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步履不停为哪般?弗吉尼亚·伍尔夫的“走路课”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步履不停为哪般?弗吉尼亚·伍尔夫的“走路课”

在这个假期里,你是否也有行走的体验?在行走的过程里,你又在思考些什么呢?

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图片来源:wikipedia)

编者按:假期出行不易,在自己的城市里漫步一番也是不错的选择。《步履不止:一部女性行走史》通过展示10位女性的漫步小史,重新审视了行走与写作的相互作用。长久以来,关于行走的文字都是由男性创造的,可是女性无疑会走,她们也撰文记述自己的思考,渴望着真正的流浪与游牧生活。

本文展现了弗吉尼亚·伍尔夫的漫步遐思,以及作者克丽·安德鲁斯对伍尔夫作品的赏析。安德鲁斯是英语文学系高级讲师,发表过许多关于浪漫主义女性写作的作品,她还热衷于登山,是苏格兰登山协会的一员。由于对行走有着具身性的体验,安德鲁斯能够明白伍尔夫的行走节奏、速度、环境如何影响了她的写作——她会在行走中寻觅人物角色与情境,犹如优秀的猎手;伦敦的嘈杂激发着伍尔夫的思考,乡间则能让她的官能变得澄澈,并把思考真正付诸笔端。

《弗吉尼亚·伍尔夫的行走如何影响了她的写作?》

撰文 | 克丽·安德鲁斯 翻译 | 欧阳瑾 等

在伍尔夫的所有作品及其许多重大的经历中,行走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在人生的不同阶段,行走既给她带来过健康、缔造过友谊,是她的回忆和灵感之源,也是她创作许多极负盛名的小说过程中的关键。行走曾是她一种不同凡响的习惯,既是一种抗争之举,也可以说是一种顺从行为。伍尔夫没有将她在开阔空旷、偏僻荒凉之地的行走与她在城市人行道上的漫步区分开来,而是在作品中探究了各种徒步行走的作用。

《步履不止:一部女性行走史》
[英]克丽·安德鲁斯 著 欧阳瑾 / 罗小荣 译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23-2

打小起,行走就是伍尔夫生活中的一大特点,尤其是童年时代她在圣艾夫斯度假的时候;那时,她家在圣艾夫斯租了一座房子好几年。后来,30多岁的伍尔夫住在苏塞克斯郡时,也过着一种徒步行走的生活;多萝西·华兹华斯若是见了,定会大加赞赏。与华兹华斯一样,伍尔夫在行走的过程中也观察着大自然,积累了许多的知识。

这不但是伍尔夫很早就养成了的一种习惯,还将对她一生中的行走与写作方式产生重要的影响。1906年,时年24岁的弗吉尼亚·斯蒂芬跟自己深爱的姐姐即画家凡妮莎·贝尔住在诺福克郡的时候,她曾写道:“妮莎下午在画风车,我带着一份地图在乡间徒步流浪了好几英里,跳过沟渠、翻越围墙、亵渎教堂,一路上每走一步都能想出美妙的故事来。”凡妮莎那种安静的职业、默默描绘宁静风车的形象,与弗吉尼亚野外漫游的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差异不仅体现在伍尔夫的语言选择上,也体现在姐妹创作实践的差异上:凡妮莎用画笔描绘风车的时候,风车安静而耐心地屹立于一旁;可伍尔夫那些“美妙的故事”,却是在她那种没规没矩的行走中涌现出来的。伍尔夫把自己说成“流浪者”,实际上是把自己与漂泊、与游离于定居社会普通界限以外的生存状态关联起来——与两个世纪以前的伊丽莎白·卡特产生了共鸣。她对教堂的“亵渎”,加上毫无女性温柔地“跳过”和“翻越”人为障碍、自然障碍的举止,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任性粗野的印象。伍尔夫的创造力需要行动来激发——需要那种无法无天、不守法律的行动。

伍尔夫的所有作品——她的日记、书信与小说——都把徒步行走与思考关联起来了。离家一段时间之后,伍尔夫于1909年回到了圣艾夫斯的家中,然后迅速安顿下来,进入了一种由行走、思考、阅读与想象构成的生活节奏;这种节奏将成为她一生中大部分时间里的生活模式,行走则在其中变身为“燃料”,维持着并激发了她所有的精神活动……

弗吉尼亚·伍尔夫婚后生活中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苏塞克斯郡和伦敦两地度过的。她的作品表明,两地截然不同的环境对她来说同样必要: 在伦敦生活太久,有导致“过度激发”的危险,可能会危及她的心理平衡;而在苏塞克斯郡生活太久,则有可能导致她产生孤独感。同样,两个地方还为伍尔夫提供了两种对比鲜明却又相辅相成的行走方式;她对这两种方式一视同仁,都很看重,因为它们用不同的方式为她打开了心灵的世界。

虽然在伦敦街头漫步时必须小心,这种行走却给伍尔夫提供了她在乡间行走时无法获得的经历与心得:

伦敦魅力无穷。我走出家门,踏上一条黄褐色的“魔毯”,它似乎毫不费力就会把我带到美景之中。夜晚非常美妙,各家各户都是白色的门廊,还有宽阔宁静的街道。人们突然出现、突然消失,一个个步履轻盈,像兔子一样有趣;我俯瞰南安普顿街,那里湿漉漉的,有如海豹之背,或者在阳光下呈红黄两色;看着公共汽车来来往往,听到了古老而又古怪的风琴声。总有一天,我会写一写伦敦,写一写伦敦是如何毫不费力地占据并且裹挟我们的个人生活一起前行的。一张张过往的面孔,不但让我的心灵为之振作,还让它无法平静下来,就像我在罗德梅尔的静寂之中一样。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然而,对伍尔夫来说,行走的真正力量却在于,它具有彻底改变自我的能力。她用一种令人惊讶的意象,说明了行走会如何打破那些个人可以表达自我的脆弱的社会结构。刚一离开家,走进那群“漫游者”之中:“我们的灵魂为了容纳自己,为了让自己的模样与众不同,已经分泌出了一层有如贝壳的覆盖物,可如今这层覆盖物被打破,剩下的只有皱纹,粗糙无比,宛如牡蛎的感知中枢,宛如一只硕大的眼睛。”行走再一次消解了个人的身份,直到留下的只是我们共同拥有的感知能力: 那只“硕大的眼睛”可以属于任何人,同时也属于我们所有人。漫步于伦敦夜间的街头时,眼睛不再束缚于自我,只与行走的身体相连,故它能够构思出自己想要构思的任何东西,能够变成自己想要变成的任何东西。在这篇随笔中,伍尔夫还问,“真正的自我”是否“既不是这个,也不是那个,既不在这里,也不在那里,而是某种变幻莫测、飘忽不定的东西,只有顺从其意愿,任由它畅通无阻地走自己的路,我们才真正是自己”呢?自我的本质,只能通过行走来理解: 它不会感到“惊奇”(wonder),只会“漫游”(wander):

一路穿越孤寂回家的时候,我们可以给自己讲述一个个故事,比如侏儒、盲人、梅菲尔大厦中的派对,以及文具店里的那场争吵。对这样的生活,我们可以探究得深入一点儿,从而让自己产生一种错觉: 我们并未受缚于一种思想,而是可以暂时假冒别人的身体和思想……可以离开个性的通衢大道,踏上荆棘与粗大的树干之下的小径,通往生活着那些野兽,也就是我们同胞的森林深处;还有什么会比这样做更加令我们感到欣喜和惊奇呢?

在这里,别人的自我变成了可以行走的小径;可以说,这与伍尔夫描述的“行走于田野间的门廊”、前往个人内心中一个个灯火通明的“房间”很相似。地上的路人人可走,故在伍尔夫的想象中,通往“我们同胞”的小径也畅通无阻,人人可走。由于任何一个找得到路的人都可以踏上那些小径,所以我们能够接触到其他人的自我。

(本文节选自《步履不止》一书,较原文有删减,经出版社授权发布)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步履不停为哪般?弗吉尼亚·伍尔夫的“走路课”

在这个假期里,你是否也有行走的体验?在行走的过程里,你又在思考些什么呢?

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图片来源:wikipedia)

编者按:假期出行不易,在自己的城市里漫步一番也是不错的选择。《步履不止:一部女性行走史》通过展示10位女性的漫步小史,重新审视了行走与写作的相互作用。长久以来,关于行走的文字都是由男性创造的,可是女性无疑会走,她们也撰文记述自己的思考,渴望着真正的流浪与游牧生活。

本文展现了弗吉尼亚·伍尔夫的漫步遐思,以及作者克丽·安德鲁斯对伍尔夫作品的赏析。安德鲁斯是英语文学系高级讲师,发表过许多关于浪漫主义女性写作的作品,她还热衷于登山,是苏格兰登山协会的一员。由于对行走有着具身性的体验,安德鲁斯能够明白伍尔夫的行走节奏、速度、环境如何影响了她的写作——她会在行走中寻觅人物角色与情境,犹如优秀的猎手;伦敦的嘈杂激发着伍尔夫的思考,乡间则能让她的官能变得澄澈,并把思考真正付诸笔端。

《弗吉尼亚·伍尔夫的行走如何影响了她的写作?》

撰文 | 克丽·安德鲁斯 翻译 | 欧阳瑾 等

在伍尔夫的所有作品及其许多重大的经历中,行走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在人生的不同阶段,行走既给她带来过健康、缔造过友谊,是她的回忆和灵感之源,也是她创作许多极负盛名的小说过程中的关键。行走曾是她一种不同凡响的习惯,既是一种抗争之举,也可以说是一种顺从行为。伍尔夫没有将她在开阔空旷、偏僻荒凉之地的行走与她在城市人行道上的漫步区分开来,而是在作品中探究了各种徒步行走的作用。

《步履不止:一部女性行走史》
[英]克丽·安德鲁斯 著 欧阳瑾 / 罗小荣 译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23-2

打小起,行走就是伍尔夫生活中的一大特点,尤其是童年时代她在圣艾夫斯度假的时候;那时,她家在圣艾夫斯租了一座房子好几年。后来,30多岁的伍尔夫住在苏塞克斯郡时,也过着一种徒步行走的生活;多萝西·华兹华斯若是见了,定会大加赞赏。与华兹华斯一样,伍尔夫在行走的过程中也观察着大自然,积累了许多的知识。

这不但是伍尔夫很早就养成了的一种习惯,还将对她一生中的行走与写作方式产生重要的影响。1906年,时年24岁的弗吉尼亚·斯蒂芬跟自己深爱的姐姐即画家凡妮莎·贝尔住在诺福克郡的时候,她曾写道:“妮莎下午在画风车,我带着一份地图在乡间徒步流浪了好几英里,跳过沟渠、翻越围墙、亵渎教堂,一路上每走一步都能想出美妙的故事来。”凡妮莎那种安静的职业、默默描绘宁静风车的形象,与弗吉尼亚野外漫游的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差异不仅体现在伍尔夫的语言选择上,也体现在姐妹创作实践的差异上:凡妮莎用画笔描绘风车的时候,风车安静而耐心地屹立于一旁;可伍尔夫那些“美妙的故事”,却是在她那种没规没矩的行走中涌现出来的。伍尔夫把自己说成“流浪者”,实际上是把自己与漂泊、与游离于定居社会普通界限以外的生存状态关联起来——与两个世纪以前的伊丽莎白·卡特产生了共鸣。她对教堂的“亵渎”,加上毫无女性温柔地“跳过”和“翻越”人为障碍、自然障碍的举止,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任性粗野的印象。伍尔夫的创造力需要行动来激发——需要那种无法无天、不守法律的行动。

伍尔夫的所有作品——她的日记、书信与小说——都把徒步行走与思考关联起来了。离家一段时间之后,伍尔夫于1909年回到了圣艾夫斯的家中,然后迅速安顿下来,进入了一种由行走、思考、阅读与想象构成的生活节奏;这种节奏将成为她一生中大部分时间里的生活模式,行走则在其中变身为“燃料”,维持着并激发了她所有的精神活动……

弗吉尼亚·伍尔夫婚后生活中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苏塞克斯郡和伦敦两地度过的。她的作品表明,两地截然不同的环境对她来说同样必要: 在伦敦生活太久,有导致“过度激发”的危险,可能会危及她的心理平衡;而在苏塞克斯郡生活太久,则有可能导致她产生孤独感。同样,两个地方还为伍尔夫提供了两种对比鲜明却又相辅相成的行走方式;她对这两种方式一视同仁,都很看重,因为它们用不同的方式为她打开了心灵的世界。

虽然在伦敦街头漫步时必须小心,这种行走却给伍尔夫提供了她在乡间行走时无法获得的经历与心得:

伦敦魅力无穷。我走出家门,踏上一条黄褐色的“魔毯”,它似乎毫不费力就会把我带到美景之中。夜晚非常美妙,各家各户都是白色的门廊,还有宽阔宁静的街道。人们突然出现、突然消失,一个个步履轻盈,像兔子一样有趣;我俯瞰南安普顿街,那里湿漉漉的,有如海豹之背,或者在阳光下呈红黄两色;看着公共汽车来来往往,听到了古老而又古怪的风琴声。总有一天,我会写一写伦敦,写一写伦敦是如何毫不费力地占据并且裹挟我们的个人生活一起前行的。一张张过往的面孔,不但让我的心灵为之振作,还让它无法平静下来,就像我在罗德梅尔的静寂之中一样。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然而,对伍尔夫来说,行走的真正力量却在于,它具有彻底改变自我的能力。她用一种令人惊讶的意象,说明了行走会如何打破那些个人可以表达自我的脆弱的社会结构。刚一离开家,走进那群“漫游者”之中:“我们的灵魂为了容纳自己,为了让自己的模样与众不同,已经分泌出了一层有如贝壳的覆盖物,可如今这层覆盖物被打破,剩下的只有皱纹,粗糙无比,宛如牡蛎的感知中枢,宛如一只硕大的眼睛。”行走再一次消解了个人的身份,直到留下的只是我们共同拥有的感知能力: 那只“硕大的眼睛”可以属于任何人,同时也属于我们所有人。漫步于伦敦夜间的街头时,眼睛不再束缚于自我,只与行走的身体相连,故它能够构思出自己想要构思的任何东西,能够变成自己想要变成的任何东西。在这篇随笔中,伍尔夫还问,“真正的自我”是否“既不是这个,也不是那个,既不在这里,也不在那里,而是某种变幻莫测、飘忽不定的东西,只有顺从其意愿,任由它畅通无阻地走自己的路,我们才真正是自己”呢?自我的本质,只能通过行走来理解: 它不会感到“惊奇”(wonder),只会“漫游”(wander):

一路穿越孤寂回家的时候,我们可以给自己讲述一个个故事,比如侏儒、盲人、梅菲尔大厦中的派对,以及文具店里的那场争吵。对这样的生活,我们可以探究得深入一点儿,从而让自己产生一种错觉: 我们并未受缚于一种思想,而是可以暂时假冒别人的身体和思想……可以离开个性的通衢大道,踏上荆棘与粗大的树干之下的小径,通往生活着那些野兽,也就是我们同胞的森林深处;还有什么会比这样做更加令我们感到欣喜和惊奇呢?

在这里,别人的自我变成了可以行走的小径;可以说,这与伍尔夫描述的“行走于田野间的门廊”、前往个人内心中一个个灯火通明的“房间”很相似。地上的路人人可走,故在伍尔夫的想象中,通往“我们同胞”的小径也畅通无阻,人人可走。由于任何一个找得到路的人都可以踏上那些小径,所以我们能够接触到其他人的自我。

(本文节选自《步履不止》一书,较原文有删减,经出版社授权发布)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