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胡洋
出版业跨界影视业,博集天卷虽没做成第一个吃螃蟹的公司,却在迟来的“时机”里走得稳中求健!
12月10日,《法医秦明》在一片高呼声中迎来了“破12亿”的亮眼成绩,成功晋级为年度网剧“黑马”。这部被誉为“十月减肥瘦身大剧”的悬疑刑侦剧,在本周四迎来大结局。总播放量已破13亿。
值得注意的是,这部网剧的联合出品方,同时也是小说原著版权方的博集天卷影业。从出版业“跨界”影视圈,博集首部作品可谓打了一场“华丽的胜仗”。
都说隔行如隔山,博集影业首次“啃螃蟹”,却能对影视行业有着如此精准的判断力,难免有些令人诧异。于是,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娱乐独角兽约了博集天卷影业公司副总经理及身兼总制片人总编剧职位的郭琳媛女士,和她一起聊了聊《法医秦明》这部现象级作品以及博集影业是如何“跨界”成功并给同行带来了哪些启示。
1
专心做内容,甘作IP孵化器
影视剧制作围绕大IP打转早已非新鲜事。网文、强明星阵容、粉丝基础......改编自大热IP的影视剧凭借广泛的话题性和明星加码,在今年内火速抢占市场大半份额。
作为手握《花千骨》、《从你的全世界路过》、《醉玲珑》、《十宗罪》等众多畅销书籍的中南博集天卷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的兄弟公司,北京博集天卷影业有限公司在IP储备上具有天然优势。
从常理来看,博集首次“跨界”,本因选择大火IP作为试水作品,借用IP热度将风险降到最小貌似才是影视化的常规之路。“而博集影业却铤而走险,不仅不选自家书库中的大火IP,甚至专挑“冷门系”。
“《法医秦明》的原著小说当时在博集只属于普通销量,只有数十万册。”郭琳媛告诉娱乐独角兽。数十万册对于小型出版公司而言算是畅销书。博集天卷作为国内出版业巨头,每年不乏有销量超过百万的超级畅销书,数十万册销量的图书在博集天卷只能算“中小体量”。
那为何博集影业首部作品选择了《法医秦明》?在出版行业深耕多年的郭琳媛早已练就“一眼识慧”的本领。
她告诉娱乐独角兽:首先,作为一个以内容为主的公司,博集天卷在选题和判断上具有敏锐嗅觉。法医题材,受众较为固定,能掌握这类固定粉丝群,需要花大量时间。在细节、断案逻辑上更为缜密。“现在的网友太聪明了,绝容不得半点糊弄。”
其次,自己十分喜爱英美剧,《嗜血法医》、《不死法医》、《识骨寻踪》都堪称法医题材经典之作。基于自己对英美剧市场的了解,郭琳媛做了大量分析。最后发现,即使在成熟的美剧市场,法医题材也只占据不高的比例,而在国内更是属于“稀缺之地”。
最后,在创作过程中最重要还是态度问题,要认真对待。《法医秦明》除去演员演技获得认可外,剧中的细节、场景还原也被网友大赞。据郭琳媛透漏,每集中案发现场出现的血迹,都是道具组精心设计。
“我们的道具制作相比很多剧要更复杂,比如血迹滴在皮肤上、织物上、地上呈现的是不一样的颜色,所以道具组在制作时需要同时准备至少3种以上。”
2
精准定位,借助平台力引爆现象级作品
“我们从一开始就定位于网剧。”《法医秦明》尚未筹备时,郭琳媛就已为他定性。相比传统电视台,网剧受众更加年轻化,对新鲜题材的接受度也更大。对于博集影视的初步影视化,较为有利。
《法医秦明》制作成本只有4000万左右,加上搜狐视频后期的宣发费用也没有超过5000万,即使放在网剧中,也只算中等成本制作。“以小博大”向来是新新公司的常用把戏,博集影业的处女作运营成功,已可收纳为“营销案例”中。
取得如此好成绩,除去博集影业自身的精耕细作,更与平台力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此次与搜狐视频合作,堪称精准到位。相比爱奇艺、优酷等各大平台,搜狐视频显然最为合适。
早先以美剧起家的搜狐视频,曾大量引进悬疑罪案类美剧。《基本演绎法》、《别对我说谎》、《纸牌屋》、《断头谷》、《灵书妙探》、《傲骨贤妻》等热播美剧,曾在国内市场掀起一阵“热度”。近两年,势头虽稍显较弱,但从《余罪》、《灭罪师》、《心理罪》等悬疑题材的大火就可看出,类似《法医秦明》的悬疑侦探剧仍具有不可小觑的前景。
博集影业凭借精准定位与搜狐视频展开首次合作,可谓实现双赢局面。然而,看似一帆风顺的局面,也曾暗藏玄机。郭媛琳告诉娱乐独角兽,在此之前,也曾被各个平台多次拒绝。对此,郭琳媛表示可以理解,毕竟博集影业首次涉足影视圈,就选择了独立制作,确实存在一定风险。
而最终与搜狐视频达成合作,还是因题材新颖,以及制作班底、演员阵容均得到了认可。据透漏,《法医秦明》第二部也在紧张筹备中。博集影业处女作虽只是中小体量网剧,参投30%。但作为第二投资方,博集影业独立完成了从选题策划到团队组建、拍摄和后期制作全过程。其力量岂可小觑?
3
背靠“出版航母”,构建完整生态链
之前网上曾流言:不想当厨子的裁缝不是好司机。现在看来,不想做影视的出版人也绝不是好制作人。
影视圈现今流行“跨界”。越来越多的出版界作家转型做导演,越来越多的出版行业开始涉水影视圈。韩寒、郭敬明、张嘉佳;果麦、磨铁,甚至博集也加入大部队中。
相比先涉水影视圈的磨铁,博集“姗姗来迟”。然而,后来的不一定就不占优势。凭借背靠出版“航母”的基因优势,博集除去处女作《法医秦明》外,目前已储备几十部畅销书籍的影视改编权,与张一白导演合作的电影《乖,摸摸头》(著名主持人大冰所著)和与李骏导演合作的《最初的相遇,最后的别离》两部院线电影计划在2017年开拍。
而与传统影视公司相比,作为头部内容公司,他们能够及早发现一些适合影视改编有潜质的图书,同时手中掌握的IP也能为后期编成影视作品或游戏等积累一些粉丝量。更为重要的是,凭借兄弟公司在图书行业的地位和挖掘力,能够更早发现具有潜质的作家。
如果说围绕IP打造内容生态圈,那么出版业公司确实占尽先机。就博集天卷影业而言,背靠股东公司中南出版传媒集团就可以构建起一个完整的IP生态链。一部分图书出版权都是中南传媒通过中南博集天卷间接持有,同时,中南传媒自身就拥有许多图书出版权。然后将拥有影视改编权并且具有开发价值的IP通过博集天卷影业进行开发。
而博集影业也绝不甘心只做上游,从《法医秦明》制作过程来看。博集影业已从源头贯穿到制作,其方式好比美国的迪士尼和华纳。难道说,博集不仅志在打造“现象级”作品,更想做中国版“迪士尼”?
(本文为娱乐独角兽原创独家稿件,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