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信息爆炸时代,谁决定了我们看什么?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信息爆炸时代,谁决定了我们看什么?

所有平台都在迎合你的口味,而信息本身的真假、客观、全面都变得不再那么重要了。

文 | Azure

当我们每天通过各种渠道获得大量信息时,有没有想过这些问题:

◆我们看到的信息真的越来越丰富了吗?

◆谁决定了我们看什么?

◆我们屏幕中的世界真实吗?

所有平台都在迎合你的口味,而信息本身的真假、客观、全面都变得不再那么重要了。

像今日头条的SLOGAN:你关心的,才是头条;微信朋友圈会推荐你看“朋友圈热门”;淘宝会根据你的浏览习惯推荐相应的东西给你;百度甚至会根据你看到内容的顺序去做竞价排名。

互联网的传播一直在强调“去中心化”,为了把你留在他们的平台上,你就是中心。

决定你看到什么的,是各种算法。而这种迎合你喜好的算法将会让每一个人都走向越来越狭小的信息分流——你看不到意见相左或拓展世界观的信息或人,只接触到了让你无需用力理解、即可消费的内容。

英国脱欧时,支持留下的人竟然不知道有一半多的人是支持脱欧的,因为他们接收到的信息没有告诉他们这些。

我们泄露了什么?

那么互联网如何精准地得知我们喜欢什么?事实上你的浏览记录、社交信息、发布的内容,不知不觉泄露了自己的性别、年龄、工作、喜好,自己的一切信息。

最了解我们的不再是最亲近的人,而是互联网。

所谓的“大数据”无所不包。打个比方,淘宝网会根据所有用户的数据算出最会冲动购物的人是“25岁射手座月收入在1W左右的一线城市女性”,微信通过你发的内容和浏览的记录在你的朋友圈植入“量身定制”的广告。

我们甚至还会津津乐道这些大数据的精准,却不曾发觉这是建立在侵犯我们私领域的基础上的。互联网的商业模式是基于免费的,而我们与之交换的是自己的隐私。当互联网得到了这些数据,你想不被控制都很难。

所谓“过滤气泡”

“过滤气泡(filter bubble)”不是什么新鲜概念,Eli Pariser早在几年前就提出了,并写了相应的书。2011年他在TED上9分钟的演讲影响了很多人。

扎克伯格认为,“比起非洲无数挣扎在生死线上的难民,此刻你可能更关心自家后院一只奄奄一息的松鼠”。这是建立在“相关性”基础上的网络思维。在谷歌上,不同的人在同一时间搜索“埃及”,得到的结果竟然有天壤之别!

这种现象正在席卷整个网络。 有一大批的公司正在做这样的个性化定制服务。如果你把所有这些过滤器放在一起, 就会得到所谓的“过滤气泡”。你的“过滤气泡”中包含了什么取决于你是谁,也取决于你做的事情。 但你不能决定什么信息可以通过“过滤气泡”。也不知道有什么信息被删除了。

通过社交气泡推送给我们的信息,是各种算法认为我们想看的,其实与我们真正想看的之间有很大差距。Eli认为,我们希望自己看的东西与此刻想看的东西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别。比如我们都想成为看过《罗生门》的那个人, 但事实是现在我们第四次看《神探飞机头》了。

但算法过滤器会根据你此刻的喜好推荐你该看的东西,于是你看到的永远是类似《神探飞机头》的片子,而永远都接触不到《罗生门》了。

我们失去了什么?

在用知乎之类的互联网产品时,它会让你选择自己喜欢的领域,以此为依据推送给你相应的内容。如果你喜欢天文,你会收到越来越多关于天文的信息,而可能永远不会接触到关于历史的知识。

信息和知识之间是存在互补性的,所以我们在接受教育的时期,不管喜不喜欢,还是得学习语文、数学、物理等不同的课程。

虽然处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但在“过滤气泡”的包围中,每个人都沉迷在自己的气泡里,越来越难以和外界沟通。往大了说,还会导致整个社会隔阂丛生,越来越分裂。

其实无论什么时代,信息都是通过筛选后再到我们面前的。在网络和社交媒体尚未如此发达的时候,有一种东西叫“主流媒体”,里面的人工编辑和记者帮我们去过滤信息,决定我们看什么。但我们慢慢地对主流媒体厌倦了,觉得应该进入自己掌握看什么的时代。幸运的是,这个时代很快就到来了,我们可以选择自己的头条,选择更多的内容,不幸的是,这真的更好了吗?

当信息甄选的火炬从人工审核者传递给了计算机算法“审核者”,这些计算机算法自身并没有人所具备的素养和职业道德,它只会把大量类似的信息推送给你,让你花越多的时间停留在上面,推送更多的广告。

如何冲出过滤气泡?​

如果你已经意识到要冲出“社交气泡”了,可以说你已经成功了一半。

要打破“社交泡沫”,首先我们要开启“个人的自觉”,即不再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去主动探索信息,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其实无论依靠何种渠道媒体,算法如何演变,我们都只能能困在各种气泡之中。

我们应该代替其它人和各种算法,自己去筛选各种信息。如果你不想泄露太多自己的信息,冲出种种算法对我们的限制,我们至少可以做以下这些:

关掉 Cookie

Cookies 是网站为了辨别用户身份,储存在用户本地终端上的数据,Cookie 可以记录你经常访问哪类网页、停留多久、什么时间访问……它可以让你的网页浏览变得更轻松,但也会泄露你大量的个人信息。

避免过度社交

不要太过依赖微信、微博、知乎之类的各种社交软件或平台,也不要把这些作为获得信息的主要来源。过度社交会让更多的“社交气泡”把你包围,甚至让你陷入社交焦虑。而分享在各种社交平台上的内容,也不再只是属于你了,在一定程度上是被共享的。

有时候试着读读书和报纸,出去走走,认识更多不同的人,反而是更好的选择。

善用搜索引擎

搜索引擎的强大超乎你的想象,它背后藏着大量的信息,只是可能选择性地对你隐藏了。其实一些简单的搜索技巧就可以让你获得更多有价值的内容,比如在使用Google搜索时,善用“+”、“-”、“site”等符号(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自行搜一下),你会发现得到的信息如此不一样了。

同样,你可以在知乎、微博等平台更多的用搜索功能,而不是依赖它推送给你的信息。

主动订阅各种不同的内容

当然,订阅一些你觉得筛选得不错媒体,让自己去接触很多陌生的甚至并不十分感兴趣的信息也很重要。比如你可以试试订阅「Shop123电商」,比如可以使用RSS订阅信息(大部分网站都有RSS订阅功能),当然,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关掉网络和屏幕,去其它渠道获取信息吧。

来源公众号:Shop123电商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信息爆炸时代,谁决定了我们看什么?

所有平台都在迎合你的口味,而信息本身的真假、客观、全面都变得不再那么重要了。

文 | Azure

当我们每天通过各种渠道获得大量信息时,有没有想过这些问题:

◆我们看到的信息真的越来越丰富了吗?

◆谁决定了我们看什么?

◆我们屏幕中的世界真实吗?

所有平台都在迎合你的口味,而信息本身的真假、客观、全面都变得不再那么重要了。

像今日头条的SLOGAN:你关心的,才是头条;微信朋友圈会推荐你看“朋友圈热门”;淘宝会根据你的浏览习惯推荐相应的东西给你;百度甚至会根据你看到内容的顺序去做竞价排名。

互联网的传播一直在强调“去中心化”,为了把你留在他们的平台上,你就是中心。

决定你看到什么的,是各种算法。而这种迎合你喜好的算法将会让每一个人都走向越来越狭小的信息分流——你看不到意见相左或拓展世界观的信息或人,只接触到了让你无需用力理解、即可消费的内容。

英国脱欧时,支持留下的人竟然不知道有一半多的人是支持脱欧的,因为他们接收到的信息没有告诉他们这些。

我们泄露了什么?

那么互联网如何精准地得知我们喜欢什么?事实上你的浏览记录、社交信息、发布的内容,不知不觉泄露了自己的性别、年龄、工作、喜好,自己的一切信息。

最了解我们的不再是最亲近的人,而是互联网。

所谓的“大数据”无所不包。打个比方,淘宝网会根据所有用户的数据算出最会冲动购物的人是“25岁射手座月收入在1W左右的一线城市女性”,微信通过你发的内容和浏览的记录在你的朋友圈植入“量身定制”的广告。

我们甚至还会津津乐道这些大数据的精准,却不曾发觉这是建立在侵犯我们私领域的基础上的。互联网的商业模式是基于免费的,而我们与之交换的是自己的隐私。当互联网得到了这些数据,你想不被控制都很难。

所谓“过滤气泡”

“过滤气泡(filter bubble)”不是什么新鲜概念,Eli Pariser早在几年前就提出了,并写了相应的书。2011年他在TED上9分钟的演讲影响了很多人。

扎克伯格认为,“比起非洲无数挣扎在生死线上的难民,此刻你可能更关心自家后院一只奄奄一息的松鼠”。这是建立在“相关性”基础上的网络思维。在谷歌上,不同的人在同一时间搜索“埃及”,得到的结果竟然有天壤之别!

这种现象正在席卷整个网络。 有一大批的公司正在做这样的个性化定制服务。如果你把所有这些过滤器放在一起, 就会得到所谓的“过滤气泡”。你的“过滤气泡”中包含了什么取决于你是谁,也取决于你做的事情。 但你不能决定什么信息可以通过“过滤气泡”。也不知道有什么信息被删除了。

通过社交气泡推送给我们的信息,是各种算法认为我们想看的,其实与我们真正想看的之间有很大差距。Eli认为,我们希望自己看的东西与此刻想看的东西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别。比如我们都想成为看过《罗生门》的那个人, 但事实是现在我们第四次看《神探飞机头》了。

但算法过滤器会根据你此刻的喜好推荐你该看的东西,于是你看到的永远是类似《神探飞机头》的片子,而永远都接触不到《罗生门》了。

我们失去了什么?

在用知乎之类的互联网产品时,它会让你选择自己喜欢的领域,以此为依据推送给你相应的内容。如果你喜欢天文,你会收到越来越多关于天文的信息,而可能永远不会接触到关于历史的知识。

信息和知识之间是存在互补性的,所以我们在接受教育的时期,不管喜不喜欢,还是得学习语文、数学、物理等不同的课程。

虽然处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但在“过滤气泡”的包围中,每个人都沉迷在自己的气泡里,越来越难以和外界沟通。往大了说,还会导致整个社会隔阂丛生,越来越分裂。

其实无论什么时代,信息都是通过筛选后再到我们面前的。在网络和社交媒体尚未如此发达的时候,有一种东西叫“主流媒体”,里面的人工编辑和记者帮我们去过滤信息,决定我们看什么。但我们慢慢地对主流媒体厌倦了,觉得应该进入自己掌握看什么的时代。幸运的是,这个时代很快就到来了,我们可以选择自己的头条,选择更多的内容,不幸的是,这真的更好了吗?

当信息甄选的火炬从人工审核者传递给了计算机算法“审核者”,这些计算机算法自身并没有人所具备的素养和职业道德,它只会把大量类似的信息推送给你,让你花越多的时间停留在上面,推送更多的广告。

如何冲出过滤气泡?​

如果你已经意识到要冲出“社交气泡”了,可以说你已经成功了一半。

要打破“社交泡沫”,首先我们要开启“个人的自觉”,即不再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去主动探索信息,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其实无论依靠何种渠道媒体,算法如何演变,我们都只能能困在各种气泡之中。

我们应该代替其它人和各种算法,自己去筛选各种信息。如果你不想泄露太多自己的信息,冲出种种算法对我们的限制,我们至少可以做以下这些:

关掉 Cookie

Cookies 是网站为了辨别用户身份,储存在用户本地终端上的数据,Cookie 可以记录你经常访问哪类网页、停留多久、什么时间访问……它可以让你的网页浏览变得更轻松,但也会泄露你大量的个人信息。

避免过度社交

不要太过依赖微信、微博、知乎之类的各种社交软件或平台,也不要把这些作为获得信息的主要来源。过度社交会让更多的“社交气泡”把你包围,甚至让你陷入社交焦虑。而分享在各种社交平台上的内容,也不再只是属于你了,在一定程度上是被共享的。

有时候试着读读书和报纸,出去走走,认识更多不同的人,反而是更好的选择。

善用搜索引擎

搜索引擎的强大超乎你的想象,它背后藏着大量的信息,只是可能选择性地对你隐藏了。其实一些简单的搜索技巧就可以让你获得更多有价值的内容,比如在使用Google搜索时,善用“+”、“-”、“site”等符号(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自行搜一下),你会发现得到的信息如此不一样了。

同样,你可以在知乎、微博等平台更多的用搜索功能,而不是依赖它推送给你的信息。

主动订阅各种不同的内容

当然,订阅一些你觉得筛选得不错媒体,让自己去接触很多陌生的甚至并不十分感兴趣的信息也很重要。比如你可以试试订阅「Shop123电商」,比如可以使用RSS订阅信息(大部分网站都有RSS订阅功能),当然,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关掉网络和屏幕,去其它渠道获取信息吧。

来源公众号:Shop123电商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