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创12个季度最低增速,亿纬锂能如何破解产业周期劫?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创12个季度最低增速,亿纬锂能如何破解产业周期劫?

巨头的抉择与定力。

文|24潮  

继宁德时代后,又一家锂电巨头发布了三季财报,在产业加速洗牌大势下,其同样面临 “失速” 压力。

10月25日晚间,亿纬锂能(300014.SZ)发布财报显示,其第三季度营业收入为125.53亿元,虽然同比增长了34.16%,但这是其近12个季度以来最低增速;其第三季度净利润更是同比下降了3.42%至13.49亿元,为近五个季度以来首次负增长。

更早的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亿纬锂能 “锂离子电池” 产能利用率为78.47%,同比上一年同期下降了14.59个百分点;而截止9月末,亿纬锂能 “存货” 规模则已增长至历史最高值的87.91亿元,“一降一增” 间尽显企业经营压力。

尤其在产业疯狂扩张与价格战下,产业加速进入洗牌周期。(详见 “动力电池产业内卷已疯狂!” )根据 “鑫椤资讯” 数据显示,10月19日,方形动力电池(磷酸铁锂)和方形动力电池(方形)均价分别为0.48元/W、0.57元/W,较2022年12月30日相比下降了41.82%和38.04%;数据还显示,两款产品最低价已分别降至0.44元/W和0.53元/W。

综合最新产业趋势及变化看,未来动力电池产业博弈,甚至 “战争” 很可能将进一步加剧。此时,巨头的选择和走向备受市场关注,他们每一次重大战略的实施或调整,都可能对未来产业格局产生深远影响。24潮团队分析亿纬锂能公告与财报发现,亿纬锂能正在通过独资/合资方式加速国际化发展与布局,同时加速构建一体化版图,并凭借技术突破与先进产能的极速扩张等手段提升整体竞争实力,其一系列战略布局与选择或许对读者有一定的借鉴或参考价值。

首先看其国际化布局方面:9月6日,亿纬锂能公告称全资孙公司亿纬美国与戴姆勒卡车、PACCAR以及康明斯合资建设21GWh锂电池产能,初期预计主要集中于磷酸铁锂电池路线,主要面向美国商用车市场。

本次合作,亿纬锂能出资1.5亿美元以及开发、制造和商业化许可,持股10%,并收取授权许可费;康明斯、戴姆勒卡车、PACCAR各出资8.3亿美元,各持股30%。此次战略合作主要为了预计降低产品的开发费用和生产费用,同时合作伙伴将成为合资公司的主要客户,并将购买全部或绝大部分产品。

此时,亿纬锂能进击美国市场的节奏可谓非常精准。根据IRA法案,对于重量16000磅以上(4级及以上卡车)商用车给予单车最高4万美元税收抵免,其他商用车为最高7500美元。根据研究机构RMI测算,补贴后,即使对于长途运输,2028年前也有望实现卡车的油电平价,加速重卡电动化。

根据NADA,22年美国8级重卡销量25.4万辆,同比增长15%;4-7级中型卡车销量22.2万辆,同比-6%。假设4-7/8级车单车带电量240/600kWh及远期30%/50%电动化,按22年销量估计,美国4-8级中重型卡车市场对应电池需求62/103GWh,市场空间非常广阔。

尤其是本次合资股东中,戴姆勒卡车与 PACCAR 均为美国卡车龙头。根据NADA,22年戴姆勒旗下Freightliner/Western Star品牌合计在美国8级重卡市占率40.4%,PACCAR旗下 Peterbilt与Kenworth合计29.7%;Freightliner 在美国4-7级卡车市占率22.7%,Peterbilt与Kenworth 合计4.0%。

另据24潮团队统计,在5月、6月和7月亿纬锂能三次发布扩张公告,其计划投入上百亿资金在马来西亚、匈牙利和泰国独资或合资建设电池基地项目,详见下表

在一系列战略布局下,亿纬锂能海外收入也一直保持强劲的增长趋势。比如2022年,亿纬锂能海外收入首次突破100亿元大关,达126.30亿元,十年间,其海外收入规模增长了49.72倍;2023年上半年海外收入再创历史新高,达74.24亿元,同比增长35.20%。随着其全球化布局的逐步深入,其海外收入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其次再看其一体化布局方面:众所周知,由于电池成本大头目前主要在材料端,而制造端占比小。从成本结构拆分看,动力电池的材料成本大概占比85%,人工占比5%,制造费用占比10%,相比而言,实现上游一体化的企业在竞争中更具成本优势。

而笔者分析发现,在动力电池企业中亿纬锂能的一体化布局无论是广度,还是深度上无疑都处于行业前列。其自2021年开始加速构建一体化版图,比如亿纬锂能通过与其他企业成立合资公司或收购股份的方式,不仅涵盖了锂矿、钴资源、镍资源等矿产资源,还覆盖了电解液、隔膜、三元正极、铜箔等锂电材料。在二线锂电池厂商中,亿纬锂能是少数实现了产业链全覆盖的公司之一,布局深度仅次于宁德时代。

根据公司信息,在青海大柴旦盐湖的碳酸锂会有1万多吨左右的产出。如果大体上按照100GWh 的电池销量,亿纬锂能预计可以控制的锂资源供应量应该可以达到40%-50%,基本是业内最高的,而且公司主要以盐湖提锂为主成本还更低。

据华福证券预测,2022年亿纬锂能碳酸锂可自供量约为2779吨,自供比列约为14%,未来还将逐年快速提升,至2024年其碳酸锂自供比例将升至33%,根据其长远产能规划,未来很可能达到49%;而亿纬锂能在上游钴镍、正负极材料、隔膜以及电解液等材料领域的产业布局一旦满产后,预计合计将实现22.3亿元的投资收益。

 

其三在研发与技术突破层面:纵观动力电池商业发展史,围绕 “降本增效” 的技术创新永远是企业,乃至行业得以持续发展的 “主旋律” 。

亿纬锂能董事长刘金成曾公开表示,“大圆柱电池成为行业的王者,已经初露曙光。” 凭借多年的技术突破与实践,目前亿纬锂能推出的4680电池容量为26Ah,是现阶段21700电池容量的5倍以上,是18650电池容量的7倍。根据客户的要求,亿纬锂能还推出了4695尺寸的电芯,分为能量型(E)和功率型(P)。目前公司新一代大圆柱电池(46950)已具有350Wh/kg的能量密度,制造效率提升30%,制造成本降低50%。

根据亿纬锂能公告,其新品端46系列大圆柱电池未来5年已形成客户意向订单约472.31GWh,浙商证券预计今年内亿纬锂能将完成20GWh产能的建设,并在沈阳、成都、匈牙利等地规划产能超50GWh。而据华鑫证券统计,亿纬锂能在圆柱电池领域产能规划已达100GWh,仅次于特斯拉的210GWh的产能规划。

而作为第二增长引擎的储能电池业务,亿纬锂能在技术与客户拓展等领域也获得了重大突破。比如结合对未来储能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判断,亿纬锂能率先发布的领先技术产品LF560K。LF560K采用超大容量(单体电芯容量达 560Ah)的CTT(Cell to TWh)电芯方案,是行业目前普遍采用的280Ah电芯容量的2倍,同时循环次数超过12000次,有效满足储能尤其是中大型储能电池系统对长循环寿命的要求,有效降低储能系统的全生命周期成本。

据其介绍,LF560K兼顾安全性与经济性,同时以 “更便捷(Easier)、更安全(Safer)、更经济(Super Economic)” 三大优势重新定义 ESS(Energy Storage System),可有效满足TWh时代趋势,解决大规模电站时代的管理复杂化、热失控及经济性等问题。该产品发布后,广受客户好评,目前已获取5年内的意向性客户需求超过140GWh,公司规划的行业首个单体规模最大的60GWh超级工厂,已正式启动建设。

其四在提升现金流与资本实力方面:从动力电池与储能产业投资产能与进程看,亿纬锂能无疑是投资最为凶猛的企业之一,据24潮统计,截止6月末,亿纬锂能有20多个重大项目同时进入执行阶段,总投资预算达566.42亿元。据财通证券统计,亿纬锂能动力储能电池总产能规划近400GWh,其中独资产能布局达365GWh。

而纵观中国动力电池产业20年发展史,特别是在过去十年间,中国动力电池产业历过了一轮疯狂的野蛮生长和残酷洗牌,而每一轮产业洗牌几乎都伴随着产业明星的倒下,笔者分析发现,企业大多死于现金流断裂引发的资金危机,所以从投资风险的角度考量,我们在持续关注企业快速扩张的同时,也需持续关注企业资产负债结构,以及融资进展的变化。毕竟没有资金的支持,再好的战略也不过是纸上谈兵。

财报显示,过去几年间亿纬锂能一直在提升造血与筹资能力,据24潮统计,在2014年-2023年9月,亿纬锂能合计造血(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36.54亿元,合计净筹资(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364.07亿元,仅这两项合计为亿纬锂能提供了500.61亿元的现金流,为其凶猛投资布局与强势崛起提供了强力支撑。

截至9月末,亿纬锂能拥有资金储备124.12亿元(含货币资金和交易性金融资产),同比增长了137.01%,即便剔除短期有息债务(短期借款、交易性金融负债、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等)其资金净值为68.78亿元,处于净现金状态,财务结构非常稳健。

纵观锂电商业发展史,技术迭代与产业变局一直都在发生,从原来的锂原电池、3C电池、动力电池以及未来的储能电池等,一轮轮的电池周期总会淘汰无数的企业,也会让好企业穿越周期,并持续发展壮大。

尤其在这新一轮产业洗牌周期中只有把握市场趋势,引领技术创新,且拥有前瞻性的先进产能与全球化布局,资本实力雄厚的企业,才能在未来市场中生存下去,这样的企业也更具有穿越周期、持续发展壮大的基因与实力。笔者认为亿纬具备走的更远的能力。

(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亿纬锂能

4k
  • 亿纬锂能(300014.SZ)获颁欧盟电池法规(EU 2023/1542)全球首张动力电池TÜV SÜD Mark证书
  • 部分媒体就公司公告自行猜测解读,亿纬锂能发布声明回应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创12个季度最低增速,亿纬锂能如何破解产业周期劫?

巨头的抉择与定力。

文|24潮  

继宁德时代后,又一家锂电巨头发布了三季财报,在产业加速洗牌大势下,其同样面临 “失速” 压力。

10月25日晚间,亿纬锂能(300014.SZ)发布财报显示,其第三季度营业收入为125.53亿元,虽然同比增长了34.16%,但这是其近12个季度以来最低增速;其第三季度净利润更是同比下降了3.42%至13.49亿元,为近五个季度以来首次负增长。

更早的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亿纬锂能 “锂离子电池” 产能利用率为78.47%,同比上一年同期下降了14.59个百分点;而截止9月末,亿纬锂能 “存货” 规模则已增长至历史最高值的87.91亿元,“一降一增” 间尽显企业经营压力。

尤其在产业疯狂扩张与价格战下,产业加速进入洗牌周期。(详见 “动力电池产业内卷已疯狂!” )根据 “鑫椤资讯” 数据显示,10月19日,方形动力电池(磷酸铁锂)和方形动力电池(方形)均价分别为0.48元/W、0.57元/W,较2022年12月30日相比下降了41.82%和38.04%;数据还显示,两款产品最低价已分别降至0.44元/W和0.53元/W。

综合最新产业趋势及变化看,未来动力电池产业博弈,甚至 “战争” 很可能将进一步加剧。此时,巨头的选择和走向备受市场关注,他们每一次重大战略的实施或调整,都可能对未来产业格局产生深远影响。24潮团队分析亿纬锂能公告与财报发现,亿纬锂能正在通过独资/合资方式加速国际化发展与布局,同时加速构建一体化版图,并凭借技术突破与先进产能的极速扩张等手段提升整体竞争实力,其一系列战略布局与选择或许对读者有一定的借鉴或参考价值。

首先看其国际化布局方面:9月6日,亿纬锂能公告称全资孙公司亿纬美国与戴姆勒卡车、PACCAR以及康明斯合资建设21GWh锂电池产能,初期预计主要集中于磷酸铁锂电池路线,主要面向美国商用车市场。

本次合作,亿纬锂能出资1.5亿美元以及开发、制造和商业化许可,持股10%,并收取授权许可费;康明斯、戴姆勒卡车、PACCAR各出资8.3亿美元,各持股30%。此次战略合作主要为了预计降低产品的开发费用和生产费用,同时合作伙伴将成为合资公司的主要客户,并将购买全部或绝大部分产品。

此时,亿纬锂能进击美国市场的节奏可谓非常精准。根据IRA法案,对于重量16000磅以上(4级及以上卡车)商用车给予单车最高4万美元税收抵免,其他商用车为最高7500美元。根据研究机构RMI测算,补贴后,即使对于长途运输,2028年前也有望实现卡车的油电平价,加速重卡电动化。

根据NADA,22年美国8级重卡销量25.4万辆,同比增长15%;4-7级中型卡车销量22.2万辆,同比-6%。假设4-7/8级车单车带电量240/600kWh及远期30%/50%电动化,按22年销量估计,美国4-8级中重型卡车市场对应电池需求62/103GWh,市场空间非常广阔。

尤其是本次合资股东中,戴姆勒卡车与 PACCAR 均为美国卡车龙头。根据NADA,22年戴姆勒旗下Freightliner/Western Star品牌合计在美国8级重卡市占率40.4%,PACCAR旗下 Peterbilt与Kenworth合计29.7%;Freightliner 在美国4-7级卡车市占率22.7%,Peterbilt与Kenworth 合计4.0%。

另据24潮团队统计,在5月、6月和7月亿纬锂能三次发布扩张公告,其计划投入上百亿资金在马来西亚、匈牙利和泰国独资或合资建设电池基地项目,详见下表

在一系列战略布局下,亿纬锂能海外收入也一直保持强劲的增长趋势。比如2022年,亿纬锂能海外收入首次突破100亿元大关,达126.30亿元,十年间,其海外收入规模增长了49.72倍;2023年上半年海外收入再创历史新高,达74.24亿元,同比增长35.20%。随着其全球化布局的逐步深入,其海外收入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其次再看其一体化布局方面:众所周知,由于电池成本大头目前主要在材料端,而制造端占比小。从成本结构拆分看,动力电池的材料成本大概占比85%,人工占比5%,制造费用占比10%,相比而言,实现上游一体化的企业在竞争中更具成本优势。

而笔者分析发现,在动力电池企业中亿纬锂能的一体化布局无论是广度,还是深度上无疑都处于行业前列。其自2021年开始加速构建一体化版图,比如亿纬锂能通过与其他企业成立合资公司或收购股份的方式,不仅涵盖了锂矿、钴资源、镍资源等矿产资源,还覆盖了电解液、隔膜、三元正极、铜箔等锂电材料。在二线锂电池厂商中,亿纬锂能是少数实现了产业链全覆盖的公司之一,布局深度仅次于宁德时代。

根据公司信息,在青海大柴旦盐湖的碳酸锂会有1万多吨左右的产出。如果大体上按照100GWh 的电池销量,亿纬锂能预计可以控制的锂资源供应量应该可以达到40%-50%,基本是业内最高的,而且公司主要以盐湖提锂为主成本还更低。

据华福证券预测,2022年亿纬锂能碳酸锂可自供量约为2779吨,自供比列约为14%,未来还将逐年快速提升,至2024年其碳酸锂自供比例将升至33%,根据其长远产能规划,未来很可能达到49%;而亿纬锂能在上游钴镍、正负极材料、隔膜以及电解液等材料领域的产业布局一旦满产后,预计合计将实现22.3亿元的投资收益。

 

其三在研发与技术突破层面:纵观动力电池商业发展史,围绕 “降本增效” 的技术创新永远是企业,乃至行业得以持续发展的 “主旋律” 。

亿纬锂能董事长刘金成曾公开表示,“大圆柱电池成为行业的王者,已经初露曙光。” 凭借多年的技术突破与实践,目前亿纬锂能推出的4680电池容量为26Ah,是现阶段21700电池容量的5倍以上,是18650电池容量的7倍。根据客户的要求,亿纬锂能还推出了4695尺寸的电芯,分为能量型(E)和功率型(P)。目前公司新一代大圆柱电池(46950)已具有350Wh/kg的能量密度,制造效率提升30%,制造成本降低50%。

根据亿纬锂能公告,其新品端46系列大圆柱电池未来5年已形成客户意向订单约472.31GWh,浙商证券预计今年内亿纬锂能将完成20GWh产能的建设,并在沈阳、成都、匈牙利等地规划产能超50GWh。而据华鑫证券统计,亿纬锂能在圆柱电池领域产能规划已达100GWh,仅次于特斯拉的210GWh的产能规划。

而作为第二增长引擎的储能电池业务,亿纬锂能在技术与客户拓展等领域也获得了重大突破。比如结合对未来储能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判断,亿纬锂能率先发布的领先技术产品LF560K。LF560K采用超大容量(单体电芯容量达 560Ah)的CTT(Cell to TWh)电芯方案,是行业目前普遍采用的280Ah电芯容量的2倍,同时循环次数超过12000次,有效满足储能尤其是中大型储能电池系统对长循环寿命的要求,有效降低储能系统的全生命周期成本。

据其介绍,LF560K兼顾安全性与经济性,同时以 “更便捷(Easier)、更安全(Safer)、更经济(Super Economic)” 三大优势重新定义 ESS(Energy Storage System),可有效满足TWh时代趋势,解决大规模电站时代的管理复杂化、热失控及经济性等问题。该产品发布后,广受客户好评,目前已获取5年内的意向性客户需求超过140GWh,公司规划的行业首个单体规模最大的60GWh超级工厂,已正式启动建设。

其四在提升现金流与资本实力方面:从动力电池与储能产业投资产能与进程看,亿纬锂能无疑是投资最为凶猛的企业之一,据24潮统计,截止6月末,亿纬锂能有20多个重大项目同时进入执行阶段,总投资预算达566.42亿元。据财通证券统计,亿纬锂能动力储能电池总产能规划近400GWh,其中独资产能布局达365GWh。

而纵观中国动力电池产业20年发展史,特别是在过去十年间,中国动力电池产业历过了一轮疯狂的野蛮生长和残酷洗牌,而每一轮产业洗牌几乎都伴随着产业明星的倒下,笔者分析发现,企业大多死于现金流断裂引发的资金危机,所以从投资风险的角度考量,我们在持续关注企业快速扩张的同时,也需持续关注企业资产负债结构,以及融资进展的变化。毕竟没有资金的支持,再好的战略也不过是纸上谈兵。

财报显示,过去几年间亿纬锂能一直在提升造血与筹资能力,据24潮统计,在2014年-2023年9月,亿纬锂能合计造血(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36.54亿元,合计净筹资(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364.07亿元,仅这两项合计为亿纬锂能提供了500.61亿元的现金流,为其凶猛投资布局与强势崛起提供了强力支撑。

截至9月末,亿纬锂能拥有资金储备124.12亿元(含货币资金和交易性金融资产),同比增长了137.01%,即便剔除短期有息债务(短期借款、交易性金融负债、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等)其资金净值为68.78亿元,处于净现金状态,财务结构非常稳健。

纵观锂电商业发展史,技术迭代与产业变局一直都在发生,从原来的锂原电池、3C电池、动力电池以及未来的储能电池等,一轮轮的电池周期总会淘汰无数的企业,也会让好企业穿越周期,并持续发展壮大。

尤其在这新一轮产业洗牌周期中只有把握市场趋势,引领技术创新,且拥有前瞻性的先进产能与全球化布局,资本实力雄厚的企业,才能在未来市场中生存下去,这样的企业也更具有穿越周期、持续发展壮大的基因与实力。笔者认为亿纬具备走的更远的能力。

(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