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青岛:北方第三城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青岛:北方第三城

青岛还是北方少有的“万亿城市”,经济总量远超省会济南,被誉为“北方第三城”,仅次于北京和天津。

文|砺石商业评论 王剑

红瓦绿树,碧海蓝天,这是山东青岛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

说起来,青岛在山东是个很独特的存在。

如果你问青岛人,他的籍贯是哪?他一般会说自己是青岛人,而不说自己是山东人。

尤其是很多青岛籍明星自我介绍时,一定会说自己是青岛人,很少说是山东人。

客观上说,就是青岛人普遍比其他地方的山东人有股优越感。

因为青岛不仅是沿海重要中心城市和滨海度假旅游城市、国际性港口城市,同时还是副省级市、国家计划单列市、特大城市。

更重要的,青岛还是北方少有的“万亿城市”,经济总量远超省会济南,被誉为“北方第三城”,仅次于北京和天津。

对于青岛来说,这份优越感已经延续了百年,其中还夹杂着淡淡的历史忧伤。

1、从无名渔村走向历史舞台

地处胶东半岛东部的青岛,历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期。这里曾是东夷人繁衍生息的主要地区之一,诞生了丰富多彩的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和岳石文化。

春秋战国时,青岛附近建起了山东地区重要的城市——即墨(今平度市境内),就此开启了城市文明的篇章。

到了明代,“青岛”之名已出现,指的是即墨县以东一座郁郁葱葱的小岛(现称三平岛),后来所指范围由海上扩展到陆地,出现了“青岛村”“青岛山”“青岛口”等地名。

由于濒临胶州湾,“青岛”在明代成为重要的海防要塞,归属山东莱州府管辖。

晚清时期,随着来自海上的压力越来越强,清政府将即墨县仁化乡下辖的十几个渔村统称为“胶澳”,派兵驻防。

到了近代,青岛真正作为城市的出现始于一件屈辱往事——德国强占胶州湾。

1890年,德皇威廉二世掌权,改俾斯麦“大陆政策”为“世界政策”,决心要与欧洲列强在世界一争高下,共同争夺殖民地。

此时,德国已经拥有了强大的远洋海军舰队,势力抵达远东地区。

为了寻求海外补给,德国政府原本想占领中国厦门和舟山等地,但考虑到这里距离香港太近,容易与英国“擦枪走火”,便将目标锁定在北方的胶州湾。

选择胶州湾,是因为早在1869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到中国考察,注意到山东的胶州湾地理位置极佳,认为“未来一个经过扩建的铁路网的滨海终点,缘此,也是海上进入华北的唯一天然门户”。

为此,德国东亚巡洋舰舰队司令蒂尔皮茨、海军署建筑顾问福兰西斯相继来到胶州湾考察,确定这里不仅适合建立海军基地,更是具有商业价值的天然港口。

威廉二世很兴奋,但犹豫如何能顺利取得这块“风水宝地”。

1897年11月,山东发生“巨野教案”,两名德国传教士在山东省巨野县的一座教堂中被杀。德国政府立即行动,以此案为借口,派出舰队从吴淞口北上,占领胶澳地区。

1898年,德国迫使清政府签订《胶澳租借条约》,规定胶澳地区租借给德国99年,青岛也随着胶州湾一同沦为德国殖民地。

或许是真以为自己能够在胶州湾独占一个世纪,德国人以青岛为基地,做了十分详细长远的规划。

他们先是强行从中国农民手中收购上青岛村、小包岛村等村庄的大片土地,修建为德国住宅区。德国又从本国带来技术人员,兴建公路、住宅、学校、公园及排水系统、电力系统等基础设施,并斥巨资修筑青岛港,建设仓库、铁路、灯塔等配套设备。

因为德国人的大力开发,青岛迅速从不知名的小渔村成为北方重要的港口城市。

根据统计,青岛仅在1900-1910年的十年时间,各类贸易达到百万吨级,贸易金额从白银400万两直接飙升到6000万两;人口更从当初不足万人,发展成为一个近20万人的城市。

随着港口设施和通往内地的胶济铁路建成,青岛很快取代烟台、济南等地成为山东最大的贸易中心。

2、十万工人出青岛

德国在胶东半岛的势力逐渐增强,让觊觎胶州湾许久的日本如芒刺在背,一直想找机会取代德国。

1914年7月,一战爆发,加入协约国阵营的日本迫不及待地向德国发出“最后通牒”,要求一个月内交出胶州湾,遭德国拒绝。

双方随即展开激烈的战争,最终经营了青岛十七年的德国战败,日本如愿以偿占领青岛。

但日本的野心绝不止青岛,随后向北洋政府提出所谓“二十一条”,要求中国允许日本人在东北地区设厂、开矿,继承德国在山东特权,中国沿岸港口和岛屿不得租让他国,并且聘请日本人为政府各部门顾问等,企图全面控制中国。

虽然北洋政府曾据理力争,与日本进行了长达百日的谈判,但英、法等国为了拉拢日本对抗德国,决定牺牲中国利益,逼迫北洋政府同意将德国在山东所有特权和资产全部移交给日本。

1919年5月4日,中国以收回青岛主权为导火索,爆发了“五四运动”,成为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分水岭。

1922年,迫于民间强大的压力,北洋政府在当年的华盛顿会议上正式提出“青岛问题”,英美等国也感到日本在东亚扩张过快,同意督促日本归还青岛。

经过几十次的谈判,北洋政府最后以付出6100万日元(约5545万银元)的代价,实现了青岛回归。

民国期间,青岛一直被列为“特别市”,属国民政府单独管理,轻工业发展迅速。

1936年,青岛纺织工业的资本总额占全国纺织行业总资本的24.4%,奠定了青岛在中国纺织工业的领导基础。

现代城市的起落浮沉,总是与其产业兴衰紧紧绑定在一起。

由于多年的经济发展,青岛的工业体系相对全国来说十分发达,特别是纺织、橡胶和化工等工业项目发展成熟。

解放初期,青岛刚划入山东省时,全市工业规模占到全省近70%。用现在的一个词形容,就是“遥遥领先”。

其实,解放时的青岛家底并不厚,工业总产值仅2.2亿元,固定资产4.3亿元;农民纯收入99.75元,城区人均居住面积3.2平方米,过着半年糠菜半年粮的生活;城区道路绝大部分是沙土路,公交车路线仅有3条。

相比青岛,山东其他地方就更穷了,穷到很多城市居民连“半年糠菜半年粮”这样的日子都是奢望,更别谈什么工业建设。

为了充分利用青岛资源带动全省发展,山东开启了“十万工人出青岛”的迁移潮。

上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间,青岛出钱、出力、出人在全省各地援建工厂、修建道路、创办高校,不惜代价地对省内枣庄、聊城、临沂、菏泽、滨州、济宁、潍坊等多个兄弟城市支援建设。

几十座由青岛连人带设备援建的纺织厂、针织厂、医学院、造纸厂、机械制造厂、食品厂在广袤的齐鲁大地拔地而起,让昔日产业贫瘠的城市有了发展的希望。

二十年时间,青岛为全省援建工厂、学校累计超百所,输出专业技术人员超过15万,青岛直接为省内兄弟城市创造就业岗位超100万,不少援建企业早已成为各地知名企业和利税大户。

这是一段应该被山东人铭记的工业史,也是青岛人值得自豪的历史。

不过,山东一边从青岛“抽血”援建,但由于经济原因,却无法及时“回血”给青岛,青岛只能靠青岛自力更生。

与此同时,作为北方少有的具备较完整工业体系的城市,青岛不仅要支援省内城市,自身还承担了恢复国计民生急需的机车、纺织、电子元器件、橡胶和化工等生产任务。

3、吃苦在前的青岛

新中国成立前,青岛是全国纺织工业的重要基地,拥有几十家纺织企业;新中国成立后,原属于官僚资本的9家纺织企业被收归国有,依次更名为青岛国棉一厂至九厂。

到1952年,青岛纺织工业有纱锭41.73万枚、线锭3.63万枚、织机1.31万台,生产能力在全国居第3位,与上海、天津一起被誉为纺织工业的“上青天”。

这一时期,青岛的缝纫机和自行车行业格外引人注目。

1952年6月,青岛联华缝纫机器制造厂成立,生产的“鹰轮牌”缝纫机成为全省缝纫机生产的发端;1954年,国营青岛自行车厂成立,年产量近万辆,成为全国第一家大飞轮自行车制造厂,与沈阳、天津、上海的自行车业并列为中国四大自行车行业。

这期间,青岛四方机车厂还自行研发生产了新中国的第一辆蒸汽机车。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成绩几乎都是青岛在毫无外力援助的情况下,靠自我奋斗实现的。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青岛的财力也逐渐恢复。1952年,全市完成地方财政收入1.98亿元,比1950年增长90%。

不过,长期的无偿“输血”还是对青岛的经济带来严重影响,一度面临自己城市在城建扩容期没钱修路的窘境。

在不断扩大的政治运动中,青岛经济也出现了严重衰退。

1962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仅为9.31亿元,比1957年下降15.3%,其中农业产值跌入建国后的最低谷,比1949年还少891万元。

随后十多年间,青岛的经济一直发展缓慢,到1978年,青岛市地区生产总值仅为38.43亿元,不到天津(82.65亿元)的一半,甚至还不如东北的沈阳(43.59亿元)。

幸好青岛工业的老底子还在,这才能在1981年成为全国15个经济中心城市之一,又在1984年被列为全国14个对外开放的沿海开放城市之一。

这一时期,青岛依然是山东重要的财政“奶牛”。

在山东全省内,青岛财税上缴省级比例高达98%,位列全国第一。

而且,青岛累计上缴省级财税规模达到济南的3倍,可享受到的省内财政返额度却远低于济南。

在山东省这个大家庭里,“苦”都由青岛人吃了,“福”却没享多少。

1986年,青岛获批成为全国第8个实行计划单列的城市,有了省一级的经济管理权限,赢得了经济发展的有利机遇,但压力也更大。

成为计划单列市后,青岛不仅要承担上缴中央财政的任务,还要继续上缴山东省财政,只是额度有所减少。

不过,正是青岛主动承担了山东上缴中央财政的部分额度,才减轻了省内其他城市财税负担,令其有了更大的财政空间,这是青岛对山东又一项巨大贡献。

能同时承担两级财政的上缴任务,自然是由于青岛经济实力强悍,这源自城市工业品牌的快速崛起。

4、从“上青天”到“五朵金花”

如果说工业基础是青岛的底色,那么品牌和质量就是青岛的DNA。

作为全国最早提出并率先实施“品牌战略”的城市之一,青岛逐渐摸索出一条“品牌产品——品牌企业——品牌产业——品牌经济——品牌城市”的特色发展之路。

这一切,都来自青岛率先开启的品牌意识。

三十多年前的中国社会,正逐步从物资匮乏走向商品丰富的时代。在从无到有的过程中,消费者对于品牌和质量的关注越来越注重。

一个显而易见的现实是,无论哪家企业,谁能快速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实现产品质量的提升,谁就能建立起消费者信赖的品牌。

青岛企业最初的品牌意识,是“砸”出来的。

1985年,时任厂长张瑞敏从消费者的来信中发现了产品存在的质量缺陷。自查之下,76台海尔生产的“瑞雪”牌冰箱检出不合格。张瑞敏不顾众人反对,带领员工抡起大锤砸毁了这些问题冰箱。

正是这一砸,“砸”出了海尔的信誉和品牌,更唤醒了青岛众多企业的质量意识,从而带动了生产和销售额的提升。

根据青岛市统计,1987年,青岛地区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00亿元,达到111.75亿元。其中,从1984年至1988年,青岛工业年均增长速度达19.8%,最高年份(1988年)增长24.2%。

制造业蓬勃发展的同时,众多知名品牌亦在青岛诞生壮大,绽放出闻名全国的“五朵金花”:海尔、海信、青啤、双星、澳柯玛,让青岛这座制造业名城熠熠生辉。

从“上青天”到“五朵金花”,青岛不仅继续充当着山东制造业的“主心骨”角色,也逐渐学会了打“资本牌”。

值得一提的便是青岛啤酒,这个在全国享誉百年的啤酒品牌几乎是逢奖必拿,拿奖拿到手软。

1991年,青岛啤酒与海尔冰箱同时入选全国十大驰名商标时,“青啤人”压根没当回事,觉得这是理所应当的事。

不过,进入九十年代后,由于境外和国内同行群雄并起,青岛啤酒终于感受到压力,不得不放下架子,对国内市场展开“地毯式”轰炸。

自然,青岛本地更是不容忽视的市场,在“新鲜度管理”的运营理念下,各种“当月酒”“当周酒”层出不穷,多到青岛人来不及找到合适的空瓶,纷纷用塑料袋去装新鲜的啤酒,这个习惯也流行至今。

走出舒适圈的青岛啤酒,也逐渐学会凭借品牌优势,运用现代企业制度不断攻城略地,闯出新天地。

1993年夏,青岛啤酒实现A股和H股在上海和香港上市发行。随后通过兼并重组、破产收购、合资建厂等多种资本运作方式,在中国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拥有50多家啤酒生产基地,成为中国最具国际知名度的品牌。

1998年,青岛地区生产总值突破千亿,其中工业生产总值实现880亿元,同比增长12.7%。

那一年,青岛上缴中央财政22.15亿元,远超同期的大连(10.93亿元)、宁波(19.56亿元)、厦门(5.42亿元)、大连(10.93亿元)、深圳(4.93亿元)上缴额度。

而当年,山东全省上缴中央财政也只有25.4亿元。

很难想象,如此经济规模,青岛早期是在不到100平方公里的城区实现的。

5、影响深远的青岛东部城市开发

90年代初,青岛主城面积仅为92平方公里,由于经济体量的快速膨胀和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青岛无论做什么都觉得束手束脚。

青岛由此决定,规划、开发东部城区,打开城市发展的新局面。

青岛的城市发展,带有明显的时代烙印。

早期,青岛核心区域是八大关、中山路、团岛一带的老青岛,文登路、福山路、栖霞路等地势较高的沿海区域一直是达官贵人的休养胜地。

百年青岛,以西部的山海湾角城为傲,但是也长期困守在了西部。

1992年,青岛吹响了“东部大开发”的号角,开始了整座城市的“再生长”。

说起青岛开发东部,有个特殊的政治背景。

随着市场经济的提出,全国进入新一轮的改革开放热潮。山东也对青岛寄予了很大期望,明确提出全省的对外开放要以青岛为“龙头”。

令人好奇的是,青岛当时资金并不雄厚,还要承担两级财政的上缴任务,如何顺利完成了这项宏大的计划?

压力给到了青岛,时任市委书记兼市长的俞正声提出两条意见:一是狠抓基础设施建设;二是战略方针上要下决心东移,拿出最好的地段,按照城市统一规划,面向国内外拍卖。

经过青岛市委、市政府反复研究论证,最终决定:

青岛以“一园(青岛高科技工业园)、三区(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青岛保税区和石老人国家旅游度假区)、三线(烟青、济青、环海三条主要公路)”为重点,加上乡镇企业利用外资、老企业嫁接改造、东部新区开发和第三产业发展这四个“轮子”,使青岛的对外开放逐步形成一个各有侧重、优势互补、梯次拓展、合力并进的新局面。

青岛通过出让老市区中心的市四大机关办公楼用地为契机,通过海外招商宣传,迅速与一批国内有影响、有实力的外商签订了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获得了宝贵的前期开发资金。

仅仅两个月的时间,海内外有200多家企业、机构前来洽谈,青岛出让的地价由最初的每亩40多万元升至200多万元仍供不应求,很快便将规划开发的东部土地出让完毕。

今天来看,青岛市委、市政府的“举家东迁”无疑是一个极为英明的战略决策,对市区东部开发建设乃至青岛城市的长远发展都影响深远,不仅塑造了青岛随后二十年的城市发展格局,更激发经济、文化产业体系由此腾飞。

6、青岛的产业优势依然是家电行业

经过二十年的发展,青岛不仅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工业总值更是直线飙升。

作为中国最早开启工业化的城市之一,青岛早在2010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就突破了万亿大关,成为全国第九个工业“万亿”城市,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排名第三,仅次于深圳和广州。

2016年,青岛地区生产总值突破万亿元,达到10011.29亿元,成为全国第12个GDP总量跨越万亿元的城市。

城市经济的提升,总会带来人口上的激增。

2021年,七普数据显示,青岛常住人口达到1025.67万人,正式跻身“千万人口的特大城市”行列。

不过,对青岛来说,更自豪的称呼还是来自制造业。

青岛在重新确立工业强市的目标后,向先进制造业转型的速度加快,在赛迪发布的“2021年先进制造业百强市榜单”中位列第八,而且是北方城市中的“独苗”。

激动的青岛媒体由此喊出“北方制造业第一市”的名号。

这个称呼也不为过,作为城市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青岛的家电制造产业早已是全球产业的重要一极,是不折不扣的“家电之城”。

2020年,青岛市家电产业链规上企业实现营收1935.6亿元,家电“四大件”总产量达5375.7万台,其中青岛家电主导产业工业总产值占全国该产业总产值比重接近30%;2021年,青岛智能家电产业集群成功入选工信部先进制造业集群,在国家战略中占得先机。

昔日“五朵金花”中的海尔、海信与澳柯玛,已成为青岛家电当仁不让的头部品牌。

其中,海尔冰箱连续13年稳居全球销量第一,海信电视出货量份额连续17年位居全国第一,澳柯玛冷柜持续保持全国同类产品销量第一,即便是在国际上的影响力,相较于超一线国际品牌也不遑多让。

同时,青岛家电产业共拥有全国驰名商标7个,中国名牌27个,拥有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家用电器)等41家国家级技术创新载体,集聚了60余家全国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链接全球5万多个技术创新资源,是获得国家级科技成果奖最多的家电集群。

随着家电产业的新一轮创新大潮兴起,青岛智能家电产业以及零配件规模进一步扩大,成为青岛经济的“压舱石”。

青岛市的海洋产业同样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青岛聚集了全国30%的涉海院士、40%的涉海高端研发平台和50%的海洋领域国际领跑技术,涉海资源“独一无二”。

与此同时,青岛还拥有中国北方最大的港口,货物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分别位居全球第四、第五。2022年,青岛海洋生产总值达到5014.4亿元,稳居全国沿海同类城市第一位。

青岛还是全国著名的旅游城市,国内旅游收入超过千人民币亿,约占全市服务业增加值的10%,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5%,旅游业也同样是青岛的支柱性产业。

不过,青岛经济总量和城市综合竞争力在山东乃至整个北方都算独领风骚,但距离“先进制造”的目标仍有一定差距。

以规模以上工业营收来看,2022年青岛为1.18万亿元,而同为副省级城市和计划单列市的宁波则达到2.47万亿元;对比新崛起的工业城市杭州(2.04万亿元)和苏州(4.36万亿元),青岛依然落下不少。

除了省外,对比省内昔日的“穷亲戚”,青岛也有些尴尬。

7、青岛距离“北方制造业第一市”还有多远

山东省随着近年来的高速发展,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较为均衡的省份,省内城市竞争更加激烈。

细算起来,青岛虽然在家电行业打响了品牌,但在很多单项成绩方面并非一枝独秀。

比如,山东人均GDP最高的城市并不是青岛,而是东营;同时,山东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最多的城市也不是青岛,而是济南。

说到底,还是由于青岛产业结构相对单一,制造业增加值占比提升速度并不快。

因此,青岛在逐步实现1.5万亿目标,准备再次冲击“2万亿”城市时,再次提出通过提升制造业和工业在经济中的占比,以工业立市,发力“先进制造”。

2023年9月,青岛印发《青岛市先进制造业强市行动计划(2023-2025年)》,提出到2025年,制造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力争达到29%左右,支撑工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0%左右。

在工业产值这个领域,青岛还是有着足够潜力的。

2022年,青岛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10.6%,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29.5%,更以近4000亿的体量领先山东各市。

青岛的新经济产业项目也很亮眼,太阳能工业用超白玻璃、锂离子电池、多晶硅产量分别增长4.9倍、65.6%、30.6%;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3%,其中,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分别增长68.3%、19.8%;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高技术产业投资分别增长18.3%、36.2%,充分证明了青岛的发展潜力。

产业增速只是一个城市工业发展的衡量指标,重点是看增量。

因为增速受基数影响较大,增量更能直观反映城市未来的经济增长趋势。

2022年,青岛的西海岸新区,以323.32亿元的增量占到10区市增量总和的41.3%;增量第二名是“重焕生机”的市南,达到95.78亿元;第三名来自国家战略叠加、上合优势凸显的胶州,增量84.82亿元;崂山以70.09亿元的增量位居第四。这4个区市增量总和已达到574.01亿元,占到10区市增量总和的73.3%。

更重要的是,青岛都市圈近期已经获得山东省批准,“青潍日”同城化和“烟威”同城化发展已经提上日程。

长期以来,青岛是胶东五市中的“龙头”,烟台和潍坊则是圈内两大经济支柱城市,无论是规模体量还是产业实力,都是山东及全国不可小觑的“大市”。

可以说,青岛与周围“小伙伴们”抱团,也将为青岛实现先进制造业的目标提供更充沛的动能。

不过,青岛想真正竖起“北方制造业第一市”的大旗,还有些为时尚早。

2022年,青岛虽然在智能家电产业规模已近3000亿,但其他营收过千亿的产业,只有汽车制造和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两个产业,全部加在一起尚不到7000亿元。

此外,北方城市中,与青岛在制造业领域不分伯仲的天津,论综合实力都要领先青岛好几个段位。

2022年,天津的工业增加值为5402.74亿元,青岛只有3966.45亿元;同时,天津已经拥有8个千亿产业,总营收合计13816亿元,相较于青岛,优势仍明显。

虽然青岛正努力拉近与天津在工业制造领域的差距,但想很快超过天津,并不容易。而且青岛还面临着省会济南的追赶,彼此的距离也越来越近。

前有强敌,后有追兵,青岛能否实现先进制造业强市的目标,又何时真正成为“北方制造业第一市”,面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青岛啤酒

3.5k
  • 青岛啤酒5000万成立九源科技公司,含多项AI业务
  • 青岛啤酒三季度的业绩还是没起色

海尔

5.1k
  • 海尔冰箱“探厂式”发布:坚守用户至上的品牌初心
  • 海尔融资租赁公司增资至42.9亿元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青岛:北方第三城

青岛还是北方少有的“万亿城市”,经济总量远超省会济南,被誉为“北方第三城”,仅次于北京和天津。

文|砺石商业评论 王剑

红瓦绿树,碧海蓝天,这是山东青岛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

说起来,青岛在山东是个很独特的存在。

如果你问青岛人,他的籍贯是哪?他一般会说自己是青岛人,而不说自己是山东人。

尤其是很多青岛籍明星自我介绍时,一定会说自己是青岛人,很少说是山东人。

客观上说,就是青岛人普遍比其他地方的山东人有股优越感。

因为青岛不仅是沿海重要中心城市和滨海度假旅游城市、国际性港口城市,同时还是副省级市、国家计划单列市、特大城市。

更重要的,青岛还是北方少有的“万亿城市”,经济总量远超省会济南,被誉为“北方第三城”,仅次于北京和天津。

对于青岛来说,这份优越感已经延续了百年,其中还夹杂着淡淡的历史忧伤。

1、从无名渔村走向历史舞台

地处胶东半岛东部的青岛,历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期。这里曾是东夷人繁衍生息的主要地区之一,诞生了丰富多彩的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和岳石文化。

春秋战国时,青岛附近建起了山东地区重要的城市——即墨(今平度市境内),就此开启了城市文明的篇章。

到了明代,“青岛”之名已出现,指的是即墨县以东一座郁郁葱葱的小岛(现称三平岛),后来所指范围由海上扩展到陆地,出现了“青岛村”“青岛山”“青岛口”等地名。

由于濒临胶州湾,“青岛”在明代成为重要的海防要塞,归属山东莱州府管辖。

晚清时期,随着来自海上的压力越来越强,清政府将即墨县仁化乡下辖的十几个渔村统称为“胶澳”,派兵驻防。

到了近代,青岛真正作为城市的出现始于一件屈辱往事——德国强占胶州湾。

1890年,德皇威廉二世掌权,改俾斯麦“大陆政策”为“世界政策”,决心要与欧洲列强在世界一争高下,共同争夺殖民地。

此时,德国已经拥有了强大的远洋海军舰队,势力抵达远东地区。

为了寻求海外补给,德国政府原本想占领中国厦门和舟山等地,但考虑到这里距离香港太近,容易与英国“擦枪走火”,便将目标锁定在北方的胶州湾。

选择胶州湾,是因为早在1869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到中国考察,注意到山东的胶州湾地理位置极佳,认为“未来一个经过扩建的铁路网的滨海终点,缘此,也是海上进入华北的唯一天然门户”。

为此,德国东亚巡洋舰舰队司令蒂尔皮茨、海军署建筑顾问福兰西斯相继来到胶州湾考察,确定这里不仅适合建立海军基地,更是具有商业价值的天然港口。

威廉二世很兴奋,但犹豫如何能顺利取得这块“风水宝地”。

1897年11月,山东发生“巨野教案”,两名德国传教士在山东省巨野县的一座教堂中被杀。德国政府立即行动,以此案为借口,派出舰队从吴淞口北上,占领胶澳地区。

1898年,德国迫使清政府签订《胶澳租借条约》,规定胶澳地区租借给德国99年,青岛也随着胶州湾一同沦为德国殖民地。

或许是真以为自己能够在胶州湾独占一个世纪,德国人以青岛为基地,做了十分详细长远的规划。

他们先是强行从中国农民手中收购上青岛村、小包岛村等村庄的大片土地,修建为德国住宅区。德国又从本国带来技术人员,兴建公路、住宅、学校、公园及排水系统、电力系统等基础设施,并斥巨资修筑青岛港,建设仓库、铁路、灯塔等配套设备。

因为德国人的大力开发,青岛迅速从不知名的小渔村成为北方重要的港口城市。

根据统计,青岛仅在1900-1910年的十年时间,各类贸易达到百万吨级,贸易金额从白银400万两直接飙升到6000万两;人口更从当初不足万人,发展成为一个近20万人的城市。

随着港口设施和通往内地的胶济铁路建成,青岛很快取代烟台、济南等地成为山东最大的贸易中心。

2、十万工人出青岛

德国在胶东半岛的势力逐渐增强,让觊觎胶州湾许久的日本如芒刺在背,一直想找机会取代德国。

1914年7月,一战爆发,加入协约国阵营的日本迫不及待地向德国发出“最后通牒”,要求一个月内交出胶州湾,遭德国拒绝。

双方随即展开激烈的战争,最终经营了青岛十七年的德国战败,日本如愿以偿占领青岛。

但日本的野心绝不止青岛,随后向北洋政府提出所谓“二十一条”,要求中国允许日本人在东北地区设厂、开矿,继承德国在山东特权,中国沿岸港口和岛屿不得租让他国,并且聘请日本人为政府各部门顾问等,企图全面控制中国。

虽然北洋政府曾据理力争,与日本进行了长达百日的谈判,但英、法等国为了拉拢日本对抗德国,决定牺牲中国利益,逼迫北洋政府同意将德国在山东所有特权和资产全部移交给日本。

1919年5月4日,中国以收回青岛主权为导火索,爆发了“五四运动”,成为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分水岭。

1922年,迫于民间强大的压力,北洋政府在当年的华盛顿会议上正式提出“青岛问题”,英美等国也感到日本在东亚扩张过快,同意督促日本归还青岛。

经过几十次的谈判,北洋政府最后以付出6100万日元(约5545万银元)的代价,实现了青岛回归。

民国期间,青岛一直被列为“特别市”,属国民政府单独管理,轻工业发展迅速。

1936年,青岛纺织工业的资本总额占全国纺织行业总资本的24.4%,奠定了青岛在中国纺织工业的领导基础。

现代城市的起落浮沉,总是与其产业兴衰紧紧绑定在一起。

由于多年的经济发展,青岛的工业体系相对全国来说十分发达,特别是纺织、橡胶和化工等工业项目发展成熟。

解放初期,青岛刚划入山东省时,全市工业规模占到全省近70%。用现在的一个词形容,就是“遥遥领先”。

其实,解放时的青岛家底并不厚,工业总产值仅2.2亿元,固定资产4.3亿元;农民纯收入99.75元,城区人均居住面积3.2平方米,过着半年糠菜半年粮的生活;城区道路绝大部分是沙土路,公交车路线仅有3条。

相比青岛,山东其他地方就更穷了,穷到很多城市居民连“半年糠菜半年粮”这样的日子都是奢望,更别谈什么工业建设。

为了充分利用青岛资源带动全省发展,山东开启了“十万工人出青岛”的迁移潮。

上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间,青岛出钱、出力、出人在全省各地援建工厂、修建道路、创办高校,不惜代价地对省内枣庄、聊城、临沂、菏泽、滨州、济宁、潍坊等多个兄弟城市支援建设。

几十座由青岛连人带设备援建的纺织厂、针织厂、医学院、造纸厂、机械制造厂、食品厂在广袤的齐鲁大地拔地而起,让昔日产业贫瘠的城市有了发展的希望。

二十年时间,青岛为全省援建工厂、学校累计超百所,输出专业技术人员超过15万,青岛直接为省内兄弟城市创造就业岗位超100万,不少援建企业早已成为各地知名企业和利税大户。

这是一段应该被山东人铭记的工业史,也是青岛人值得自豪的历史。

不过,山东一边从青岛“抽血”援建,但由于经济原因,却无法及时“回血”给青岛,青岛只能靠青岛自力更生。

与此同时,作为北方少有的具备较完整工业体系的城市,青岛不仅要支援省内城市,自身还承担了恢复国计民生急需的机车、纺织、电子元器件、橡胶和化工等生产任务。

3、吃苦在前的青岛

新中国成立前,青岛是全国纺织工业的重要基地,拥有几十家纺织企业;新中国成立后,原属于官僚资本的9家纺织企业被收归国有,依次更名为青岛国棉一厂至九厂。

到1952年,青岛纺织工业有纱锭41.73万枚、线锭3.63万枚、织机1.31万台,生产能力在全国居第3位,与上海、天津一起被誉为纺织工业的“上青天”。

这一时期,青岛的缝纫机和自行车行业格外引人注目。

1952年6月,青岛联华缝纫机器制造厂成立,生产的“鹰轮牌”缝纫机成为全省缝纫机生产的发端;1954年,国营青岛自行车厂成立,年产量近万辆,成为全国第一家大飞轮自行车制造厂,与沈阳、天津、上海的自行车业并列为中国四大自行车行业。

这期间,青岛四方机车厂还自行研发生产了新中国的第一辆蒸汽机车。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成绩几乎都是青岛在毫无外力援助的情况下,靠自我奋斗实现的。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青岛的财力也逐渐恢复。1952年,全市完成地方财政收入1.98亿元,比1950年增长90%。

不过,长期的无偿“输血”还是对青岛的经济带来严重影响,一度面临自己城市在城建扩容期没钱修路的窘境。

在不断扩大的政治运动中,青岛经济也出现了严重衰退。

1962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仅为9.31亿元,比1957年下降15.3%,其中农业产值跌入建国后的最低谷,比1949年还少891万元。

随后十多年间,青岛的经济一直发展缓慢,到1978年,青岛市地区生产总值仅为38.43亿元,不到天津(82.65亿元)的一半,甚至还不如东北的沈阳(43.59亿元)。

幸好青岛工业的老底子还在,这才能在1981年成为全国15个经济中心城市之一,又在1984年被列为全国14个对外开放的沿海开放城市之一。

这一时期,青岛依然是山东重要的财政“奶牛”。

在山东全省内,青岛财税上缴省级比例高达98%,位列全国第一。

而且,青岛累计上缴省级财税规模达到济南的3倍,可享受到的省内财政返额度却远低于济南。

在山东省这个大家庭里,“苦”都由青岛人吃了,“福”却没享多少。

1986年,青岛获批成为全国第8个实行计划单列的城市,有了省一级的经济管理权限,赢得了经济发展的有利机遇,但压力也更大。

成为计划单列市后,青岛不仅要承担上缴中央财政的任务,还要继续上缴山东省财政,只是额度有所减少。

不过,正是青岛主动承担了山东上缴中央财政的部分额度,才减轻了省内其他城市财税负担,令其有了更大的财政空间,这是青岛对山东又一项巨大贡献。

能同时承担两级财政的上缴任务,自然是由于青岛经济实力强悍,这源自城市工业品牌的快速崛起。

4、从“上青天”到“五朵金花”

如果说工业基础是青岛的底色,那么品牌和质量就是青岛的DNA。

作为全国最早提出并率先实施“品牌战略”的城市之一,青岛逐渐摸索出一条“品牌产品——品牌企业——品牌产业——品牌经济——品牌城市”的特色发展之路。

这一切,都来自青岛率先开启的品牌意识。

三十多年前的中国社会,正逐步从物资匮乏走向商品丰富的时代。在从无到有的过程中,消费者对于品牌和质量的关注越来越注重。

一个显而易见的现实是,无论哪家企业,谁能快速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实现产品质量的提升,谁就能建立起消费者信赖的品牌。

青岛企业最初的品牌意识,是“砸”出来的。

1985年,时任厂长张瑞敏从消费者的来信中发现了产品存在的质量缺陷。自查之下,76台海尔生产的“瑞雪”牌冰箱检出不合格。张瑞敏不顾众人反对,带领员工抡起大锤砸毁了这些问题冰箱。

正是这一砸,“砸”出了海尔的信誉和品牌,更唤醒了青岛众多企业的质量意识,从而带动了生产和销售额的提升。

根据青岛市统计,1987年,青岛地区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00亿元,达到111.75亿元。其中,从1984年至1988年,青岛工业年均增长速度达19.8%,最高年份(1988年)增长24.2%。

制造业蓬勃发展的同时,众多知名品牌亦在青岛诞生壮大,绽放出闻名全国的“五朵金花”:海尔、海信、青啤、双星、澳柯玛,让青岛这座制造业名城熠熠生辉。

从“上青天”到“五朵金花”,青岛不仅继续充当着山东制造业的“主心骨”角色,也逐渐学会了打“资本牌”。

值得一提的便是青岛啤酒,这个在全国享誉百年的啤酒品牌几乎是逢奖必拿,拿奖拿到手软。

1991年,青岛啤酒与海尔冰箱同时入选全国十大驰名商标时,“青啤人”压根没当回事,觉得这是理所应当的事。

不过,进入九十年代后,由于境外和国内同行群雄并起,青岛啤酒终于感受到压力,不得不放下架子,对国内市场展开“地毯式”轰炸。

自然,青岛本地更是不容忽视的市场,在“新鲜度管理”的运营理念下,各种“当月酒”“当周酒”层出不穷,多到青岛人来不及找到合适的空瓶,纷纷用塑料袋去装新鲜的啤酒,这个习惯也流行至今。

走出舒适圈的青岛啤酒,也逐渐学会凭借品牌优势,运用现代企业制度不断攻城略地,闯出新天地。

1993年夏,青岛啤酒实现A股和H股在上海和香港上市发行。随后通过兼并重组、破产收购、合资建厂等多种资本运作方式,在中国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拥有50多家啤酒生产基地,成为中国最具国际知名度的品牌。

1998年,青岛地区生产总值突破千亿,其中工业生产总值实现880亿元,同比增长12.7%。

那一年,青岛上缴中央财政22.15亿元,远超同期的大连(10.93亿元)、宁波(19.56亿元)、厦门(5.42亿元)、大连(10.93亿元)、深圳(4.93亿元)上缴额度。

而当年,山东全省上缴中央财政也只有25.4亿元。

很难想象,如此经济规模,青岛早期是在不到100平方公里的城区实现的。

5、影响深远的青岛东部城市开发

90年代初,青岛主城面积仅为92平方公里,由于经济体量的快速膨胀和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青岛无论做什么都觉得束手束脚。

青岛由此决定,规划、开发东部城区,打开城市发展的新局面。

青岛的城市发展,带有明显的时代烙印。

早期,青岛核心区域是八大关、中山路、团岛一带的老青岛,文登路、福山路、栖霞路等地势较高的沿海区域一直是达官贵人的休养胜地。

百年青岛,以西部的山海湾角城为傲,但是也长期困守在了西部。

1992年,青岛吹响了“东部大开发”的号角,开始了整座城市的“再生长”。

说起青岛开发东部,有个特殊的政治背景。

随着市场经济的提出,全国进入新一轮的改革开放热潮。山东也对青岛寄予了很大期望,明确提出全省的对外开放要以青岛为“龙头”。

令人好奇的是,青岛当时资金并不雄厚,还要承担两级财政的上缴任务,如何顺利完成了这项宏大的计划?

压力给到了青岛,时任市委书记兼市长的俞正声提出两条意见:一是狠抓基础设施建设;二是战略方针上要下决心东移,拿出最好的地段,按照城市统一规划,面向国内外拍卖。

经过青岛市委、市政府反复研究论证,最终决定:

青岛以“一园(青岛高科技工业园)、三区(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青岛保税区和石老人国家旅游度假区)、三线(烟青、济青、环海三条主要公路)”为重点,加上乡镇企业利用外资、老企业嫁接改造、东部新区开发和第三产业发展这四个“轮子”,使青岛的对外开放逐步形成一个各有侧重、优势互补、梯次拓展、合力并进的新局面。

青岛通过出让老市区中心的市四大机关办公楼用地为契机,通过海外招商宣传,迅速与一批国内有影响、有实力的外商签订了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获得了宝贵的前期开发资金。

仅仅两个月的时间,海内外有200多家企业、机构前来洽谈,青岛出让的地价由最初的每亩40多万元升至200多万元仍供不应求,很快便将规划开发的东部土地出让完毕。

今天来看,青岛市委、市政府的“举家东迁”无疑是一个极为英明的战略决策,对市区东部开发建设乃至青岛城市的长远发展都影响深远,不仅塑造了青岛随后二十年的城市发展格局,更激发经济、文化产业体系由此腾飞。

6、青岛的产业优势依然是家电行业

经过二十年的发展,青岛不仅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工业总值更是直线飙升。

作为中国最早开启工业化的城市之一,青岛早在2010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就突破了万亿大关,成为全国第九个工业“万亿”城市,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排名第三,仅次于深圳和广州。

2016年,青岛地区生产总值突破万亿元,达到10011.29亿元,成为全国第12个GDP总量跨越万亿元的城市。

城市经济的提升,总会带来人口上的激增。

2021年,七普数据显示,青岛常住人口达到1025.67万人,正式跻身“千万人口的特大城市”行列。

不过,对青岛来说,更自豪的称呼还是来自制造业。

青岛在重新确立工业强市的目标后,向先进制造业转型的速度加快,在赛迪发布的“2021年先进制造业百强市榜单”中位列第八,而且是北方城市中的“独苗”。

激动的青岛媒体由此喊出“北方制造业第一市”的名号。

这个称呼也不为过,作为城市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青岛的家电制造产业早已是全球产业的重要一极,是不折不扣的“家电之城”。

2020年,青岛市家电产业链规上企业实现营收1935.6亿元,家电“四大件”总产量达5375.7万台,其中青岛家电主导产业工业总产值占全国该产业总产值比重接近30%;2021年,青岛智能家电产业集群成功入选工信部先进制造业集群,在国家战略中占得先机。

昔日“五朵金花”中的海尔、海信与澳柯玛,已成为青岛家电当仁不让的头部品牌。

其中,海尔冰箱连续13年稳居全球销量第一,海信电视出货量份额连续17年位居全国第一,澳柯玛冷柜持续保持全国同类产品销量第一,即便是在国际上的影响力,相较于超一线国际品牌也不遑多让。

同时,青岛家电产业共拥有全国驰名商标7个,中国名牌27个,拥有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家用电器)等41家国家级技术创新载体,集聚了60余家全国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链接全球5万多个技术创新资源,是获得国家级科技成果奖最多的家电集群。

随着家电产业的新一轮创新大潮兴起,青岛智能家电产业以及零配件规模进一步扩大,成为青岛经济的“压舱石”。

青岛市的海洋产业同样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青岛聚集了全国30%的涉海院士、40%的涉海高端研发平台和50%的海洋领域国际领跑技术,涉海资源“独一无二”。

与此同时,青岛还拥有中国北方最大的港口,货物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分别位居全球第四、第五。2022年,青岛海洋生产总值达到5014.4亿元,稳居全国沿海同类城市第一位。

青岛还是全国著名的旅游城市,国内旅游收入超过千人民币亿,约占全市服务业增加值的10%,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5%,旅游业也同样是青岛的支柱性产业。

不过,青岛经济总量和城市综合竞争力在山东乃至整个北方都算独领风骚,但距离“先进制造”的目标仍有一定差距。

以规模以上工业营收来看,2022年青岛为1.18万亿元,而同为副省级城市和计划单列市的宁波则达到2.47万亿元;对比新崛起的工业城市杭州(2.04万亿元)和苏州(4.36万亿元),青岛依然落下不少。

除了省外,对比省内昔日的“穷亲戚”,青岛也有些尴尬。

7、青岛距离“北方制造业第一市”还有多远

山东省随着近年来的高速发展,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较为均衡的省份,省内城市竞争更加激烈。

细算起来,青岛虽然在家电行业打响了品牌,但在很多单项成绩方面并非一枝独秀。

比如,山东人均GDP最高的城市并不是青岛,而是东营;同时,山东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最多的城市也不是青岛,而是济南。

说到底,还是由于青岛产业结构相对单一,制造业增加值占比提升速度并不快。

因此,青岛在逐步实现1.5万亿目标,准备再次冲击“2万亿”城市时,再次提出通过提升制造业和工业在经济中的占比,以工业立市,发力“先进制造”。

2023年9月,青岛印发《青岛市先进制造业强市行动计划(2023-2025年)》,提出到2025年,制造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力争达到29%左右,支撑工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0%左右。

在工业产值这个领域,青岛还是有着足够潜力的。

2022年,青岛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10.6%,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29.5%,更以近4000亿的体量领先山东各市。

青岛的新经济产业项目也很亮眼,太阳能工业用超白玻璃、锂离子电池、多晶硅产量分别增长4.9倍、65.6%、30.6%;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3%,其中,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分别增长68.3%、19.8%;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高技术产业投资分别增长18.3%、36.2%,充分证明了青岛的发展潜力。

产业增速只是一个城市工业发展的衡量指标,重点是看增量。

因为增速受基数影响较大,增量更能直观反映城市未来的经济增长趋势。

2022年,青岛的西海岸新区,以323.32亿元的增量占到10区市增量总和的41.3%;增量第二名是“重焕生机”的市南,达到95.78亿元;第三名来自国家战略叠加、上合优势凸显的胶州,增量84.82亿元;崂山以70.09亿元的增量位居第四。这4个区市增量总和已达到574.01亿元,占到10区市增量总和的73.3%。

更重要的是,青岛都市圈近期已经获得山东省批准,“青潍日”同城化和“烟威”同城化发展已经提上日程。

长期以来,青岛是胶东五市中的“龙头”,烟台和潍坊则是圈内两大经济支柱城市,无论是规模体量还是产业实力,都是山东及全国不可小觑的“大市”。

可以说,青岛与周围“小伙伴们”抱团,也将为青岛实现先进制造业的目标提供更充沛的动能。

不过,青岛想真正竖起“北方制造业第一市”的大旗,还有些为时尚早。

2022年,青岛虽然在智能家电产业规模已近3000亿,但其他营收过千亿的产业,只有汽车制造和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两个产业,全部加在一起尚不到7000亿元。

此外,北方城市中,与青岛在制造业领域不分伯仲的天津,论综合实力都要领先青岛好几个段位。

2022年,天津的工业增加值为5402.74亿元,青岛只有3966.45亿元;同时,天津已经拥有8个千亿产业,总营收合计13816亿元,相较于青岛,优势仍明显。

虽然青岛正努力拉近与天津在工业制造领域的差距,但想很快超过天津,并不容易。而且青岛还面临着省会济南的追赶,彼此的距离也越来越近。

前有强敌,后有追兵,青岛能否实现先进制造业强市的目标,又何时真正成为“北方制造业第一市”,面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