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记者 |
2023年10月14日,数据资产管理论坛(2023)于“全球资产管理中心 上海国际活动周2023”期间举办。
论坛上,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监测中心副主任王建冬指出,短期看,数据基础制度将催生3000-5000亿元规模的数据交易市场,中长期看,数据资产相关市场潜在规模将在60万亿元以上。数据要素定价是开启新的十万亿级市场的“金钥匙”。
他认为,未来,随着数据资产入表等实践的推进,对零级市场中的企业数据资产进行评估定价并确认为资产,能够极大改善资产负债水平,为企业抵押贷款、融资租赁等提供有效支撑。
近年来,我国密集出台相关数据要素市场制度、政策,促使数据资产化在国民经济中发挥价值作用。
上海数据交易所总经理助理刘小钰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数据有三层价值:一个是数据本身的使用价值,一个是基于市场流通的数据交易价值,最后一个是数据实现资产化路径后的资产价值。
目前我国已具备一定基础条件去释放数据的使用价值和交易价值,从基础制度建设到国家组织层面的组建,再到全国各地数据交易所的蓬勃发展,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能够高效衔接,逐步优化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
刘小钰指出,但是第三层价值——数据资产价值的释放,还处在一个很初步的阶段,从宏观统计和国民经济核算视角看,尚未探索出一种方法准确评价数据资产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的价值作用。
2020年1月,在全国统计工作会议上,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部署重点任务时要求“认真开展数据生产要素统计和核算研究”。2020年3月,联合国统计委员会第51次会议将“数据如何纳入国民账户体系”明确列入SNA研究议程。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文授权深圳开展数据生产要素统计核算试点。
“从这一系列动作可以看出,国家的步伐是很快的。”刘小钰认为,2022年我国GDP突破120万亿元,社会面固定资产规模约为1500万亿,由此匡算,数据资产在表内表达将为国家新增万亿级的资产规模。如果在宏观层面上达到万亿级,那微观上对企业而言,国有企业、上市企业、中小企业怎么进行统计核算,其中的想象空间很大。
在刘小钰看来,国家对数据要素的一系列安排有一条主线:《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又称“数据二十条”)对数据产权做了结构性分置,对收益分配、合规流通等做了制度性安排;紧接着部署成立国家数据局,意味着管理模式、产业落地、能力体现、基础设施建设都将迎来新的突破。
为规范企业数据资源相关会计处理,强化相关会计信息披露,今年8月,财政部制定印发了《企业数据资源相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下称“暂行规定”),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
刘小钰分析称,《暂行规定》明确了数据资产入表路径和评估方法:不涵盖企业历史发生过的经营活动、采用成本法、满足条件的可在无形资产或存货的二级科目下表达。这意味着企业需要在资产负债表上做出相应调整。
“一旦数据资产入表和实现有效评估,就意味着企业在会计报表上有了表达,就有了实体经济活动的支撑。”刘小钰对数据资产价值释放持积极态度,她认为,如果数据要素与传统的资本要素相叠加,也就是当企业将优质的数据资产盘活,使得数据资产可以像传统的股票、债券等一样,可以在市场上进行流通交易的时候,其经济价值才能得以真正释放。
目前国内部分地区已在数据资产增信、质押融资、作价入股等领域做了初步探索,为促进数据资产创新应用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上海数据交易所作为国内领先的数据交易机构,是数据资产基础设施的建设者、数据资产化的重要服务方和守门人。
刘小钰表示,上海数交所拥有保障数据合规高效流通的制度体系和基础设施,能为促进数据资产创新应用提供基础支撑;通过探索数据资产创新路径,为未来相关制度、规范、标准、监管、服务的创新与建立形成实践参考。
她指出,若从资本要素的视角观察数据要素,它能够反过来推动企业对数据资源的开发利用,促进更多企业入场进行合规流通交易;也能更好地促进对数据产权的界定,创新数据要素各参与方收益分配路径,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这就是乘数效应的最高阶形态。
全球视角下,数据要素是否能反映实体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的经营状况?刘小钰透露,该议题上海数交所一直放在优先次序上进行研究。
刘小钰举例称,香港虚拟资产市场对虚拟资产的交易管理持较为开放的态度,且在监管方面已有创新探索,对STO(证券化代币)出台了明确监管条例。目前香港虚拟资产市场主流的标的物包括实物资产、基金、债券、权益等,对数据资产这类创新的基础资产标的物保持一种开放乐观的状态。新加坡等市场在资产交易的市场准入方面则更为开放,这可为数据资产提供灵活的交易流通环境。
刘小钰表示,希望未来有机会借助沪港两地优势,将数据资产作为香港虚拟资产市场的新型标的物,为数据资产创新路径探索带来更多的可能性。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