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专访】世界经济论坛能源与材料中心总负责人:化石燃料行业将在COP28更有存在感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专访】世界经济论坛能源与材料中心总负责人:化石燃料行业将在COP28更有存在感

“新的能源体系正在形成,每个国家都意识到在未来能源体系中占据一席之地的重要性。”

图片来源:世界经济论坛

界面新闻记者 | 戴晶晶

国际能源市场在经历了去年的动荡后,似乎迎来了阶段性的平静。但经济衰退风险、欧佩克+减产以及持续的地缘政治风险,给能源供需情形带来了极大的不确定性。随着冬季来临,能源危机卷土重来的担忧仍然存在。

与此同时,第二十八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8)召开在即,各国政府将齐聚阿联酋迪拜进行气候谈判。

COP28的举办时间为今年的11月4日-6日,本届COP也将首次根据《巴黎协定》对缔约方应对气候变化国家自主贡献承诺与行动正式评估,称为“全球盘点”(stocktake)。这也使得外界期待COP28能够为未来几年全球削减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奠定基础,并影响全球能源转型进程。

日前,界面新闻就能源转型相关话题专访了世界经济论坛执行委员会成员、能源与材料中心总负责人博明远(Roberto Bocca)。世界经济论坛是一个以基金会形式成立的非营利组织,成立于1971年,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州科洛尼,以其每年冬季在瑞士达沃斯举办的年会而闻名。

博明远认为,能源转型是复杂的,在气候问题面前,让私营部门坐到谈判桌前至关重要。他还多次强调了实用主义(pragmatism),即世界需要直面目前存在的挑战,着眼于能解决问题的技术和方案,并通过合作和投资切实地降低能源消费强度。

Roberto Bocca,zoom采访截图

以下为采访内容,刊发时有所删节。

化石燃料行业将在COP28更有存在感

界面新闻:去年,能源安全是全球重要话题,随着今年冬季的临近,对能源安全形势的担忧仍然存在。今年冬天全球或说欧洲会经历另一场能源危机吗?

博明远:预测未来很困难,多种情况都会影响欧洲和全球的能源形势。俄乌冲突产生了很大影响,但去年欧洲温和的天气缓解了能源紧张问题,同时许多国家采取了重要的措施以保证能源安全。这场战争带来的不确定性,也提高了各国对能源利用效率的重视程度。

今年很大的问题是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目前诸多因素已经导致了近期油市的波动,经济衰退的影响也可能会显现。未来能源价格的走势要关注多方面的信息,能源安全仍将是很多地区的首要话题。(编者注:采访结束后,当地时间10月7日起巴以冲突升级,国际油气价格再度大幅波动。)

界面新闻:您对即将召开的COP28有何期待?本届COP在淘汰化石燃料方面会取得进展吗?

博明远:预计化石燃料行业,或者更广泛地说整个能源行业将在这届COP更有存在感。它将站到幕前成为解决方案的一部分,而不是像过去那样仅作为会议的背景。

2015年在巴黎举办的COP通过了《巴黎协定》,实现的一个清晰成果是政府间的合作,但私营部门也发挥着关键的作用。

如果今年COP的全球盘点能够清楚地评估自巴黎COP以来的情况,那结论可能是:我们并没有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取得足够的进展。从行业看,能源转型方面有一定的进展,但是速度和规模都无法满足需要。

今天化石燃料仍占全球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82%。在气候问题面前,让这整个行业坐到谈判桌前至关重要。但同时也存在问题——即使开始谈判,化石燃料部门是在否真的准备好去加速能源转型。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挑战也在于每一个能源系统的减排,是选择化石燃料还是可再生能源。

希望COP28的讨论能够更加实用主义,所有人都来共同解决问题,而不是在意识形态的基础上相互斗争。

避免建立存在许多限制的新能源系统

界面新闻:近期各国在气候政策上有较大动作,如美国实施《通货膨胀削减法案》(IRA),欧盟推出《欧盟绿色工业计划》(Green Deal Industrial Plan),都有意支持本国的清洁能源产业。如何看待这些政策?会加快全球能源转型的步伐吗?

博明远:能源转型并不是仅仅从化石燃料转到可再生能源,它实际是整个能源体系的转变。

过去全球拥有一个基于化石燃料的能源体系,化石燃料来自一定数量的国家且有明确的供应链。现在,新的能源体系正在形成,每个国家都意识到在未来能源体系中占据一席之地的重要性,尤其是这种地位不是必须与资源储量相关联。

获取能源是一个安全问题,也是促进国家发展的机会,因此越来越多的国家正在尝试加入这个比赛就不足为奇了。中国在这方面已经积累了很多年,比如太阳能的价格已经比其他国家领先一步,这给予中国很大的优势。

最终能源转型的结果应该是实现可持续性、可负担性和安全性。世界各国政策制定者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平衡这三个维度的效果。

安全性是必须考虑的因素,这也是当前一些争论正在进行的原因。我希望人们是务实的,能源转型能够考虑到能源价格和公平。

去年冬天的能源危机实际上牺牲了能源公平,富有的国家通过补贴部分抵消了影响,但全球有很多人不得不承受高昂的能源价格或能源短缺。所以在解决气候问题时,还需要降低能源价格,让每个人都能够参与到能源和经济的发展中来。

当谈到能源转型作为经济增长的引擎时,也不应该只考虑可再生能源这些供应方产生的效益。例如,工业集群有大量的碳排放,可以努力把产业聚集在一起然后实现碳中和,此举也能够保证就业或者增加GDP。此外,数字技术在降低能源强度方面也很关键。我们有机会将这些碎片联系起来。

能源转型非常复杂,每个人都有机会促进经济增长,而不是仅仅是能源供应方。

界面新闻: 关键矿物在能源转型中发挥重要作用,但许多矿物的生产和加工高度集中在少数国家。未来关键矿产会面临短缺吗?这会导致大国之间的竞争吗?

博明远:关键问题是要避免建立一个存在许多限制的新能源系统。对某些国家来说,限制可能是一种优势,但一旦成为转型障碍,人们就会再次寻找替代方案。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必须摆脱资源无限的心态,真正意识到一切都是有限的,材料也没有无限的可用性。

所以我们必须在材料循环利用,以及提高能源效率和降低能源强度方面发力,以防止出现短缺的情况。同时,通过创新也可以发现别的可用材料。

从政策层面看,一个国家批准并开发矿产需要花费多年时间,确实会存在短缺风险,世界经济论坛也发布过相应的风险评估报告。既然已经预测到了这部分问题,那全球也就有了提前应对的机会。

界面新闻:当前全球背景下,核能是一个相当有争议的话题。核能能否在能源转型中发挥作用?

博明远:核能确实在很多国家中有争议。但世界也对新一代的小型模块化反应堆,以及利用核废料作为新燃料等解决措施充满希望。

核能是能源转型的一部分,问题就是要确保安全性。那些历史上核能的重大事故,造成了很大影响,但从健康和安全的角度去看其他的能源成本时,核并不一定更加危险,比如煤炭,也有许多煤炭工人死于矿难。当然从特定角度看,核能事故更令人恐惧,煤矿的事故范围则更有限。

我还是非常希望,新一代核能能够安全有效地发展,实现其作为清洁能源的使命。

着眼于降低能源强度

界面新闻:中国在可再生能源方面已有了很多成就,但为了确保能源安全,今年煤电产能仍在增加,您有何看法?

博明远:放眼全球,能源转型的挑战在于能源需求的增长太过迅速,尽管在发展可再生能源方面已做出了很多努力,但是新的可再生能源部署只能满足新的能源需求。所以,化石燃料仍然像三四十年前一样,占到能源结构的80%以上。

真正的问题是如何应对能源需求,即降低能源强度和提高能源效率,例如生产一样物品消耗更少的能量。到2050年,世界的经济规模可能会较当前翻倍,但我们无法想象一个翻倍的能源系统,这需要大量的电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消耗巨量资源。

和很多其他国家一样,考虑到经济增长,煤炭对中国不可或缺。问题是如何使用碳捕集或者其他先进的技术来降低化石燃料的排放,如此就不会抛弃现有的能源系统,而是让它们以最有效的方式发挥作用。

界面新闻:如何看待氢能和碳捕集与封存(CCS)的发展现状以及在中国的发展潜力?

博明远:中国是全球将光伏和风能成本最终大幅降低的国家,电池也是如此。所以我希望中国也能参与到氢能和CCS这些技术研发中来,包括与其他国家合作,来降低这些技术的成本。

在短时间内将能源系统中占比超过80%的化石燃料全都替换掉,是不现实的,所以需要其他解决方案,包括直接碳捕集等去碳技术。

更多的投资或补贴将有助于降低CCS成本,但需要考虑其发展的条件。如果今天全球每个地方都征收一定数量的碳税,那么CCS或许就已经可行了,但事实并非如此。另外,CCS并不适用于所有地方,碳封存需要合适的位置。

清洁的氢能需要清洁的电力,仍依赖于清洁能源和电网的部署,所以规模化成为一大问题。氢能成本会下降,但下降速度并不确定,希望更多的国家能够投资氢能。

界面新闻:中国的可再生能源容量增长迅速,但在促进可再生能源的消纳和电力市场建设方面还存在着一定挑战。您对此有何建议?

博明远:可再生能源是电气化驱动经济发展的一部分,要对电的传输和配送进行大量的投资。中国在这方面已经做了很多,但像其他地方一样,还有更多的事情要做。

对于可再生能源的间歇性,数字技术和日益发展的智能系统的开发将提供帮助,包括人工智能在内的技术助力降低能源强度等。

此外,建立价格信号能帮助人们提高效率,也将促使产业减少能源消费,并创新生产工艺。提供价格信号是让产业降低耗能强度最好的方式,这是真实的比赛,谁生产耗能更少,谁就拥有更大的优势。

包括中国在内的国家已经设定了碳中和的目标,由于需要进行大量的投资,会促使能源价格的上涨。但消费者分为不同的类型,国家可以为需要的群众提供补贴给。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专访】世界经济论坛能源与材料中心总负责人:化石燃料行业将在COP28更有存在感

“新的能源体系正在形成,每个国家都意识到在未来能源体系中占据一席之地的重要性。”

图片来源:世界经济论坛

界面新闻记者 | 戴晶晶

国际能源市场在经历了去年的动荡后,似乎迎来了阶段性的平静。但经济衰退风险、欧佩克+减产以及持续的地缘政治风险,给能源供需情形带来了极大的不确定性。随着冬季来临,能源危机卷土重来的担忧仍然存在。

与此同时,第二十八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8)召开在即,各国政府将齐聚阿联酋迪拜进行气候谈判。

COP28的举办时间为今年的11月4日-6日,本届COP也将首次根据《巴黎协定》对缔约方应对气候变化国家自主贡献承诺与行动正式评估,称为“全球盘点”(stocktake)。这也使得外界期待COP28能够为未来几年全球削减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奠定基础,并影响全球能源转型进程。

日前,界面新闻就能源转型相关话题专访了世界经济论坛执行委员会成员、能源与材料中心总负责人博明远(Roberto Bocca)。世界经济论坛是一个以基金会形式成立的非营利组织,成立于1971年,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州科洛尼,以其每年冬季在瑞士达沃斯举办的年会而闻名。

博明远认为,能源转型是复杂的,在气候问题面前,让私营部门坐到谈判桌前至关重要。他还多次强调了实用主义(pragmatism),即世界需要直面目前存在的挑战,着眼于能解决问题的技术和方案,并通过合作和投资切实地降低能源消费强度。

Roberto Bocca,zoom采访截图

以下为采访内容,刊发时有所删节。

化石燃料行业将在COP28更有存在感

界面新闻:去年,能源安全是全球重要话题,随着今年冬季的临近,对能源安全形势的担忧仍然存在。今年冬天全球或说欧洲会经历另一场能源危机吗?

博明远:预测未来很困难,多种情况都会影响欧洲和全球的能源形势。俄乌冲突产生了很大影响,但去年欧洲温和的天气缓解了能源紧张问题,同时许多国家采取了重要的措施以保证能源安全。这场战争带来的不确定性,也提高了各国对能源利用效率的重视程度。

今年很大的问题是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目前诸多因素已经导致了近期油市的波动,经济衰退的影响也可能会显现。未来能源价格的走势要关注多方面的信息,能源安全仍将是很多地区的首要话题。(编者注:采访结束后,当地时间10月7日起巴以冲突升级,国际油气价格再度大幅波动。)

界面新闻:您对即将召开的COP28有何期待?本届COP在淘汰化石燃料方面会取得进展吗?

博明远:预计化石燃料行业,或者更广泛地说整个能源行业将在这届COP更有存在感。它将站到幕前成为解决方案的一部分,而不是像过去那样仅作为会议的背景。

2015年在巴黎举办的COP通过了《巴黎协定》,实现的一个清晰成果是政府间的合作,但私营部门也发挥着关键的作用。

如果今年COP的全球盘点能够清楚地评估自巴黎COP以来的情况,那结论可能是:我们并没有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取得足够的进展。从行业看,能源转型方面有一定的进展,但是速度和规模都无法满足需要。

今天化石燃料仍占全球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82%。在气候问题面前,让这整个行业坐到谈判桌前至关重要。但同时也存在问题——即使开始谈判,化石燃料部门是在否真的准备好去加速能源转型。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挑战也在于每一个能源系统的减排,是选择化石燃料还是可再生能源。

希望COP28的讨论能够更加实用主义,所有人都来共同解决问题,而不是在意识形态的基础上相互斗争。

避免建立存在许多限制的新能源系统

界面新闻:近期各国在气候政策上有较大动作,如美国实施《通货膨胀削减法案》(IRA),欧盟推出《欧盟绿色工业计划》(Green Deal Industrial Plan),都有意支持本国的清洁能源产业。如何看待这些政策?会加快全球能源转型的步伐吗?

博明远:能源转型并不是仅仅从化石燃料转到可再生能源,它实际是整个能源体系的转变。

过去全球拥有一个基于化石燃料的能源体系,化石燃料来自一定数量的国家且有明确的供应链。现在,新的能源体系正在形成,每个国家都意识到在未来能源体系中占据一席之地的重要性,尤其是这种地位不是必须与资源储量相关联。

获取能源是一个安全问题,也是促进国家发展的机会,因此越来越多的国家正在尝试加入这个比赛就不足为奇了。中国在这方面已经积累了很多年,比如太阳能的价格已经比其他国家领先一步,这给予中国很大的优势。

最终能源转型的结果应该是实现可持续性、可负担性和安全性。世界各国政策制定者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平衡这三个维度的效果。

安全性是必须考虑的因素,这也是当前一些争论正在进行的原因。我希望人们是务实的,能源转型能够考虑到能源价格和公平。

去年冬天的能源危机实际上牺牲了能源公平,富有的国家通过补贴部分抵消了影响,但全球有很多人不得不承受高昂的能源价格或能源短缺。所以在解决气候问题时,还需要降低能源价格,让每个人都能够参与到能源和经济的发展中来。

当谈到能源转型作为经济增长的引擎时,也不应该只考虑可再生能源这些供应方产生的效益。例如,工业集群有大量的碳排放,可以努力把产业聚集在一起然后实现碳中和,此举也能够保证就业或者增加GDP。此外,数字技术在降低能源强度方面也很关键。我们有机会将这些碎片联系起来。

能源转型非常复杂,每个人都有机会促进经济增长,而不是仅仅是能源供应方。

界面新闻: 关键矿物在能源转型中发挥重要作用,但许多矿物的生产和加工高度集中在少数国家。未来关键矿产会面临短缺吗?这会导致大国之间的竞争吗?

博明远:关键问题是要避免建立一个存在许多限制的新能源系统。对某些国家来说,限制可能是一种优势,但一旦成为转型障碍,人们就会再次寻找替代方案。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必须摆脱资源无限的心态,真正意识到一切都是有限的,材料也没有无限的可用性。

所以我们必须在材料循环利用,以及提高能源效率和降低能源强度方面发力,以防止出现短缺的情况。同时,通过创新也可以发现别的可用材料。

从政策层面看,一个国家批准并开发矿产需要花费多年时间,确实会存在短缺风险,世界经济论坛也发布过相应的风险评估报告。既然已经预测到了这部分问题,那全球也就有了提前应对的机会。

界面新闻:当前全球背景下,核能是一个相当有争议的话题。核能能否在能源转型中发挥作用?

博明远:核能确实在很多国家中有争议。但世界也对新一代的小型模块化反应堆,以及利用核废料作为新燃料等解决措施充满希望。

核能是能源转型的一部分,问题就是要确保安全性。那些历史上核能的重大事故,造成了很大影响,但从健康和安全的角度去看其他的能源成本时,核并不一定更加危险,比如煤炭,也有许多煤炭工人死于矿难。当然从特定角度看,核能事故更令人恐惧,煤矿的事故范围则更有限。

我还是非常希望,新一代核能能够安全有效地发展,实现其作为清洁能源的使命。

着眼于降低能源强度

界面新闻:中国在可再生能源方面已有了很多成就,但为了确保能源安全,今年煤电产能仍在增加,您有何看法?

博明远:放眼全球,能源转型的挑战在于能源需求的增长太过迅速,尽管在发展可再生能源方面已做出了很多努力,但是新的可再生能源部署只能满足新的能源需求。所以,化石燃料仍然像三四十年前一样,占到能源结构的80%以上。

真正的问题是如何应对能源需求,即降低能源强度和提高能源效率,例如生产一样物品消耗更少的能量。到2050年,世界的经济规模可能会较当前翻倍,但我们无法想象一个翻倍的能源系统,这需要大量的电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消耗巨量资源。

和很多其他国家一样,考虑到经济增长,煤炭对中国不可或缺。问题是如何使用碳捕集或者其他先进的技术来降低化石燃料的排放,如此就不会抛弃现有的能源系统,而是让它们以最有效的方式发挥作用。

界面新闻:如何看待氢能和碳捕集与封存(CCS)的发展现状以及在中国的发展潜力?

博明远:中国是全球将光伏和风能成本最终大幅降低的国家,电池也是如此。所以我希望中国也能参与到氢能和CCS这些技术研发中来,包括与其他国家合作,来降低这些技术的成本。

在短时间内将能源系统中占比超过80%的化石燃料全都替换掉,是不现实的,所以需要其他解决方案,包括直接碳捕集等去碳技术。

更多的投资或补贴将有助于降低CCS成本,但需要考虑其发展的条件。如果今天全球每个地方都征收一定数量的碳税,那么CCS或许就已经可行了,但事实并非如此。另外,CCS并不适用于所有地方,碳封存需要合适的位置。

清洁的氢能需要清洁的电力,仍依赖于清洁能源和电网的部署,所以规模化成为一大问题。氢能成本会下降,但下降速度并不确定,希望更多的国家能够投资氢能。

界面新闻:中国的可再生能源容量增长迅速,但在促进可再生能源的消纳和电力市场建设方面还存在着一定挑战。您对此有何建议?

博明远:可再生能源是电气化驱动经济发展的一部分,要对电的传输和配送进行大量的投资。中国在这方面已经做了很多,但像其他地方一样,还有更多的事情要做。

对于可再生能源的间歇性,数字技术和日益发展的智能系统的开发将提供帮助,包括人工智能在内的技术助力降低能源强度等。

此外,建立价格信号能帮助人们提高效率,也将促使产业减少能源消费,并创新生产工艺。提供价格信号是让产业降低耗能强度最好的方式,这是真实的比赛,谁生产耗能更少,谁就拥有更大的优势。

包括中国在内的国家已经设定了碳中和的目标,由于需要进行大量的投资,会促使能源价格的上涨。但消费者分为不同的类型,国家可以为需要的群众提供补贴给。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