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评论】高负债率、大手笔分红,我们要警惕像福华化学类的IPO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评论】高负债率、大手笔分红,我们要警惕像福华化学类的IPO

福华化学的IPO令人生疑。

图/匡达

文 / 吴治邦

某地产巨头垮塌之后,事后分析来看,公司此前的高负债率和大手笔分红像极了一场庞氏骗局,最终是大量债权人为这场庞氏骗局买单。

近期处于IPO中止状态的福华通达化学股份公司(下文简称:福华化学),公司一方面意欲从市场大手笔募资27.51亿元用作补充流动资金及偿还银行贷款,另一方面又在上市申报前夜实施了26亿元的分红案。市场反馈来看,投资者主要是觉得公司吃相难看,大股东前脚从公司拿到了大笔的现金分红,后脚又意欲从资本市场弥补缺额,相当于股东的分红款变相来自于即将实施的IPO募资。

公开信息显示,福华化学过去三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5184.81、15.85亿元、27.66亿元,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42.98亿元、87.12亿元、95.29亿元。上述数据来看,公司净利润增长远高于营业收入的增长。虽说化工行业,但公司净利润波动如此之大,仍然让外界诧异。与此相对应的是,公司的负债总额长期保持在100亿元上下,资产负债率更是长期在80%附近。

在见证了某地产巨头高负债背景下的高分红,福华化学高负债、高分红的动作难免让人怀疑。同样是重资产行业、高负债率行业,如前文提及的那样,上述地产巨头的利润最终被证实包藏着较大的水分,在不具备分红条件下,相当于变相从外部借钱来分红。

在福华化学的申报稿中,公司强调上市前的分红是为了解决系为了解决与控股股东等关联方之间的非经营性资金往来问题。不过,这恰恰证明公司分红是一不必要的动作。从逻辑上来说,资金占用问题是一本该解决的问题,为何要通过分红来掩盖资金占用问题?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占用的资金又流向了何方?

从申报稿呈现出的信息来看,福华化学的说法也很难完全支持。根据申报稿显示,2022年期初,与福华集团的非经营性资金余额达4.7亿元,与控股股东控制的德邦贸易则为1.45亿元,与实际控制人张华的期初金额为278.61万美元,而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在上述两年的利润分配中将远超过资金占用的金额。

对比某地产巨头的案例,福华化学过去两年超40亿元的利润又是否真实?考虑到公司累计的负债金额和负债率并没有大幅度的变化,公司过去两年超40亿元的净利润是否像某地产巨头一样包含着未知的财务风险。真正健康的分红,应当是资产质量的改善与分红安排成正比,不能为了分红而分红,更不能为了转嫁风险而进行分红。

换而言之,福华化学在负债压力并未显著改善的背景下,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却借着分红从中获取了巨额财富,另一方面还将财务风险变相转移至了资本市场。

申报稿进一步显示,不仅股东可以变相从投资者口袋里掏钱,银行也可以借着福华化学的这场IPO盛宴降低风险敞口。福华化学在申报稿中指出,公司部分募集资金将用作偿还银行贷款,以2022年12月31日合并报表口径的财务数据静态测算,若公司本次17.59亿元募集资金偿还公司的银行借款,公司的借款将由 577,394.98万元减少至40.15亿元,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合并口径)将由76.20%下降至62.73%。

福华化学的这场IPO之旅更像是一场掉期套现、风险转移的盛宴,股东变相从投资者手中获取分红款、降低产业投资风险,银行从投资者收钱降低风险,而一切的风险都将由广大投资者买单。

在有了某地产巨头的前车之鉴,对高负债率、高分红的福华化学,外界自然有理由怀疑其上市的动机,甚至对其华丽的财务数据产生疑虑。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评论】高负债率、大手笔分红,我们要警惕像福华化学类的IPO

福华化学的IPO令人生疑。

图/匡达

文 / 吴治邦

某地产巨头垮塌之后,事后分析来看,公司此前的高负债率和大手笔分红像极了一场庞氏骗局,最终是大量债权人为这场庞氏骗局买单。

近期处于IPO中止状态的福华通达化学股份公司(下文简称:福华化学),公司一方面意欲从市场大手笔募资27.51亿元用作补充流动资金及偿还银行贷款,另一方面又在上市申报前夜实施了26亿元的分红案。市场反馈来看,投资者主要是觉得公司吃相难看,大股东前脚从公司拿到了大笔的现金分红,后脚又意欲从资本市场弥补缺额,相当于股东的分红款变相来自于即将实施的IPO募资。

公开信息显示,福华化学过去三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5184.81、15.85亿元、27.66亿元,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42.98亿元、87.12亿元、95.29亿元。上述数据来看,公司净利润增长远高于营业收入的增长。虽说化工行业,但公司净利润波动如此之大,仍然让外界诧异。与此相对应的是,公司的负债总额长期保持在100亿元上下,资产负债率更是长期在80%附近。

在见证了某地产巨头高负债背景下的高分红,福华化学高负债、高分红的动作难免让人怀疑。同样是重资产行业、高负债率行业,如前文提及的那样,上述地产巨头的利润最终被证实包藏着较大的水分,在不具备分红条件下,相当于变相从外部借钱来分红。

在福华化学的申报稿中,公司强调上市前的分红是为了解决系为了解决与控股股东等关联方之间的非经营性资金往来问题。不过,这恰恰证明公司分红是一不必要的动作。从逻辑上来说,资金占用问题是一本该解决的问题,为何要通过分红来掩盖资金占用问题?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占用的资金又流向了何方?

从申报稿呈现出的信息来看,福华化学的说法也很难完全支持。根据申报稿显示,2022年期初,与福华集团的非经营性资金余额达4.7亿元,与控股股东控制的德邦贸易则为1.45亿元,与实际控制人张华的期初金额为278.61万美元,而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在上述两年的利润分配中将远超过资金占用的金额。

对比某地产巨头的案例,福华化学过去两年超40亿元的利润又是否真实?考虑到公司累计的负债金额和负债率并没有大幅度的变化,公司过去两年超40亿元的净利润是否像某地产巨头一样包含着未知的财务风险。真正健康的分红,应当是资产质量的改善与分红安排成正比,不能为了分红而分红,更不能为了转嫁风险而进行分红。

换而言之,福华化学在负债压力并未显著改善的背景下,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却借着分红从中获取了巨额财富,另一方面还将财务风险变相转移至了资本市场。

申报稿进一步显示,不仅股东可以变相从投资者口袋里掏钱,银行也可以借着福华化学的这场IPO盛宴降低风险敞口。福华化学在申报稿中指出,公司部分募集资金将用作偿还银行贷款,以2022年12月31日合并报表口径的财务数据静态测算,若公司本次17.59亿元募集资金偿还公司的银行借款,公司的借款将由 577,394.98万元减少至40.15亿元,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合并口径)将由76.20%下降至62.73%。

福华化学的这场IPO之旅更像是一场掉期套现、风险转移的盛宴,股东变相从投资者手中获取分红款、降低产业投资风险,银行从投资者收钱降低风险,而一切的风险都将由广大投资者买单。

在有了某地产巨头的前车之鉴,对高负债率、高分红的福华化学,外界自然有理由怀疑其上市的动机,甚至对其华丽的财务数据产生疑虑。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