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经济观察团
伴随业务增长和多种外部因素,包括消费金融公司在内的金融机构不良率上升,不良资产处置成为金融业经营中的重要一环。数据显示,2023年1月至8月,银行业金融机构累计处置不良资产1.5万亿元。作为金融机构信贷不良资产处置的重要承担者,委外催收公司的受关注度上升。
近日,新经济观察团经过大量搜索发现,南银法巴消金、湖北消金、盛银消金、中邮消金等多家消费金融公司都采购了委外催收服务,多家的催收服务商名单高达数十家。具体来看:
01、南银法巴消金:入围的催收服务供应商高达59家
据南银法巴消费金融有限公司(简称“南银法巴消金”)今年7月份发布的《催收服务供应商入围采购项目(直营、专营业务)-结果公示》,入围的供应商有59家。
包括,江苏得鱼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宁波涌诚鸿信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南昌轩银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江苏驰誉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深圳奕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南京协融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深圳中海旭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杭州领创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北京分时跃动科技有限公司、杭州义融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浙江友信科技服务有限公司等等,另外比较知名的公司有深圳万乘联合投资有限公司、 浙江申汇金融服务外包有限公司、厦门煌隆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等等。
不过,上述机构未公示具体的中标费率。
一次性采购数十家催收机构服务背后,是南银法巴消金今年来的:“激进式”发展。
南银法巴消金前身为苏宁消金,2022年被南京银行纳入麾下,迅速完成更名、增资等动作,业务开始迅速发展。
2023年上半年,南银法巴消金即以2097.8%的营业收入增速位列消费金融行业第一,营业收入10.11亿,净利润0.47亿同比实现扭亏,总资产226.66亿,环比增加181.08亿,增幅397.28%。
而在9月份,南银法巴消金传出消息,称其将合并吸收日照银行消费金融中心团队,对团队进行大幅度整合。
最近的10月13日,南银法巴消金又在银登中心挂牌公布了2023年第1期个人消费信用不良贷款资产包,首次通过银登转让。
种种迹象表明,南银法巴消金在获得南京银行强势支持之后,业务野心不小。
02、湖北消金:约53家催收机构入围
2023年,湖北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湖北消金”)公布了两份催收服务机构入围名单。
其中,5月份的《湖北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催收服务机构增补入围项目招标中标候选人公示》显示,有深圳市远辉融生管理服务有限公司、重庆雷曼德商务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武汉锦和恒瑞科技有限公司、成都丰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福建省养正商务咨询有限公司、武汉云上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浙江友信科技服务有限公司、青岛联信商务咨询有限公司、成都驰卡商务信息咨询有限公司等15家催收机构增补入围。
在更早前的2月份,湖北消金公布的《湖北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催收服务机构入围项目招标中标候选人公示》显示,约38家催收机构入围。
上述采购项目分为7个不同标包,分别为采购委外服务商并建立全辖机构库;线下华中区域催收;线下西南区域催收;线下华东区域催收;线下华南区域催收;线下西北区域催收,以及线下华北、东北区域催收,七个标包之间有多个机构重复出现。
公开资料显示,湖北消金2015年4月开业,截止2022年末,注册资本金10.058亿元。
业务上看,湖北消金从早期的以线下业务为主,向线上线下并行的业务模式转变,通过“线下自营”与“线上自营”两大模式,提升自营业务能力。
2023年上半年,湖北消金实现营业收入4.9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5.44%;净利润0.6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0%,整体处于行业中尾部。
资产质量方面,湖北消金的不良贷款率逐年上涨,2019-2022年分别为2.21%、2.32%、2.35和2.41%;资本充足率波动中降低,从2019年的17.89%降至2022年的13.77%;拨备覆盖率逐年上涨,从2019年的167.26%增长至2022年的223.59%。
今年8月,湖北消金高管周宗文收到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湖北监管局警告的行政处罚。处罚书显示,经查,周宗文担任湖北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助理兼任深圳管理中心总经理期间,对该公司存在的违规将贷款核心职能外包问题负有管理和领导责任。
03、盛银消金:6家催收机构中标
据今年5月份公布的《盛银消费金融有限公司委外催收服务采购项目采购结果公示》,共有福建新奔腾商务咨询有限公司、北京大信金科金融服务外包有限公司、济南昊舜律所金融后台服务外包有限公司、江西蚨旭信息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华睿信(北京)金融服务外包有限公司、深圳前海凯信联银科技服务有限公司等六家机构中标盛银消金的委外催收项目。
公开资料显示,盛银消金成立于2016年,是东北地区首家消费金融公司,公司总部位于辽宁省沈阳市,注册资本金为3亿元,由于盛京银行和大连德旭经贸有限公司分别持股75%和25%。
业绩方面,根据盛银消金官网,其2022年营业收入为1.78亿元,较上年的2.67亿元同比下降33.34%;公司净利润6470.77万元,上年同期为8047.01万元,同比下降19.59%。
今年7月8日,盛银消金发生股权变更,原股东顺峰投资实业有限公司(简称“顺峰实业”)退出。而顺峰实业自2022年8月以来,多次因未按时履行法律义务而被法院强制执行,累计执行标的超过43亿元。
盛银消金方面曾回应称,本次股权变更是基于公司整体的战略规划,目前顺峰实业的发展与消费金融业务关联度较低,希望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股东方能持续更好地赋能公司主营业务,助力盛银消费金融更好地发展。
目前,盛银消金的第二大股东大连德旭经贸有限公司所持有的相关股权已被冻结,冻结金额为7500万元,冻结期限为两年。
04、中邮消金:外包逾期提醒服务候选机构约99家
第四家有公布委外催收项目公告的是中邮消费金融有限公司。根据今年7月31日公布的《中邮消费金融有限公司2023年至2025年外包逾期提醒服务项目入库候选人公示》,共18个标段的超百家机构成为外包逾期提醒服务候选人,去重后候选机构数量约为99家。
例如,标段一为采购M1及以上驻场项目逾期提醒服务商,共9家入库候选人,为广东创易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南仕邦人力资源有限公司、广州欢创人力资源集团有限公司、大连万形企业信用服务有限公司、深圳前海凯信联银科技服务有限公司、长沙秋晖信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沈阳鼎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南昌传扬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浙江友信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其余标段主要是外包逾期提醒服务(离场)各省市的机构库,标段之间存在重合。
中邮消金成立于2015年11月,总部设在广州,注册资本为30亿元。目前股东有六家,分别为邮储银行、新加坡星展银行、广东三正集团、渤海信托、广百股份、海印股份,持股比例分别为70.5%、16.67%、4.5%、3.67%、3.5%、1.167%。
今年5月底,中邮消金原第六大股东拉卡拉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下称拉卡拉)正式退出。2022年,拉卡拉营业收入为53.66亿元,同比减少18.65%;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亏损14.37亿元,同比减少232.75%;扣非后净亏损1.21亿元,同比减少113.18%。
今年上半年,中邮消金总资产533.16亿元,净资产56.38亿元;营业收入32.94亿元,同比增长11.9%;实现净利润2.50亿元,同比增长了22.5%。
中邮消金表示,公司上半年强化了投诉核查与风险提示,优化64项工作流程;提升消保审查管理能力,开展消保审查827件;组织开展3次集中性消费者权益保护宣传活动,活动受众达110万人次。上半年累计贷款综合价格下降69BP。
不过,在去年,中邮消金业绩坐上了“过山车”。2022年,中邮消金营收60.48亿元,同比增长6%;实现净利润4.43亿元,同比下降64%。
2018年-2021年,中邮消金净利为2.03亿元、3.49亿元、4.02亿元、12.29亿元。可以说,在2022年净利润超10亿元的“昙花一现”之后,中邮消金净利润回到几年前。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