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英伟达“偷袭”英特尔,CPU江湖再掀波澜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英伟达“偷袭”英特尔,CPU江湖再掀波澜

这一次,面临老对手的挑衅,英特尔能守住自己的王座吗?

文|雷科技

当地时间10月26日美股盘后,英特尔公布了三季度财报。许是外界对这份财报本就没抱太大希望,最终公布的成绩反倒不乏惊喜:营收和调整后每股收益都远高于预期,部分业务也录得较高增速。

半导体寒冬之中,英特尔总算稍稍止住颓势,觅得一丝曙光。财报出炉后,其股价一度大涨近7%,投资者用手中的钞票表达了自己的支持。

不过英特尔并非高枕无忧。几个主营业务中,客户计算部门(CCG)、数据中心和人工智能部门(DCAI)、网络和边缘部门(NEX)收入都出现下降,自动驾驶子公司Mobileye的营收增速也逐步回落。

更重要的是,老对手英伟达也开始向英特尔的腹地挺进——据路透社稍早前爆料,英伟达正悄悄研发基于Arm架构的CPU芯片。这么多年来,英特尔、苹果两分天下的CPU市场格局从未遭受实质性挑战。虽然PC市场江河日下,靠着过往打下的江山英特尔还是足以稳坐钓鱼台。

这一次,面临老对手的挑衅,英特尔能守住自己的王座吗?

三季度营收超预期,代工业务开始发威

客观地说,英特尔三季度财报不算出色,好在大部分指标优于市场预期。

先看营收和利润的整体状况。财报显示,三季度英特尔总营收为141.6亿美元,同比下滑8%,高于市场预期的135.3亿美元;净利润则录得2.97亿美元,同比跌幅为71%。

虽然下滑趋势一时半会儿止不住,但从变化曲线来看,营收、利润的跌幅已逐步收窄,这可能是止跌反弹的前兆。其中,营收跌幅为近六个季度最低且时隔五个季度后重新回到个位数,今年前两个季度的同比跌幅则分别达到36.17%和15.48%。

其他各项细分数据也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调整后每股收益为0.41美元,较市场预期几乎翻了一倍;四季度营收预期则在146亿-156亿之间,也显著高于市场预期。

再看各个业务板块的具体情况。

英特尔的头号营收支柱CCG,三季度实现收入为79亿美元,同比下滑3%,该业务集团包含最赚钱的PC(笔记本、台式机)芯片业务。不过纵向对比,今年二季度英特尔CCG集团的收入、同比增速分别只有68亿美元和-12%,如今已经略有进步,增速非常接近由负转正。

CCG何时重返增长轨道,还得看PC市场的表现。好消息是,根据IDC的最新报告,三季度全球PC出货量同比跌幅收窄至7.6%,环比则增长约11%,稍稍止住了下滑势头。考虑到四季度还有“黑五”等传统大促和诸多假日消费旺季,年底前市场有望重返正轨。

相比之下,DCAI和NEX这两个部门的麻烦更多一些。三季度,英特尔DCAI营收为38亿美元,同比下跌10%;NEX营收则录得15亿美元,同比下跌32%。这两项业务收入大跌,都和激烈的市场竞争脱不开关系。

DCAI的主要收入来自服务器芯片,AMD则是其最重要的竞争对手。第三方数据显示,自2021年下半年以来,AMD的服务器处理器市场份额不断增长,切走了英特尔不少蛋糕。

从财报传递的信息来看,AMD带来的冲击是巨大的。英特尔则在去年一季度公布全新的产品路线图、展示产品优势,给客户注入信心。不过AMD也有自己的王牌,使用5nm先进制程的第四代EPYC处理器,两者可谓针锋相对,一时之间恐怕难分胜负。

至于被英特尔寄予厚望的代工部门(IFS),确实足够争气。三季度,其营收同比暴涨299%至3.11亿美元,增速在英特尔各项业务中可谓独领风骚。英特尔对该业务的投入也仍在加码,CEO基辛格此前表示,将在年底前公布新的晶圆厂建设计划。

不过基辛格也承认,IFS是一项针对未来的投资,现在还不能独挑大梁。英特尔的根基是CPU,无论是想在低潮期稳住阵脚,还是想在日后东山再起,这个看家本领都是最关键的。

但现在,在业绩压力之外,英特尔的CPU霸主地位正遭受另一重严峻考验——英伟达也要来偷家了。

躺着赚钱的英伟达,缘何盯上CPU?

英伟达的扩张野心表现在方方面面,也不是第一次插足CPU赛道,只不过此前主要聚焦高性能服务器市场。

在英伟达GTC 2021大会上,黄仁勋亲自登场发布重磅产品NVIDIA Grace。该处理器主要被应用于负担AI推理和高性能计算工作的服务器,根据黄仁勋的介绍,NVIDIA Grace的算力比当时市面上最快的处理器还要高十倍,对提升服务器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产品一经发布,英伟达便拿到瑞士国家超算中心、美国能源部旗下多家实验室的采购订单,可见市场对其算力十分认可。除此之外,英伟达还推出了多款基于Arm架构的服务器CPU,比如Tegra系列。但在消费级市场,英伟达一直涉猎不多,也没有和英特尔形成正面冲突。

乍一看,现在的消费级CPU市场对英伟达也没有太大吸引力:PC需求萎靡不振,终端市场只是稍微止住颓势,距离全面复苏还有一段时间;英特尔这个老牌霸主坐镇,垄断大部分市场份额,新玩家起步十分艰难;英伟达自身的GPU业务赚得盆满钵满,H100可谓供不应求,完全不用为生意发愁。

英伟达到底意欲何图?又或者说,英伟达捕捉到了行业哪些新变化、新机遇?

AI带来新一轮技术革命,也给如一潭死水般的PC市场提供升级方向,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

在CPU中注入AI技术,也不是什么新鲜事,不过此前主要应用于服务器市场。如今这股风潮蔓延至消费级市场,和AI大模型的走红有很大关系。AI+CPU,就是PC厂商正在努力打造的新卖点,也是让PC市场走出寒冬的大好机会。

PC龙头联想在近日首发了首款AI PC,执行副总裁、智能设备业务集团总裁Luca Rossi还在发布会上表示,得益于基于个人体验的定制化升级,AI PC将和传统PC将存在明显的分水岭。作为上游最重要的产业链伙伴,芯片厂商肯定要跟上潮流,甚至走在PC厂商前面。

在英伟达之外,高通、AMD也对PC CPU这条赛道虎视眈眈,前者更是在不久前率先祭出王牌骁龙X Elite。虽然搭载该芯片的产品还要一段时间才能上线,但已掀起业内人士疯狂议论,并认为这是高通向英特尔全面宣战的信号。

PC CPU市场的另一个巨头苹果,也不断提升其M系列芯片的算力水平。高通骁龙X Elite发布后,外界一直热衷于将其拿来和苹果M2系列芯片对比算力,也足以表明消费者、业内人士对AI+CPU这一趋势的关注。

和高通、苹果相比,英伟达在AI技术层面更有底气,自然更不可能错过这个机会了。现在回想起来,当初英伟达愿意溢价近两倍收购Arm,或许早已暗中为进军PC CPU赛道铺路。

只不过,这条路被监管机构无情切断了。如今英伟达和Arm再度牵手,能不能谱写完美的结局?

英特尔的王座还能坐多久?

对于入局CPU的消息,英伟达暂时还没有作出回应。路透社的爆料则指出,其首款产品最早要到2025年才能面世,这当中还有一个漫长的研发、流片过程,前景充满未知。即便明年能成功流片,以英特尔现在的市场份额和完整产业链布局,短时间内也不可能把王座拱手相让。

以去年的数据为参考,根据passMark的报告,英特尔在全球CPU市场的占比接近65%,其他大部分份额归属AMD。中小厂商中,采用X86架构的产品/企业占比颇高,英特尔早已成为游戏规则的制定者。所以英伟达等挑战者,只能另辟蹊径。

在AI+CPU这条道路上,英特尔也早有布局,机敏性绝对不输其他竞争对手。

今年9月,英特尔发布了全新处理器平台Meteor Lake,基于Intel 4制程工艺打造,应用Foveros 3D封装技术和分离式模块结构。Meteor Lake进行的一系列升级,就是为提升下一代处理器的AI算力水平服务。比如根据英特尔公布的SoC模块设计图,我们已经能看到用于提升算力的内置NPU(神经网络处理单元)。

更重要的是,英特尔在AI这条路上仍未停止探索。

今年10月,英特尔宣布推出“AI PC加速计划”,预计和超过100家企业合作,改善下一代PC在游戏、视频、安全性能等环节的AI性能。加强AI算力当然也是十分重要的一环,为此英特尔将和CyberLink在NPU应用方面进行紧密合作,争取更好的推理加速效果,和Blackmagic Design DaVinci合作,优化酷睿Ultra的媒体引擎。

不过英特尔看似稳固的王座下也有隐患——最大的烦恼不是大环境衰落、终端需求萎靡,而是自己的客户、合作伙伴一直在密谋“叛变”。

英伟达密谋研发Arm架构的PC CPU,据悉就受到微软鼓励。路透社援引的知情人士发言指出,微软高管认为基于Arm架构研发的苹果M系列芯片AI算力领先同行,如果英伟达能加入,则能充分利用自己的技术优势弥补差距。

往前追溯,英特尔和微软的合作关系中一直存在不少小摩擦,只是共同的利益将它们牢牢捆绑在一起。比如微软一直对英特尔的价格体系颇有微词,因为这迫使前者降低Windows操作系统定价,双方的暗中博弈也从未停止。而当苹果M系列芯片AI性能狂奔、iOS生态抢走越来越多用户后,矛盾可能会继续激化。

现阶段,英特尔和微软当然还是一荣俱荣,谁也离不开谁。但要是英伟达、高通等对手成功拿过接力棒、提供更多选择,主动权就要来到微软手里了。

只能说实力天平一直在摇摆,AI则是决定胜负的最重要砝码。全面拥抱AI,是英特尔,也是英伟达、高通、AMD们的共同选择。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英特尔

4.8k
  • 美国计划进一步管控先进芯片进入中国,外交部回应
  • 英特尔资本将分拆为独立基金

英伟达

8.6k
  • 黄仁勋已抵达深圳,参加英伟达深圳分公司年会
  • 因美纳与英伟达合作推进多组学数据分析平台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英伟达“偷袭”英特尔,CPU江湖再掀波澜

这一次,面临老对手的挑衅,英特尔能守住自己的王座吗?

文|雷科技

当地时间10月26日美股盘后,英特尔公布了三季度财报。许是外界对这份财报本就没抱太大希望,最终公布的成绩反倒不乏惊喜:营收和调整后每股收益都远高于预期,部分业务也录得较高增速。

半导体寒冬之中,英特尔总算稍稍止住颓势,觅得一丝曙光。财报出炉后,其股价一度大涨近7%,投资者用手中的钞票表达了自己的支持。

不过英特尔并非高枕无忧。几个主营业务中,客户计算部门(CCG)、数据中心和人工智能部门(DCAI)、网络和边缘部门(NEX)收入都出现下降,自动驾驶子公司Mobileye的营收增速也逐步回落。

更重要的是,老对手英伟达也开始向英特尔的腹地挺进——据路透社稍早前爆料,英伟达正悄悄研发基于Arm架构的CPU芯片。这么多年来,英特尔、苹果两分天下的CPU市场格局从未遭受实质性挑战。虽然PC市场江河日下,靠着过往打下的江山英特尔还是足以稳坐钓鱼台。

这一次,面临老对手的挑衅,英特尔能守住自己的王座吗?

三季度营收超预期,代工业务开始发威

客观地说,英特尔三季度财报不算出色,好在大部分指标优于市场预期。

先看营收和利润的整体状况。财报显示,三季度英特尔总营收为141.6亿美元,同比下滑8%,高于市场预期的135.3亿美元;净利润则录得2.97亿美元,同比跌幅为71%。

虽然下滑趋势一时半会儿止不住,但从变化曲线来看,营收、利润的跌幅已逐步收窄,这可能是止跌反弹的前兆。其中,营收跌幅为近六个季度最低且时隔五个季度后重新回到个位数,今年前两个季度的同比跌幅则分别达到36.17%和15.48%。

其他各项细分数据也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调整后每股收益为0.41美元,较市场预期几乎翻了一倍;四季度营收预期则在146亿-156亿之间,也显著高于市场预期。

再看各个业务板块的具体情况。

英特尔的头号营收支柱CCG,三季度实现收入为79亿美元,同比下滑3%,该业务集团包含最赚钱的PC(笔记本、台式机)芯片业务。不过纵向对比,今年二季度英特尔CCG集团的收入、同比增速分别只有68亿美元和-12%,如今已经略有进步,增速非常接近由负转正。

CCG何时重返增长轨道,还得看PC市场的表现。好消息是,根据IDC的最新报告,三季度全球PC出货量同比跌幅收窄至7.6%,环比则增长约11%,稍稍止住了下滑势头。考虑到四季度还有“黑五”等传统大促和诸多假日消费旺季,年底前市场有望重返正轨。

相比之下,DCAI和NEX这两个部门的麻烦更多一些。三季度,英特尔DCAI营收为38亿美元,同比下跌10%;NEX营收则录得15亿美元,同比下跌32%。这两项业务收入大跌,都和激烈的市场竞争脱不开关系。

DCAI的主要收入来自服务器芯片,AMD则是其最重要的竞争对手。第三方数据显示,自2021年下半年以来,AMD的服务器处理器市场份额不断增长,切走了英特尔不少蛋糕。

从财报传递的信息来看,AMD带来的冲击是巨大的。英特尔则在去年一季度公布全新的产品路线图、展示产品优势,给客户注入信心。不过AMD也有自己的王牌,使用5nm先进制程的第四代EPYC处理器,两者可谓针锋相对,一时之间恐怕难分胜负。

至于被英特尔寄予厚望的代工部门(IFS),确实足够争气。三季度,其营收同比暴涨299%至3.11亿美元,增速在英特尔各项业务中可谓独领风骚。英特尔对该业务的投入也仍在加码,CEO基辛格此前表示,将在年底前公布新的晶圆厂建设计划。

不过基辛格也承认,IFS是一项针对未来的投资,现在还不能独挑大梁。英特尔的根基是CPU,无论是想在低潮期稳住阵脚,还是想在日后东山再起,这个看家本领都是最关键的。

但现在,在业绩压力之外,英特尔的CPU霸主地位正遭受另一重严峻考验——英伟达也要来偷家了。

躺着赚钱的英伟达,缘何盯上CPU?

英伟达的扩张野心表现在方方面面,也不是第一次插足CPU赛道,只不过此前主要聚焦高性能服务器市场。

在英伟达GTC 2021大会上,黄仁勋亲自登场发布重磅产品NVIDIA Grace。该处理器主要被应用于负担AI推理和高性能计算工作的服务器,根据黄仁勋的介绍,NVIDIA Grace的算力比当时市面上最快的处理器还要高十倍,对提升服务器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产品一经发布,英伟达便拿到瑞士国家超算中心、美国能源部旗下多家实验室的采购订单,可见市场对其算力十分认可。除此之外,英伟达还推出了多款基于Arm架构的服务器CPU,比如Tegra系列。但在消费级市场,英伟达一直涉猎不多,也没有和英特尔形成正面冲突。

乍一看,现在的消费级CPU市场对英伟达也没有太大吸引力:PC需求萎靡不振,终端市场只是稍微止住颓势,距离全面复苏还有一段时间;英特尔这个老牌霸主坐镇,垄断大部分市场份额,新玩家起步十分艰难;英伟达自身的GPU业务赚得盆满钵满,H100可谓供不应求,完全不用为生意发愁。

英伟达到底意欲何图?又或者说,英伟达捕捉到了行业哪些新变化、新机遇?

AI带来新一轮技术革命,也给如一潭死水般的PC市场提供升级方向,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

在CPU中注入AI技术,也不是什么新鲜事,不过此前主要应用于服务器市场。如今这股风潮蔓延至消费级市场,和AI大模型的走红有很大关系。AI+CPU,就是PC厂商正在努力打造的新卖点,也是让PC市场走出寒冬的大好机会。

PC龙头联想在近日首发了首款AI PC,执行副总裁、智能设备业务集团总裁Luca Rossi还在发布会上表示,得益于基于个人体验的定制化升级,AI PC将和传统PC将存在明显的分水岭。作为上游最重要的产业链伙伴,芯片厂商肯定要跟上潮流,甚至走在PC厂商前面。

在英伟达之外,高通、AMD也对PC CPU这条赛道虎视眈眈,前者更是在不久前率先祭出王牌骁龙X Elite。虽然搭载该芯片的产品还要一段时间才能上线,但已掀起业内人士疯狂议论,并认为这是高通向英特尔全面宣战的信号。

PC CPU市场的另一个巨头苹果,也不断提升其M系列芯片的算力水平。高通骁龙X Elite发布后,外界一直热衷于将其拿来和苹果M2系列芯片对比算力,也足以表明消费者、业内人士对AI+CPU这一趋势的关注。

和高通、苹果相比,英伟达在AI技术层面更有底气,自然更不可能错过这个机会了。现在回想起来,当初英伟达愿意溢价近两倍收购Arm,或许早已暗中为进军PC CPU赛道铺路。

只不过,这条路被监管机构无情切断了。如今英伟达和Arm再度牵手,能不能谱写完美的结局?

英特尔的王座还能坐多久?

对于入局CPU的消息,英伟达暂时还没有作出回应。路透社的爆料则指出,其首款产品最早要到2025年才能面世,这当中还有一个漫长的研发、流片过程,前景充满未知。即便明年能成功流片,以英特尔现在的市场份额和完整产业链布局,短时间内也不可能把王座拱手相让。

以去年的数据为参考,根据passMark的报告,英特尔在全球CPU市场的占比接近65%,其他大部分份额归属AMD。中小厂商中,采用X86架构的产品/企业占比颇高,英特尔早已成为游戏规则的制定者。所以英伟达等挑战者,只能另辟蹊径。

在AI+CPU这条道路上,英特尔也早有布局,机敏性绝对不输其他竞争对手。

今年9月,英特尔发布了全新处理器平台Meteor Lake,基于Intel 4制程工艺打造,应用Foveros 3D封装技术和分离式模块结构。Meteor Lake进行的一系列升级,就是为提升下一代处理器的AI算力水平服务。比如根据英特尔公布的SoC模块设计图,我们已经能看到用于提升算力的内置NPU(神经网络处理单元)。

更重要的是,英特尔在AI这条路上仍未停止探索。

今年10月,英特尔宣布推出“AI PC加速计划”,预计和超过100家企业合作,改善下一代PC在游戏、视频、安全性能等环节的AI性能。加强AI算力当然也是十分重要的一环,为此英特尔将和CyberLink在NPU应用方面进行紧密合作,争取更好的推理加速效果,和Blackmagic Design DaVinci合作,优化酷睿Ultra的媒体引擎。

不过英特尔看似稳固的王座下也有隐患——最大的烦恼不是大环境衰落、终端需求萎靡,而是自己的客户、合作伙伴一直在密谋“叛变”。

英伟达密谋研发Arm架构的PC CPU,据悉就受到微软鼓励。路透社援引的知情人士发言指出,微软高管认为基于Arm架构研发的苹果M系列芯片AI算力领先同行,如果英伟达能加入,则能充分利用自己的技术优势弥补差距。

往前追溯,英特尔和微软的合作关系中一直存在不少小摩擦,只是共同的利益将它们牢牢捆绑在一起。比如微软一直对英特尔的价格体系颇有微词,因为这迫使前者降低Windows操作系统定价,双方的暗中博弈也从未停止。而当苹果M系列芯片AI性能狂奔、iOS生态抢走越来越多用户后,矛盾可能会继续激化。

现阶段,英特尔和微软当然还是一荣俱荣,谁也离不开谁。但要是英伟达、高通等对手成功拿过接力棒、提供更多选择,主动权就要来到微软手里了。

只能说实力天平一直在摇摆,AI则是决定胜负的最重要砝码。全面拥抱AI,是英特尔,也是英伟达、高通、AMD们的共同选择。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