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全球销量屡攀新高,在华增速放缓——跨国车企的“中国局”接下来怎么走?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全球销量屡攀新高,在华增速放缓——跨国车企的“中国局”接下来怎么走?

跨国车企需要重新思考中国市场的地位,并在全球范围内调整战略,以适应新的市场格局。

文|汽车预言家

2023年已经过去四分之三,跨国车企相继发布2023年前三季度销量成绩单。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大众集团、宝马集团等跨国车企均公布了今年前三季度的销量以及在华销量。

数据显示,得益于全球主要汽车市场复苏、销量回升,大部分跨国品牌前三季度的销量基本上都呈增长态势。但除了特斯拉之外,不少在其他市场风生水起的跨国车企却在中国市场接连受挫,市场空间被进一步压缩。

销量表现也进一步反应在财务指标上。根据此前的半年业绩报显示,诸如 Stellantis和雷诺一类的企业,尽管在中国市场面临困境,但在上半年实现了营收和利润的显著增长。另一方面,现代集团,在中国市场表现平平的过去两年里,在第二季度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全球业绩。同样地,尽管日本汽车制造商今年在中国市场遇到了挑战,但这并没有对丰田和日产产生不利影响,它们在第二季度实现了历史新高的利润。

有行业分析人士打趣表示,过去部分跨国车企疑惑的是在全球都挺好,在中国为什么不行。现在一些跨国车企在思考,在全球都挺好,离开中国好像也不赖。 如何重新定位中国市场?似乎成了跨国企业当前必须要重新思考的课题。

按照过去的市场表现,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拉动跨国车企的整体销量,并成为全球销量的重要贡献者。但从目前的数据来看,大部分跨国车企在中国汽车市场的表现未达预期。

德系品牌方面:

上半年,大众集团在其他市场增速均超过10%,但在华销量微跌1.2%,至145.2万辆。大众集团将2023年销量预期从950万辆下调至900万辆。

近日,大众汽车集团在官网发布交付数据,2023年9月,大众集团全球交付830600辆,同比增长9.9%;其中,中国市场交付量为298800辆,同比下降0.9%。2023年1-9月,大众集团全球交付6715800辆,同比增长10.9%;其中,中国市场交付量为2289100辆,同比下降3.0%。然而,其纯电车占整体交付数量的比例仍然稍低于公司自己的目标,并且股票市场也因为数据未达预期而下跌。

有着传统豪华品牌“三巨头”之称的BBA在华销量增长情况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放缓甚至是下降。10月10日,宝马集团在官网发布2023年第三季度销量数据。第三季度,宝马集团共向客户交付621,699辆宝马、MINI和劳斯莱斯汽车,同比增长5.8%。

今年1月至9月,宝马集团全球销量为1,836,563辆,同比增长5.1%,其中中国市场销量602835辆,但同比增长只有1.7%,同比增速仍远远未及其海外市场。 

根据梅赛德斯-奔驰集团官网发布的信息,今年第三季度,梅赛德斯-奔驰乘用车销量同比下跌4%至510,600辆。今年前三个季度,梅赛德斯-奔驰的乘用车累计销量达到1,529,800辆,同比增长2%,符合其全年指导目标(销量与去年持平)。奔驰E级的换代以及供应链瓶颈限制了GLC的供应,影响了奔驰第三季度乘用车销量,但总体来说,奔驰在动荡的市场中表现稳健。尽管梅赛德斯-奔驰前三季度在华累计交付57.87万辆新车,同比增长3%,但其第三季度高端汽车的订单较上年同期下降11%,至69,900辆。其旗舰车型S级轿车的全球销量下降了18%,在最大市场中国的销量下降了12%。

美系品牌方面:

在全美汽车工人联合会(UAW)对待遇调整的诉求影响以及其他汽车品牌的冲击下,通用汽车在中国市场以及全球的市场份额也在持续下降。截至9月,通用汽车及其两家合资企业在中国销售了约152万辆汽车,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2%。

今年第三季度,别克销量下滑18%,至约15.1万辆,凯迪拉克销量下滑20%,至约4.5万辆。雪佛兰销量下滑11%,至约5万辆。在最近的三个月里,五菱和宝骏的总销量下降了11%,降至29.5万辆。

2023年前三季度,特斯拉全球累计交付超132.4万辆,已超过2022年交付总和的131.4万辆。10月2日,特斯拉发布2023年第三季度生产及交付报告。第三季度,特斯拉全球范围内共生产电动车43.05万辆,交付43.51万辆,分别同比增长约18%、27%,环比分别下降10.3%、6.7%。市场预估的第三季度产销量分别为46.2万辆与45.67万辆,实际产销量均低于市场预期。

乘联会数据显示,特斯拉中国9月零售量为43507辆,同比减少43.9%;较其8月64694辆的销量也下滑32.7%,是当月新能源销量前十大汽车厂商中下滑最大的品牌。

今年1-9月,特斯拉中国累计销量为43.37万辆,同比增长36.4%,较此前增速放缓。

日系品牌方面:

2023年上半年,日系车营收、净利润全线下跌,马自达等上半年销量更是缩水49%,几近腰斩。从前三季度数据来看,日系车企的市场份额仍然在不断缩减。

据本田中国公布的销量数据显示,今年9月,本田汽车在中国市场的终端销量达到了109,666辆,同比增长了8.5%。相对于上个月的102,257辆,环比增长幅度也达到了7.2%。总的来说,今年1-9月,本田汽车在中国市场的累计终端销量为831,305辆,同比下跌了20.9%。而在今年上半年,本田汽车销售的表现更是极端低迷。

自1月至9月,日产汽车中国区累计销量为546,744辆,同比下降了34.7%。日产汽车中国区 2023年9月销量为63,823 辆,与去年9月的销量(9.2071万辆)相比,同比下滑30.68%,而且与8月份的销量(6.4905万辆)相比,日产在9月环比下滑1.7%。从以上的数据不难看出,日产汽车当前中国市场销量持续下跌,与其新能源未推出爆款车型,以及全新车型不足有关。

丰田迄今为止没有公布三季度全球销量。但根据其发布的8月全球销量,其相较于去年同期销量增幅达到9.4%,达到了92.4万台,今年1-8月丰田汽车全球销量达到了726万台,同比增幅达到5.9%。但在中国市场,两大合资车企累计销量相加,呈现了负增长态势。

欧洲其它车企方面:

据官方数据,沃尔沃汽车今年前三季度累计实现销量超过12.34万辆,同比增长5.2%。其中中国大陆1-9月累计售出123,471辆,同比增长5.2%。9月,沃尔沃在华市场的销量为15423辆,同比增长4.1%。

Stellantis没有公布三季度销量,但其半年业绩报显示,其以半年332.7万辆的新车销量,实现了984亿欧元净营收和109亿欧元净利润的惊人数据。Stellantis集团上半年虽然卖的车不及大众、丰田,但论起“赚钱”这事,它是名副其实的全球车企第一。

可以看出的是:上到豪华品牌下到大众化的跨国品牌,目前在中国轻则面临增速放缓,重则面临失速的问题。但反观除中国市场之外的全球市场,部分企业仍然活的有滋有味。

这引发了一个深刻的问题:

中国对于跨国车企是否仍然是不可或缺的市场,还是它们应该重新评估其全球战略?

中国汽车市场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充满机遇的市场。巨大的人口和迅速崛起的中产阶层为跨国车企提供了巨大的增长潜力。然而,最近几年中国品牌汽车公司的崛起。中国的汽车制造商,如吉利、长城、奇瑞、长安以及造车新势力们,都取得了显著的市场份额和国际影响力。

有行业分析人士指出,这个趋势表明,中国市场已经不再是跨国车企坚不可摧的优势堡垒市场,跨国车企必须要思考中国市场的角色问题。这对于传统的跨国车企来说,构成了新的挑战,尤其是在中国市场份额下降的情况下。

需要注意的是,跨国车企在除中国外的其他市场,仍然保持着强劲的竞争优势。他们在美国、欧洲和其他地方继续取得成功,这表明他们在全球范围内的实力并未减弱。这引发了一个问题:中国对于跨国车企是否仍然具有同样的重要性?

有行业分析人士指出,答案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中国仍然是一个极具吸引力的市场,但它不再是唯一的关键市场。跨国车企需要重新评估其全球战略,考虑如何平衡在中国和其他市场之间的投资和资源分配。他们需要深入了解中国市场的动态,包括市场趋势、政策变化和竞争局势,以制定更加灵活的策略。

同时,跨国车企也应该继续关注中国市场的机会。虽然竞争激烈,但中国仍然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特别是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跨国车企可以通过创新、定制化产品和与本土合作伙伴的合作,继续在中国市场取得成功。

事实上,诸如大众、丰田一类的企业已经开始联手中国本土的地平线、小鹏、小马智行等企业,全面推进在中国的业务重塑。 不过在行业人士看来,无论跨国车企如何推进业务重塑,有几个方面仍然是需要重视的:

中国汽车市场的竞争激烈,跨国车企在中国市场的地位正在发生变化。他们需要重新思考中国市场的地位,并在全球范围内调整战略,以适应新的市场格局。中国仍然具有重要性,但不再是唯一的焦点,因此跨国车企需要更加多元化和灵活化的战略,以确保持续的全球竞争优势。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全球销量屡攀新高,在华增速放缓——跨国车企的“中国局”接下来怎么走?

跨国车企需要重新思考中国市场的地位,并在全球范围内调整战略,以适应新的市场格局。

文|汽车预言家

2023年已经过去四分之三,跨国车企相继发布2023年前三季度销量成绩单。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大众集团、宝马集团等跨国车企均公布了今年前三季度的销量以及在华销量。

数据显示,得益于全球主要汽车市场复苏、销量回升,大部分跨国品牌前三季度的销量基本上都呈增长态势。但除了特斯拉之外,不少在其他市场风生水起的跨国车企却在中国市场接连受挫,市场空间被进一步压缩。

销量表现也进一步反应在财务指标上。根据此前的半年业绩报显示,诸如 Stellantis和雷诺一类的企业,尽管在中国市场面临困境,但在上半年实现了营收和利润的显著增长。另一方面,现代集团,在中国市场表现平平的过去两年里,在第二季度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全球业绩。同样地,尽管日本汽车制造商今年在中国市场遇到了挑战,但这并没有对丰田和日产产生不利影响,它们在第二季度实现了历史新高的利润。

有行业分析人士打趣表示,过去部分跨国车企疑惑的是在全球都挺好,在中国为什么不行。现在一些跨国车企在思考,在全球都挺好,离开中国好像也不赖。 如何重新定位中国市场?似乎成了跨国企业当前必须要重新思考的课题。

按照过去的市场表现,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拉动跨国车企的整体销量,并成为全球销量的重要贡献者。但从目前的数据来看,大部分跨国车企在中国汽车市场的表现未达预期。

德系品牌方面:

上半年,大众集团在其他市场增速均超过10%,但在华销量微跌1.2%,至145.2万辆。大众集团将2023年销量预期从950万辆下调至900万辆。

近日,大众汽车集团在官网发布交付数据,2023年9月,大众集团全球交付830600辆,同比增长9.9%;其中,中国市场交付量为298800辆,同比下降0.9%。2023年1-9月,大众集团全球交付6715800辆,同比增长10.9%;其中,中国市场交付量为2289100辆,同比下降3.0%。然而,其纯电车占整体交付数量的比例仍然稍低于公司自己的目标,并且股票市场也因为数据未达预期而下跌。

有着传统豪华品牌“三巨头”之称的BBA在华销量增长情况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放缓甚至是下降。10月10日,宝马集团在官网发布2023年第三季度销量数据。第三季度,宝马集团共向客户交付621,699辆宝马、MINI和劳斯莱斯汽车,同比增长5.8%。

今年1月至9月,宝马集团全球销量为1,836,563辆,同比增长5.1%,其中中国市场销量602835辆,但同比增长只有1.7%,同比增速仍远远未及其海外市场。 

根据梅赛德斯-奔驰集团官网发布的信息,今年第三季度,梅赛德斯-奔驰乘用车销量同比下跌4%至510,600辆。今年前三个季度,梅赛德斯-奔驰的乘用车累计销量达到1,529,800辆,同比增长2%,符合其全年指导目标(销量与去年持平)。奔驰E级的换代以及供应链瓶颈限制了GLC的供应,影响了奔驰第三季度乘用车销量,但总体来说,奔驰在动荡的市场中表现稳健。尽管梅赛德斯-奔驰前三季度在华累计交付57.87万辆新车,同比增长3%,但其第三季度高端汽车的订单较上年同期下降11%,至69,900辆。其旗舰车型S级轿车的全球销量下降了18%,在最大市场中国的销量下降了12%。

美系品牌方面:

在全美汽车工人联合会(UAW)对待遇调整的诉求影响以及其他汽车品牌的冲击下,通用汽车在中国市场以及全球的市场份额也在持续下降。截至9月,通用汽车及其两家合资企业在中国销售了约152万辆汽车,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2%。

今年第三季度,别克销量下滑18%,至约15.1万辆,凯迪拉克销量下滑20%,至约4.5万辆。雪佛兰销量下滑11%,至约5万辆。在最近的三个月里,五菱和宝骏的总销量下降了11%,降至29.5万辆。

2023年前三季度,特斯拉全球累计交付超132.4万辆,已超过2022年交付总和的131.4万辆。10月2日,特斯拉发布2023年第三季度生产及交付报告。第三季度,特斯拉全球范围内共生产电动车43.05万辆,交付43.51万辆,分别同比增长约18%、27%,环比分别下降10.3%、6.7%。市场预估的第三季度产销量分别为46.2万辆与45.67万辆,实际产销量均低于市场预期。

乘联会数据显示,特斯拉中国9月零售量为43507辆,同比减少43.9%;较其8月64694辆的销量也下滑32.7%,是当月新能源销量前十大汽车厂商中下滑最大的品牌。

今年1-9月,特斯拉中国累计销量为43.37万辆,同比增长36.4%,较此前增速放缓。

日系品牌方面:

2023年上半年,日系车营收、净利润全线下跌,马自达等上半年销量更是缩水49%,几近腰斩。从前三季度数据来看,日系车企的市场份额仍然在不断缩减。

据本田中国公布的销量数据显示,今年9月,本田汽车在中国市场的终端销量达到了109,666辆,同比增长了8.5%。相对于上个月的102,257辆,环比增长幅度也达到了7.2%。总的来说,今年1-9月,本田汽车在中国市场的累计终端销量为831,305辆,同比下跌了20.9%。而在今年上半年,本田汽车销售的表现更是极端低迷。

自1月至9月,日产汽车中国区累计销量为546,744辆,同比下降了34.7%。日产汽车中国区 2023年9月销量为63,823 辆,与去年9月的销量(9.2071万辆)相比,同比下滑30.68%,而且与8月份的销量(6.4905万辆)相比,日产在9月环比下滑1.7%。从以上的数据不难看出,日产汽车当前中国市场销量持续下跌,与其新能源未推出爆款车型,以及全新车型不足有关。

丰田迄今为止没有公布三季度全球销量。但根据其发布的8月全球销量,其相较于去年同期销量增幅达到9.4%,达到了92.4万台,今年1-8月丰田汽车全球销量达到了726万台,同比增幅达到5.9%。但在中国市场,两大合资车企累计销量相加,呈现了负增长态势。

欧洲其它车企方面:

据官方数据,沃尔沃汽车今年前三季度累计实现销量超过12.34万辆,同比增长5.2%。其中中国大陆1-9月累计售出123,471辆,同比增长5.2%。9月,沃尔沃在华市场的销量为15423辆,同比增长4.1%。

Stellantis没有公布三季度销量,但其半年业绩报显示,其以半年332.7万辆的新车销量,实现了984亿欧元净营收和109亿欧元净利润的惊人数据。Stellantis集团上半年虽然卖的车不及大众、丰田,但论起“赚钱”这事,它是名副其实的全球车企第一。

可以看出的是:上到豪华品牌下到大众化的跨国品牌,目前在中国轻则面临增速放缓,重则面临失速的问题。但反观除中国市场之外的全球市场,部分企业仍然活的有滋有味。

这引发了一个深刻的问题:

中国对于跨国车企是否仍然是不可或缺的市场,还是它们应该重新评估其全球战略?

中国汽车市场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充满机遇的市场。巨大的人口和迅速崛起的中产阶层为跨国车企提供了巨大的增长潜力。然而,最近几年中国品牌汽车公司的崛起。中国的汽车制造商,如吉利、长城、奇瑞、长安以及造车新势力们,都取得了显著的市场份额和国际影响力。

有行业分析人士指出,这个趋势表明,中国市场已经不再是跨国车企坚不可摧的优势堡垒市场,跨国车企必须要思考中国市场的角色问题。这对于传统的跨国车企来说,构成了新的挑战,尤其是在中国市场份额下降的情况下。

需要注意的是,跨国车企在除中国外的其他市场,仍然保持着强劲的竞争优势。他们在美国、欧洲和其他地方继续取得成功,这表明他们在全球范围内的实力并未减弱。这引发了一个问题:中国对于跨国车企是否仍然具有同样的重要性?

有行业分析人士指出,答案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中国仍然是一个极具吸引力的市场,但它不再是唯一的关键市场。跨国车企需要重新评估其全球战略,考虑如何平衡在中国和其他市场之间的投资和资源分配。他们需要深入了解中国市场的动态,包括市场趋势、政策变化和竞争局势,以制定更加灵活的策略。

同时,跨国车企也应该继续关注中国市场的机会。虽然竞争激烈,但中国仍然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特别是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跨国车企可以通过创新、定制化产品和与本土合作伙伴的合作,继续在中国市场取得成功。

事实上,诸如大众、丰田一类的企业已经开始联手中国本土的地平线、小鹏、小马智行等企业,全面推进在中国的业务重塑。 不过在行业人士看来,无论跨国车企如何推进业务重塑,有几个方面仍然是需要重视的:

中国汽车市场的竞争激烈,跨国车企在中国市场的地位正在发生变化。他们需要重新思考中国市场的地位,并在全球范围内调整战略,以适应新的市场格局。中国仍然具有重要性,但不再是唯一的焦点,因此跨国车企需要更加多元化和灵活化的战略,以确保持续的全球竞争优势。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