的投资事件数量骤降。根据艾瑞咨询公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至2017年间,鲜花电商领域一共有47笔融资,总融资金额超过10亿元,其中2015年、2016年最为火热,分别产生17笔和15笔融资事件。但到了2018年、2019年,鲜花电商垂直领域的融资事件分别降至3笔和1笔。

而日子过得并不算好的鲜花玩家,其实不止花加一家。比如有着“鲜花电商第一股”称号的爱尚鲜花,在登陆新三板后连年亏损,最终于2019年被强制退市。而另外一个选手花点时间,则曾在2020年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

有分析人士指出,尽管包括花加在内的鲜花电商采取按月订购的模式切入市场,但国内大部分的消费者仍未形成日常用花、养花的消费习惯。与此同时,花加所瞄准的鲜花生意也存在诸多无法回避的难题。

比如,鲜花具有易损腐、保质期短、保湿保温要求高、标准化程度低等特点,不像其他产品容易运输。花卉的运输通常需要冷链配合,从生产地到客户端中间有很多环节,每一个环节出现纰漏都有可能影响花卉的品质和寿命。要想确保客户收到的花卉产品的质量,运营商就需要在供应链上苦下功夫、并投入足够的资源,但这便会在一定程度上加重平台的运营成本。

有市场人士认为,花加走到如今这个地步,除了疫情给其造成的影响,还与整个鲜花电商赛道日趋激烈的竞争有关。一方面,大厂们入局鲜花电商有着雄厚的资金支持,这可以将商品的价格进一步压到更低。另一方面,以美团闪购为代表的即时零售玩家依托成熟稳定的配送网络,在配送时效方面的实力也不容小觑。而与鲜花有着异曲同工之处的生鲜电商玩家,则可以快速利用自己在供应链和冷链系统方面的优势。在对手的强势发力下,花加的生存空间进一步受到挤压。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知名鲜花电商花加没能迎来“春天”,这个赛道有多卷?

鲜花电商生意难做。

文|雷达财经 孟帅

编辑|深海

和主营的鲜花商品一样,知名鲜花电商花加最终没能守住自己的“保鲜期”。原本在今年立下“三年千店,万亩花田”品牌目标的花加,如今却站在了停业整顿的悬崖边上。

9月25日,花加在给员工的全员信中宣布了公司将进入停业整顿阶段的“噩耗”。受此消息影响,花加公司员工的工资、社保或无法按期发放和缴纳。与此同时,花加的不少用户也成了“冤大头”,消费者不仅没能收到本应按时送达的鲜花,还遭遇客服失联、退款无门的尴尬情形。

回顾花加一路走来的历程,2015年诞生的花加曾一度是资本的宠儿。自成立以来,花加累计获得过6轮融资。不过,2019年完成B+轮融资后,花加便再未披露新的融资事件。如今走到停业整顿阶段的花加,其关联公司不久之前还被列为被执行人。

事实上,花加所处的鲜花电商赛道,目前的整体投资热情正不断降温,但该赛道的竞争仍十分激烈。除了前期的垂直鲜花电商选手,包括美团、快手、抖音、盒马等在内的跨界玩家也都盯上了这块蛋糕。而鲜花电商模式较重、成本偏高的特性,无疑让包括花加在内的玩家都备受考验。

花加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

“迫于无奈,公司决定进入停业整顿阶段”,“待到春暖花开,美好的花加一定还会回来!”在9月25日给员工发布的全员信中,知名鲜花电商花加宣布了公司正面临巨大难关的消息。

在这封内部信中,花加细数过往所承受的前所未有的压力。花加创始人王柯表示,自2022年疫情封控开始,公司的资金便开始紧张。为了保证薪资的发放,自己和公司的其他管理层一起四处筹钱,“创始人和高管团队把自己的所有积蓄都拿出来投入公司,我个人也已经负债沉重;说这些并不是为了博取同情,只是想跟大家说抱歉,我们真的已经陷入困境”。

然而,花加撑到了疫情解封之日,却仍旧没能迎来春暖花开的那一天。过去几个月,淡季、历史订单履约以及银行还款压力,导致公司一直入不敷出。9月初,花加公司的银行账户被封,一切对供应商、客户、员工的转账都被禁止,这直接导致花加面临的危机进一步恶化。在残酷严峻的现实面前,花加最终做出了公司进入停业整顿阶段的决定。

自9月26日起,花加全体员工休假,恢复坐班时间另行通知。不过,KA项目组、招商项目组、有礼项目组等需要对接客户的按需坐班。

伴随着全员休假的决定,花加员工的工资、社保也将受到影响,“9月起社保公积金有可能将无法按时支付(目前还在跟法院积极沟通解封公司账号),如有需要可安排在后期补缴”;“原定于9月底发放的薪资,也将无法按时支付,我们会在恢复正常后第一时间安排发放”。

对此,花加创始人王柯表示,请给花加一些时间,公司将竭力整顿现在的局面、缩减成本,积极调整人力架构和供应链架构、融资融债、竭尽全力自救,尽早结清大家的薪资。

雷达财经了解到,花加的主要关联公司包括上海分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上海花加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天眼查显示,上海分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11月,注册资本达201.62万元,上海花加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则成立于2017年10月,注册资本达300万元,其中后者为前者的全资子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这两家公司均由花加创始人王柯担任法定代表人,且王柯还是这两家公司的受益所有人。具体来看,王柯持有上海分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44.63%的股份,并通过该公司间接持有上海花加网络科技有限公司44.63%的股份。

事实上,早在此次全员信发布之前,花加境况不妙一事就已有端倪显现。今年8月底,花加就开始以花材损耗为由延期发货。随后,花加还发布通知称,将在9月全面调整供应链生产配送模式,因涉及生产仓库的布局变动造成服务能力受限,在此期间调整为隔周配送。

而在社交媒体上,也有不少自称是花加用户的网友发贴称,花加未经消费者同意将每周配送改为隔周配送,且隔周配送也出现了延迟。甚至还有消费者表示,自己收到的鲜花存在花材腐烂的情况。当消费者想要通过官方小程序、电话以及淘宝渠道联系花加客服时,却难觅人工客服的身影。

据黑猫投诉平台显示,截至发稿,与花加相关的投诉多达932条,其中近30天内新增的投诉达62条。消费者发起的这些投诉,可以看到包括花加不履行合同、未收到货、联系不到客服、无法退款等在内的诸多问题。

据媒体报道,9月25日,有用户直接前往花加上海公司,成功拿回了属于自己的退款。但后续得到该信息前往花加上海公司要求退款的用户却没有这么好运,一番奔波下并没有拿到退款。

前述这些不太乐观的形势之下,花加公司已“伤痕累累”。天眼查显示,今年9月5日,上海花加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被北京市顺义区人民法院列为被执行人,执行标的金额约51.9063万元。不到一周后的9月11日,上海分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又被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法院列为被执行人,执行标的金额约179.302万元。

此外,上海分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还卷入30多起司法纠纷,其中发生在2023年的司法纠纷就多达19起。在这30余起司法纠纷中,上海分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担任被告人的案件多达23起。涉及案由数量最多的为买卖合同纠纷,多达19起;其次是服务合同纠纷,数量多达6起。

不过,看似命悬一线的花加,似乎还有一线转机。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一位内部管理人员汪顺(化名)向其表示,公司远没有内部信中所言的“停业整顿”那么严重。与其说公司在进行“停业整顿”,更应该说公司在业务重组阶段。另据花加内部人员向其提供的一张监控截图显示,9月24日下午4点半,花加位于昆明的鲜花仓库内仍有多位工人在对鲜花进行分拣。此外,仍有少量货物待揽收、运输。

花加曾备受资本青睐,近4年未获融资

提及花加创始人王柯,其可以算得上是一名连续创业者。在创办花加之前,王珂曾在搜屋网络、安居客担任产品经理。之后,王珂还接连创办了NOOLABEL私人衣橱、零零狸网拍。

而花加的诞生,可以从创始人王柯的一次旅行讲起。在欧洲的一次旅程中,王柯发现了当地居民平日里都有买花的习惯,他们会用买来的鲜花装点日常生活。看似寻常的生活习惯,却被细心的王柯发现了其中的商机。受此启发,王柯萌生了在鲜花赛道掘金的想法。

回国之后,王柯便开始着手在日常鲜花订阅领域创业。承载着“鲜花加上一切美好的事物”的寓意,花加于2015年正式诞生。不同于此前国内鲜花消费市场以礼品鲜花为主流的模式,花加则更加专注于日常鲜花这一国内尚处于起步阶段的市场,其核心产品是日常鲜花订阅,以按月订购、花田直采、每周配送的方式触达用户。

由于日常鲜花订阅这一市场在国内的空白,花加在创立没多久便迎来了飞速的发展。2017年,仅仅经过短短两年的发展,花加的商业版图便已经覆盖到了100多个城市,平均每16秒生成一个订单,单月销售额最高过亿。另据花加官方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5月,花加累计注册用户数便超过千万,月发货量达250万件,年销售鲜花3.6亿支

回顾品牌的发展,花加的壮大也离不开资本的助力。天眼查显示,截至目前,Flowerplus花加累计获得融资的次数多达6次。早在2015年,花加便先后完成了规模达数百万人民币的天使轮融资和规模达1050万人民币的Pre-A轮融资,吸引到了包括苏河汇、光合创投、远镜创投、德同资本、和盟创投等在内的投资方。

2016年5月,包括璀璨资本、联创资本、光合创投、远镜创投、和盟创投、国灏创投等在内的新老金主,又携7000万人民币参与了花加的A轮融资。将近一年的时间过后,花加又喜提一轮规模达到亿级人民币的A+轮融资。2018年,花加再获规模达数千万元人民币的B轮融资。据悉,本轮融资由国灝资本领投,原股东及创始人王柯个人跟投。

2019年,由上海双创基金投资中心旗下基金领投,创始人王柯、国灏资本、昆仲资本等老股东参与跟投了花加3500万元的B+轮融资。据悉,本轮融资的资金将主要用于绿植、礼品平台以及线下门店等新业务的发展。

彼时,王珂还曾透露,公司在2019年上半年已经实现盈利,净利在1000万元以上。公司早期需要多投入培育市场,这属于战略性亏损。

不过,自2019年10月披露的B+轮融资以后,花加便再未公布新的融资动态。以此计算,花加已有4年时间再未获得新的融资。

据悉,2015年成立之初,花加只有两个产品线(98 元 /4 束或 168 元 /4 束)。发展到如今,花加旗下已搭建起了由多个系列组成的产品矩阵,其中包括单品系列、混合系列、MINI系列、礼品以及花瓶&周边。

雷达财经从花加官网获悉,在有着“中国鲜花之乡”称号的云南,花加有面积达20000亩的鲜花种植基地,每周花加会从这里采摘600万枝鲜花。此外,花加还与全球鲜花大国达成协议,只进口品质上乘的A级花材。目前,花加已经建成全国7大仓储基地,拥有35000平方米鲜花工厂。

另据公众号“上海长宁”于8月6日发布的推文显示,凭借创新的“线上订阅+产地直送+增值服务”商业模式,自营的全链路供应链,花加累计付费用户超1500万,全国开通配送城市300多个,鲜花基地规模超5000亩,专业鲜花仓储面积超5万平方米,在各大电商渠道鲜花品类赛道排名靠前。

鲜花电商还是一门好生意吗?

谈及花加为何可以发展得如此迅猛,花加创始人王珂曾表示,一个企业的法杖,创新是不可或缺的。现如今,社会信息传递的扁平化、国人的消费观念日渐与海外趋同,也因此催生出了许多新的需求,而花加慧眼独具恰好抓住了这一需求,但从长远来看,创新才是企业谋求长久发展唯一的出路。

不过,花加此番进入停业整顿阶段的背后,其扎根的鲜花电商赛道还是一门好生意吗?雷达财经注意到,王珂2019年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行业的发展其实比大家想的要更乐观一些。

王柯认为,跟全球市场相比,中国市场有自己独特的优势:首先是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市场,其次有世界第一大生产基地,无论从消费还是生产来看,这个品类都有很大的势能。这个品类还有横向的发展空间,比如绿植的市场就是鲜花的2-3倍。

随着鲜花电商的不断发展,线上销售渠道逐渐成为了鲜花生意的主力军。据2020年中国花卉协会发布的《中国鲜花消费和零售的未来预测》报告显示,鲜花零售的线上销售已经超过线下,占比51%。另据艾媒咨询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鲜花电商的市场规模为896.9亿元,2022年这一数字预计将增长至1086.8亿元。

然而,王珂口中拥有巨大势能的鲜花赛道,如今的竞争已十分激烈。雷达财经通过天眼查检索“鲜花”关键词,可以获取到100000+条相关的结果,其中近一年成立的企业就多达64695家。

众多入局的玩家中,已有部分选手拥有一定的名气。据雷达财经不完全统计,曾将目光瞄准鲜花市场的玩家就包括野兽派、泰笛、花点时间、爱尚鲜花等品牌。与此同时,以淘宝、京东等为代表的传统电商平台,以美团闪购为代表的即时零售平台,以快手、抖音、小红书为代表的短视频直播平台,以盒马、叮咚买菜为代表的生鲜电商平台,也都想分一杯鲜花电商的羹。

不过,随着近年来鲜花电商赛道的投资热情不断降温,该赛道整体的投资事件数量骤降。根据艾瑞咨询公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至2017年间,鲜花电商领域一共有47笔融资,总融资金额超过10亿元,其中2015年、2016年最为火热,分别产生17笔和15笔融资事件。但到了2018年、2019年,鲜花电商垂直领域的融资事件分别降至3笔和1笔。

而日子过得并不算好的鲜花玩家,其实不止花加一家。比如有着“鲜花电商第一股”称号的爱尚鲜花,在登陆新三板后连年亏损,最终于2019年被强制退市。而另外一个选手花点时间,则曾在2020年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

有分析人士指出,尽管包括花加在内的鲜花电商采取按月订购的模式切入市场,但国内大部分的消费者仍未形成日常用花、养花的消费习惯。与此同时,花加所瞄准的鲜花生意也存在诸多无法回避的难题。

比如,鲜花具有易损腐、保质期短、保湿保温要求高、标准化程度低等特点,不像其他产品容易运输。花卉的运输通常需要冷链配合,从生产地到客户端中间有很多环节,每一个环节出现纰漏都有可能影响花卉的品质和寿命。要想确保客户收到的花卉产品的质量,运营商就需要在供应链上苦下功夫、并投入足够的资源,但这便会在一定程度上加重平台的运营成本。

有市场人士认为,花加走到如今这个地步,除了疫情给其造成的影响,还与整个鲜花电商赛道日趋激烈的竞争有关。一方面,大厂们入局鲜花电商有着雄厚的资金支持,这可以将商品的价格进一步压到更低。另一方面,以美团闪购为代表的即时零售玩家依托成熟稳定的配送网络,在配送时效方面的实力也不容小觑。而与鲜花有着异曲同工之处的生鲜电商玩家,则可以快速利用自己在供应链和冷链系统方面的优势。在对手的强势发力下,花加的生存空间进一步受到挤压。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