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国轩高科凭什么赚钱?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国轩高科凭什么赚钱?

储能+海外。

文|张延陶

连亏四年,一朝翻身。

国轩高科曾头顶“国内动力电池第一股”登陆资本市场,却因执着与磷酸铁锂技术而错失行业发展红利。

如今国轩高科卷土重来,凭借储能与海外业务的突飞猛进实现扭亏。但随着电池企业纷纷加码储能业务、“中国威胁论”在海外市场甚嚣尘上,国轩高科仍然面临挑战。

赚钱!国轩高科凭什么?

储能业绩爆发

牵手!

近日,国轩高科全资子公司合肥国轩与南网储能科技在合肥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围绕电源侧、电网侧及用户侧等应用场景深入开展储能项目合作。双方将共同开展储能项目投资建设、新能源项目置换、储能项目开发和储能设备采购等业务。

据统计,2023年上半年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为94GWh,同比增长120.5%,预计2023年全年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将达到245GWh,同比增长59.61%。

由此可见,全球储能市场正处于上升通道。而2023年上半年全球储能出货量TOP5企业均为国内企业,分别为宁德时代、比亚迪、亿纬锂能、瑞浦兰钧和鹏辉能源,出货规模均在6GWh以上。

储能的火热反衬出国内电池企业拓新的决心,但同时也是激烈竞争下的无奈之举。

通过盘整上半年各家电池企业的半年报,不难发现,虽然营收增长,但由于动力电池内卷加剧,众多企业的毛利率增幅远低于营收增幅,下行趋势隐现,这其中更不乏孚能科技增收却亏损的案例。

根据中汽协数据,2023年 1-6 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78.8 万辆和374.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2.4%和44.1%,市场占有率达到28.3%。根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数据,2023年1-6月,我国动力电池累计装车量为152.1GWh,累计同比增长38.1%。

受益于新能源汽车销售的持续增长,动力电池热销成为理所应当的现实。但国轩高科的毛利率为15.35%,同比上升0.93%。

包括国轩高科在内的电池企业都在红海中激烈博弈。价格战不可避免的展开。由于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回落,但部分车企仍在消化之前采购的动力电池库存,在订单方面并不积极,甚至退掉了之前“超订”的订单,动力电池企业为了保住客户,即便是薄利甚至是亏损,也得继续供货。

反观国轩高科,根据半年报显示,公司动力电池业务当期实现营收104.78亿元,同比增长58.56%,占总营收的比例为68.76%。但毛利率微增,相比于2022年上半年,公司动力锂电池业务毛利率从12.49%提高到13.22%。毛利率的增幅虽然与宁德时代仍存差距,但是在价格战的格局下,也属不易。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储能业务占比不断扩大,收入规模达到41.47亿元,同比增长224.33%,占营收比重达27.21%。毛利率更是实现了17.43%的亮眼表现。

兵贵神速。通过近期一些列公开报道,可以窥探到国轩高科在布局储能业务上的更进一步。

自 2016年布局储能业务以来,公司持续深化与华为、中国铁塔、国家电网、苏美达、上海电气等企业合作,近年来,公司加速海外市场布局,先后与ABB、Nextera、Invenergy、Jinko、Borrego、Edison等知名国际企业建立合作,大力开拓国内外储能市场,为电力侧储能、家用及商用储能提供系统解决方案,储能业务实现了快速增长。

除了与国资企业牵手布局储能,国轩高科动作频频。8月23日与斯洛伐克电池制造商InoBat公司于在合肥签订投资协议,收购InoBat公司25%的股权。而今年年初,双方就已达成战略合作,主要围绕动力及储能领域,在生产制造、技术研发等多个方面开展合作探讨,包括探索在欧洲合资投建40GWh产能的合作机会;9月初,美国伊利诺伊州政府官网曾发布消息,宣布国轩高科将斥资20亿美元(约147亿元人民币)在该州坎卡基县曼特诺新建电动汽车电池超级工厂。根据规划,国轩伊利诺伊工厂将专注于锂离子电芯、Pack(电池组)和储能系统集成业务,全部投产后将具备10GWh年产Pack产能和40GWh年产电芯产能;而9月16日,德国中部著名的大学城哥廷根,第一款本地产电池产品在德国中部著名的大学城哥廷根正式下线,这是继去年国轩德国正式成立后,国轩高科在欧洲的首个电池生产运营基地的里程碑事件。据介绍,德国工厂的电池pack产品应用包括商用车电池、储能系统电池和乘用车电池,同时还将作为国轩欧洲基地的研发中心、物流中心及售后服务点。

海外开花

国轩高科在储能业务的拓展逻辑既符合产业发展方向,同时也暗合了中国企业出海的步伐。

在储能业务实现从国内覆盖到海外建厂的同时,国轩高科的海外应收占比也从去年同期的8.94%增长到今年上半年的20.09%。

报告期内,公司海外销售占比大幅增加,2023 年 1-6 月海外业务销售收入为 30.62 亿元,同比增长 296.74%。新增广汽埃安、合众哪吒等多个项目定点,进入雷诺-日产-三菱联盟供应商体系并供货,成为大众汽车海外市场定点供应商,后续将面向大众汽车集团全系列车型供货。在海外市场,公司与欧洲电池制造商 InoBat、日本Edison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探索开拓欧洲市场、日本市场。此外,公司积极推动海外动力电池和配套产业基地建设落地,获取海外市场份额。

在此之前,国内电池龙头企业宁德时代就已经成功出海。在去年12月,宁德时代在德国的首个海外电池工厂实现投产。该工厂是宁德时代位于欧洲的第一座电池工厂,也是其在中国境外开设的第一家工厂。该工厂于2019年开工建设,投资约18亿欧元,初始规划产能14GWh,满产后年产量将达到约3000万枚电池电芯,可装配18.5万至35万辆电动汽车。

宁德时代为了为宝马供应动力电池在去年8月宣布在匈牙利建设第二座欧洲工厂,规划产能100GWh,投资金额达到73.4亿欧元。

大众入股曾一度推高国轩高科资本市场表现。2020年,大众成为第一大股东的同时,国轩高科成为大众汽车的认证供应商。同年,国轩高科业绩大增,实现营业收入67.24亿元,同比增长35.60%,一举扭转了营收下滑势头。

然而大众汽车的背书并没有令国轩高科迅速打入大众供应链,直至今年5月,国轩高科全资子公司合肥国轩收到大众汽车集团的采购定点函,公司将成为大众汽车海外市场定点 供应商供应磷酸铁锂“Unified Cell(标准电芯)”动力锂电池产品。

而随着国轩高科在海外市场的投资步伐加快,其在全球市场为大众汽车供货的预期变得更加值得期待。

根据SNE Research数据,2023年1-7月三家韩国电池企业(LGES、三星 SDI 以及 SK On)装机量虽然都有所增加,但三家韩国企业市占率合计为23.5%,同比下滑1.7%。而日本厂商松下今年1-7月实现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26.6GWh,同比增长38.2%,但市占率却降低至7.3%(去年同期7.9%)。

海外电池市场的竞争格局正在因为中国玩家的日渐强壮而发生改变。国轩高科的海外投资正遍布欧美主要市场,其产业链条完整程度越高,打入各家车企供应链的成功率越大。但也许冷静看待,海外市场的拓展面临着国际关系局势的影响。“中国威胁论”如今在欧洲备受关注,德国总理朔尔茨在2023德国国际汽车及智慧出行博览会的开幕式致辞中说道,“竞争应该刺激我们前进,而不是吓到我们”。为此,德国更是推出了1100亿欧元的汽车激励计划。

而往往政策资金放水之后,便是愈发激烈的竞争红海。从国内卷到国外,如何持续赚钱考验着包括国轩高科在内的中国动力电池企业。

来源 | 英才杂志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国轩高科

2.9k
  • 国轩高科摩洛哥首期项目获3亿欧元融资
  • 双碳晚报|中国新能源汽车年度产量首次突破1000万辆 中国电建启动大规模光伏集采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国轩高科凭什么赚钱?

储能+海外。

文|张延陶

连亏四年,一朝翻身。

国轩高科曾头顶“国内动力电池第一股”登陆资本市场,却因执着与磷酸铁锂技术而错失行业发展红利。

如今国轩高科卷土重来,凭借储能与海外业务的突飞猛进实现扭亏。但随着电池企业纷纷加码储能业务、“中国威胁论”在海外市场甚嚣尘上,国轩高科仍然面临挑战。

赚钱!国轩高科凭什么?

储能业绩爆发

牵手!

近日,国轩高科全资子公司合肥国轩与南网储能科技在合肥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围绕电源侧、电网侧及用户侧等应用场景深入开展储能项目合作。双方将共同开展储能项目投资建设、新能源项目置换、储能项目开发和储能设备采购等业务。

据统计,2023年上半年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为94GWh,同比增长120.5%,预计2023年全年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将达到245GWh,同比增长59.61%。

由此可见,全球储能市场正处于上升通道。而2023年上半年全球储能出货量TOP5企业均为国内企业,分别为宁德时代、比亚迪、亿纬锂能、瑞浦兰钧和鹏辉能源,出货规模均在6GWh以上。

储能的火热反衬出国内电池企业拓新的决心,但同时也是激烈竞争下的无奈之举。

通过盘整上半年各家电池企业的半年报,不难发现,虽然营收增长,但由于动力电池内卷加剧,众多企业的毛利率增幅远低于营收增幅,下行趋势隐现,这其中更不乏孚能科技增收却亏损的案例。

根据中汽协数据,2023年 1-6 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78.8 万辆和374.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2.4%和44.1%,市场占有率达到28.3%。根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数据,2023年1-6月,我国动力电池累计装车量为152.1GWh,累计同比增长38.1%。

受益于新能源汽车销售的持续增长,动力电池热销成为理所应当的现实。但国轩高科的毛利率为15.35%,同比上升0.93%。

包括国轩高科在内的电池企业都在红海中激烈博弈。价格战不可避免的展开。由于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回落,但部分车企仍在消化之前采购的动力电池库存,在订单方面并不积极,甚至退掉了之前“超订”的订单,动力电池企业为了保住客户,即便是薄利甚至是亏损,也得继续供货。

反观国轩高科,根据半年报显示,公司动力电池业务当期实现营收104.78亿元,同比增长58.56%,占总营收的比例为68.76%。但毛利率微增,相比于2022年上半年,公司动力锂电池业务毛利率从12.49%提高到13.22%。毛利率的增幅虽然与宁德时代仍存差距,但是在价格战的格局下,也属不易。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储能业务占比不断扩大,收入规模达到41.47亿元,同比增长224.33%,占营收比重达27.21%。毛利率更是实现了17.43%的亮眼表现。

兵贵神速。通过近期一些列公开报道,可以窥探到国轩高科在布局储能业务上的更进一步。

自 2016年布局储能业务以来,公司持续深化与华为、中国铁塔、国家电网、苏美达、上海电气等企业合作,近年来,公司加速海外市场布局,先后与ABB、Nextera、Invenergy、Jinko、Borrego、Edison等知名国际企业建立合作,大力开拓国内外储能市场,为电力侧储能、家用及商用储能提供系统解决方案,储能业务实现了快速增长。

除了与国资企业牵手布局储能,国轩高科动作频频。8月23日与斯洛伐克电池制造商InoBat公司于在合肥签订投资协议,收购InoBat公司25%的股权。而今年年初,双方就已达成战略合作,主要围绕动力及储能领域,在生产制造、技术研发等多个方面开展合作探讨,包括探索在欧洲合资投建40GWh产能的合作机会;9月初,美国伊利诺伊州政府官网曾发布消息,宣布国轩高科将斥资20亿美元(约147亿元人民币)在该州坎卡基县曼特诺新建电动汽车电池超级工厂。根据规划,国轩伊利诺伊工厂将专注于锂离子电芯、Pack(电池组)和储能系统集成业务,全部投产后将具备10GWh年产Pack产能和40GWh年产电芯产能;而9月16日,德国中部著名的大学城哥廷根,第一款本地产电池产品在德国中部著名的大学城哥廷根正式下线,这是继去年国轩德国正式成立后,国轩高科在欧洲的首个电池生产运营基地的里程碑事件。据介绍,德国工厂的电池pack产品应用包括商用车电池、储能系统电池和乘用车电池,同时还将作为国轩欧洲基地的研发中心、物流中心及售后服务点。

海外开花

国轩高科在储能业务的拓展逻辑既符合产业发展方向,同时也暗合了中国企业出海的步伐。

在储能业务实现从国内覆盖到海外建厂的同时,国轩高科的海外应收占比也从去年同期的8.94%增长到今年上半年的20.09%。

报告期内,公司海外销售占比大幅增加,2023 年 1-6 月海外业务销售收入为 30.62 亿元,同比增长 296.74%。新增广汽埃安、合众哪吒等多个项目定点,进入雷诺-日产-三菱联盟供应商体系并供货,成为大众汽车海外市场定点供应商,后续将面向大众汽车集团全系列车型供货。在海外市场,公司与欧洲电池制造商 InoBat、日本Edison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探索开拓欧洲市场、日本市场。此外,公司积极推动海外动力电池和配套产业基地建设落地,获取海外市场份额。

在此之前,国内电池龙头企业宁德时代就已经成功出海。在去年12月,宁德时代在德国的首个海外电池工厂实现投产。该工厂是宁德时代位于欧洲的第一座电池工厂,也是其在中国境外开设的第一家工厂。该工厂于2019年开工建设,投资约18亿欧元,初始规划产能14GWh,满产后年产量将达到约3000万枚电池电芯,可装配18.5万至35万辆电动汽车。

宁德时代为了为宝马供应动力电池在去年8月宣布在匈牙利建设第二座欧洲工厂,规划产能100GWh,投资金额达到73.4亿欧元。

大众入股曾一度推高国轩高科资本市场表现。2020年,大众成为第一大股东的同时,国轩高科成为大众汽车的认证供应商。同年,国轩高科业绩大增,实现营业收入67.24亿元,同比增长35.60%,一举扭转了营收下滑势头。

然而大众汽车的背书并没有令国轩高科迅速打入大众供应链,直至今年5月,国轩高科全资子公司合肥国轩收到大众汽车集团的采购定点函,公司将成为大众汽车海外市场定点 供应商供应磷酸铁锂“Unified Cell(标准电芯)”动力锂电池产品。

而随着国轩高科在海外市场的投资步伐加快,其在全球市场为大众汽车供货的预期变得更加值得期待。

根据SNE Research数据,2023年1-7月三家韩国电池企业(LGES、三星 SDI 以及 SK On)装机量虽然都有所增加,但三家韩国企业市占率合计为23.5%,同比下滑1.7%。而日本厂商松下今年1-7月实现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26.6GWh,同比增长38.2%,但市占率却降低至7.3%(去年同期7.9%)。

海外电池市场的竞争格局正在因为中国玩家的日渐强壮而发生改变。国轩高科的海外投资正遍布欧美主要市场,其产业链条完整程度越高,打入各家车企供应链的成功率越大。但也许冷静看待,海外市场的拓展面临着国际关系局势的影响。“中国威胁论”如今在欧洲备受关注,德国总理朔尔茨在2023德国国际汽车及智慧出行博览会的开幕式致辞中说道,“竞争应该刺激我们前进,而不是吓到我们”。为此,德国更是推出了1100亿欧元的汽车激励计划。

而往往政策资金放水之后,便是愈发激烈的竞争红海。从国内卷到国外,如何持续赚钱考验着包括国轩高科在内的中国动力电池企业。

来源 | 英才杂志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