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菜鸟网络VS京东物流,一场错位的竞争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菜鸟网络VS京东物流,一场错位的竞争

虽然收入已经达到778亿元,但菜鸟仍不能说具有了赚钱的能力。

图片来源:界面新闻| 匡达

文|智瑾财经 木森

菜鸟要“先飞”,成为了阿里拆分后首个拥抱资本市场的子集团。

资料显示,菜鸟的多个指标位列全球第一:2023年财政年度配送超过15亿件跨境电商包裹、App平均月活用户超6000万;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跨境电商仓库建筑面积约300万平方米和由超过17万个驿站组成的数字网络。

这些领先优势加持下,菜鸟近年的增长强劲,2021财年至2023财年(截至3月31日止年度)总收入分别为527.33亿元、668.67亿元、778亿元。然而另一方面,菜鸟并不赚钱,在高企的运营成本之下,过去三个财年亏掉约71亿元。

此外,菜鸟仍与母公司阿里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招股书将此形容为“与阿里巴巴的协同及与客户的深厚链接”。但另一方面阿里是菜鸟的最大单一客户,营收贡献占比近3成。同时,上市前阿里持有菜鸟69.54%的股份,后者的董事会主席蔡崇信、CEO万霖、非执行董事戴珊和蒋凡均是阿里合伙人。

虽然背靠大树,但外部顺丰、极兔、京东物流等群狼环伺,菜鸟想要顺利起飞并不容易。

商流加持的物流巨头

作为阿里巴巴孵化出来的物流与配送平台,菜鸟身上的电商属性较为明显。与其说公司是一家物流公司,更不如说是一家电商物流公司。

招股书中也明确指出,“我们的成立是为了通过提供物流生态体系内其他参与者无法自行开发的物流能力来支持阿里巴巴集团的电商平台增长。”

因此菜鸟资产布局的逻辑遵循着清晰的脉络,主要包括投资物流企业、布局仓库、掌握销售与物流大数据三方面。

分开来看,菜鸟通过投资主要物流企业及区域物流服务商,增强物流运输环节的控制力;

此外,菜鸟以自建、加盟和平台入驻的形式布局仓库,为商品销量较大、出货频率高的品牌提供仓库;

最后,菜鸟掌握入驻品牌库存销售及物流企业运输大数据,完成入仓-数据管理-运输-落地配全过程,同时为不入仓的商家提供物流面单平台,为物流服务商接入订单。

此外,在即时物流方面,菜鸟于2020年全资收购了点我达,为饿了么的配送需求提供了便利的即时物流平台。在其他物流服务商方面及综合供应链服务方面,菜鸟都参与其中,助力阿里进行物流布局。

无论何种形式,菜鸟资产布局的最终目的是提升阿里平台众品类商品的交易效率。

虽然此前菜鸟负责人在接受《中国企业家》采访时提到:“无论‘1+6+N’之前还是之后,菜鸟都要凭借自身的能力去获得市场、获得订单,包括阿里巴巴内部的业务,同样有高标准的体验、成本、效率的要求。菜鸟提供的方案必须有竞争力。”

但不可否认的是,阿里巴巴仍是菜鸟最大客户,在截至今年3月的财年里占菜鸟总收入的28.2%,这一比例在二季度升高到29.7%。

从资本市场的角度看,菜鸟得以成为阿里分拆后首个即将上市的公司,主要是因为其资本故事更清晰。

市场观察人士透露,菜鸟在阿里生态系统中的地位较为特殊,说白了更像是阿里电商体系的基建,为整个阿里电商提供基础保障。将菜鸟分拆上市,可以更好地展示出阿里整体生态系统的价值和发展前景。

菜鸟VS京东物流

若用菜鸟与另一家在港股上市物流公司京东物流相比,二者最突出的区别就是模式不同,菜鸟采用的是整合模式,而京东物流则采用自营模式。

相比起来,从主要资产仓库建设的情况来看,菜鸟仓储建设进度落后于京东,但区域物流整合范围更加广泛。为落实京东仓配一体的物流建设思路,京东进行了大量的资金投入,使得其仓储面积领先于同类企业。菜鸟作为平台,自营仓储设施建设进程稍缓,但其整合社会仓储资源的能力更强。

数据显示,京东物流2020年Q3仓库总面积达2000万平方米,自有土地(仓库、办公楼等)总面积1100万平方米。同期菜鸟自建物流园区仅为315万平方米,但加盟仓储联盟与入驻菜鸟物流市场的服务商仓储面积合计达6645万平方米。

从服务模式来看,菜鸟将电商物流各环节的企业拉入其搭建的物流仓储平台及物流信息平台,然后以大数据作为支撑,调控仓储、配送等环节,打通物流与商流的节点,以更具弹性的方式为阿里电商平台服务。

京东物流在对社会化开放之前,主要服务上游京东商城品牌商和大型企业,在采购-仓储-运输-配送四大环节采用直采或自营方式,提供全链路闭合式物流服务。

京东物流社会化后,逐渐扩展为更广泛的用户提供供应链服务。除提供仓配一体的供应链服务、快递、跨境服务外,围绕京东平台的服务提供细分市场的物流产品,如京东大件、京东冷链等。服务对象从自营走向社会化客户,服务产品从仓配一体供应链服务走向包含丰富细分市场产品综合物流服务商。

所以从物流服务和物流信息平台搭建上来看,菜鸟和京东物流各有长处。

此外,在物流众包领域,两家也存在明显竞争。

点我达是众包模式的即时物流平台,成立先后获得蚂蚁金服、阿里巴巴、饿了么、菜鸟网络等战略投资和资源注入,目前为阿里控股,主要负责阿里系平台的即时物流服务。

达达是众包模式的即时物流平台,先后获得了红杉、DST、京东、沃尔玛等顶级基金和战略合作伙伴的投资,2020年6月纳斯达克IPO上市,上市前京东持股51.4%。主要负责京东系平台及京东合作伙伴的即时物流服务。

全面对比菜鸟和京东物流可以发现,两家企业的基础设施功能类似,向社会提供的服务和产品类似,企业大生态圈也类似。

甚至可以预见,今后菜鸟与京东物流的竞争也是全方位的。从国内到国际、从电商到物流、从客户到用户、从产品到时效、从价格到服务、从科技到品质等等,都将进一步展开角逐。

盈利仍是难题

在国内物流业务上,按收入计,菜鸟是中国第三大质量电商物流公司,市场份额16.4%。同时按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包裹量计,菜鸟还是中国最大的逆向物流解决方案提供商,运营着全球最大的菜鸟驿站网络,日均处理包裹超8000万个。

庞大的服务体系给菜鸟物流带来可观的业绩。2021年-2023年财政年度,菜鸟物流总收入分别为517.33 亿元、668.67 亿元、778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21%。

虽然收入已经达到778亿元,但菜鸟仍不能说具有了赚钱的能力。

报告期内,菜鸟物流录得亏损分别为20.15 亿元、22.86 亿元、28.01亿元,可惜的是其亏损规模也在随营收规模在同步扩大,三年累亏71.02亿元。

2024财年一季度,即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的三个月,菜鸟的毛利率上升至13.7%,比去年同期增加3.1个百分点。这主要是由于全球干线运输相关成本从2023年初起已恢复正常,导致菜鸟的成本明显下降,并且下降幅度超过了向客户提供的价格减幅。与此同时,2024财年一季度,菜鸟实现净利润2.88亿元,净利率只有1.2%。

与之对照,顺丰控股2023年Q2实现营收1244亿元,净利润168.1亿,净利率3.13%。可见与国内头部物流企业对比之下,菜鸟仍有很大提高空间。

为了获得更多发展机会,菜鸟一直在努力发展国际市场。

从大环境来看,当前跨境电商已经成为外贸增长的新引擎。

海关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我国跨境电商出口为8210亿元,同比增长19.9%。

从招股书披露的数据来看,国际物流业务确实对菜鸟相当重要。

2021财年至2023财年及最近的一季度,其国际物流收入分别为290亿元、349亿元、368亿元,占比分别为55.1%、52.3%、47.4%,占比第一,且均高于国内物流收入。

实际上,除了菜鸟之外,近几年,国内诸多物流巨头都在押注国际市场。

至2022年底,京东物流在全球拥有近90个保税仓库、直邮仓库和海外仓库。此外,2022年京东航空已获批组建,直接对标亚马逊旗下的Prime Air,计划在2030年之前拥有不少于100架货运飞机。

顺丰则斥巨资175.55亿港元收购嘉里物流,加速布局东南亚物流市场,冲击亚洲第一。

前一阵在港交所递交招股书的极兔就更不用说,本身就从海外起家,目前仍稳居东南亚第一大物流公司的宝座。

另外,借助资本力量持续巩固和抢占优势也是众多物流企业的首要举措。

截至目前,京东物流、中通快递、安能物流、顺丰同城、嘉里物流等一批物流企业已经在港股上市。极兔敲钟也已提上日程,按公布的发售价12.00港元计算,极兔速递上市募集资金净额约35.28亿港元。另外,顺丰控股也在8月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证监会近期已对顺丰控股境外发行上市备案出具补充材料要求。

而对于即将到来的物流企业“上市潮”,业内人士透露,物流升级是本轮物流企业上市的重要推手。

“为了提供更高效、更迅速的物流服务,快递公司通过技术创新和网络优化不断推进物流升级,典型的如物流机器人、无人机的应用以及仓储和配送系统的改进等。这一系列的物流升级为企业带来了更多可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资金储备需要,上市作为一种融资手段,可以帮助企业快速建立优势。”上述业内人士透露。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菜鸟网络

154
  • 菜鸟单季营收246.47亿元,全球化业务投入进一步加大
  • 双十一物流观察:快递企业加速出海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菜鸟网络VS京东物流,一场错位的竞争

虽然收入已经达到778亿元,但菜鸟仍不能说具有了赚钱的能力。

图片来源:界面新闻| 匡达

文|智瑾财经 木森

菜鸟要“先飞”,成为了阿里拆分后首个拥抱资本市场的子集团。

资料显示,菜鸟的多个指标位列全球第一:2023年财政年度配送超过15亿件跨境电商包裹、App平均月活用户超6000万;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跨境电商仓库建筑面积约300万平方米和由超过17万个驿站组成的数字网络。

这些领先优势加持下,菜鸟近年的增长强劲,2021财年至2023财年(截至3月31日止年度)总收入分别为527.33亿元、668.67亿元、778亿元。然而另一方面,菜鸟并不赚钱,在高企的运营成本之下,过去三个财年亏掉约71亿元。

此外,菜鸟仍与母公司阿里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招股书将此形容为“与阿里巴巴的协同及与客户的深厚链接”。但另一方面阿里是菜鸟的最大单一客户,营收贡献占比近3成。同时,上市前阿里持有菜鸟69.54%的股份,后者的董事会主席蔡崇信、CEO万霖、非执行董事戴珊和蒋凡均是阿里合伙人。

虽然背靠大树,但外部顺丰、极兔、京东物流等群狼环伺,菜鸟想要顺利起飞并不容易。

商流加持的物流巨头

作为阿里巴巴孵化出来的物流与配送平台,菜鸟身上的电商属性较为明显。与其说公司是一家物流公司,更不如说是一家电商物流公司。

招股书中也明确指出,“我们的成立是为了通过提供物流生态体系内其他参与者无法自行开发的物流能力来支持阿里巴巴集团的电商平台增长。”

因此菜鸟资产布局的逻辑遵循着清晰的脉络,主要包括投资物流企业、布局仓库、掌握销售与物流大数据三方面。

分开来看,菜鸟通过投资主要物流企业及区域物流服务商,增强物流运输环节的控制力;

此外,菜鸟以自建、加盟和平台入驻的形式布局仓库,为商品销量较大、出货频率高的品牌提供仓库;

最后,菜鸟掌握入驻品牌库存销售及物流企业运输大数据,完成入仓-数据管理-运输-落地配全过程,同时为不入仓的商家提供物流面单平台,为物流服务商接入订单。

此外,在即时物流方面,菜鸟于2020年全资收购了点我达,为饿了么的配送需求提供了便利的即时物流平台。在其他物流服务商方面及综合供应链服务方面,菜鸟都参与其中,助力阿里进行物流布局。

无论何种形式,菜鸟资产布局的最终目的是提升阿里平台众品类商品的交易效率。

虽然此前菜鸟负责人在接受《中国企业家》采访时提到:“无论‘1+6+N’之前还是之后,菜鸟都要凭借自身的能力去获得市场、获得订单,包括阿里巴巴内部的业务,同样有高标准的体验、成本、效率的要求。菜鸟提供的方案必须有竞争力。”

但不可否认的是,阿里巴巴仍是菜鸟最大客户,在截至今年3月的财年里占菜鸟总收入的28.2%,这一比例在二季度升高到29.7%。

从资本市场的角度看,菜鸟得以成为阿里分拆后首个即将上市的公司,主要是因为其资本故事更清晰。

市场观察人士透露,菜鸟在阿里生态系统中的地位较为特殊,说白了更像是阿里电商体系的基建,为整个阿里电商提供基础保障。将菜鸟分拆上市,可以更好地展示出阿里整体生态系统的价值和发展前景。

菜鸟VS京东物流

若用菜鸟与另一家在港股上市物流公司京东物流相比,二者最突出的区别就是模式不同,菜鸟采用的是整合模式,而京东物流则采用自营模式。

相比起来,从主要资产仓库建设的情况来看,菜鸟仓储建设进度落后于京东,但区域物流整合范围更加广泛。为落实京东仓配一体的物流建设思路,京东进行了大量的资金投入,使得其仓储面积领先于同类企业。菜鸟作为平台,自营仓储设施建设进程稍缓,但其整合社会仓储资源的能力更强。

数据显示,京东物流2020年Q3仓库总面积达2000万平方米,自有土地(仓库、办公楼等)总面积1100万平方米。同期菜鸟自建物流园区仅为315万平方米,但加盟仓储联盟与入驻菜鸟物流市场的服务商仓储面积合计达6645万平方米。

从服务模式来看,菜鸟将电商物流各环节的企业拉入其搭建的物流仓储平台及物流信息平台,然后以大数据作为支撑,调控仓储、配送等环节,打通物流与商流的节点,以更具弹性的方式为阿里电商平台服务。

京东物流在对社会化开放之前,主要服务上游京东商城品牌商和大型企业,在采购-仓储-运输-配送四大环节采用直采或自营方式,提供全链路闭合式物流服务。

京东物流社会化后,逐渐扩展为更广泛的用户提供供应链服务。除提供仓配一体的供应链服务、快递、跨境服务外,围绕京东平台的服务提供细分市场的物流产品,如京东大件、京东冷链等。服务对象从自营走向社会化客户,服务产品从仓配一体供应链服务走向包含丰富细分市场产品综合物流服务商。

所以从物流服务和物流信息平台搭建上来看,菜鸟和京东物流各有长处。

此外,在物流众包领域,两家也存在明显竞争。

点我达是众包模式的即时物流平台,成立先后获得蚂蚁金服、阿里巴巴、饿了么、菜鸟网络等战略投资和资源注入,目前为阿里控股,主要负责阿里系平台的即时物流服务。

达达是众包模式的即时物流平台,先后获得了红杉、DST、京东、沃尔玛等顶级基金和战略合作伙伴的投资,2020年6月纳斯达克IPO上市,上市前京东持股51.4%。主要负责京东系平台及京东合作伙伴的即时物流服务。

全面对比菜鸟和京东物流可以发现,两家企业的基础设施功能类似,向社会提供的服务和产品类似,企业大生态圈也类似。

甚至可以预见,今后菜鸟与京东物流的竞争也是全方位的。从国内到国际、从电商到物流、从客户到用户、从产品到时效、从价格到服务、从科技到品质等等,都将进一步展开角逐。

盈利仍是难题

在国内物流业务上,按收入计,菜鸟是中国第三大质量电商物流公司,市场份额16.4%。同时按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包裹量计,菜鸟还是中国最大的逆向物流解决方案提供商,运营着全球最大的菜鸟驿站网络,日均处理包裹超8000万个。

庞大的服务体系给菜鸟物流带来可观的业绩。2021年-2023年财政年度,菜鸟物流总收入分别为517.33 亿元、668.67 亿元、778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21%。

虽然收入已经达到778亿元,但菜鸟仍不能说具有了赚钱的能力。

报告期内,菜鸟物流录得亏损分别为20.15 亿元、22.86 亿元、28.01亿元,可惜的是其亏损规模也在随营收规模在同步扩大,三年累亏71.02亿元。

2024财年一季度,即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的三个月,菜鸟的毛利率上升至13.7%,比去年同期增加3.1个百分点。这主要是由于全球干线运输相关成本从2023年初起已恢复正常,导致菜鸟的成本明显下降,并且下降幅度超过了向客户提供的价格减幅。与此同时,2024财年一季度,菜鸟实现净利润2.88亿元,净利率只有1.2%。

与之对照,顺丰控股2023年Q2实现营收1244亿元,净利润168.1亿,净利率3.13%。可见与国内头部物流企业对比之下,菜鸟仍有很大提高空间。

为了获得更多发展机会,菜鸟一直在努力发展国际市场。

从大环境来看,当前跨境电商已经成为外贸增长的新引擎。

海关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我国跨境电商出口为8210亿元,同比增长19.9%。

从招股书披露的数据来看,国际物流业务确实对菜鸟相当重要。

2021财年至2023财年及最近的一季度,其国际物流收入分别为290亿元、349亿元、368亿元,占比分别为55.1%、52.3%、47.4%,占比第一,且均高于国内物流收入。

实际上,除了菜鸟之外,近几年,国内诸多物流巨头都在押注国际市场。

至2022年底,京东物流在全球拥有近90个保税仓库、直邮仓库和海外仓库。此外,2022年京东航空已获批组建,直接对标亚马逊旗下的Prime Air,计划在2030年之前拥有不少于100架货运飞机。

顺丰则斥巨资175.55亿港元收购嘉里物流,加速布局东南亚物流市场,冲击亚洲第一。

前一阵在港交所递交招股书的极兔就更不用说,本身就从海外起家,目前仍稳居东南亚第一大物流公司的宝座。

另外,借助资本力量持续巩固和抢占优势也是众多物流企业的首要举措。

截至目前,京东物流、中通快递、安能物流、顺丰同城、嘉里物流等一批物流企业已经在港股上市。极兔敲钟也已提上日程,按公布的发售价12.00港元计算,极兔速递上市募集资金净额约35.28亿港元。另外,顺丰控股也在8月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证监会近期已对顺丰控股境外发行上市备案出具补充材料要求。

而对于即将到来的物流企业“上市潮”,业内人士透露,物流升级是本轮物流企业上市的重要推手。

“为了提供更高效、更迅速的物流服务,快递公司通过技术创新和网络优化不断推进物流升级,典型的如物流机器人、无人机的应用以及仓储和配送系统的改进等。这一系列的物流升级为企业带来了更多可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资金储备需要,上市作为一种融资手段,可以帮助企业快速建立优势。”上述业内人士透露。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