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布局纯电+增程,小米汽车为何需要“两条腿走路”?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布局纯电+增程,小米汽车为何需要“两条腿走路”?

双线发展,不仅可以加速造车进程,还可以推出更具性价比的产品。

图片来源:界面新闻| 匡达

文|连线出行 方亦

编辑|周雄飞

入局时宣称要“未来进入全球前五”的小米汽车,每个动作总能牵动外界关注的目光。

近日,据DoNews、36氪等多家媒体报道,小米社招官网开放了增程系统设计开发师、燃油系统工程师、发动机悬置衬套工程师等职位,小米汽车内部已确定开发增程式电动产品,目前正在寻找增程汽车的产品突破点。由此,外界猜测未来小米汽车有望推出增程车型。

小米官网招聘信息,图源小网官网

对此消息,连线出行第一时间向小米汽车求证,截至发稿前并未给到明确的回复。但在小米官网中,连线出行确实看到了“增程系统设计开发工程师”的岗位招聘信息。

这些消息,一时激起千层浪。小米自2021年3月宣布进入汽车赛道以来,与其造车相关的消息频频爆出,这也使得外界对其产品期待值拉满,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车越发内卷的当下,小米汽车选择在增程式技术领域加码,这背后的原因成为行业内外都想知道的答案。

何为增程式电动车?简单说,增程式汽车就是在纯电动汽车的基础上增加燃油发动机,通过汽油燃烧做功来为动力电池充电,并不参与驱动车辆,就等于让电动车准备了一块“充电宝”,从而让电动汽车摆脱续航焦虑。

增程技术较纯电动路线研发所需时间更短,制造成本更低,因此选择增程式技术路线,可以帮助车企快速实现产品体系布局和推出更具性价比的产品,来抢占市场。

基于以上两点,在业内看来,小米汽车选择加码增程式技术,一方面可以丰富其未来的产品体系,形成纯电+增程式“两条腿”走路的发展路线;另一方面,也可以推出具备性价比的产品,进攻年轻人和大众市场,与主打高端的纯电产品实现配合。

只不过,“纯电+增程”这招稳妥之策,已有很多车企看到并早早布局。

比如深蓝品牌推出的S7,走的就是增程、纯电并行路线,已连续两月交付破万;零跑也于今年9月基于纯电C01的基础上,推出C01增程版及C11超级增程版来抢占市场;再往前看,坚持增程路线的理想汽车,也宣布会在今年底推出纯电产品。

如今,新能源汽车行业已进入到竞争更加激烈的下半场,稍晚上场的小米汽车有着诸多挑战。电动+增程,会是小米汽车打动年轻人的正确方式吗?在行业先行者都已经摘到果实的情况下,小米汽车是否还有机会?

1、纯电+增程双线发展,小米汽车紧追不舍

首款产品还没发布,小米汽车却有了新的产品布局。

根据媒体的报道,可以了解到小米汽车内部目前已确定在纯电动产品的基础上,并行开发增程式电动车。最明显的实证就是小米官网中出现的招聘信息,“增程系统设计开发工程师”相关岗位需求,已出现在招聘信息前列。

根据招聘信息要求,增程系统设计开发工程师需要有3年以上增程系统设计开发或供应商产品管理的工作经验。而与之相关的动力-燃油系统工程师岗位,则被要求有5年及以上主流OEM或供应商相关开发经验,完整量产项目经历。

另外,据36氪报道,小米汽车目前有多代平台在研发推进,一代平台将于明年上市,二代平台计划于2025年推出。从时间进度看,增程车的推出节点可能在二代平台之后。

这就意味着,小米汽车的增程产品,会基于新的平台来研发,并且在纯电动产品上市之后才会发布。

针对这些信息,连线出行向小米汽车求证,只给到了“请再等等小米”的回应,这也侧面印证了小米董事长雷军此前表示“近两年不会再公开回应小米造车的进展”的决定。

回望近段时间的小米汽车,虽然其第一款量产车还未真正露出真容。但随着量产交付节点的逼近,有关小米汽车产品的信息越来越多。

先是有顺为资本投资合伙人胡峥楠通过社交平台,曝光了小米汽车首款产品的能耗测试表现,以及产品的谍照;后有雷军带领团队,亲自去新疆监工产品的夏测。

再之后,市场的消息变得更加“具体”起来。据界面新闻报道,小米汽车目前正在进行试生产,每周大约可生产50辆样车。而试生产,是新车量产前的重要工作之一。该媒体援引知情人士说法表示:“小米汽车预计在最近两个月拿到工信部部的批文,最迟年底前可获批,然后可以开始量产。”

量产需要工厂,更需要工人。连线出行在某招聘App中看到,小米汽车亦庄工厂又在大规模地招聘操作工,工作内容包括压铸/冲压/车身/涂装/总装/电池车间,薪资水平在5000-8000元,具体会根据个人能力定薪。

小米在某招聘平台的信息,图源某招聘App截图

不仅如此,天眼查数据显示,小米成立了武汉小米景明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小米景明科技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分别为雷蕴、李肖爽,注册资本均为1000万人民币,经营范围均包括电子产品销售、汽车销售、新能源汽车整车销售、二手车经纪、小微型客车租赁经营服务等。这也意味着,小米汽车的销售渠道,也正在谋划布局。

在上述招聘App上,连线出行发现,小米汽车开始公开招聘门店店长职位。月薪给到了30000-50000元,在职位信息中,还注明了“北京/天津/太原/石家庄等持续招聘中”。

小米在某招聘平台的信息,图源某招聘App截图

以上这一切,都印证着一个事实——小米汽车的首款产品,已是万事具备。而让小米做出布局增程式技术的决定,或许是看到了行业的变化和趋势。

在刚刚过去的9月,主打增程式产品的理想汽车,销量再创新高,共计交付新车36060辆,同比增长212.7%,创单月交付量新高。但理想汽车CEO李想并不满足于这个成绩。

在今年初的媒体沟通会上,李想提出目标:到2027年,理想汽车要在20万元以上乘用车占据35%的市场份额;2030年,成为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企业,对标特斯拉与苹果。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理想正基于增程式产品的基础上,布局纯电产品体系。按照李想此前做出的预告,会在今年底前发布一款纯电的MPV产品;在明年理想发布的四款车型中,有三款是纯电车型。

看到理想凭借增程式电动车销量快速增长后,此前主打纯电产品的零跑、哪吒们也开始“反向”布局。

上月,零跑汽车发布了起售价为14.58万元的超级增程C01车型,需要注意的是,零跑C01此前一直都是纯电版本,这也帮助其品牌实现宣称的“双动力”战略落地。

与此同时,可以看到与零跑同时第二梯队的哪吒汽车,也在旗下哪吒S中布局了纯电版本和增程版本;隔壁的深蓝汽车,同样在纯电S7的基础上,推出了增程版本的S7。

前有理想、零跑和深蓝,现在小米汽车也进场布局,纯电+增程式“两条腿”走路的行业趋势愈发明显,而这些车企会对此布局,自然不是没有原因的。

2、为何都要“两条腿走路”?

在市场里,一家行业重注一个赛道,需要前瞻眼光以及一腔孤勇。当行业大多数玩家都在押注时,往往说明赛道前景十分广阔。

在越来越卷的新能源车赛道上,既符合新能源汽车特征,同时又可以满足更多应用场景的增程式电动车,正在成为玩家们公认的“前景广阔”的赛道。

盖世汽车研究院终端数据显示,今年1-8月,我国增程式乘用车销量达31.4万辆,同比增长159.08%,较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两位数的增长态势,增程式汽车成为新能源车企提高销量的新机会。

究其原因,一方面,当前,全球范围内尤其是我国正在大面积推进新能源汽车的普及,但一直以来,关于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问题一直悬而未决。虽然续航里程已经由原来的100-200公里提升至当前的600-800公里,依然无法消除消费者对于续航的担忧。

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车相关的基础设施还未完善,如充换电基础设施的覆盖率及充电速度,依然跟不上消费者的需求。

正如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所说,2023年1-7月的纯电动乘用车国内零售251万台,新建41万个公桩和130万个私桩。纯电动乘用车的国内零售规模,公共充电桩如果与私桩看做1:1的用户服务数量对比,则车桩比是1.5:1,充电桩是不足的。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增程式技术可以通过燃烧燃油来为新能源汽车“充电”以续航的方式,似乎可以部分缓解续航焦虑。

这似乎给了身处特斯拉、“蔚小理”身后的造车新势力们一个新的“解法”,这其中自然包括像小米汽车这样的“新新势力”。

在这样的行业背景之下,小米汽车自然不会选择单纯依靠纯电车型去打强敌环伺的市场。反之,如果以当前市场看来反响不错的“电动+增程”两条腿走路的方式,或将满足更多消费者的需求。

因此,姗姗来迟的小米汽车势必要赶上这股热潮。此外,对于小米而言,电动+增程两条腿走路的话,实质也拓展了小米的产品体系,让消费者多一个选择,何乐而不为?

再加上此前小米首款纯电车型的曝光,业界的评价多为“外观设计并没有过多亮点”。这也意味着,单纯靠纯电去抢市场,可能有些难度。

毕竟,纯电产品市场上的内卷程度已经非常之高,各大品牌的产品虽谈不上绝对成熟,但至少是在真正的市场历练多年的成熟产品。而发展增程产品的好处就在于,技术难度较上纯电产品相对更低,且成本也更低。

更为重要的是,用纯电+增程式“两条腿”走路,也有利于小米延续自身性价比的标签。

小米自成立以来,性价比就是其非常明显的标签,无论是当年的小米手机掀起行业变革,小米也凭借打出性价比这张牌,让小米在智能手机行业中快速占据了有利位置。

雷军,图源小米官网

而这样的做法,或许也能沿用到新能源汽车行业。因为对于新能源汽车而言,电池是最核心的零部件,也是整车成本最高的部分。而所有增程车的电池包度数最大也不会超过40度,对比纯电车型动辄80度和100度的超大电池包,其整车成本可以实现降低,即使加上一台不到万元的增程发动机,成本同样也下降不少。

电池价差一方面会影响整车实际售价,厂商还可以将这部分成本转移到其他配置中去。如更大的车内空间、更舒适的功能配置、更高阶的智驾硬件、更强的底盘硬件等,最终,增程车要么比同级纯电价格便宜,要么就更大更豪华。

这就意味着,选择了增程电动车,小米汽车不仅可以延续自身熟悉的性价比优势,更加重要的是,还能帮助小米汽车同时覆盖高端+大众市场,实现对新能源汽车全价格带的产品覆盖。

3、双线并行,能助小米汽车更好赶路吗?

自2021年雷军宣布新任小米智能电动汽车业务首席执行官,要“押上人生所有声誉,为小米汽车而战”后,小米在汽车业务上投入巨大。公开资料显示,小米汽车的业务首期投资100亿人民币,预计未来10年投资100亿美元。

如此庞大的投资体量,确实需要“押上人生所有声誉”。但至今为止,小米汽车首款车型尚未亮相,第二款车型又被曝出要追赶增程电动车的潮流。

这样的进度,也让外界不免质疑:电动+增程两条腿走路的方式,真的可以承载小米汽车进入新能源汽车前五的梦想吗?

按传统车企的发展速度,仅2年多就进入试生产阶段、每周生产大约50辆样车的效率已经非常高了,但小米汽车在国内造车新势力的竞争中,已是落后了几个身位。

从目前的状况看,无论是在纯电还是增程赛道上早已挤满了众多玩家,竞争早已白热化,小米汽车要如何追赶也是一个问题。

就当前市场来看,早已进入快车道的新能源车型可谓层出不穷,在行业严重内卷中,不少车型开始了比拼配置、比拼价格、比拼场景,以期在市场上开辟一条新的道路。连线出行曾在《2023上海车展成“史上最卷”:卷细节、卷场景、卷成本》一文中对此进行过详细阐述。

此外,2022年,造车新势的“蔚小理”三家的交付量分别为12.2万辆、12万辆、13.3万辆,彼此不分伯仲,呈现出明显的“三国鼎立”之势。到了2023年,蔚来、小鹏和理想三家车企,都已实现了远超去年的成绩表现。

除了国内厂商的夹击外,新能源车企们从去年开始开始打价格战,整体价格还在持续下探,不少国内车企的价格分布空间被打乱。复杂的行情、拥挤的赛道、残酷的竞争,未面世的小米汽车面临的挑战很大。

站在行业角度看,尽管大家都明白,增程车可能只是走向纯电的过渡,未来市场一定属于纯电,但没有人知道过渡期会是多久。就当前来看,至少五年内,兼顾续航和舒适的增程车,仍然是绝大多数用户的备选方案。

即使看起来利好不断,但问题是,面对竞争对手早已成熟的增程技术,小米汽车能否突围?毕竟早早入局增程的车企们已经把目光聚焦在行业真正痛点上,即纯电续航里程、以及百公里油耗上。

比如在前段时间刚结束的AITO新品发布会上,搭载了增程系统的新款问界M7,纯电续航达到了240公里,综合续航达到了1300公里+;而在更早之前,零跑让旗下的增程式C01纯电续航达到了316公里,一度成为行业内外关注的焦点。

而在纯电赛道上,从今年上海车展以来,800V快充已逐渐成为众多车企的补能标配,以尽可能做到用较短的时间,充更多的电,以缓解车主们的续航焦虑,以及优化补能体验。

从以上分析看,小米汽车想要通过纯电+增程式“两条腿”,追赶跑在前面的诸多玩家,有着诸多挑战需要解决。而对于小米汽车而言,也有一个很好的机遇摆在它面前——车手互联。

目前,车手互联已成为新能源汽车行业中的一个热门趋势,前有吉利联合魅族落地了车手互联,后有蔚来也推出了自家的智能手机NIO Phone,来与自家的电动车产品搭配实现车手互联。

作为以智能手机起家的小米,已有十多年的手机研发经验,再加上目前也亲自下场造智能汽车,在智能汽车行业专家王军看来,基于在智能手机+智能汽车两个领域都实现了自主研发和制造,说不定小米汽车在车手互联领域可以带来新意,并且取得优势,毕竟车手互联领域还不成熟。

汽车行业研究员张翔也表示,当前小米汽车仍有机会。“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整个市场燃油机的保有量仍是大头,新能源汽车的保有量在4-5% 左右,所以未来新能源汽车的前景非常巨大。”

他进一步对连线出行解释称:“小米较同行进入市场晚,也有一定好处。此前一些先入者走了一些弯路,小米汽车作为后来者,可以吸取前者的经验,从而让自己跑得更快。”

2024年,也就是明年,是小米汽车一直强调的首款产品上市时间点,与此同时,这也是宝马、奥迪、大众等燃油车玩家,以及蔚小理等众多新能源车企推出新产品的时间。

这就意味着,当小米汽车首款产品上市之时,必然会进入众多纯电动车产品的围攻中。这样看,或许加码增程式路线,正是小米汽车想要破局的举措之一。

连线出行认为 ,小米汽车想要在围攻中真正胜出,必须要在一众玩家中找到自己的差异化竞争优势,以及拿出更多的杀手锏。而小米汽车最终具备多强的竞争力,决定了小米集团未来的想象空间有多大。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小米

6.7k
  • 日产量超700辆,小米汽车工厂双班倒拉满产能
  • 北京法巴天星财险获批筹建,小米“曲线”入股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布局纯电+增程,小米汽车为何需要“两条腿走路”?

双线发展,不仅可以加速造车进程,还可以推出更具性价比的产品。

图片来源:界面新闻| 匡达

文|连线出行 方亦

编辑|周雄飞

入局时宣称要“未来进入全球前五”的小米汽车,每个动作总能牵动外界关注的目光。

近日,据DoNews、36氪等多家媒体报道,小米社招官网开放了增程系统设计开发师、燃油系统工程师、发动机悬置衬套工程师等职位,小米汽车内部已确定开发增程式电动产品,目前正在寻找增程汽车的产品突破点。由此,外界猜测未来小米汽车有望推出增程车型。

小米官网招聘信息,图源小网官网

对此消息,连线出行第一时间向小米汽车求证,截至发稿前并未给到明确的回复。但在小米官网中,连线出行确实看到了“增程系统设计开发工程师”的岗位招聘信息。

这些消息,一时激起千层浪。小米自2021年3月宣布进入汽车赛道以来,与其造车相关的消息频频爆出,这也使得外界对其产品期待值拉满,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车越发内卷的当下,小米汽车选择在增程式技术领域加码,这背后的原因成为行业内外都想知道的答案。

何为增程式电动车?简单说,增程式汽车就是在纯电动汽车的基础上增加燃油发动机,通过汽油燃烧做功来为动力电池充电,并不参与驱动车辆,就等于让电动车准备了一块“充电宝”,从而让电动汽车摆脱续航焦虑。

增程技术较纯电动路线研发所需时间更短,制造成本更低,因此选择增程式技术路线,可以帮助车企快速实现产品体系布局和推出更具性价比的产品,来抢占市场。

基于以上两点,在业内看来,小米汽车选择加码增程式技术,一方面可以丰富其未来的产品体系,形成纯电+增程式“两条腿”走路的发展路线;另一方面,也可以推出具备性价比的产品,进攻年轻人和大众市场,与主打高端的纯电产品实现配合。

只不过,“纯电+增程”这招稳妥之策,已有很多车企看到并早早布局。

比如深蓝品牌推出的S7,走的就是增程、纯电并行路线,已连续两月交付破万;零跑也于今年9月基于纯电C01的基础上,推出C01增程版及C11超级增程版来抢占市场;再往前看,坚持增程路线的理想汽车,也宣布会在今年底推出纯电产品。

如今,新能源汽车行业已进入到竞争更加激烈的下半场,稍晚上场的小米汽车有着诸多挑战。电动+增程,会是小米汽车打动年轻人的正确方式吗?在行业先行者都已经摘到果实的情况下,小米汽车是否还有机会?

1、纯电+增程双线发展,小米汽车紧追不舍

首款产品还没发布,小米汽车却有了新的产品布局。

根据媒体的报道,可以了解到小米汽车内部目前已确定在纯电动产品的基础上,并行开发增程式电动车。最明显的实证就是小米官网中出现的招聘信息,“增程系统设计开发工程师”相关岗位需求,已出现在招聘信息前列。

根据招聘信息要求,增程系统设计开发工程师需要有3年以上增程系统设计开发或供应商产品管理的工作经验。而与之相关的动力-燃油系统工程师岗位,则被要求有5年及以上主流OEM或供应商相关开发经验,完整量产项目经历。

另外,据36氪报道,小米汽车目前有多代平台在研发推进,一代平台将于明年上市,二代平台计划于2025年推出。从时间进度看,增程车的推出节点可能在二代平台之后。

这就意味着,小米汽车的增程产品,会基于新的平台来研发,并且在纯电动产品上市之后才会发布。

针对这些信息,连线出行向小米汽车求证,只给到了“请再等等小米”的回应,这也侧面印证了小米董事长雷军此前表示“近两年不会再公开回应小米造车的进展”的决定。

回望近段时间的小米汽车,虽然其第一款量产车还未真正露出真容。但随着量产交付节点的逼近,有关小米汽车产品的信息越来越多。

先是有顺为资本投资合伙人胡峥楠通过社交平台,曝光了小米汽车首款产品的能耗测试表现,以及产品的谍照;后有雷军带领团队,亲自去新疆监工产品的夏测。

再之后,市场的消息变得更加“具体”起来。据界面新闻报道,小米汽车目前正在进行试生产,每周大约可生产50辆样车。而试生产,是新车量产前的重要工作之一。该媒体援引知情人士说法表示:“小米汽车预计在最近两个月拿到工信部部的批文,最迟年底前可获批,然后可以开始量产。”

量产需要工厂,更需要工人。连线出行在某招聘App中看到,小米汽车亦庄工厂又在大规模地招聘操作工,工作内容包括压铸/冲压/车身/涂装/总装/电池车间,薪资水平在5000-8000元,具体会根据个人能力定薪。

小米在某招聘平台的信息,图源某招聘App截图

不仅如此,天眼查数据显示,小米成立了武汉小米景明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小米景明科技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分别为雷蕴、李肖爽,注册资本均为1000万人民币,经营范围均包括电子产品销售、汽车销售、新能源汽车整车销售、二手车经纪、小微型客车租赁经营服务等。这也意味着,小米汽车的销售渠道,也正在谋划布局。

在上述招聘App上,连线出行发现,小米汽车开始公开招聘门店店长职位。月薪给到了30000-50000元,在职位信息中,还注明了“北京/天津/太原/石家庄等持续招聘中”。

小米在某招聘平台的信息,图源某招聘App截图

以上这一切,都印证着一个事实——小米汽车的首款产品,已是万事具备。而让小米做出布局增程式技术的决定,或许是看到了行业的变化和趋势。

在刚刚过去的9月,主打增程式产品的理想汽车,销量再创新高,共计交付新车36060辆,同比增长212.7%,创单月交付量新高。但理想汽车CEO李想并不满足于这个成绩。

在今年初的媒体沟通会上,李想提出目标:到2027年,理想汽车要在20万元以上乘用车占据35%的市场份额;2030年,成为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企业,对标特斯拉与苹果。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理想正基于增程式产品的基础上,布局纯电产品体系。按照李想此前做出的预告,会在今年底前发布一款纯电的MPV产品;在明年理想发布的四款车型中,有三款是纯电车型。

看到理想凭借增程式电动车销量快速增长后,此前主打纯电产品的零跑、哪吒们也开始“反向”布局。

上月,零跑汽车发布了起售价为14.58万元的超级增程C01车型,需要注意的是,零跑C01此前一直都是纯电版本,这也帮助其品牌实现宣称的“双动力”战略落地。

与此同时,可以看到与零跑同时第二梯队的哪吒汽车,也在旗下哪吒S中布局了纯电版本和增程版本;隔壁的深蓝汽车,同样在纯电S7的基础上,推出了增程版本的S7。

前有理想、零跑和深蓝,现在小米汽车也进场布局,纯电+增程式“两条腿”走路的行业趋势愈发明显,而这些车企会对此布局,自然不是没有原因的。

2、为何都要“两条腿走路”?

在市场里,一家行业重注一个赛道,需要前瞻眼光以及一腔孤勇。当行业大多数玩家都在押注时,往往说明赛道前景十分广阔。

在越来越卷的新能源车赛道上,既符合新能源汽车特征,同时又可以满足更多应用场景的增程式电动车,正在成为玩家们公认的“前景广阔”的赛道。

盖世汽车研究院终端数据显示,今年1-8月,我国增程式乘用车销量达31.4万辆,同比增长159.08%,较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两位数的增长态势,增程式汽车成为新能源车企提高销量的新机会。

究其原因,一方面,当前,全球范围内尤其是我国正在大面积推进新能源汽车的普及,但一直以来,关于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问题一直悬而未决。虽然续航里程已经由原来的100-200公里提升至当前的600-800公里,依然无法消除消费者对于续航的担忧。

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车相关的基础设施还未完善,如充换电基础设施的覆盖率及充电速度,依然跟不上消费者的需求。

正如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所说,2023年1-7月的纯电动乘用车国内零售251万台,新建41万个公桩和130万个私桩。纯电动乘用车的国内零售规模,公共充电桩如果与私桩看做1:1的用户服务数量对比,则车桩比是1.5:1,充电桩是不足的。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增程式技术可以通过燃烧燃油来为新能源汽车“充电”以续航的方式,似乎可以部分缓解续航焦虑。

这似乎给了身处特斯拉、“蔚小理”身后的造车新势力们一个新的“解法”,这其中自然包括像小米汽车这样的“新新势力”。

在这样的行业背景之下,小米汽车自然不会选择单纯依靠纯电车型去打强敌环伺的市场。反之,如果以当前市场看来反响不错的“电动+增程”两条腿走路的方式,或将满足更多消费者的需求。

因此,姗姗来迟的小米汽车势必要赶上这股热潮。此外,对于小米而言,电动+增程两条腿走路的话,实质也拓展了小米的产品体系,让消费者多一个选择,何乐而不为?

再加上此前小米首款纯电车型的曝光,业界的评价多为“外观设计并没有过多亮点”。这也意味着,单纯靠纯电去抢市场,可能有些难度。

毕竟,纯电产品市场上的内卷程度已经非常之高,各大品牌的产品虽谈不上绝对成熟,但至少是在真正的市场历练多年的成熟产品。而发展增程产品的好处就在于,技术难度较上纯电产品相对更低,且成本也更低。

更为重要的是,用纯电+增程式“两条腿”走路,也有利于小米延续自身性价比的标签。

小米自成立以来,性价比就是其非常明显的标签,无论是当年的小米手机掀起行业变革,小米也凭借打出性价比这张牌,让小米在智能手机行业中快速占据了有利位置。

雷军,图源小米官网

而这样的做法,或许也能沿用到新能源汽车行业。因为对于新能源汽车而言,电池是最核心的零部件,也是整车成本最高的部分。而所有增程车的电池包度数最大也不会超过40度,对比纯电车型动辄80度和100度的超大电池包,其整车成本可以实现降低,即使加上一台不到万元的增程发动机,成本同样也下降不少。

电池价差一方面会影响整车实际售价,厂商还可以将这部分成本转移到其他配置中去。如更大的车内空间、更舒适的功能配置、更高阶的智驾硬件、更强的底盘硬件等,最终,增程车要么比同级纯电价格便宜,要么就更大更豪华。

这就意味着,选择了增程电动车,小米汽车不仅可以延续自身熟悉的性价比优势,更加重要的是,还能帮助小米汽车同时覆盖高端+大众市场,实现对新能源汽车全价格带的产品覆盖。

3、双线并行,能助小米汽车更好赶路吗?

自2021年雷军宣布新任小米智能电动汽车业务首席执行官,要“押上人生所有声誉,为小米汽车而战”后,小米在汽车业务上投入巨大。公开资料显示,小米汽车的业务首期投资100亿人民币,预计未来10年投资100亿美元。

如此庞大的投资体量,确实需要“押上人生所有声誉”。但至今为止,小米汽车首款车型尚未亮相,第二款车型又被曝出要追赶增程电动车的潮流。

这样的进度,也让外界不免质疑:电动+增程两条腿走路的方式,真的可以承载小米汽车进入新能源汽车前五的梦想吗?

按传统车企的发展速度,仅2年多就进入试生产阶段、每周生产大约50辆样车的效率已经非常高了,但小米汽车在国内造车新势力的竞争中,已是落后了几个身位。

从目前的状况看,无论是在纯电还是增程赛道上早已挤满了众多玩家,竞争早已白热化,小米汽车要如何追赶也是一个问题。

就当前市场来看,早已进入快车道的新能源车型可谓层出不穷,在行业严重内卷中,不少车型开始了比拼配置、比拼价格、比拼场景,以期在市场上开辟一条新的道路。连线出行曾在《2023上海车展成“史上最卷”:卷细节、卷场景、卷成本》一文中对此进行过详细阐述。

此外,2022年,造车新势的“蔚小理”三家的交付量分别为12.2万辆、12万辆、13.3万辆,彼此不分伯仲,呈现出明显的“三国鼎立”之势。到了2023年,蔚来、小鹏和理想三家车企,都已实现了远超去年的成绩表现。

除了国内厂商的夹击外,新能源车企们从去年开始开始打价格战,整体价格还在持续下探,不少国内车企的价格分布空间被打乱。复杂的行情、拥挤的赛道、残酷的竞争,未面世的小米汽车面临的挑战很大。

站在行业角度看,尽管大家都明白,增程车可能只是走向纯电的过渡,未来市场一定属于纯电,但没有人知道过渡期会是多久。就当前来看,至少五年内,兼顾续航和舒适的增程车,仍然是绝大多数用户的备选方案。

即使看起来利好不断,但问题是,面对竞争对手早已成熟的增程技术,小米汽车能否突围?毕竟早早入局增程的车企们已经把目光聚焦在行业真正痛点上,即纯电续航里程、以及百公里油耗上。

比如在前段时间刚结束的AITO新品发布会上,搭载了增程系统的新款问界M7,纯电续航达到了240公里,综合续航达到了1300公里+;而在更早之前,零跑让旗下的增程式C01纯电续航达到了316公里,一度成为行业内外关注的焦点。

而在纯电赛道上,从今年上海车展以来,800V快充已逐渐成为众多车企的补能标配,以尽可能做到用较短的时间,充更多的电,以缓解车主们的续航焦虑,以及优化补能体验。

从以上分析看,小米汽车想要通过纯电+增程式“两条腿”,追赶跑在前面的诸多玩家,有着诸多挑战需要解决。而对于小米汽车而言,也有一个很好的机遇摆在它面前——车手互联。

目前,车手互联已成为新能源汽车行业中的一个热门趋势,前有吉利联合魅族落地了车手互联,后有蔚来也推出了自家的智能手机NIO Phone,来与自家的电动车产品搭配实现车手互联。

作为以智能手机起家的小米,已有十多年的手机研发经验,再加上目前也亲自下场造智能汽车,在智能汽车行业专家王军看来,基于在智能手机+智能汽车两个领域都实现了自主研发和制造,说不定小米汽车在车手互联领域可以带来新意,并且取得优势,毕竟车手互联领域还不成熟。

汽车行业研究员张翔也表示,当前小米汽车仍有机会。“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整个市场燃油机的保有量仍是大头,新能源汽车的保有量在4-5% 左右,所以未来新能源汽车的前景非常巨大。”

他进一步对连线出行解释称:“小米较同行进入市场晚,也有一定好处。此前一些先入者走了一些弯路,小米汽车作为后来者,可以吸取前者的经验,从而让自己跑得更快。”

2024年,也就是明年,是小米汽车一直强调的首款产品上市时间点,与此同时,这也是宝马、奥迪、大众等燃油车玩家,以及蔚小理等众多新能源车企推出新产品的时间。

这就意味着,当小米汽车首款产品上市之时,必然会进入众多纯电动车产品的围攻中。这样看,或许加码增程式路线,正是小米汽车想要破局的举措之一。

连线出行认为 ,小米汽车想要在围攻中真正胜出,必须要在一众玩家中找到自己的差异化竞争优势,以及拿出更多的杀手锏。而小米汽车最终具备多强的竞争力,决定了小米集团未来的想象空间有多大。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