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全世界人民都喜爱的一种商业形式,我们却正在让它消失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全世界人民都喜爱的一种商业形式,我们却正在让它消失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菜市场是另一种形式的博物馆。它能够最朴素而直接地反映出这座城市平民百姓的生活。在世界上的许多地方,菜市场已经成为深受居民和游客喜爱的商业高地。

当下的中国都市,菜市场是一个正在消失的商业场所。各种城建规划中,总是想要把所谓“脏乱差”的菜市场变成“高大上”的购物中心。这真的有必要吗?

其实,菜市场对于任何一座有文化并且与人亲和的城市来说,都极为重要。因为“想了解一个城市,最快、也是最好的办法,就是去看看那里的博物馆与菜市场。”

在博物馆,你能最快速地了解这个地方的历史和社会变迁,几个小时之内,你能了解这座城市的前世与今生,感受到厚重感。而在菜市场,你能最直观地看到这座城市当下的样子——老百姓每天用怎样的节奏买菜做饭,如何精打细算过日子,这是城市的根本,也是生命力之所在。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菜市场是另一种形式的博物馆。它能够最朴素而直接地反映出这座城市平民百姓的生活。在世界上的许多地方,菜市场已经成为深受居民和游客喜爱的商业高地。

老市场的新生机

就商业形态来说,菜市场未必落后于百货商店或购物中心。即使在商业已经极为发达的欧洲,菜市场也并未过时。

在欧洲,菜市场通常就是食品市场。许多菜市场已经有数百年的历史。一方面经过上百年的积累以及文化的融合,往往能够通过食品的丰富品类吸引本地人以及游客。另一方面,他们也在通过结构改造,比如利用较高的层高营造开阔的空间,提升采购食品时的体验。

马德里圣米格尔(Mercado de San Miguel),是西班牙一个100年的古老市场,曾在上世纪80年代被遗弃,但它在2003年被翻新,并从2009年开始重新开业,因为一个出色的重新定位,取得了杰出的成功。

这个定位就是美食。他们找到33个供应商售卖小零食,一句简单介绍的话就是:聚集当地特色小吃、生猛海鲜、奶酪火腿、酒水饮料,时髦包装下的传统市集。如今的圣米格尔美食市场位于马约尔广场一侧,是一座以铁架为支架的密封式市场,透过摩登造型的钢筯骨架中的大块玻璃墙,老远就可以清清楚楚地感受到矩形的大平房子中斑斓色彩的食品和鼎沸人声。

荷兰鹿特丹缤纷市场(Markthal Rotterdam)是又一个改造成功的典型。缤纷市场位于鹿特丹城市核心区域的Rotte河旁,鹿特丹港于1270年开始修建的地点。2014年10月,在经过五年多的改造后重新开业。

新的建筑为12层设计,是一个巨大拱形建筑,号称世界上最美的菜市场。一、二层部分商户用于经营,共有20间零售商铺、8间餐厅和咖啡厅,并计划部分做有机蔬菜种植,3到12层多为保障性公寓。

如今的缤纷市场聚集了80多个生鲜食品摊位和商铺,涵盖多元化产品:从海鲜到游戏,从卡布奇诺到奶酪,从中国制造到荷兰生产,从冰淇淋到当地特产,从特价优惠到高端餐饮,琳琅满目,数不胜数。开业首年860万到访人次,2016年又增长2%,本地居民占30%-40%。到访人群中提袋率为70%,每年每平米至少贡献1万欧元的营业额。

成为吃货天堂

成为吃货的天堂,是许多菜市场长盛不衰的秘诀。

伦敦博罗市场(Borough Market)坐落于伦敦的萨瑟克区,为伦敦最大的食品市场之一,因出售新鲜而多样的国外食物和让人赞不绝口的当地美食而知名,被誉为“英国顶级鲜货市场”。其实这是一个只有每周四五六开放的广场,平时只是普通的停车场。所以一般比较讲究的人都会来此购物。里面卖的东西非常丰富,吸引了大量知名厨师来此选材。可谓学习和了解烹饪知识的巨大资讯库。

这里的食品和中国的菜市场感觉相差很多,虽然几乎是一样的东西。蔬菜水果的颜色都漂亮的惊人,奶酪都是没切开的最原始的样子,手工制作的面包看起来热气腾腾很美味。好吃的东西很多,很多店家提供试吃,好奇的都可以尝尝,很多本地人也上这里来购买食品品。

日本的菜市场同样以吃为主,同样以规模、种类取胜。在市场环境上没有特别考究,但喜欢生鲜的日本人对于食材的新鲜与丰富极为重视。

日本东京筑地市场(Tsukiji Market)位于东京都中央区筑地的公营批发市场,是日本最大的鱼市场。分为场内交易市场及场外市场。场内市场主要的业务自然是各种海鲜批发。开得快到飞来飞去的电瓶车也是一景。

除了批发,这里还可以观看金枪鱼拍卖。场外市场则有众多其貌不扬的小店铺,但仅仅凭借食物的高口碑就吸引了大量游客前往排队。

突出综合体验

韩国首尔广藏市场(Gwangjang Market)目前是韩国市内规模最大的市场。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04年,距今已有百年的历史了。市场内卖的东西五花八门,有三分之一的商户经营衣饰、布料等,这里还是首尔量身订造韩服的集中地。其余商户就是螺钿漆器、厨房用品、蔬果、海产品、肉类、结婚礼品、祭祀用品等。老市场内贩卖的虽然都是些不出名的品牌,但仔细逛逛也能找到价格低廉却又不输名牌质量的商品。

但最热闹的还是要数小吃摊,现做现卖的风味小吃最受食客们的欢迎,据说到了深夜也摩肩接踵,络绎不绝。最近更是因国内跑男节目而大火。

在中东,集市一般称为巴扎,通常历史悠久、规模巨大、动辄几千家商铺,商品种类包罗万象。且建筑、氛围极具异域风情,流连其中,绝对是一项商业、消费、旅游、文化体验全面结合的活动。

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大巴扎(Kapal ar )是世界上最大的室内集市之一。位于旧城中心位置,建造于1461年,有近550年的历史。采取全封闭式的设计,占地30万平方米,室内大约有65条街道,4400多家商店,以首饰,陶瓷,香料,地毯店而闻名。每天接待的客人大约在25-40万人次,年游客数超过9000万人次,被评为世界上游客数最多的景点。

伊朗德黑兰大巴扎(Grand Bazaar, Tehran)更是有着上千年的历史,现存最老的建筑超过400年历史,另外大部分都超过200年。商品从伊朗特产藏红花、波斯地毯、廉价中国餐具到高档家电无所不包。整个巴扎几乎是一个城中之城,内部清真寺、学校、银行甚至有消防队。

灵活选择场地与形式

相对于购物中心,菜市场最大的优势是其灵活性。除了室内空间,水上、铁道等也是集市可以大展身手的空间。往往这样的集市更加能够和旅游业捆绑,甚至成为全球游客趋之若鹜的目的地。

泰国丹嫩沙多水上市场(Damnoen SaduakFloating Market)位于曼谷市西南,俗称曼谷“水上集市”,是个和当地居民生活有着密切联系的场所。可以站在岸边可以向划着船的售卖者直接购买。也可以坐船穿梭在一艘艘“商家”之间,如果看中某个商品,船家会向商家划去,并用竹竿钩子传递商品。其实类似的水上市场在曼谷周边有不少,如安帕瓦(Amphawa)水上市场,在其它东南亚国家如印尼也有。

泰国美功火车市场(MaeklongRailway Market)则号称“最牛菜市场”,是泰国的神奇一景,是世界唯一的“铁轨上的集市”,每天都有八趟火车经过生意兴隆的美功铁道市场,那情形是十分地惊险,堪称世界上最危险的集市。也就是这份惊险,使得美功火车市场成为泰国一个有名的市井风情胜地,引得各国游客千里迢迢专程前来观光。

由此可见,菜市场作为一种商业场所,不但不会过时,反而更应发扬光大。

(RET睿意德商业地产研究中心研究员Linda)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发布评论

您至少需输入5个字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RET睿意德...
界面财经号
IP属地:福建
中国商业地产全生命周期服务商

下载界面新闻

全世界人民都喜爱的一种商业形式,我们却正在让它消失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菜市场是另一种形式的博物馆。它能够最朴素而直接地反映出这座城市平民百姓的生活。在世界上的许多地方,菜市场已经成为深受居民和游客喜爱的商业高地。

当下的中国都市,菜市场是一个正在消失的商业场所。各种城建规划中,总是想要把所谓“脏乱差”的菜市场变成“高大上”的购物中心。这真的有必要吗?

其实,菜市场对于任何一座有文化并且与人亲和的城市来说,都极为重要。因为“想了解一个城市,最快、也是最好的办法,就是去看看那里的博物馆与菜市场。”

在博物馆,你能最快速地了解这个地方的历史和社会变迁,几个小时之内,你能了解这座城市的前世与今生,感受到厚重感。而在菜市场,你能最直观地看到这座城市当下的样子——老百姓每天用怎样的节奏买菜做饭,如何精打细算过日子,这是城市的根本,也是生命力之所在。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菜市场是另一种形式的博物馆。它能够最朴素而直接地反映出这座城市平民百姓的生活。在世界上的许多地方,菜市场已经成为深受居民和游客喜爱的商业高地。

老市场的新生机

就商业形态来说,菜市场未必落后于百货商店或购物中心。即使在商业已经极为发达的欧洲,菜市场也并未过时。

在欧洲,菜市场通常就是食品市场。许多菜市场已经有数百年的历史。一方面经过上百年的积累以及文化的融合,往往能够通过食品的丰富品类吸引本地人以及游客。另一方面,他们也在通过结构改造,比如利用较高的层高营造开阔的空间,提升采购食品时的体验。

马德里圣米格尔(Mercado de San Miguel),是西班牙一个100年的古老市场,曾在上世纪80年代被遗弃,但它在2003年被翻新,并从2009年开始重新开业,因为一个出色的重新定位,取得了杰出的成功。

这个定位就是美食。他们找到33个供应商售卖小零食,一句简单介绍的话就是:聚集当地特色小吃、生猛海鲜、奶酪火腿、酒水饮料,时髦包装下的传统市集。如今的圣米格尔美食市场位于马约尔广场一侧,是一座以铁架为支架的密封式市场,透过摩登造型的钢筯骨架中的大块玻璃墙,老远就可以清清楚楚地感受到矩形的大平房子中斑斓色彩的食品和鼎沸人声。

荷兰鹿特丹缤纷市场(Markthal Rotterdam)是又一个改造成功的典型。缤纷市场位于鹿特丹城市核心区域的Rotte河旁,鹿特丹港于1270年开始修建的地点。2014年10月,在经过五年多的改造后重新开业。

新的建筑为12层设计,是一个巨大拱形建筑,号称世界上最美的菜市场。一、二层部分商户用于经营,共有20间零售商铺、8间餐厅和咖啡厅,并计划部分做有机蔬菜种植,3到12层多为保障性公寓。

如今的缤纷市场聚集了80多个生鲜食品摊位和商铺,涵盖多元化产品:从海鲜到游戏,从卡布奇诺到奶酪,从中国制造到荷兰生产,从冰淇淋到当地特产,从特价优惠到高端餐饮,琳琅满目,数不胜数。开业首年860万到访人次,2016年又增长2%,本地居民占30%-40%。到访人群中提袋率为70%,每年每平米至少贡献1万欧元的营业额。

成为吃货天堂

成为吃货的天堂,是许多菜市场长盛不衰的秘诀。

伦敦博罗市场(Borough Market)坐落于伦敦的萨瑟克区,为伦敦最大的食品市场之一,因出售新鲜而多样的国外食物和让人赞不绝口的当地美食而知名,被誉为“英国顶级鲜货市场”。其实这是一个只有每周四五六开放的广场,平时只是普通的停车场。所以一般比较讲究的人都会来此购物。里面卖的东西非常丰富,吸引了大量知名厨师来此选材。可谓学习和了解烹饪知识的巨大资讯库。

这里的食品和中国的菜市场感觉相差很多,虽然几乎是一样的东西。蔬菜水果的颜色都漂亮的惊人,奶酪都是没切开的最原始的样子,手工制作的面包看起来热气腾腾很美味。好吃的东西很多,很多店家提供试吃,好奇的都可以尝尝,很多本地人也上这里来购买食品品。

日本的菜市场同样以吃为主,同样以规模、种类取胜。在市场环境上没有特别考究,但喜欢生鲜的日本人对于食材的新鲜与丰富极为重视。

日本东京筑地市场(Tsukiji Market)位于东京都中央区筑地的公营批发市场,是日本最大的鱼市场。分为场内交易市场及场外市场。场内市场主要的业务自然是各种海鲜批发。开得快到飞来飞去的电瓶车也是一景。

除了批发,这里还可以观看金枪鱼拍卖。场外市场则有众多其貌不扬的小店铺,但仅仅凭借食物的高口碑就吸引了大量游客前往排队。

突出综合体验

韩国首尔广藏市场(Gwangjang Market)目前是韩国市内规模最大的市场。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04年,距今已有百年的历史了。市场内卖的东西五花八门,有三分之一的商户经营衣饰、布料等,这里还是首尔量身订造韩服的集中地。其余商户就是螺钿漆器、厨房用品、蔬果、海产品、肉类、结婚礼品、祭祀用品等。老市场内贩卖的虽然都是些不出名的品牌,但仔细逛逛也能找到价格低廉却又不输名牌质量的商品。

但最热闹的还是要数小吃摊,现做现卖的风味小吃最受食客们的欢迎,据说到了深夜也摩肩接踵,络绎不绝。最近更是因国内跑男节目而大火。

在中东,集市一般称为巴扎,通常历史悠久、规模巨大、动辄几千家商铺,商品种类包罗万象。且建筑、氛围极具异域风情,流连其中,绝对是一项商业、消费、旅游、文化体验全面结合的活动。

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大巴扎(Kapal ar )是世界上最大的室内集市之一。位于旧城中心位置,建造于1461年,有近550年的历史。采取全封闭式的设计,占地30万平方米,室内大约有65条街道,4400多家商店,以首饰,陶瓷,香料,地毯店而闻名。每天接待的客人大约在25-40万人次,年游客数超过9000万人次,被评为世界上游客数最多的景点。

伊朗德黑兰大巴扎(Grand Bazaar, Tehran)更是有着上千年的历史,现存最老的建筑超过400年历史,另外大部分都超过200年。商品从伊朗特产藏红花、波斯地毯、廉价中国餐具到高档家电无所不包。整个巴扎几乎是一个城中之城,内部清真寺、学校、银行甚至有消防队。

灵活选择场地与形式

相对于购物中心,菜市场最大的优势是其灵活性。除了室内空间,水上、铁道等也是集市可以大展身手的空间。往往这样的集市更加能够和旅游业捆绑,甚至成为全球游客趋之若鹜的目的地。

泰国丹嫩沙多水上市场(Damnoen SaduakFloating Market)位于曼谷市西南,俗称曼谷“水上集市”,是个和当地居民生活有着密切联系的场所。可以站在岸边可以向划着船的售卖者直接购买。也可以坐船穿梭在一艘艘“商家”之间,如果看中某个商品,船家会向商家划去,并用竹竿钩子传递商品。其实类似的水上市场在曼谷周边有不少,如安帕瓦(Amphawa)水上市场,在其它东南亚国家如印尼也有。

泰国美功火车市场(MaeklongRailway Market)则号称“最牛菜市场”,是泰国的神奇一景,是世界唯一的“铁轨上的集市”,每天都有八趟火车经过生意兴隆的美功铁道市场,那情形是十分地惊险,堪称世界上最危险的集市。也就是这份惊险,使得美功火车市场成为泰国一个有名的市井风情胜地,引得各国游客千里迢迢专程前来观光。

由此可见,菜市场作为一种商业场所,不但不会过时,反而更应发扬光大。

(RET睿意德商业地产研究中心研究员Linda)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