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当前,生命科学研究日趋活跃,生物技术已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在引领未来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日益凸显。
为深入贯彻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健康中国战略,进一步推动我国生物技术创新发展,由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和成都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成都高新区管委会承办的2023中国生物技术创新大会,于10月18日至20日顺利举行。本届大会齐聚多名生物医药界大咖,全面展示生物技术领域最新进展,深入探讨生物技术创新及产业发展趋势,共谋生物技术发展路径,也为东道主成都高新区的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新动能。
近30位院士齐聚蓉城 共谋医药健康产业创新发展
10月19日,以“高水平创新 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2023中国生物技术创新大会在成都高新区开幕,吸引了众多生物医药领域的专家大咖共话生物技术发展。
出席此次大会的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邓子新、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兴栋、中国工程院院士于俊崇、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学敏等在内的近30位院士。此外,阿斯利康、拜耳、GSK、艾伯维等20家世界500强跨国药企、50余家国内外知名医药企业也齐聚成都,可谓阵容强大。
同时,今年是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划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后的第一年,因而本届大会也更加突出生物技术助力健康中国战略推进实施。
作为中国生物医药界的国家级盛会,本届中国生物技术创新大会聚焦合成生物学、细胞与基因治疗、核素药物等专业领域,设置16场分会。与往届相比,此次分会内容和主题更加细化。其中,企业创新分会聚集了10余家世界500强企业,以及90余家全国工业百强和创新企业,围绕药械企业创新突围和战略布局主题,探索国内外药械创新合作新模式和新机遇。
开幕式上,由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主编的《2023中国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发展报告》《2023中国临床医学研究发展报告》《2023中国医疗器械科技创新发展报告—生物医用材料》和《2022中医药发展报告》4本权威医学报告新书正式发布,分别从生物科学研究、临床医学研发、生物医药材料和中医药等领域总结和介绍了未来发展趋势,为行业发展提供学术支撑。
一家成都高新区医药企业的相关负责人表达了自己的参会感受,“我已多次参加生物技术创新大会,但每次参会都有新收获,越来越能感受到全国生物技术领域的蓬勃发展,包括各级政府的重视,这种良好氛围能让业内人士有更多的信心和勇气去专注于生物医药的产品创新。”
而中国生物技术创新大会再次在成都高新区举办,将有望成为区域生物医药产业进一步提速的“助推器”。
创新活力持续迸发 聚集在研及上市1类新药150余个
中国生物技术创新大会立足于生物技术创新与发展,是我国最具权威性的生物技术创新大会之一,已在成都高新区举办三届,这从侧面体现了成都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相当的竞争力。
自2013年以来,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已开展10次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竞争力评价与分析,持续关注我国生物医药园区产业发展情况。
在本届中国生物技术创新大会开幕式上,《2023年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发展现状分析报告》正式发布,报告公布了2022中国生物医药园区竞争力排行榜。排行榜分为综合竞争力和单项竞争力榜单,在综合竞争力排名中,成都高新区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苏州工业园区和上海张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位列第一方阵。
值得一提的是,在近年的中国生物医药园区综合竞争力排行榜评比中,成都高新区已连续多年稳居全国前列,成为全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新高地。
近日,由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四川省财政厅主办的第八届“创客中国”四川省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全省50强项目名单公布。通过梳理名单发现,本次共有成都优赛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都中科奥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成都海博为药业有限公司共3家生物医药企业项目进入名单,它们均为成都高新区企业,这也是成都高新区生物产业创新活力持续迸发的缩影。
2019年10月,成都生物医药产业入选首批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作为成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主阵地,生物医药产业是成都高新区三大主导产业之一,现已形成良好的产业基础和较大的产业规模。
目前,成都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规模已连续五年保持20%增长,2022年产业规模达1200亿元,聚集了阿斯利康、海创药业等医药企业3000余家,累计上市及过会企业10家,聚集在研及上市1类新药150余个,已构建涵盖靶点发现、临床研究、中试生产到产业化的全生命周期功能平台159个、市场化程度超80%。
“我们能够稳居中国生物医药园区竞争力排行榜第一梯队的关键在于,提升了成果转化创新策源能力,并为生物医药企业构建了创新链、产业链到人才链、资金链四链融合的全链条全周期的产业服务体系。”成都高新区生物产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了解,成都高新区充分融合高校创新策源能力、临床资源和区域产业承载优势,瞄准从0到1的原始创新,形成四川大学创新策源、前沿医学中心孵化转化、天府国际生物城产业化“三位一体、功能互补”的产业逻辑,推动PI(科学家团队)—IP(创新成果)—IPO(企业上市)的成果转化。
“企业成立两年半时间,天府国际生物城不仅提供了办公场地、试验设施方面的支持,还开放了大量的产业化平台,并提供了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帮助我们这种初创企业实现快速成长。”成都优赛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公共事务总监姚喆对成都高新区全生命周期的孵化培育体系深有感触,“优赛诺首个产品UC101作为全球首个脐血来源异体通用型CAR-T细胞治疗药物快速获取临床试验结果,优赛诺能短时间取得这些成绩得益于成都高新区营造出的良好氛围及其生物医药产业完善的成果转化链条。”
构建“5+N”产业生态 力争2025年实现产业规模倍增
10月20日,在2023中国生物技术创新大会生物技术青年人才分会上,天府锦城实验室(前沿医学中心)全球生物医药青年人才策源计划第二批5个项目榜单正式发布,明确未来3年投入1.5亿元支持5个方向团队“揭榜挂帅”。
据悉,由成都高新区与四川大学合作筹建的天府锦城实验室(前沿医学中心),是四川省政府批复建设的天府实验室四个方向实验室之一。今年1月,该实验室发布全球生物医药青年人才策源计划“揭榜挂帅”和“团队赛马”首批次项目需求榜单,12个国家级人才团队成功揭榜。其中,揭榜挂帅方向团队2个,团队赛马方向团队10个,聚集高能级人才及科研人员超过150人,拟申报专利不少于50项。
“揭榜挂帅项目的核心内涵是聚焦临床需求和市场需求,以产业化为导向,瞄准关键‘卡脖子’技术难题开展科技攻关,推动揭榜项目成果转化为产品,探索解决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积极为全民健康贡献力量。”实验室主要负责人表示。
除了积极引育高层次人才和高端科创平台,成都高新区还通过出台各类鼓励创新政策、设立产业基金等方式凝聚创新合力,打造一流创新生态。
作为一家聚焦于老年健康产业,业务领域涵盖产业投资、战略并购、创新投资等业务板块的专业投资机构,中金资本正持续加大在成都的布局。中金资本董事总经理钟险表示,成都发展生物医药产业一方面拥有很好的科研高校研发基础,另一方面人口众多也有广阔的市场需求,产业发展后劲十足。生物医药产业作为成都高新区重点支持发展的行业,正吸引越来越多的资本和资金进入,中金资本亦当仁不让。
“成都高新区将围绕产业建圈强链,加快构建全生命周期产业的金融服务体系,营造最适宜产业发展的金融环境,坚定不移的做大做强生物医药产业。”据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成都高新区在2022年发布了五年组建3000亿元产业基金的计划,其中生物医药产业占比20%,近600亿元。
成都优赛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公共事务总监姚喆表示,生物医药等前沿技术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政策引导与支持,其中尤为关键的一点是政策如何不断夯实产业结构体系,推动产业链协同创新发展,这十分考验当地政府自身对制度的创新和对产业的深度理解。而成都高新区在生物医药产业的专业性和理解力方面无疑都走在了全国前列。
目前,成都高新区正加快构建链主企业、公共平台、中介机构、产投基金、领军人才等“5+N”产业生态体系,持续提升医药健康产业规模能级,并出台了创新药、高端医疗器械产业等细分赛道的明确行动方案。
今年2月,成都高新区发布三年攻坚行动,提出“力争到2025年,创新药产业链规模突破2000亿元,培育百亿企业3家以上、50亿企业5家,成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创新药物研发生产的核心聚集区和重要增长极,国内创新药物研发的重要创新策源地和主要人才栖息地,全球具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创新药物研发新高地;高端医疗器械产业链企业超1000家,产业规模突破500亿元,培育百亿企业1家、50亿企业3家,成为国内高端医疗器械研发制造高地。”
成都高新区生物产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以举办2023中国生物技术创新大会为契机,持续保持生物医药园区综合竞争力排行榜第一梯队的良好态势,将通过加大创新政策支持力度和优化服务,进一步完善上下游布局,同时推进人才引育和创新品种研发上市步伐,助推产业建圈强链与产业链协同创新发展,加快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的现代医药健康产业体系。
来源:推广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