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陈彦斌:四季度还应降息降准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陈彦斌:四季度还应降息降准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陈彦斌建议将7天逆回购利率和1年期MLF操作利率下调20个基点左右,并将存款准备金率下调0.5个百分点左右。

2023年10月30日,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陈彦斌在《2023年前三季度宏观政策“三策合一”指数与宏观政策展望》发布会上发言。图片来源: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宣传部

记者 王珍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陈彦斌周一在《2023年前三季度宏观政策“三策合一”指数与宏观政策展望》发布会上表示,当前我国产出缺口和潜在增速缺口双双为负,表明宏观经济面临总需求与总供给不足相叠加的局面,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进行逆周期调节。

他在发布会上说,今年前三季度中国经济同比增长5.2%,实现了相对较高增速,为实现全年发展目标打下了坚实基础。但从两年平均增速来看,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4.1%,仍低于潜在增速。

他还指出,以两年平均增速测算,今年前三季度的产出缺口(即实际增速与潜在增速的差值)为-1.2%,比上半年收窄0.1个百分点,印证了三季度中国经济企稳回升的态势。不过,产出缺口依然为负,表明总需求仍然有所不足。

基于此,他建议进一步加大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财政政策方面,提高财政支出增速并进一步加快支出进度,稳固经济恢复向好的态势。货币政策方面,四季度需要降低政策利率,建议将7天逆回购利率和1年期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利率下调20个基点左右,并将存款准备金率下调0.5个百分点左右。

他还建议将2024年经济增速目标设定在5.0%以上,并解释称这主要是出于两方面的考虑。一是当前宏观经济处于总需求与总供给双双不足的格局,微观主体预期亟待提振,这就需要2024年增速目标适度高于今年“5%左右的目标水平,释放更为积极的稳增长信号。 

另一方面,他认为,明年应努力实现0.3%-0.5%的正向产出缺口,以扭转产出缺口与潜在增速缺口双双为负的局面,推动经济迈向更高水平的动态均衡。

理想情况下,2024年增速应达到5.5%左右,这一目标处于潜在增速与潜在增速合理水平之间,通过改善结构层面的问题并加强宏观政策三策合一是可以实现的。不过考虑到全球经济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将经济增速目标设定为‘5%以上更为合适。陈彦斌说。

宏观政策三策合一是陈彦斌202011月提出的中国经济学的原创性概念,他将稳定政策、增长政策和结构政策纳入统一的理论框架,旨在促使实际经济增速、长期潜在增速和最优经济结构下的潜在增速合理增速三者趋于一致,从而实现最优经济结构下的短期平稳运行与长期稳定增长。

发布会上,陈彦斌提到,近年来中央实施的增长政策取得了一定成效,不过尚未完全扭转全要素生产率的趋势性回落局面。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速的趋势值已经从2010年的2.4%逐步下降至2022年的1.3%,在此情形下,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相对偏低。剔除2020-2022年疫情的影响,2014年以来全要素生产率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均值在25%左右,与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相比分别低了5个和15个百分点左右。

他建议,一方面加强对增长政策的使用,把全要素生产率增速提升到2%左右,重点改善资本、劳动、技术、数据等要素市场的流动性,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从而提升总供给增速。同时,将选择性产业政策加快调整为功能性产业政策,从根本上改善营商环境与企业投资积极性,提升资本积累质量,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活力。

另外,陈彦斌认为,要加快构筑收入分配结构与总需求结构的良性循环,通过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来提升居民消费率,改善总需求结构。例如,近年来中国居民部门的消费率比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低了14.1个百分点,建议用15年时间达到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这要求未来15年中国居民部门的消费率平均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左右。其次是改善投资结构,提升生产性投资与民间投资占比,同时要避免房地产投资过快收缩。最后是优化债务结构,核心是降低地方政府与居民部门的偿债压力。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陈彦斌:四季度还应降息降准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陈彦斌建议将7天逆回购利率和1年期MLF操作利率下调20个基点左右,并将存款准备金率下调0.5个百分点左右。

2023年10月30日,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陈彦斌在《2023年前三季度宏观政策“三策合一”指数与宏观政策展望》发布会上发言。图片来源: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宣传部

记者 王珍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陈彦斌周一在《2023年前三季度宏观政策“三策合一”指数与宏观政策展望》发布会上表示,当前我国产出缺口和潜在增速缺口双双为负,表明宏观经济面临总需求与总供给不足相叠加的局面,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进行逆周期调节。

他在发布会上说,今年前三季度中国经济同比增长5.2%,实现了相对较高增速,为实现全年发展目标打下了坚实基础。但从两年平均增速来看,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4.1%,仍低于潜在增速。

他还指出,以两年平均增速测算,今年前三季度的产出缺口(即实际增速与潜在增速的差值)为-1.2%,比上半年收窄0.1个百分点,印证了三季度中国经济企稳回升的态势。不过,产出缺口依然为负,表明总需求仍然有所不足。

基于此,他建议进一步加大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财政政策方面,提高财政支出增速并进一步加快支出进度,稳固经济恢复向好的态势。货币政策方面,四季度需要降低政策利率,建议将7天逆回购利率和1年期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利率下调20个基点左右,并将存款准备金率下调0.5个百分点左右。

他还建议将2024年经济增速目标设定在5.0%以上,并解释称这主要是出于两方面的考虑。一是当前宏观经济处于总需求与总供给双双不足的格局,微观主体预期亟待提振,这就需要2024年增速目标适度高于今年“5%左右的目标水平,释放更为积极的稳增长信号。 

另一方面,他认为,明年应努力实现0.3%-0.5%的正向产出缺口,以扭转产出缺口与潜在增速缺口双双为负的局面,推动经济迈向更高水平的动态均衡。

理想情况下,2024年增速应达到5.5%左右,这一目标处于潜在增速与潜在增速合理水平之间,通过改善结构层面的问题并加强宏观政策三策合一是可以实现的。不过考虑到全球经济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将经济增速目标设定为‘5%以上更为合适。陈彦斌说。

宏观政策三策合一是陈彦斌202011月提出的中国经济学的原创性概念,他将稳定政策、增长政策和结构政策纳入统一的理论框架,旨在促使实际经济增速、长期潜在增速和最优经济结构下的潜在增速合理增速三者趋于一致,从而实现最优经济结构下的短期平稳运行与长期稳定增长。

发布会上,陈彦斌提到,近年来中央实施的增长政策取得了一定成效,不过尚未完全扭转全要素生产率的趋势性回落局面。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速的趋势值已经从2010年的2.4%逐步下降至2022年的1.3%,在此情形下,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相对偏低。剔除2020-2022年疫情的影响,2014年以来全要素生产率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均值在25%左右,与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相比分别低了5个和15个百分点左右。

他建议,一方面加强对增长政策的使用,把全要素生产率增速提升到2%左右,重点改善资本、劳动、技术、数据等要素市场的流动性,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从而提升总供给增速。同时,将选择性产业政策加快调整为功能性产业政策,从根本上改善营商环境与企业投资积极性,提升资本积累质量,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活力。

另外,陈彦斌认为,要加快构筑收入分配结构与总需求结构的良性循环,通过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来提升居民消费率,改善总需求结构。例如,近年来中国居民部门的消费率比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低了14.1个百分点,建议用15年时间达到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这要求未来15年中国居民部门的消费率平均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左右。其次是改善投资结构,提升生产性投资与民间投资占比,同时要避免房地产投资过快收缩。最后是优化债务结构,核心是降低地方政府与居民部门的偿债压力。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