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战时访问以色列,拜登释放什么信号?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战时访问以色列,拜登释放什么信号?

“在表达坚定支持以色列的同时,又不被国际社会谴责漠视巴勒斯坦人生命,或许才是外交行动的首要目的。”

2022年7月14日,耶路撒冷,当地举办马卡比运动会开幕式,拜登与以色列总统赫尔佐格拥抱。图源:视觉中国

界面新闻记者 | 刘子象

战争中的以色列即将迎来美国总统到访。

当地时间10月17日凌晨,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在以色列宣布,总统拜登将于18日到来。稍后,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发言人约翰·柯比给出进一步细节称,拜登还将前往约旦,会见约旦、埃及和巴勒斯坦权力机构领导人。而拜登此行的重点是关注“人道主义援助迫切需要进入加沙地区,以及无辜人民能够获得援助”。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上周末对拜登发出了这一邀请。美东时间16日,拜登原计划前往科罗拉多州进行国内议程,但在出发前几小时推迟了行程,并召集情报官员和顾问等高级助手讨论,做出了访问中东的决定。

外界并不对拜登到访能够促使以色列停战寄予多大希望。关于这次访问,柯比称华盛顿“显然不希望看到更多平民遭受苦难”,但是美国“无条件”向以色列运送武器和其他援助物资。美国智库“新美国安全中心”CEO方丹(Richard Fontaine)则表示,拜登此访“将进一步拥抱并重申加沙政权更迭是正确选择”。

同时,以色列国防军最高发言人丹尼尔·赫格里表示,不会因为拜登来访而推迟对哈马斯的攻击,目前军队正在努力“为下一阶段的战争做准备”。另据央视新闻,以色列军方一名发言人称,以军针对加沙地带的下一阶段行动可能与外界的预期不同,“所有人都在谈论地面进攻,但也可能是不同的方式。”

观察人士认为,对于拜登政府来说,在表达坚定支持以色列的同时,又不被国际社会谴责漠视巴勒斯坦人生命,或许才是外交行动的首要目的。

“拜登为以色列挺身而出,认为解散哈马斯是正确的,但他也想表达自己也代表人性”,前美国驻以色列大使尼德斯(Thomas R. Nides)说,“拜登相信他在这里拥有道德权威。”

加沙地带的人道主义局势正愈加严峻。为了“铲除哈马斯”,以色列切断了这里的水电和食物供应,并进行了多日轰炸。同时,以色列正准备发动地面进攻。截至当地时间16日,巴勒斯坦方面已有2808人死亡,超过10950受伤。截至15日晚间,以色列则有至少1400人死亡,3842人受伤。

而在西方社会,民众正因巴以冲突陷入撕裂。在美国大学校园,这种分歧暴露得更加明显。哥伦比亚大学和哈佛大学等高校的学生站队支持冲突双方的同时,互相指责对方“嗜血”。

另外,全球多国也出现了分别支持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游行活动。而在过去几天,不断有巴勒斯坦支持者在美国华盛顿、英国伦敦、澳大利亚墨尔本等地游行,呼吁停止轰炸加沙地区。

亲巴勒斯坦的抗议活动正在全球多地蔓延。

这种潜在的风向转变已引起美国政府注意。两名匿名拜登政府官员对《纽约时报》称,白宫已经注意到了这种“叙事的转变”,并在政府内部进行了评估。

拜登支持以色列的措辞也稍有变化。15日,拜登在电视节目中首次公开呼吁以色列谨慎行事,他警告以色列再次占领加沙“将是一个大错误”。拜登还表示解决方案需要一个巴勒斯坦权力机构,以及一条巴勒斯坦建国之路。

然而,尽管拜登政府展现缓解加沙地带人道主义危机的愿望,但到目前为止没有批评以色列切断加沙地区水电粮的举动。联合国以及阿拉伯国家已公开谴责这一围困行为违反国际法,相当于“集体惩罚”。

随着战争持续,以及人道主义局势恶化,联合国层面也陷入分裂局面。16日晚,一项巴以局势决议草案在联合国安理会表决中未获通过。该草案由俄罗斯提交,草案谴责针对平民的暴力和恐怖主义。但部分西方国家指责草案没有提及谴责哈马斯。

草案通过需要15个安理会成员国(5个常任理事国以及10个非常任理事国)中的至少9个赞成票。最终,5票(中国、俄罗斯、阿联酋、莫桑比克和加蓬)支持,4票(美国、英国、法国和日本)反对,6票弃权。

在表决后的解释性发言中,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张军对决议未能通过“感到极大遗憾”。他表示,人道问题不应被政治化,保护平民应该是所有各方的优先事项。

张军称,俄罗斯提出了决议草案,体现了聚焦人道关切、保护平民的大方向,得到了许多国家包括埃及、沙特、约旦、卡塔尔等阿拉伯国家的共提。中方将始终站在和平一边,站在公道一边,站在国际法一边,同国际社会一道,为早日平息加沙战火、实现巴以和平共处、实现中东长治久安付出不懈努力。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战时访问以色列,拜登释放什么信号?

“在表达坚定支持以色列的同时,又不被国际社会谴责漠视巴勒斯坦人生命,或许才是外交行动的首要目的。”

2022年7月14日,耶路撒冷,当地举办马卡比运动会开幕式,拜登与以色列总统赫尔佐格拥抱。图源:视觉中国

界面新闻记者 | 刘子象

战争中的以色列即将迎来美国总统到访。

当地时间10月17日凌晨,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在以色列宣布,总统拜登将于18日到来。稍后,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发言人约翰·柯比给出进一步细节称,拜登还将前往约旦,会见约旦、埃及和巴勒斯坦权力机构领导人。而拜登此行的重点是关注“人道主义援助迫切需要进入加沙地区,以及无辜人民能够获得援助”。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上周末对拜登发出了这一邀请。美东时间16日,拜登原计划前往科罗拉多州进行国内议程,但在出发前几小时推迟了行程,并召集情报官员和顾问等高级助手讨论,做出了访问中东的决定。

外界并不对拜登到访能够促使以色列停战寄予多大希望。关于这次访问,柯比称华盛顿“显然不希望看到更多平民遭受苦难”,但是美国“无条件”向以色列运送武器和其他援助物资。美国智库“新美国安全中心”CEO方丹(Richard Fontaine)则表示,拜登此访“将进一步拥抱并重申加沙政权更迭是正确选择”。

同时,以色列国防军最高发言人丹尼尔·赫格里表示,不会因为拜登来访而推迟对哈马斯的攻击,目前军队正在努力“为下一阶段的战争做准备”。另据央视新闻,以色列军方一名发言人称,以军针对加沙地带的下一阶段行动可能与外界的预期不同,“所有人都在谈论地面进攻,但也可能是不同的方式。”

观察人士认为,对于拜登政府来说,在表达坚定支持以色列的同时,又不被国际社会谴责漠视巴勒斯坦人生命,或许才是外交行动的首要目的。

“拜登为以色列挺身而出,认为解散哈马斯是正确的,但他也想表达自己也代表人性”,前美国驻以色列大使尼德斯(Thomas R. Nides)说,“拜登相信他在这里拥有道德权威。”

加沙地带的人道主义局势正愈加严峻。为了“铲除哈马斯”,以色列切断了这里的水电和食物供应,并进行了多日轰炸。同时,以色列正准备发动地面进攻。截至当地时间16日,巴勒斯坦方面已有2808人死亡,超过10950受伤。截至15日晚间,以色列则有至少1400人死亡,3842人受伤。

而在西方社会,民众正因巴以冲突陷入撕裂。在美国大学校园,这种分歧暴露得更加明显。哥伦比亚大学和哈佛大学等高校的学生站队支持冲突双方的同时,互相指责对方“嗜血”。

另外,全球多国也出现了分别支持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游行活动。而在过去几天,不断有巴勒斯坦支持者在美国华盛顿、英国伦敦、澳大利亚墨尔本等地游行,呼吁停止轰炸加沙地区。

亲巴勒斯坦的抗议活动正在全球多地蔓延。

这种潜在的风向转变已引起美国政府注意。两名匿名拜登政府官员对《纽约时报》称,白宫已经注意到了这种“叙事的转变”,并在政府内部进行了评估。

拜登支持以色列的措辞也稍有变化。15日,拜登在电视节目中首次公开呼吁以色列谨慎行事,他警告以色列再次占领加沙“将是一个大错误”。拜登还表示解决方案需要一个巴勒斯坦权力机构,以及一条巴勒斯坦建国之路。

然而,尽管拜登政府展现缓解加沙地带人道主义危机的愿望,但到目前为止没有批评以色列切断加沙地区水电粮的举动。联合国以及阿拉伯国家已公开谴责这一围困行为违反国际法,相当于“集体惩罚”。

随着战争持续,以及人道主义局势恶化,联合国层面也陷入分裂局面。16日晚,一项巴以局势决议草案在联合国安理会表决中未获通过。该草案由俄罗斯提交,草案谴责针对平民的暴力和恐怖主义。但部分西方国家指责草案没有提及谴责哈马斯。

草案通过需要15个安理会成员国(5个常任理事国以及10个非常任理事国)中的至少9个赞成票。最终,5票(中国、俄罗斯、阿联酋、莫桑比克和加蓬)支持,4票(美国、英国、法国和日本)反对,6票弃权。

在表决后的解释性发言中,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张军对决议未能通过“感到极大遗憾”。他表示,人道问题不应被政治化,保护平民应该是所有各方的优先事项。

张军称,俄罗斯提出了决议草案,体现了聚焦人道关切、保护平民的大方向,得到了许多国家包括埃及、沙特、约旦、卡塔尔等阿拉伯国家的共提。中方将始终站在和平一边,站在公道一边,站在国际法一边,同国际社会一道,为早日平息加沙战火、实现巴以和平共处、实现中东长治久安付出不懈努力。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