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青岛开始“虹吸”全国的年轻人了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青岛开始“虹吸”全国的年轻人了

这两年青岛发力新兴产业,改善经济结构,能提供优质岗位,这是让95后年轻人心动的根本原因。

11月2日,智联招聘联合泽平宏观发布的《中国城市95后人才吸引力排名:2023》报告显示,青岛首次跻身前十。

年轻人是城市的未来,一座城市的活力取决于年轻人的多少。

前两年,曾有“年轻人逃离青岛”的说法,毋庸回避,低工资高房价确实吓退了不少有志于来青岛闯荡的人才。但是,近年来形势逐步反转也是事实。

一个城市对年轻人的吸引力有多大,不在于城市喊出的口号多么响亮,给出的待遇多么优惠,归根到底还是发展机会多不多,“真正的人才不会因为一套海景房来青岛”。

因此,这两年青岛发力新兴产业,改善经济结构,能提供优质岗位,这是让95后年轻人心动的根本原因。

此外,在房价逐渐回归理性,叠加青岛的引才政策,让城市的性价比更为凸显。

年轻人投奔青岛,已经有明显的信号,而且数据过硬。

前不久公布的前三季度经济数据中提到,全市城镇新增就业31.9万人,同比增长2.2%;其中外来劳动者来青就业18.8万人,同比增长4.4%。

当前形势下,这个数据表现称得上优秀。其中,来青就业的人群中,年轻人应该是主力。

根据年初公布的《2022年青岛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22年青岛人口增加了8.54万。这一增量,在全国主要城市中排名第七。

由于青岛老龄化程度较深,出生率保持低水平。数据显示,青岛2022年出生人口仅有5.2万,较2019年大幅减少41%。与死亡人口相减,自然增长率肯定不高。

因此,增量人口主要是外来人员。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青岛的人口增量也跻进了全国前十。

《中国城市95后人才吸引力排名:2023》显示,95后流动人才最多的前三行业是IT|通信|电子|互联网、房地产|建筑业、生产|加工|制造,分别占比23.8%、14.1%、13.9%。

上述的多个行业,恰恰是青岛发力的重点。

青岛设定的十大新兴产业,聚焦集成电路、新型显示、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智能制造装备、先进高分子及金属材料、精密仪器仪表、通用航空、氢能与储能,都是年轻人的兴趣点。

而且,引来了龙头企业,比如以歌尔为代表的元宇宙,以京东方、芯恩为引领的“芯屏”等。

这些企业构筑起城市吸引人的底座。

对于人才来讲,可能会看一看GDP的数量,但最重要的依然是符合自身发展的工作机会。10多年前的杭州,前两年的合肥,均是如此。只要企业起来,年轻人自然回来。

还有康复大学、山东能源研究院等一批机构的落地,也提供了招揽人才的载体。

当然,青岛的引才政策也比较给力,出台了比较系统、直接的举措,友好度改变很大。

针对顶尖人才、年轻人才均有能拿得出手的奖补,而且将引才的环节前置。比如,鼓励高校在校生来青实习,对全日制在校硕博研究生来青在企业实习的,按每人每月3000元标准给予实习生活补贴。

这样的方式,会让年轻人对城市产生好感。

涌入青岛的年轻人来自哪里?

《中国城市95后人才吸引力排名:2023》的数据指出,流入青岛95后最多的10个城市中,山东占据5席,分别是济南、潍坊、烟台、临沂、菏泽,这显示出青岛在山东超强的吸引力。

从青岛走出的95后,很多选择了省内。10大流出城市中,济南、烟台、潍坊上榜,说明青岛与省内城市,人才流动较为频繁。

流入青岛95后最多的省外5座城市,分别是北京、郑州、西安、上海、成都。能有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表明城市吸引力的“含金量”是不错的。

当然,整体而言,来青岛的95后人才,还不是最顶尖的。

95后硕士及以上人才流入前十是北京、上海、深圳、南京、杭州、成都、广州、天津、武汉、苏州,合计占比45.6%,青岛没有进入前十,产业层级还需提升。

 

来源:青小岛微信公号

原标题:青岛开始“虹吸”全国的年轻人了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青岛开始“虹吸”全国的年轻人了

这两年青岛发力新兴产业,改善经济结构,能提供优质岗位,这是让95后年轻人心动的根本原因。

11月2日,智联招聘联合泽平宏观发布的《中国城市95后人才吸引力排名:2023》报告显示,青岛首次跻身前十。

年轻人是城市的未来,一座城市的活力取决于年轻人的多少。

前两年,曾有“年轻人逃离青岛”的说法,毋庸回避,低工资高房价确实吓退了不少有志于来青岛闯荡的人才。但是,近年来形势逐步反转也是事实。

一个城市对年轻人的吸引力有多大,不在于城市喊出的口号多么响亮,给出的待遇多么优惠,归根到底还是发展机会多不多,“真正的人才不会因为一套海景房来青岛”。

因此,这两年青岛发力新兴产业,改善经济结构,能提供优质岗位,这是让95后年轻人心动的根本原因。

此外,在房价逐渐回归理性,叠加青岛的引才政策,让城市的性价比更为凸显。

年轻人投奔青岛,已经有明显的信号,而且数据过硬。

前不久公布的前三季度经济数据中提到,全市城镇新增就业31.9万人,同比增长2.2%;其中外来劳动者来青就业18.8万人,同比增长4.4%。

当前形势下,这个数据表现称得上优秀。其中,来青就业的人群中,年轻人应该是主力。

根据年初公布的《2022年青岛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22年青岛人口增加了8.54万。这一增量,在全国主要城市中排名第七。

由于青岛老龄化程度较深,出生率保持低水平。数据显示,青岛2022年出生人口仅有5.2万,较2019年大幅减少41%。与死亡人口相减,自然增长率肯定不高。

因此,增量人口主要是外来人员。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青岛的人口增量也跻进了全国前十。

《中国城市95后人才吸引力排名:2023》显示,95后流动人才最多的前三行业是IT|通信|电子|互联网、房地产|建筑业、生产|加工|制造,分别占比23.8%、14.1%、13.9%。

上述的多个行业,恰恰是青岛发力的重点。

青岛设定的十大新兴产业,聚焦集成电路、新型显示、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智能制造装备、先进高分子及金属材料、精密仪器仪表、通用航空、氢能与储能,都是年轻人的兴趣点。

而且,引来了龙头企业,比如以歌尔为代表的元宇宙,以京东方、芯恩为引领的“芯屏”等。

这些企业构筑起城市吸引人的底座。

对于人才来讲,可能会看一看GDP的数量,但最重要的依然是符合自身发展的工作机会。10多年前的杭州,前两年的合肥,均是如此。只要企业起来,年轻人自然回来。

还有康复大学、山东能源研究院等一批机构的落地,也提供了招揽人才的载体。

当然,青岛的引才政策也比较给力,出台了比较系统、直接的举措,友好度改变很大。

针对顶尖人才、年轻人才均有能拿得出手的奖补,而且将引才的环节前置。比如,鼓励高校在校生来青实习,对全日制在校硕博研究生来青在企业实习的,按每人每月3000元标准给予实习生活补贴。

这样的方式,会让年轻人对城市产生好感。

涌入青岛的年轻人来自哪里?

《中国城市95后人才吸引力排名:2023》的数据指出,流入青岛95后最多的10个城市中,山东占据5席,分别是济南、潍坊、烟台、临沂、菏泽,这显示出青岛在山东超强的吸引力。

从青岛走出的95后,很多选择了省内。10大流出城市中,济南、烟台、潍坊上榜,说明青岛与省内城市,人才流动较为频繁。

流入青岛95后最多的省外5座城市,分别是北京、郑州、西安、上海、成都。能有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表明城市吸引力的“含金量”是不错的。

当然,整体而言,来青岛的95后人才,还不是最顶尖的。

95后硕士及以上人才流入前十是北京、上海、深圳、南京、杭州、成都、广州、天津、武汉、苏州,合计占比45.6%,青岛没有进入前十,产业层级还需提升。

 

来源:青小岛微信公号

原标题:青岛开始“虹吸”全国的年轻人了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