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近3个月A股超200起医药并购的背后:药企过冬,各显神通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近3个月A股超200起医药并购的背后:药企过冬,各显神通

以万变应万变。

图片来源:界面新闻 匡达

文|动脉网

医药资本寒冬中,并购持续回暖。

根据同花顺数据,今年上半年(截至7月5日),A股医药板块共披露268起并购事件。与去年同期相比,数量翻倍。

进入下半年后,由于IPO阶段性收紧,A股并购热潮更甚。

动脉网根据choice统计(按首次公告统计,去除已暂停事件),截止9月27日,三季度A股医药板块(含流通)并购事件已超过220起。生物医药成为A股并购最活跃的板块。

“严冬”中,头部药企尚有“余粮”且亟待“新故事”,而Biotech成长压力暴增,双方买卖意愿增强;同时,国内Biotech经过前两年的发展,潜力标的估值回落,整合价值凸显;再加上政策的推波助澜,IPO收紧后,财务退出的压力增加,三重因素叠加,迎来了今年的并购潮。

而背后的大逻辑则是国内医药产业快速整合,正当时。

当下,越来越多的药企踩在“上升”或“下降”的十字路口。进则“阶级跃升”,退则“淘汰出局”。根据488家A股上市药企的中期财报,上半年,414家企业实现盈利,74家药企亏损。其中,30家亏损超过1亿元,创新药企板块是亏损的重灾区。国内药企一轮“排位赛”已经打响。

“寒流”之下,药企思变。

大药企增肌减脂

老牌药企亟待“新故事”。

2023年上半年,A股上市医药生物企业营收整体同比增长4.21%,但归母净利润却同比下降20.89%。增速放缓、增收不增利,今年大药企们同样很焦虑。

表现在并购市场上,和MNC动辄几十亿美元的外部收购不同,今年,国内大药企的“新故事”,首先从内部讲起。

动脉网根据choice数据,梳理了7月1日以来的220个并购事件。其中,买方与披露方有关联关系的交易占比约60%(包含公司本身、全资子公司、上市子公司、参股股东等)。数据表明,当下的并购潮,第一驱动力在于“内部优化”,这是大药企当下的头等大事。

从领域上看,三季度的并购市场上,大药企的主线是研发和市场两头抓。220起医药并购中,约60%事件旨在增强研发和生产能力;近20%的事件是在布局新兴市场、药物流通。

动脉网具体列出9月主要的收购事件,其中,大额的收购集中在产品获得和药物流通两端。

进一步观察药企产品获得路径——除了华润双鹤、贵州三力仍在大资金从外部直接收购外。更多的药企在收购原控股公司的剩余股权,由此提高公司增加控制权,提升研发或商业化的效率。

此外,制药企业进一步重视市场销售。如海思科收购了新加坡药业,加大出海力度;葵花药业收购“惠海医药”加快在流通端的布局。

动脉网根据choice数据整理

在“以内部优化为主”的基调下,前三季度,即使并购事件的数量翻倍,但并购的价值总额并不突出。根据清科研究数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2年10月中旬,生物医药行业发生并购约280起,并购总金额超过700亿元人民币;2021年全年并购308起,并购总金额2516.25亿元。而今年上半年,并购金额为533亿元。

医药资金低谷中,回归主业、布局市场网络、聚焦潜力管线,成为今年药企求变的主旋律。

显然,当前阶段,这些大药企认为,与相对规模已比,绝对规模更重要。它们不再热衷于“横向收购”,而更关注与自己专注的核心治疗领域相关的产品商业化。他们通过“内部并购重组”和谨慎的“产品引进”,来获得可持续性增长。

国资大进军

此时,仍在“大开大合”搞收购的,国资是主角。

例如,央企背景的华润医药,从年初买到现在,根本停不下来。

而在这密集的收购中,华润医药作为流通巨头大力布局制药板块,进一步反应出国内大药企“再仿转创”的决心。

动脉网根据choice数据整理

前三季度,华润医药最大的一笔并购依然在制药板块。

年初,华润三九以29亿整合昆药后,华润三九2023H1营收冲上百亿。通过连续的收购,华润三九业务板块扩大的同时,资产规模快速增厚。过去5年,其总资产从180亿元,增至6月底的388.66亿元,扩张一倍多。

而同体系的华润双鹤,除了9月新进2.6亿收购贵州天安药业,以谋求增强其在糖尿病领域的竞争力外;去年也斥资约8亿,完成两笔原料药企业天东制药、神舟生物的收购。

纵观华润医药的收购,既有追求规模的横向收购,也有整合供应链的纵向收购。华润医药是国内医药界的“超级买手”,过去5年,华润医药体系完成4家上市公司的收购,涉及江中药业、博雅生物、迪瑞医疗以及昆药集团,共花费超过136亿元,主要在制药领域。

天眼查显示,目前,华润医药旗下共有成员企业超过730家,其体系内控制8家上市公司,合计市值超过2000亿元。

在规模“狂飙”之后,近两年,华润医药也展现出了“创新转型”的倾向。根据财报,上半年,集团研发总支出11.74亿港元,按人民币口径,增长约26%。公司高层披露,将持续加强生物创新药和化学创新药两大领域的研发。

这种转型的倾向,也反映在并购层面。如去年7月,华润医药向细胞治疗企业永泰生物投资8亿元。在标的选择上,“重点关注自我诊疗、生物制品、创新药、特色仿制药领域的优质标的。”相关人士披露。

接下来,华润医药并购还将继续。9月27日,华润医药刊发中报,将继续将整合资源作为核心策略,称会重点关注细分领域“龙头型企业和重点产品线的并购整合机会”。

“大开大合、强势进入”,华润医药的这种并购策略,也是今年A股并购市场上国资“高举高打”的一大特征。

2023年6月,国资委明确了“中央企业要以上市公司为平台开展并购重组,助力提高核心竞争力、增强核心功能”等要求。生物医药作为国家战略性行业,国资并购强势进入,从国家层面表达了,扶持医药龙头企业快速成长的愿景。

医药行业的发展,尤其是医药创新的推进,始终需要“技术+资本”的强强联合。而国资混改,是当下资本市场的一大主题,各地国资整合医药行业,从2020年后加速。

而今年更盛。9月甘肃国投计划要约收购市值54.64亿的佛慈制药。7月山西省国资委、宝鸡市国资委联手把此前由日资收购的“百年药企”紫光辰济药业接了回来。

以及在合肥产投集团、合肥市肥东县推动下,海森生物走出的“非主流”发展路径。今年上半年,公司先后完成对罗氏芬 在中国大陆地区的收购及获得思他宁 在大中华地区和瑞士的商业化权利等独家许可。

随后又在9月12日引进了LIB Therapeutics旗下的第三代长效PCSK9抑制剂。至此,这家成立不足3年的Biotech,不仅手握7款成熟产品,还在上半年,冲进了全球生物医药融资的TOP10。而时间回到2020年12月。彼时,海森生物仅成立三个月,就敢宣布收购全球TOP10药企武田制药的剥离资产,背后的底气正是“国资力量”。

国资平台进入医药后,优势不言而喻——获取资源的能力强,成本也相对较为廉价,退出期限很长,没有退出压力,可以长期地持有和支持。

今年各地政府将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纳入自己的KPI。

截至7月,国内不同地区已累计出台超20项政策措施鼓励生物医药行业发展,不仅是长三角、京津冀、珠三角地区,很多二三线城市也出台相关政策扶持生物医药行业的发展,涉及产业园规划、产值目标、专项资金扶持等各方面。

在投融资低迷的周期中,国资已成“定海神针”。但更多“国资新手”进入医药行业,是否水土不服、究竟成绩如何,还需要时间来见分晓。

药企过冬的N种微操

告别快速增长时代,新兴技术、疗法的迭代速度成为医药行业最大的变量。

近两年,大药企们在研发上,越投越猛。

从规模上看,2022年,医药上市公司研发投入合计超过1000亿元,同比增长约15%;2023上半年,研发投入继续“大跨步”,增长约18%。

而具体的管线研发上,各大药企正在“近身肉搏”。比如,在ADC新药领域,截至2023年6月底,国内申报了约100款ADC新药。其中,恒瑞医药、百奥泰申报了7款ADC新药,石药集团、多禧生物、乐普生物申报了5款ADC新药,荣昌生物、科伦博泰、映恩生物、百利药业、复旦张江各申报了4款ADC新药,百力司康、明慧医药申报了2款ADC新药。

从技术竞速的角度讲,从外部收购,自然是最优解。但当下的现实是,大家都在“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于是,想尽办法盘活现有的资金盘,就成了药企过冬的务实之选。

1、 “左手倒右手”

8月30日,石药集团拆出来的A股上市平台新诺威发布公告:公司正筹划对巨石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实施现金增资,以18.7亿取得其51%的股权,以实现对巨石生物的控股。

让创新药从H股送回A股,既是石药集团形势逼人之下的选择,也是其全力冲刺创新药的重要一步。或许,这里面包含更大的野心,他们希望在A股上再造一个“石药”。

根据财报,当前,石药集团主要收入来源是成药销售。但根据财报,成药板块的增速已经连续三年下滑,2023上半年更是下降至5.2%。而拉通来看整体大盘,上半年营收增长几乎停滞,营收160.8亿元,只同比增长了3%。

营收天花板已然显现,其核心单品恩必普(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也面临专利悬崖,多个拳头产品竞争者激增。

表现在股价上,则是“跌跌不休”。自2021年6月,石药集团股价创下12.29港元/股的历史新高后,一路跳水,截至10月10日,股价已下跌至5.83港元/股,市值跌至658亿港元,直接拦腰砍半。

石药亟待新的增长爆发点。此时,其创新药板块——巨石生物必须“百米冲刺”起来。

巨石生物的管线布局主要为“生物类似药/单抗+ADC+mRNA”的梯队组合。资料显示,截至目前,1款mRNA疫苗SYS6006已上市,这是国内首款也是目前唯一一款获批上市的新冠mRNA疫苗。在研项目20余个,8款产品在处于临床或正在申报上市——2款产品处于申报上市阶段、3款产品处于临床II/III期阶段、3款产品处于临床I期阶段。其中,进度较快的CLDN18.2 ADC和Nectin-4 ADC近两年分别对外授权Elevation Oncology、Corbus Pharmaceuticals,相继实现出海。

当前,公司仍在亏损,但已处于跨过营收平衡的关节阶段。

新诺威是石药集团为数不多的A股上市平台,且财务状况极佳。作为全球生产规模最大的化学合成咖啡因生产商,新诺威2022年净利润达到7.26亿元,同比增长84%。子公司现金流充足、流动性好,都成为石药集团此次“左手倒右手”的契机。

业内普遍认为,巨石生物将从H股注入A股后,创新药板块的估值或能进一步放大,技术成果产业转化也有望加速。

而石药集团通过新诺威继续控股51%,也尽显精妙之处。它能够在符合规则的情况下,最大限度保留一部分拥有极大想象力的创新药权益在港股母公司体内,以免对母公司市值造成过大损伤。

当前,凭借资源优势、资金优势,在二级市场玩出“花”,是老牌药企在资本市场浸润多年练就“内功”。

2、拆分上市

从全球范围上看,合久必分与分久必合,是大药企商业运作中持续发生的故事。今年把创新药和仿制药拆开或是趋势。前不久,诺华拆分仿制药子公司山德士在瑞士证券交易所上市,诺华高层表示,这是为了整合、聚焦、死磕创新。

国内同样如此。今年7月,科伦药业分拆其创新药板块科伦博泰赴港股上市。

科伦博泰一直被认为是国内ADC界的明星。当前,正在推进的差异化及具有临床价值管线33项(包括五项处于关键试验或NDA注册阶段、九项处于1期或2期阶段及四项处于IND筹备阶段)。核心的两款ADC药物(SKB264、A166),以及一款即将上市的PD-L1(A167)最被看好。

凭借技术优势,科伦博泰深度绑定制药巨头。先是通过License-out,2个月内2次与默沙东“牵手”,2022年5月至2022年7月,科伦博泰连续向默沙东授出SKB264、SKB315两个产品在大中华区以外的地方开发、使用、商业化的许可。

紧接着,合作升级。2022年12月,科伦博泰与默沙东订立独家许可及合作协议,以开发多达七项用于治疗癌症的临床前ADC资产。

今年年初,科伦博泰进一步绑定默沙东。2023年1月,科伦药业官宣分拆科伦博泰上市。在上市前,科伦博泰开启B轮融资,默沙东出资1亿美元,成为其二股东。

而依靠海外的产品授权,上半年科伦博泰大量“回血”。其中,凭借对默沙东授权的项目,确认收入10.37亿元,实现净利润-0.31亿元,同比减亏88.51%。公司即将开始自己“造血”。

正是这样,7月科伦博泰登录港股,祭出了两年以来港股18A最大的IPO。当前,科伦博泰的市值已超过170亿港元。由于创新药板块大幅减亏,2023H1,科伦药业首次跻身“营收百亿俱乐部”。从价值层面讲,科伦博泰已经完成了从被“输血”到“反哺”的角色转变。

观察科伦创新药“突围”的路径,一方面能看到当前国产创新药在特定领域已经基本不落后于全球速度;另一方面,也能为国内后起的Biotech提供发展路径的参考——Biotech绑定大药企,Biotech负责大胆创新,大药企负责做验证、推动商业化。

3、更多Biotech“抱团群暖”

为了能够继续比赛,“弹药”不足的Biotech,势必更难。

9月10日君实生物发布了一则对外投资暨关联交易的公告。

公告称,为加快推进君实生物在研项目的研发,优化资源配置。公司、公司全资子公司君实工程、苏州君盟拟与上海安领科生物医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安领科生物”)及公司非执行董事冯辉签署《合资协议》,公司拟以处于临床前研发阶段的2个在研项目(肿瘤治疗领域)的相关资产和部分专利权益作价人民币3059.78万元出资认购安领科生物新增注册资本人民币14万元。

年年融资,年年亏损,国内“PD-1四小龙”之一君实生物开始卖技术了。悲观者感叹时运艰难,乐观者看到这桩生意背后的“绝地求生”。根据公告,冯辉是君实生物前执行董事、核心技术人员。君实生物以临床前管线入股新合资公司,目的恰恰是为了保住技术。

一番操作后,既绑定冯辉继续完成临床项目的后续开发和商业化,又为后续新的融资打开通道。同时,能够缩减研发投入,提升估值,度过盈利前的漫长亏损期。

应对“严冬”,君实生物也开始采用更加务实和克制的研发模式。这表明,过去Biotech靠大手笔投入研发费用,多开管线,来提升公司估值,获得更多的现金流的成长方式正在失效。过去,源源不断的股权融资,一直为君实生物提供资金支持。

而接下来,随着融资环境持续低迷,Biotech会以更灵活多元的方式引入资金。“抱团做研发,共同去获得资金,分摊研发风险”将是大势所趋。过去,Biotech单打独斗就能实现“阶级跃升”的窗口期,逐渐消失。

同时,Biotech之间的BD合作是“抱团取暖”的另一种方式。

根据E药经理人的统计,今年前3季度的新药研发领域授权合作中,发生在中国药企之间的境内BD交易正在以平均每个月一起的速度增长。药企BD的“内循环”逐渐被激活。

结尾

环境的改变,向来无法改变产业大潮的方向。被改变的只会是结构、方法论、速度、以及拥有话语权的主角。

上半年,我国医药行业的规模进一步增大。大药企们变得更强了。而冲击强者格局的人也都是老牌强者。

根据财报,共有27家药企营收突破100亿元,同比增加6家。营收Top10的门槛首次提升至200亿元。在净利润Top10中,药明康德首破50亿,科伦、云南白药、华润三九等创新高……

而细分行业中,营收同比增速第一的是创新药,同比增长59.03%。或许,正是身处寒冬,国内创新药才加速“醒来”。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近3个月A股超200起医药并购的背后:药企过冬,各显神通

以万变应万变。

图片来源:界面新闻 匡达

文|动脉网

医药资本寒冬中,并购持续回暖。

根据同花顺数据,今年上半年(截至7月5日),A股医药板块共披露268起并购事件。与去年同期相比,数量翻倍。

进入下半年后,由于IPO阶段性收紧,A股并购热潮更甚。

动脉网根据choice统计(按首次公告统计,去除已暂停事件),截止9月27日,三季度A股医药板块(含流通)并购事件已超过220起。生物医药成为A股并购最活跃的板块。

“严冬”中,头部药企尚有“余粮”且亟待“新故事”,而Biotech成长压力暴增,双方买卖意愿增强;同时,国内Biotech经过前两年的发展,潜力标的估值回落,整合价值凸显;再加上政策的推波助澜,IPO收紧后,财务退出的压力增加,三重因素叠加,迎来了今年的并购潮。

而背后的大逻辑则是国内医药产业快速整合,正当时。

当下,越来越多的药企踩在“上升”或“下降”的十字路口。进则“阶级跃升”,退则“淘汰出局”。根据488家A股上市药企的中期财报,上半年,414家企业实现盈利,74家药企亏损。其中,30家亏损超过1亿元,创新药企板块是亏损的重灾区。国内药企一轮“排位赛”已经打响。

“寒流”之下,药企思变。

大药企增肌减脂

老牌药企亟待“新故事”。

2023年上半年,A股上市医药生物企业营收整体同比增长4.21%,但归母净利润却同比下降20.89%。增速放缓、增收不增利,今年大药企们同样很焦虑。

表现在并购市场上,和MNC动辄几十亿美元的外部收购不同,今年,国内大药企的“新故事”,首先从内部讲起。

动脉网根据choice数据,梳理了7月1日以来的220个并购事件。其中,买方与披露方有关联关系的交易占比约60%(包含公司本身、全资子公司、上市子公司、参股股东等)。数据表明,当下的并购潮,第一驱动力在于“内部优化”,这是大药企当下的头等大事。

从领域上看,三季度的并购市场上,大药企的主线是研发和市场两头抓。220起医药并购中,约60%事件旨在增强研发和生产能力;近20%的事件是在布局新兴市场、药物流通。

动脉网具体列出9月主要的收购事件,其中,大额的收购集中在产品获得和药物流通两端。

进一步观察药企产品获得路径——除了华润双鹤、贵州三力仍在大资金从外部直接收购外。更多的药企在收购原控股公司的剩余股权,由此提高公司增加控制权,提升研发或商业化的效率。

此外,制药企业进一步重视市场销售。如海思科收购了新加坡药业,加大出海力度;葵花药业收购“惠海医药”加快在流通端的布局。

动脉网根据choice数据整理

在“以内部优化为主”的基调下,前三季度,即使并购事件的数量翻倍,但并购的价值总额并不突出。根据清科研究数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2年10月中旬,生物医药行业发生并购约280起,并购总金额超过700亿元人民币;2021年全年并购308起,并购总金额2516.25亿元。而今年上半年,并购金额为533亿元。

医药资金低谷中,回归主业、布局市场网络、聚焦潜力管线,成为今年药企求变的主旋律。

显然,当前阶段,这些大药企认为,与相对规模已比,绝对规模更重要。它们不再热衷于“横向收购”,而更关注与自己专注的核心治疗领域相关的产品商业化。他们通过“内部并购重组”和谨慎的“产品引进”,来获得可持续性增长。

国资大进军

此时,仍在“大开大合”搞收购的,国资是主角。

例如,央企背景的华润医药,从年初买到现在,根本停不下来。

而在这密集的收购中,华润医药作为流通巨头大力布局制药板块,进一步反应出国内大药企“再仿转创”的决心。

动脉网根据choice数据整理

前三季度,华润医药最大的一笔并购依然在制药板块。

年初,华润三九以29亿整合昆药后,华润三九2023H1营收冲上百亿。通过连续的收购,华润三九业务板块扩大的同时,资产规模快速增厚。过去5年,其总资产从180亿元,增至6月底的388.66亿元,扩张一倍多。

而同体系的华润双鹤,除了9月新进2.6亿收购贵州天安药业,以谋求增强其在糖尿病领域的竞争力外;去年也斥资约8亿,完成两笔原料药企业天东制药、神舟生物的收购。

纵观华润医药的收购,既有追求规模的横向收购,也有整合供应链的纵向收购。华润医药是国内医药界的“超级买手”,过去5年,华润医药体系完成4家上市公司的收购,涉及江中药业、博雅生物、迪瑞医疗以及昆药集团,共花费超过136亿元,主要在制药领域。

天眼查显示,目前,华润医药旗下共有成员企业超过730家,其体系内控制8家上市公司,合计市值超过2000亿元。

在规模“狂飙”之后,近两年,华润医药也展现出了“创新转型”的倾向。根据财报,上半年,集团研发总支出11.74亿港元,按人民币口径,增长约26%。公司高层披露,将持续加强生物创新药和化学创新药两大领域的研发。

这种转型的倾向,也反映在并购层面。如去年7月,华润医药向细胞治疗企业永泰生物投资8亿元。在标的选择上,“重点关注自我诊疗、生物制品、创新药、特色仿制药领域的优质标的。”相关人士披露。

接下来,华润医药并购还将继续。9月27日,华润医药刊发中报,将继续将整合资源作为核心策略,称会重点关注细分领域“龙头型企业和重点产品线的并购整合机会”。

“大开大合、强势进入”,华润医药的这种并购策略,也是今年A股并购市场上国资“高举高打”的一大特征。

2023年6月,国资委明确了“中央企业要以上市公司为平台开展并购重组,助力提高核心竞争力、增强核心功能”等要求。生物医药作为国家战略性行业,国资并购强势进入,从国家层面表达了,扶持医药龙头企业快速成长的愿景。

医药行业的发展,尤其是医药创新的推进,始终需要“技术+资本”的强强联合。而国资混改,是当下资本市场的一大主题,各地国资整合医药行业,从2020年后加速。

而今年更盛。9月甘肃国投计划要约收购市值54.64亿的佛慈制药。7月山西省国资委、宝鸡市国资委联手把此前由日资收购的“百年药企”紫光辰济药业接了回来。

以及在合肥产投集团、合肥市肥东县推动下,海森生物走出的“非主流”发展路径。今年上半年,公司先后完成对罗氏芬 在中国大陆地区的收购及获得思他宁 在大中华地区和瑞士的商业化权利等独家许可。

随后又在9月12日引进了LIB Therapeutics旗下的第三代长效PCSK9抑制剂。至此,这家成立不足3年的Biotech,不仅手握7款成熟产品,还在上半年,冲进了全球生物医药融资的TOP10。而时间回到2020年12月。彼时,海森生物仅成立三个月,就敢宣布收购全球TOP10药企武田制药的剥离资产,背后的底气正是“国资力量”。

国资平台进入医药后,优势不言而喻——获取资源的能力强,成本也相对较为廉价,退出期限很长,没有退出压力,可以长期地持有和支持。

今年各地政府将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纳入自己的KPI。

截至7月,国内不同地区已累计出台超20项政策措施鼓励生物医药行业发展,不仅是长三角、京津冀、珠三角地区,很多二三线城市也出台相关政策扶持生物医药行业的发展,涉及产业园规划、产值目标、专项资金扶持等各方面。

在投融资低迷的周期中,国资已成“定海神针”。但更多“国资新手”进入医药行业,是否水土不服、究竟成绩如何,还需要时间来见分晓。

药企过冬的N种微操

告别快速增长时代,新兴技术、疗法的迭代速度成为医药行业最大的变量。

近两年,大药企们在研发上,越投越猛。

从规模上看,2022年,医药上市公司研发投入合计超过1000亿元,同比增长约15%;2023上半年,研发投入继续“大跨步”,增长约18%。

而具体的管线研发上,各大药企正在“近身肉搏”。比如,在ADC新药领域,截至2023年6月底,国内申报了约100款ADC新药。其中,恒瑞医药、百奥泰申报了7款ADC新药,石药集团、多禧生物、乐普生物申报了5款ADC新药,荣昌生物、科伦博泰、映恩生物、百利药业、复旦张江各申报了4款ADC新药,百力司康、明慧医药申报了2款ADC新药。

从技术竞速的角度讲,从外部收购,自然是最优解。但当下的现实是,大家都在“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于是,想尽办法盘活现有的资金盘,就成了药企过冬的务实之选。

1、 “左手倒右手”

8月30日,石药集团拆出来的A股上市平台新诺威发布公告:公司正筹划对巨石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实施现金增资,以18.7亿取得其51%的股权,以实现对巨石生物的控股。

让创新药从H股送回A股,既是石药集团形势逼人之下的选择,也是其全力冲刺创新药的重要一步。或许,这里面包含更大的野心,他们希望在A股上再造一个“石药”。

根据财报,当前,石药集团主要收入来源是成药销售。但根据财报,成药板块的增速已经连续三年下滑,2023上半年更是下降至5.2%。而拉通来看整体大盘,上半年营收增长几乎停滞,营收160.8亿元,只同比增长了3%。

营收天花板已然显现,其核心单品恩必普(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也面临专利悬崖,多个拳头产品竞争者激增。

表现在股价上,则是“跌跌不休”。自2021年6月,石药集团股价创下12.29港元/股的历史新高后,一路跳水,截至10月10日,股价已下跌至5.83港元/股,市值跌至658亿港元,直接拦腰砍半。

石药亟待新的增长爆发点。此时,其创新药板块——巨石生物必须“百米冲刺”起来。

巨石生物的管线布局主要为“生物类似药/单抗+ADC+mRNA”的梯队组合。资料显示,截至目前,1款mRNA疫苗SYS6006已上市,这是国内首款也是目前唯一一款获批上市的新冠mRNA疫苗。在研项目20余个,8款产品在处于临床或正在申报上市——2款产品处于申报上市阶段、3款产品处于临床II/III期阶段、3款产品处于临床I期阶段。其中,进度较快的CLDN18.2 ADC和Nectin-4 ADC近两年分别对外授权Elevation Oncology、Corbus Pharmaceuticals,相继实现出海。

当前,公司仍在亏损,但已处于跨过营收平衡的关节阶段。

新诺威是石药集团为数不多的A股上市平台,且财务状况极佳。作为全球生产规模最大的化学合成咖啡因生产商,新诺威2022年净利润达到7.26亿元,同比增长84%。子公司现金流充足、流动性好,都成为石药集团此次“左手倒右手”的契机。

业内普遍认为,巨石生物将从H股注入A股后,创新药板块的估值或能进一步放大,技术成果产业转化也有望加速。

而石药集团通过新诺威继续控股51%,也尽显精妙之处。它能够在符合规则的情况下,最大限度保留一部分拥有极大想象力的创新药权益在港股母公司体内,以免对母公司市值造成过大损伤。

当前,凭借资源优势、资金优势,在二级市场玩出“花”,是老牌药企在资本市场浸润多年练就“内功”。

2、拆分上市

从全球范围上看,合久必分与分久必合,是大药企商业运作中持续发生的故事。今年把创新药和仿制药拆开或是趋势。前不久,诺华拆分仿制药子公司山德士在瑞士证券交易所上市,诺华高层表示,这是为了整合、聚焦、死磕创新。

国内同样如此。今年7月,科伦药业分拆其创新药板块科伦博泰赴港股上市。

科伦博泰一直被认为是国内ADC界的明星。当前,正在推进的差异化及具有临床价值管线33项(包括五项处于关键试验或NDA注册阶段、九项处于1期或2期阶段及四项处于IND筹备阶段)。核心的两款ADC药物(SKB264、A166),以及一款即将上市的PD-L1(A167)最被看好。

凭借技术优势,科伦博泰深度绑定制药巨头。先是通过License-out,2个月内2次与默沙东“牵手”,2022年5月至2022年7月,科伦博泰连续向默沙东授出SKB264、SKB315两个产品在大中华区以外的地方开发、使用、商业化的许可。

紧接着,合作升级。2022年12月,科伦博泰与默沙东订立独家许可及合作协议,以开发多达七项用于治疗癌症的临床前ADC资产。

今年年初,科伦博泰进一步绑定默沙东。2023年1月,科伦药业官宣分拆科伦博泰上市。在上市前,科伦博泰开启B轮融资,默沙东出资1亿美元,成为其二股东。

而依靠海外的产品授权,上半年科伦博泰大量“回血”。其中,凭借对默沙东授权的项目,确认收入10.37亿元,实现净利润-0.31亿元,同比减亏88.51%。公司即将开始自己“造血”。

正是这样,7月科伦博泰登录港股,祭出了两年以来港股18A最大的IPO。当前,科伦博泰的市值已超过170亿港元。由于创新药板块大幅减亏,2023H1,科伦药业首次跻身“营收百亿俱乐部”。从价值层面讲,科伦博泰已经完成了从被“输血”到“反哺”的角色转变。

观察科伦创新药“突围”的路径,一方面能看到当前国产创新药在特定领域已经基本不落后于全球速度;另一方面,也能为国内后起的Biotech提供发展路径的参考——Biotech绑定大药企,Biotech负责大胆创新,大药企负责做验证、推动商业化。

3、更多Biotech“抱团群暖”

为了能够继续比赛,“弹药”不足的Biotech,势必更难。

9月10日君实生物发布了一则对外投资暨关联交易的公告。

公告称,为加快推进君实生物在研项目的研发,优化资源配置。公司、公司全资子公司君实工程、苏州君盟拟与上海安领科生物医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安领科生物”)及公司非执行董事冯辉签署《合资协议》,公司拟以处于临床前研发阶段的2个在研项目(肿瘤治疗领域)的相关资产和部分专利权益作价人民币3059.78万元出资认购安领科生物新增注册资本人民币14万元。

年年融资,年年亏损,国内“PD-1四小龙”之一君实生物开始卖技术了。悲观者感叹时运艰难,乐观者看到这桩生意背后的“绝地求生”。根据公告,冯辉是君实生物前执行董事、核心技术人员。君实生物以临床前管线入股新合资公司,目的恰恰是为了保住技术。

一番操作后,既绑定冯辉继续完成临床项目的后续开发和商业化,又为后续新的融资打开通道。同时,能够缩减研发投入,提升估值,度过盈利前的漫长亏损期。

应对“严冬”,君实生物也开始采用更加务实和克制的研发模式。这表明,过去Biotech靠大手笔投入研发费用,多开管线,来提升公司估值,获得更多的现金流的成长方式正在失效。过去,源源不断的股权融资,一直为君实生物提供资金支持。

而接下来,随着融资环境持续低迷,Biotech会以更灵活多元的方式引入资金。“抱团做研发,共同去获得资金,分摊研发风险”将是大势所趋。过去,Biotech单打独斗就能实现“阶级跃升”的窗口期,逐渐消失。

同时,Biotech之间的BD合作是“抱团取暖”的另一种方式。

根据E药经理人的统计,今年前3季度的新药研发领域授权合作中,发生在中国药企之间的境内BD交易正在以平均每个月一起的速度增长。药企BD的“内循环”逐渐被激活。

结尾

环境的改变,向来无法改变产业大潮的方向。被改变的只会是结构、方法论、速度、以及拥有话语权的主角。

上半年,我国医药行业的规模进一步增大。大药企们变得更强了。而冲击强者格局的人也都是老牌强者。

根据财报,共有27家药企营收突破100亿元,同比增加6家。营收Top10的门槛首次提升至200亿元。在净利润Top10中,药明康德首破50亿,科伦、云南白药、华润三九等创新高……

而细分行业中,营收同比增速第一的是创新药,同比增长59.03%。或许,正是身处寒冬,国内创新药才加速“醒来”。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