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半年预盈4.5亿的阿里影业,和参与产出3000亿票房的互联网影企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半年预盈4.5亿的阿里影业,和参与产出3000亿票房的互联网影企

互联网影企入局电影产业是生态长期发展的结果。

图片来源:界面新闻 匡达

文|镜象娱乐 半盏茶

近日,阿里大文娱集团旗下的阿里影业发布公告称,今年上半财年(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录得归属于所有者的净利润预计不低于4.5亿元,与上年同期约2230万元的净亏损相比,阿里影业将实现扭亏为盈。

从阿里影业披露的信息来看,公司上半财年业绩表现不俗,一方面,依托电影市场全面复苏,高走的大盘票房拉高了公司线上票务的盈利能力。另一方面,公司的内容业务布局持续增强,报告期内,阿里影业参与的《消失的她》(35.23亿)、《孤注一掷》(38.47亿)、《长安三万里》(18.24亿)等多部影片票房表现亮眼。

由此而言,对于刚经历了一轮组织结构调整的阿里来说,阿里影业如今的业绩表现并不让人失望。更重要的是,阿里影业作为阿里大文娱发力电影市场的重要载体,也是互联网影企最早进入电影市场的公司之一,其发展路径可以视为互联网影企整体发展的一个缩影。

至少从目前来看,在电影市场高速发展的这几年,尽管其间经历了一轮阶段性震荡,但互联网影企的渗透、以及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已然不容忽视。此前,《2022强影之路》白皮书中的数据显示,2018年至2022年,包括阿里影业、猫眼娱乐、腾讯影业、爱奇艺影业等在内的六家互联网影企累计参与的院线电影达622部,相关影片共计斩获票房超3000亿元。

内容收入占比近半,互联网影企成为新一代行业主力

从互联网影企进入电影市场的发展步伐来说,早期的切口主要是线上票务,由此逐渐走出淘票票和猫眼两大头部平台,前者隶属于阿里影业,后者的投资方中则站着腾讯、美团等互联网大厂。

后来,基于票务与消费市场的强关联,票务平台逐渐释放出营销价值,淘票票、猫眼等平台也开始借助各自的互联网营销能力,参与到影片发行中。比如2017年大爆的《战狼2》(56.94亿)背后,淘票票是该片的联合发行方,同年位列票房TOP3的《羞羞的铁拳》(22.13亿)中,猫眼则是该片的主发行方。

并且,从电影大盘的整体增长趋势来说,行业大约是在2014年之后进入高速增长期,年度票房攀升至400亿以上,这个时间线也与互联网影企向电影市场渗透的走势高度重合。同时,伴随着互联网的产业链思维,从发行向出品延伸,更多互联网影企一步步走向产业链上游。

反映到财报数据上,在阿里影业此前的2022-23年度财报中,其来自内容业务的收入为17.09亿元,占比近49%。同样,在猫眼今年的中期财报中,公司来自内容业务的收入约11亿元,占比超50%。可见,深层参与内容创作,对互联网影业的业绩表现影响越来越大。

阿里影业2022-23年度财报
猫眼娱乐2023中报

此外,更直观的表现是,互联网影企在内容布局上覆盖的范围越来越大。且除了阿里影业、猫眼、抖音文化、微博等从宣发平台成长起来的互联网影企,腾讯影业、爱奇艺影业等内容创作公司也加速成长起来。

据镜象娱乐不完全统计,阿里旗下的阿里影业、优酷信息、微梦创科等公司;腾讯旗下的腾讯影业;字节跳动旗下的抖音文化等多家互联网影企,其参与影片产出的累计票房都达到数百亿元。

其中,根据猫眼专业版数据,若算上各公司参与的全部作品,阿里影业和猫眼微影参投影片累计产出的票房,已在所有影企中位列TOP5,而若只算以出品方形式参与的影片,则这两家互联网影企还要排在更靠前的位置。

从这个角度来说,如果将中影、光线、万达等早期的头部影企视作初代电影内容创作及发行的主力,将欢喜传媒、坏猴子影视、壹同传奇等与头部创作者强相关的影企视作又一代行业主力,那么,如今行业参与度越来越高的互联网影企,则可以被视为助推产业发展的新一代行业主力。这些有着大厂背景的新势力,正在积极的内容布局中加速释放能量,渗透到行业发展的各个环节中。

着力IP与生态,扩张是各自为战的主基调

目前来看,深度参与电影发展是互联网影企着力生态化布局的重要一环,依托各公司背后平台、资源与泛娱乐产业的连接,在产业链更多环节上寻找新的盈利点,以完成各自生态的持续扩容。

具体而言,在阿里影业的业务结构中,除了票务、内容两大业务主体之外,还有IP衍生产品的开发。此外,根据阿里大文娱近来的调整动作,今年9月,阿里影业宣布收购大麦,公司将以1.67亿美元的交易总对价,收购经营“大麦”品牌的Pony Media Holdings Inc.的全部股权。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线下演出市场加速活跃,大麦的盈利能力和产业价值都在提升。根据大麦自身发布的数据,今年1-9月,大麦平台的票房规模和购票人次都大幅提升,较2019年同期分别增长158%和116%。同时段内,大麦平台共销售演出21万场,创下历史新高。未来,基于IP的连接,电影与线下演出有望形成深层联动,围绕IP链的延伸,对阿里影业的生态化发展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同样,腾讯影业关于电影的布局也是腾讯新文创战略的一个分支。2020年,伴随着腾讯新文创的推进,阅文影视、腾讯影业、新丽传媒被整合为平台生态化战略下的“三驾马车”。后来,在“三驾马车”的协同效应下,剧集市场走出《庆余年》《赘婿》《人世间》等兼具口碑与热度的内容,电影方面除了腾讯影业主控的《1921》表现不俗外,《你好,李焕英》《八佰》《送你一朵小红花》等影片背后也有腾讯系影企的身影。

相比之下,入局相对更晚的抖音近来也逐渐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路径。尤其是在近两年,公司不仅参与《满江红》《独行月球》等多部高票房影片,还借助短视频营销进一步抬升影片票房上限,今年爆火的《孤注一掷》《消失的她》等热门影片甚至还被称为“抖音电影”。伴随着这个过程,前不久,有消息称抖音已经成立了新的文娱部门,将整合音乐、综艺、影视等多个板块统一管理,其深层指向依然是打通产业链多环节,加快生态化发展的进程。

从这个角度来说,互联网影企入局电影产业是生态长期发展的结果,如今,这些企业在电影市场的分量越来越重,也印证着互联网影企深度参与下,对电影产业正带来积极影响。未来,随着产业链共振趋向常态化,互联网影企对电影产业的助推能力还将进一步释放出来,我们不妨拭目以待。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阿里影业

2.2k
  • 港股午评:恒指高开回落涨1%,影视、水务等板块走强,毛戈平上市首日涨超78%
  • 阿里影业:截至9月30日止6个月录得收入约30.51亿元,同比增长17%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半年预盈4.5亿的阿里影业,和参与产出3000亿票房的互联网影企

互联网影企入局电影产业是生态长期发展的结果。

图片来源:界面新闻 匡达

文|镜象娱乐 半盏茶

近日,阿里大文娱集团旗下的阿里影业发布公告称,今年上半财年(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录得归属于所有者的净利润预计不低于4.5亿元,与上年同期约2230万元的净亏损相比,阿里影业将实现扭亏为盈。

从阿里影业披露的信息来看,公司上半财年业绩表现不俗,一方面,依托电影市场全面复苏,高走的大盘票房拉高了公司线上票务的盈利能力。另一方面,公司的内容业务布局持续增强,报告期内,阿里影业参与的《消失的她》(35.23亿)、《孤注一掷》(38.47亿)、《长安三万里》(18.24亿)等多部影片票房表现亮眼。

由此而言,对于刚经历了一轮组织结构调整的阿里来说,阿里影业如今的业绩表现并不让人失望。更重要的是,阿里影业作为阿里大文娱发力电影市场的重要载体,也是互联网影企最早进入电影市场的公司之一,其发展路径可以视为互联网影企整体发展的一个缩影。

至少从目前来看,在电影市场高速发展的这几年,尽管其间经历了一轮阶段性震荡,但互联网影企的渗透、以及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已然不容忽视。此前,《2022强影之路》白皮书中的数据显示,2018年至2022年,包括阿里影业、猫眼娱乐、腾讯影业、爱奇艺影业等在内的六家互联网影企累计参与的院线电影达622部,相关影片共计斩获票房超3000亿元。

内容收入占比近半,互联网影企成为新一代行业主力

从互联网影企进入电影市场的发展步伐来说,早期的切口主要是线上票务,由此逐渐走出淘票票和猫眼两大头部平台,前者隶属于阿里影业,后者的投资方中则站着腾讯、美团等互联网大厂。

后来,基于票务与消费市场的强关联,票务平台逐渐释放出营销价值,淘票票、猫眼等平台也开始借助各自的互联网营销能力,参与到影片发行中。比如2017年大爆的《战狼2》(56.94亿)背后,淘票票是该片的联合发行方,同年位列票房TOP3的《羞羞的铁拳》(22.13亿)中,猫眼则是该片的主发行方。

并且,从电影大盘的整体增长趋势来说,行业大约是在2014年之后进入高速增长期,年度票房攀升至400亿以上,这个时间线也与互联网影企向电影市场渗透的走势高度重合。同时,伴随着互联网的产业链思维,从发行向出品延伸,更多互联网影企一步步走向产业链上游。

反映到财报数据上,在阿里影业此前的2022-23年度财报中,其来自内容业务的收入为17.09亿元,占比近49%。同样,在猫眼今年的中期财报中,公司来自内容业务的收入约11亿元,占比超50%。可见,深层参与内容创作,对互联网影业的业绩表现影响越来越大。

阿里影业2022-23年度财报
猫眼娱乐2023中报

此外,更直观的表现是,互联网影企在内容布局上覆盖的范围越来越大。且除了阿里影业、猫眼、抖音文化、微博等从宣发平台成长起来的互联网影企,腾讯影业、爱奇艺影业等内容创作公司也加速成长起来。

据镜象娱乐不完全统计,阿里旗下的阿里影业、优酷信息、微梦创科等公司;腾讯旗下的腾讯影业;字节跳动旗下的抖音文化等多家互联网影企,其参与影片产出的累计票房都达到数百亿元。

其中,根据猫眼专业版数据,若算上各公司参与的全部作品,阿里影业和猫眼微影参投影片累计产出的票房,已在所有影企中位列TOP5,而若只算以出品方形式参与的影片,则这两家互联网影企还要排在更靠前的位置。

从这个角度来说,如果将中影、光线、万达等早期的头部影企视作初代电影内容创作及发行的主力,将欢喜传媒、坏猴子影视、壹同传奇等与头部创作者强相关的影企视作又一代行业主力,那么,如今行业参与度越来越高的互联网影企,则可以被视为助推产业发展的新一代行业主力。这些有着大厂背景的新势力,正在积极的内容布局中加速释放能量,渗透到行业发展的各个环节中。

着力IP与生态,扩张是各自为战的主基调

目前来看,深度参与电影发展是互联网影企着力生态化布局的重要一环,依托各公司背后平台、资源与泛娱乐产业的连接,在产业链更多环节上寻找新的盈利点,以完成各自生态的持续扩容。

具体而言,在阿里影业的业务结构中,除了票务、内容两大业务主体之外,还有IP衍生产品的开发。此外,根据阿里大文娱近来的调整动作,今年9月,阿里影业宣布收购大麦,公司将以1.67亿美元的交易总对价,收购经营“大麦”品牌的Pony Media Holdings Inc.的全部股权。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线下演出市场加速活跃,大麦的盈利能力和产业价值都在提升。根据大麦自身发布的数据,今年1-9月,大麦平台的票房规模和购票人次都大幅提升,较2019年同期分别增长158%和116%。同时段内,大麦平台共销售演出21万场,创下历史新高。未来,基于IP的连接,电影与线下演出有望形成深层联动,围绕IP链的延伸,对阿里影业的生态化发展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同样,腾讯影业关于电影的布局也是腾讯新文创战略的一个分支。2020年,伴随着腾讯新文创的推进,阅文影视、腾讯影业、新丽传媒被整合为平台生态化战略下的“三驾马车”。后来,在“三驾马车”的协同效应下,剧集市场走出《庆余年》《赘婿》《人世间》等兼具口碑与热度的内容,电影方面除了腾讯影业主控的《1921》表现不俗外,《你好,李焕英》《八佰》《送你一朵小红花》等影片背后也有腾讯系影企的身影。

相比之下,入局相对更晚的抖音近来也逐渐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路径。尤其是在近两年,公司不仅参与《满江红》《独行月球》等多部高票房影片,还借助短视频营销进一步抬升影片票房上限,今年爆火的《孤注一掷》《消失的她》等热门影片甚至还被称为“抖音电影”。伴随着这个过程,前不久,有消息称抖音已经成立了新的文娱部门,将整合音乐、综艺、影视等多个板块统一管理,其深层指向依然是打通产业链多环节,加快生态化发展的进程。

从这个角度来说,互联网影企入局电影产业是生态长期发展的结果,如今,这些企业在电影市场的分量越来越重,也印证着互联网影企深度参与下,对电影产业正带来积极影响。未来,随着产业链共振趋向常态化,互联网影企对电影产业的助推能力还将进一步释放出来,我们不妨拭目以待。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