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上海国际艺术节“扶青计划”十周年,首次面向全球青年艺术家委约招募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上海国际艺术节“扶青计划”十周年,首次面向全球青年艺术家委约招募

经过评审筛选,8部舞台艺术委约作品和两个视觉艺术项目脱颖而出,这些作品将于10月20日—11月22日期间亮相上海。

摄影:界面新闻记者王恒远

界面新闻记者 | 林子人

界面新闻编辑 | 黄月

作为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重要板块,每到桂树飘香的10月,扶持青年艺术家计划(下称“扶青计划”)暨青年艺术畅想周就会成为年轻艺术爱好者们的热门打卡项目。

第22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日前开幕,“扶青计划暨青创周”系列活动亦将于明日如约而至。在昨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艺术节副总裁杨佳露介绍了“扶青计划”的十年历程及今年的剧目亮点。

“扶青计划”今年首次面向全球青年艺术家进行委约招募,共收到国内21个省市及英国、德国、奥地利、俄罗斯、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的313个申报项目。全新推出的“扶青计划”视觉艺术板块成为新亮点,申报作品包括绘画、装置、影像、雕塑、多媒体等,征集对象拓展至青年视觉艺术家和青年策展人两个创作群体。

经过评审筛选,8部舞台艺术委约作品和两个视觉艺术项目脱颖而出,这些作品将于10月20日—11月22日期间,在上海戏剧学院、上海国际舞蹈中心、上海大剧院别克中剧场、今潮8弄美术新空间等陆续亮相。

入围作品代表合影(摄影:界面记者王恒远)

张雪峰的现代舞作品《带着疑问与世界对话》站在第一人称的视角,让观众对生活保持好奇追问和热爱;肖智仁带来的面具肢体剧场《面影3.0》则聚焦“老年群体的精神世界”,以面具与肢体为核心元素进行艺术表达。

青年作曲陈耀显带来的混合室内乐与电子音乐作品《丝路流风》融合中国传统乐器与电子音乐新媒体,体现丝绸之路的风采。芬兰的Pangosmos组合以盘古开天辟地为灵感,用《开天记》寻找中华神话中的音乐密码。

赵淼的《右之左》以成熟的肢体表演方式探讨现代人的“关系”;马璇的戏剧《失眠症》聚焦自身与他人的困惑;朱燕鸣和王婉娜通过越剧影像剧场《微神/Vision》向老舍同名小说致敬;李海渊、邵凌霜创作的戏剧《从天而降》借由末世寓言探讨关于生命的思辨。

首次委约的视觉艺术项目包括:策展人王懿泉的群展《无题》,展现与他同代的中国当代艺术家群体的创作实践;周颂凯的个展《未命名的道路》,以艺术家的绘画、影像等作品为视听集合,不断引导观众进行艺术解读。

本次“扶青计划”还分别推出了聚焦人工智能主题以及传递海派温度的音乐剧《还“Ai”》和《云时代》演唱会两个推荐演出。

《还“Ai”》渲染图

此外,还有一部“扶青计划”十周年特别委约作品《彼岸5.0》。两位主创是曾入围往届“扶青计划”的青年作曲家秦毅和徐志博。他们所在的彼岸超媒体工作室是一个由新媒体艺术家、表演艺术家、作曲家、工程师等组成的开放式创作与制作小组。《彼岸5.0》将用创新形式呈现斯特拉文斯基《春之祭》、阿沃·帕特、库塔克、邵青等中外作曲家的作品。

秦毅在新闻发布会现场表示,作为“扶青计划”的首届委约作品创作者,她通过这个契机认识了多位如今彼岸团队的成员。十年来,他们与“扶青计划”共同成长。“我们一直在寻求如何让新媒体艺术和科技更好地融合,一直在思考如何让科技对我们的人生、对我们的当代艺术起到一些作用。(《彼岸5.0》)是我们向扶青计划十周年的一个献礼之作。”

“扶青计划”系列活动将以上海戏剧学院华山路校区为主会场展开。端钧剧场将举办“扶持青年艺术家计划”十周年回顾展,系统性92位青年艺术家的78部作品。参观者还可以通过交互影像、资料检索等手段,对“扶青计划暨青年艺术创想周”启动以来来近500部作品进行深入完整的了解。值得一提的是,展览的户外艺术布置采用了增强现实(AR)的技术。

“扶持青年艺术家计划”十周年回顾展现场(摄影:界面记者王恒远)

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还将与上海戏剧学院联合举办“十年至新,未来可期”专题论坛。论坛特邀国内外多位文化和各领域专家、学者和历年参与“扶青计划”的艺术家,包括“扶青计划”艺委会主席谭盾,美国亚洲协会文化和外交总监瑞秋库珀、澳大利亚墨尔本艺术中心亚太表演艺术三年展创意总监杰夫汉、香港艺术节节目总监苏国云、上海戏剧学院舞蹈学院院长张麟、上海戏剧学院附属戏曲学校校长张军、青年艺术家赵淼、马俊丰、达彦等,以主旨演讲、圆桌对话等形式回顾十年、总结成就和经验。

上海戏剧学院院长黄昌勇表示,上海戏剧学院已与上海国际艺术节坚持了十年的深度合作,在这一过程中,一些如今知名的艺术家、导演正是从“扶青计划”中走出来的。“一座城市的文化、艺术,未来在于青年。没有青年的成长,文化艺术的生命力是难以为继的。”

“扶青计划”成立于2012年,这一综合性原创艺术作品孵化平台迄今为止已委约了92名来自不同领域的华人青年艺术家,呈现了78部风格各异的舞台和视觉艺术作品,其中15部委约作品曾28次赴美国、英国、澳大利亚、以色列、挪威、罗马尼亚、匈牙利、韩国、德国、中国香港地区、中国台湾地区等国家和地区进行国际交流。

2013年起,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与上海戏剧学院还联手打造了“青年艺术创想周”这一集舞台表演、视觉展映、大师讲堂、创意市集于一体的艺术嘉年华活动,本着“开门办节、开门办学、文教结合、打造品牌"的宗旨,对社会各界人士开放。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上海国际艺术节“扶青计划”十周年,首次面向全球青年艺术家委约招募

经过评审筛选,8部舞台艺术委约作品和两个视觉艺术项目脱颖而出,这些作品将于10月20日—11月22日期间亮相上海。

摄影:界面新闻记者王恒远

界面新闻记者 | 林子人

界面新闻编辑 | 黄月

作为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重要板块,每到桂树飘香的10月,扶持青年艺术家计划(下称“扶青计划”)暨青年艺术畅想周就会成为年轻艺术爱好者们的热门打卡项目。

第22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日前开幕,“扶青计划暨青创周”系列活动亦将于明日如约而至。在昨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艺术节副总裁杨佳露介绍了“扶青计划”的十年历程及今年的剧目亮点。

“扶青计划”今年首次面向全球青年艺术家进行委约招募,共收到国内21个省市及英国、德国、奥地利、俄罗斯、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的313个申报项目。全新推出的“扶青计划”视觉艺术板块成为新亮点,申报作品包括绘画、装置、影像、雕塑、多媒体等,征集对象拓展至青年视觉艺术家和青年策展人两个创作群体。

经过评审筛选,8部舞台艺术委约作品和两个视觉艺术项目脱颖而出,这些作品将于10月20日—11月22日期间,在上海戏剧学院、上海国际舞蹈中心、上海大剧院别克中剧场、今潮8弄美术新空间等陆续亮相。

入围作品代表合影(摄影:界面记者王恒远)

张雪峰的现代舞作品《带着疑问与世界对话》站在第一人称的视角,让观众对生活保持好奇追问和热爱;肖智仁带来的面具肢体剧场《面影3.0》则聚焦“老年群体的精神世界”,以面具与肢体为核心元素进行艺术表达。

青年作曲陈耀显带来的混合室内乐与电子音乐作品《丝路流风》融合中国传统乐器与电子音乐新媒体,体现丝绸之路的风采。芬兰的Pangosmos组合以盘古开天辟地为灵感,用《开天记》寻找中华神话中的音乐密码。

赵淼的《右之左》以成熟的肢体表演方式探讨现代人的“关系”;马璇的戏剧《失眠症》聚焦自身与他人的困惑;朱燕鸣和王婉娜通过越剧影像剧场《微神/Vision》向老舍同名小说致敬;李海渊、邵凌霜创作的戏剧《从天而降》借由末世寓言探讨关于生命的思辨。

首次委约的视觉艺术项目包括:策展人王懿泉的群展《无题》,展现与他同代的中国当代艺术家群体的创作实践;周颂凯的个展《未命名的道路》,以艺术家的绘画、影像等作品为视听集合,不断引导观众进行艺术解读。

本次“扶青计划”还分别推出了聚焦人工智能主题以及传递海派温度的音乐剧《还“Ai”》和《云时代》演唱会两个推荐演出。

《还“Ai”》渲染图

此外,还有一部“扶青计划”十周年特别委约作品《彼岸5.0》。两位主创是曾入围往届“扶青计划”的青年作曲家秦毅和徐志博。他们所在的彼岸超媒体工作室是一个由新媒体艺术家、表演艺术家、作曲家、工程师等组成的开放式创作与制作小组。《彼岸5.0》将用创新形式呈现斯特拉文斯基《春之祭》、阿沃·帕特、库塔克、邵青等中外作曲家的作品。

秦毅在新闻发布会现场表示,作为“扶青计划”的首届委约作品创作者,她通过这个契机认识了多位如今彼岸团队的成员。十年来,他们与“扶青计划”共同成长。“我们一直在寻求如何让新媒体艺术和科技更好地融合,一直在思考如何让科技对我们的人生、对我们的当代艺术起到一些作用。(《彼岸5.0》)是我们向扶青计划十周年的一个献礼之作。”

“扶青计划”系列活动将以上海戏剧学院华山路校区为主会场展开。端钧剧场将举办“扶持青年艺术家计划”十周年回顾展,系统性92位青年艺术家的78部作品。参观者还可以通过交互影像、资料检索等手段,对“扶青计划暨青年艺术创想周”启动以来来近500部作品进行深入完整的了解。值得一提的是,展览的户外艺术布置采用了增强现实(AR)的技术。

“扶持青年艺术家计划”十周年回顾展现场(摄影:界面记者王恒远)

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还将与上海戏剧学院联合举办“十年至新,未来可期”专题论坛。论坛特邀国内外多位文化和各领域专家、学者和历年参与“扶青计划”的艺术家,包括“扶青计划”艺委会主席谭盾,美国亚洲协会文化和外交总监瑞秋库珀、澳大利亚墨尔本艺术中心亚太表演艺术三年展创意总监杰夫汉、香港艺术节节目总监苏国云、上海戏剧学院舞蹈学院院长张麟、上海戏剧学院附属戏曲学校校长张军、青年艺术家赵淼、马俊丰、达彦等,以主旨演讲、圆桌对话等形式回顾十年、总结成就和经验。

上海戏剧学院院长黄昌勇表示,上海戏剧学院已与上海国际艺术节坚持了十年的深度合作,在这一过程中,一些如今知名的艺术家、导演正是从“扶青计划”中走出来的。“一座城市的文化、艺术,未来在于青年。没有青年的成长,文化艺术的生命力是难以为继的。”

“扶青计划”成立于2012年,这一综合性原创艺术作品孵化平台迄今为止已委约了92名来自不同领域的华人青年艺术家,呈现了78部风格各异的舞台和视觉艺术作品,其中15部委约作品曾28次赴美国、英国、澳大利亚、以色列、挪威、罗马尼亚、匈牙利、韩国、德国、中国香港地区、中国台湾地区等国家和地区进行国际交流。

2013年起,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与上海戏剧学院还联手打造了“青年艺术创想周”这一集舞台表演、视觉展映、大师讲堂、创意市集于一体的艺术嘉年华活动,本着“开门办节、开门办学、文教结合、打造品牌"的宗旨,对社会各界人士开放。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