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Touch Bar正式退场,苹果的“黑历史”又多了一个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Touch Bar正式退场,苹果的“黑历史”又多了一个

Touch Bar是苹果前任首席设计师Jony Ive主导的产物,此前曾让苹果赔了5000万美元的蝶式键盘也是出自他手。

文|三易生活

作为如今这个星球上最负盛名的科技企业之一,苹果除了带来Apple II、iPod、iPhone、iPad等一系列风靡全球,让大众为之津津乐道的消费电子产品外,同样也有诸如Newton个人数字助理、Pippin游戏机、Hockey Puck鼠标等堪称黑历史的失败产品。如今,或许在苹果方面不愿提及的失败案例中,又要多一个新名字了。

随着搭载新款M3处理器的MacBook Pro上市,2016年发布的13英寸MacBook Pro宣布停产,并从苹果官网的销售渠道中移除。13英寸MacBook Pro作为最后一款搭载Touch Bar的苹果笔记本电脑,也意味着Touch Bar在七年之后彻底被废弃。

事实上,Touch Bar尽管在2023年秋季才正式退场,但是它的“实质性死亡”发生在2021年,当年14英寸MacBook Pro在还原了Magsafe的同时,就取消了Touch Bar。

为什么Touch Bar会被放弃呢?这需要从两个层面来分析了。其一,是苹果公司对于工业设计理念的变化,其二则是Touch Bar本身对于用户体验的变革不仅没有发生,反而在用户手中逐步变为了鸡肋。

事实上,Touch Bar是苹果前任首席设计师Jony Ive主导的产物,此前曾让苹果赔了5000万美元的蝶式键盘也是出自他手。

2019年在Jony Ive离开工作了27年的苹果后,接管该公司设计团队的是首席运营官Jeff Williams,由此工业设计副总裁Evans Hankey和人机界面设计副总裁Alan Dye都需要向其汇报工作。这也就意味着在Jony Ive离开后,苹果工业设计的主导权从首席设计师变为了首席运营官,而这一结果的体现,就是近年来苹果旗下产品已然逐步从设计导向转为了实用导向。

换而言之,其实Touch Bar和蝶式键盘一样都是设计师思维的结果,而非产品经理主导的产物。对于概念性产品来说,设计师思维虽然往往会发挥出意想不到的作用,比如Jony Ive设计的产品中最被外界熟知的iOS7,从原来拟物风格到扁平化设计的变迁直接影响了彼时一众的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并且拟物风格更是一直被iOS延续至今。

Touch Bar与蝶式键盘的核心痛点是“好看”压倒了“好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两者确实有些过于跳脱。集合了Touch Bar和蝶式键盘的2016款MacBook Pro尽管非常漂亮,但用过的人都知道,它更像是一个脆弱易碎的工艺品,而非带有“Pro”后缀的生产力工具。再看看如今的MacBook Pro,诸如MagSafe、HDMI、SD卡槽的回归,再加上性能大幅提升,则让新款MacBook Pro变得更加实用。

至于为什么Touch Bar不好用,当然是来用户的反馈了。如今在网络上以“Touch Bar”作为关键词进行搜索,会是例如“MacBook Pro如何禁用Touch Bar”、“Touch Bar触控栏的正确使用方式”、“Touch Bar的XX个小技巧”这样的结果,单纯从这一类搜索结果其实就已经能够看出用户对于Touch Bar的真实态度了。

如果Touch Bar真的有用,显然就不会有那么多用户会想着去禁用它。如果Touch Bar真的好用,用户就不需要去搜索它的正确使用方式了。

先从真金白银的成本层面出发,Touch Bar就是一个集成在MacBook Pro键盘上的屏幕,这意味着一旦出现损坏,基本就需要连着键盘一起维修,一旦过了保修期基本上维修就没有任何性价比了。要不然,二手交易平台上那一大批只有“下半身”的2016、2017款MacBook Pro又是从何而来的呢。即使MacBook往往都有同类产品中超平均水平的持有成本,可又有哪个消费者会心甘情愿接受如此高的维修成本。

再加上,Touch Bar仅限于MacBook Pro,让第三方开发者为了一小部分特定用户来开发应用显然并不现实。以至于即使是对Touch Bar感兴趣的用户,最终也会发现在Touch Bar上除了在触控栏养电子宠物的Touchbar Pet,以及触控板增强工具BetterTouchTool等寥寥无几的应用之外,几乎就没有啥可堪一用的第三方工具。

最核心的问题是Touch Bar将原本电脑上的功能按键替换成了长条形的OLED屏幕的设计,其实是与人体工程学反着来得。Touch Bar明明是笔记本键盘的一部分,却被设计为一块屏幕,在MacBook Pro打开的情况下,Touch Bar和正常屏幕根本不在一个平面上,这意味着用户基本上无法做到同时观察屏幕和Touch Bar,我们可以靠着肌肉记忆在键盘上盲打,但是真的有人能在长条形的Touch Bar上盲触吗?

Touch Bar的出现让消费者几乎重温了当年第一次接触电脑时的感觉,大家如履薄冰地敲击键盘、再抬头在屏幕上核对输入的内容是否正确。虽然Touch Bar把作为纯输入工具的键盘变成了兼具输入/输出设备的形态,确实是有开创性,但它与PC时代形成的用户心智却南辕北辙,用户在长期使用习惯下已经习惯了期望从键盘得到触觉反馈,并从主屏幕正在交互的元素中获得视觉反馈。

更别提Touch Bar还取消了Ese和Fn功能键,却根本就没有提供替代选项,让相当多需要高频使用这些按键的用户直接傻眼。事实上,苹果方面在解释为什么取消Touch Bar时也提到了这一点,此前全球级营销副总裁Greg Joswiak接受媒体采访时就这样说到,“我们的专业用户希望在功能键上体验到真实的触感,因此我们恢复了物理功能键的设计,且这些功能键的尺寸也与其他按键相同,这就是我们的决定。”

所以归根结底,Touch Bar就像爆米花电影里的花瓶角色,虽然电影需要花瓶来作为点缀,但作为生产力工具的MacBook Pro却并不需要一个“精致的废物”。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苹果

6.1k
  • 苹果公司新收费结构据悉面临欧盟审查
  • 机构:2024年全球智能手机市场迎来复苏,三星、苹果位居前二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Touch Bar正式退场,苹果的“黑历史”又多了一个

Touch Bar是苹果前任首席设计师Jony Ive主导的产物,此前曾让苹果赔了5000万美元的蝶式键盘也是出自他手。

文|三易生活

作为如今这个星球上最负盛名的科技企业之一,苹果除了带来Apple II、iPod、iPhone、iPad等一系列风靡全球,让大众为之津津乐道的消费电子产品外,同样也有诸如Newton个人数字助理、Pippin游戏机、Hockey Puck鼠标等堪称黑历史的失败产品。如今,或许在苹果方面不愿提及的失败案例中,又要多一个新名字了。

随着搭载新款M3处理器的MacBook Pro上市,2016年发布的13英寸MacBook Pro宣布停产,并从苹果官网的销售渠道中移除。13英寸MacBook Pro作为最后一款搭载Touch Bar的苹果笔记本电脑,也意味着Touch Bar在七年之后彻底被废弃。

事实上,Touch Bar尽管在2023年秋季才正式退场,但是它的“实质性死亡”发生在2021年,当年14英寸MacBook Pro在还原了Magsafe的同时,就取消了Touch Bar。

为什么Touch Bar会被放弃呢?这需要从两个层面来分析了。其一,是苹果公司对于工业设计理念的变化,其二则是Touch Bar本身对于用户体验的变革不仅没有发生,反而在用户手中逐步变为了鸡肋。

事实上,Touch Bar是苹果前任首席设计师Jony Ive主导的产物,此前曾让苹果赔了5000万美元的蝶式键盘也是出自他手。

2019年在Jony Ive离开工作了27年的苹果后,接管该公司设计团队的是首席运营官Jeff Williams,由此工业设计副总裁Evans Hankey和人机界面设计副总裁Alan Dye都需要向其汇报工作。这也就意味着在Jony Ive离开后,苹果工业设计的主导权从首席设计师变为了首席运营官,而这一结果的体现,就是近年来苹果旗下产品已然逐步从设计导向转为了实用导向。

换而言之,其实Touch Bar和蝶式键盘一样都是设计师思维的结果,而非产品经理主导的产物。对于概念性产品来说,设计师思维虽然往往会发挥出意想不到的作用,比如Jony Ive设计的产品中最被外界熟知的iOS7,从原来拟物风格到扁平化设计的变迁直接影响了彼时一众的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并且拟物风格更是一直被iOS延续至今。

Touch Bar与蝶式键盘的核心痛点是“好看”压倒了“好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两者确实有些过于跳脱。集合了Touch Bar和蝶式键盘的2016款MacBook Pro尽管非常漂亮,但用过的人都知道,它更像是一个脆弱易碎的工艺品,而非带有“Pro”后缀的生产力工具。再看看如今的MacBook Pro,诸如MagSafe、HDMI、SD卡槽的回归,再加上性能大幅提升,则让新款MacBook Pro变得更加实用。

至于为什么Touch Bar不好用,当然是来用户的反馈了。如今在网络上以“Touch Bar”作为关键词进行搜索,会是例如“MacBook Pro如何禁用Touch Bar”、“Touch Bar触控栏的正确使用方式”、“Touch Bar的XX个小技巧”这样的结果,单纯从这一类搜索结果其实就已经能够看出用户对于Touch Bar的真实态度了。

如果Touch Bar真的有用,显然就不会有那么多用户会想着去禁用它。如果Touch Bar真的好用,用户就不需要去搜索它的正确使用方式了。

先从真金白银的成本层面出发,Touch Bar就是一个集成在MacBook Pro键盘上的屏幕,这意味着一旦出现损坏,基本就需要连着键盘一起维修,一旦过了保修期基本上维修就没有任何性价比了。要不然,二手交易平台上那一大批只有“下半身”的2016、2017款MacBook Pro又是从何而来的呢。即使MacBook往往都有同类产品中超平均水平的持有成本,可又有哪个消费者会心甘情愿接受如此高的维修成本。

再加上,Touch Bar仅限于MacBook Pro,让第三方开发者为了一小部分特定用户来开发应用显然并不现实。以至于即使是对Touch Bar感兴趣的用户,最终也会发现在Touch Bar上除了在触控栏养电子宠物的Touchbar Pet,以及触控板增强工具BetterTouchTool等寥寥无几的应用之外,几乎就没有啥可堪一用的第三方工具。

最核心的问题是Touch Bar将原本电脑上的功能按键替换成了长条形的OLED屏幕的设计,其实是与人体工程学反着来得。Touch Bar明明是笔记本键盘的一部分,却被设计为一块屏幕,在MacBook Pro打开的情况下,Touch Bar和正常屏幕根本不在一个平面上,这意味着用户基本上无法做到同时观察屏幕和Touch Bar,我们可以靠着肌肉记忆在键盘上盲打,但是真的有人能在长条形的Touch Bar上盲触吗?

Touch Bar的出现让消费者几乎重温了当年第一次接触电脑时的感觉,大家如履薄冰地敲击键盘、再抬头在屏幕上核对输入的内容是否正确。虽然Touch Bar把作为纯输入工具的键盘变成了兼具输入/输出设备的形态,确实是有开创性,但它与PC时代形成的用户心智却南辕北辙,用户在长期使用习惯下已经习惯了期望从键盘得到触觉反馈,并从主屏幕正在交互的元素中获得视觉反馈。

更别提Touch Bar还取消了Ese和Fn功能键,却根本就没有提供替代选项,让相当多需要高频使用这些按键的用户直接傻眼。事实上,苹果方面在解释为什么取消Touch Bar时也提到了这一点,此前全球级营销副总裁Greg Joswiak接受媒体采访时就这样说到,“我们的专业用户希望在功能键上体验到真实的触感,因此我们恢复了物理功能键的设计,且这些功能键的尺寸也与其他按键相同,这就是我们的决定。”

所以归根结底,Touch Bar就像爆米花电影里的花瓶角色,虽然电影需要花瓶来作为点缀,但作为生产力工具的MacBook Pro却并不需要一个“精致的废物”。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