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高盛跌倒,苹果吃饱?从Apple Card的“非对称合作”说起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高盛跌倒,苹果吃饱?从Apple Card的“非对称合作”说起

高盛与苹果之间明显不平等的合作关系,是金融行业与科技行业此消彼长的一个缩影。

文|互联网怪盗团  

2023年10月17日,高盛发布了当年第三季度的财报。但是,与财报同样受到市场关注的,是高盛CEO David Solomon于当天早上发表的一份声明:该行与苹果就Apple Card(苹果信用卡服务)的合作协议进行了“延长和修正”(extended and amended),修改后的合作关系将持续到2029年。

此前一年多,市场一直猜测高盛可能会放弃Apple Card这块鸡肋业务,乃至彻底退出消费金融市场。今年7月,多家媒体曾报道,高盛打算把Apple Card相关资产出售给美国运通(American Express)。现在,管理层宣布了延长协议,并再次强调了高盛不会关闭消费金融业务。但是,高盛与苹果“修正协议”的细节并未公布;David Solomon只是表示,以前的合作条款“不能让双方都拿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而修正后的条款将更加平等。

在我看来,高盛对Apple Card长达四年(且亏损严重)的投入,以及与苹果之间明显非对称(利益几乎全部在苹果这边)的合作关系,是近年来金融行业与科技行业此消彼长的一个缩影。昔日威风赫赫、掌握资本市场话语权的金融巨头,无论在规模、盈利能力还是成长性上,都已远远落后于科技巨头。换句话说,华尔街与硅谷之间的天平早已彻底倒向后者。由此引发了几个意味深长的变化:

传统的华尔街“投行”(卖方)业务持续衰落,金融机构被迫向资产管理、财富管理和消费金融等领域寻找新的机会。

为了应用AI、区块链、大数据等新技术,金融机构必须与科技巨头合作,但是这种合作极不平等,前者事实上是在为后者打工。

高盛的遭遇证明,科技行业对其他传统行业的持续侵蚀是不可避免的。与其徒劳抗拒这一趋势,不如主动拥抱以求在新世界中拥有一席之地。

2019年8月,苹果正式推出了自己的信用卡服务。巴克莱、花旗、摩根大通等华尔街主流金融机构都与其商谈过合作,但是全部知难而退。因为对于金融机构而言,Apple Card的服务条款非常苛刻:无年费、无任何隐藏费用,利率不高,鼓励用户提前还款,申请门槛极低。也就是说,金融机构将承担很高风险,却近乎无利可图。

最终高盛选择了接受苹果的苛刻条件,原因很简单:高盛错过了华尔街的转型浪潮,现在必须在消费金融领域加倍下注。过去十多年,高盛的老对手摩根士丹利持续投资于资产管理和财富管理业务,已经基本转型为一家“买方机构”;摩根大通则一直在打造“全能银行”(Universal Bank)的道路上前进。高盛仍然保持着在投行和多个交易业务方面的领先地位,可是这些业务正在变得无足轻重。所以,高盛CEO David Solomon只能寄希望于消费者与小企业客户——他成立了新的“平台解决方案”部门(Customer Solution),包括信用卡、商户融资、结算银行、企业合作服务等多项业务,它们都与传统的华尔街业务相去甚远。

高盛显然知道,与Apple Card合作近乎无利可图,但这是它迅速获得海量个人客户的唯一机会。而且,高盛希望以信用卡服务为“引子”,养成消费者对自己的品牌认知,逐渐向他们提供更多的高利润服务。毕竟,与其在财富管理领域与摩根士丹利、瑞银等武装到牙齿的对手竞争,或者像没头苍蝇一样在广阔的零售银行领域乱撞,与苹果合作可能还好一点。当然,高盛不会把宝全押在苹果身上;2021年,它又收购了金融科技公司GreenSky, 试图以此为出发点进一步打入消费信贷市场。

上述冒险的结果一目了然:Apple Card成为了近年来美国增长最快的信用卡服务,到2022年初已经拥有670万持卡人(现在应该已超过1000万)。在此基础上,苹果推出了现金储蓄账户(Savings Account),以及“先买后付”(Buy Now, Pay Later)服务。这些金融服务共同构成了苹果服务业务的重要增量,而苹果CEO Tim Cook最重要的战略就是把服务业务做得跟设备业务一样大,甚至更大。仅就Apple Card业务本身而言,苹果至少享受到了如下的战略性好处:

Apple Card自带购买苹果产品24个月免息功能。虽然很多信用卡也提供类似功能,但Apple Card的发卡门槛明显更低,从而扩大了潜在用户群体。

Apple Card让苹果获得了大量宝贵的用户交易数据。虽然根据法律规定,这些数据的使用受到严格限制,但总归是一项不可多得的财富。

如果用户愿意把自己的金融资产和负债都留在苹果生态里,那他就不可能离开苹果生态了。今后,苹果金融服务可以与健康、娱乐、教育等服务一道,构成一个完整的、用户黏性极高的消费服务生态。

事实上,资本市场对苹果的服务业务的一切进展都很激动,甚至胜过了对苹果新产品的关注程度。只要Tim Cook宣布“我们的服务还有拓展空间”,苹果的估值就可以迎来一波提升。可是在这背后,高盛付出了沉重代价:截止2022年底,在短短三年多的生命周期中,Apple Card已经让高盛亏掉了至少10亿美元;整个“平台解决方案”业务亏掉了30.3亿美元。直到上个季度,“平台解决方案业务”仍然亏掉了4.5亿美元,其中一部分是来自GreenSky的减记损失——这项被寄予厚望的业务,在被收购一年多以后就被放弃了。

在2021年以来的每次财报电话会议上,“消费金融业务该怎么办”以及“Apple Card到底有没有盈利前景”,总是分析师最爱提的问题。进入2023年,形势已经很明显了:高盛不可能打赢消费金融这一仗,至少不可能以现在的方式打赢。然而,与此同时,瑞银对瑞信的收购制造了一个全球财富管理的巨无霸,也进一步压缩了高盛在这方面赶上的潜力。还能怎么办呢?

按照David Solomon在财报电话会议上的说法,消费金融业务是一定要搞的,高盛仍然将其视为战略性方向;问题在于控制成本、优化获客方式。他的解答是,高盛可以收缩“直接获客”(direct to customers)规模,转而依托自身的财富管理业务,形成交叉销售。这种说法近乎异想天开,因为高盛的财富管理本来就不强,而且财富管理和消费金融完全是两种业务。

有趣的是,高盛在Apple Card上蒙受的损失,大部分并非来自客户违约,而是来自成本费用过高。从高盛的财务报表也看得出来,消费业务的贷款减记数量不大,主要还是花的钱太多。分析师估计,高盛要为每一个Apple Card用户向苹果支付数百美元的费用,以及巨大的技术支持、管理成本,获得的收入却极低。因此,最近的重签协议,其主要内容很可能是降低高盛向苹果支付的费用。

在这场完全不公平的“非对称合作”当中,苹果再次显示了自己的威力,这也是科技行业作为一个整体相对于传统金融行业的威力:

从高盛财报看来,Apple Card的坏账率并不高,这无疑应归功于苹果的大数据技术。要知道,苹果的策略是“尽可能多发卡、快发卡”,在这种情况下仍能实现较好的风险管理,实在难得。

苹果通过各种方式催促用户提前还款,果然也收到了良好效果,这是高盛无利可图的重要原因——没有欠款,谈何利息?这再次证明了苹果有能力对客户行为进行深度管理和诱导。

在多次讨论出售之后,高盛还是同意与苹果续签合作至2029年。苹果同意降低费用是一个重要原因,但更重要的原因是,高盛实在没有更好的获取消费者的方法了,管理层在最近一次财报电话会议中也承认这一点。

曾几何时,我们认为金融业是一切商业食物链的最顶层,华尔街是坐在收银机后面的“最后老板”。可是自从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华尔街就开始了向硅谷“交棒”的漫长旅程。这个过程是自然发生的,华尔街传统的投行、证券交易、固定收益等业务其实还在缓慢增长,只是大家都不再关注这些业务。科技巨头接管了数据,接管了用户,也接管了对用户的影响力。它们甚至没有兴趣亲自接管金融业务,只是把其中最肥的部分留给自己,把脏活累活留给金融机构——Apple Card就是一个最佳的案例。

附带说一句,时至今日,高盛仍然是美国资本市场地位最高、历史最悠久的道琼斯工业指数的成分股,而它的竞争对手摩根士丹利并不是,尽管后者的市值比它高,至关重要的买方业务的规模也比它大。在科技巨头当中,微软、苹果、IBM和英特尔都是道琼斯工业指数成员,而谷歌、亚马逊、英伟达、特斯拉都不是。没人能解释为什么,或许仅仅是因为道琼斯指数编辑委员会的反应速度太慢。

上述诡异现象不但能说明为什么近年来纳斯达克指数的复合收益率远高于道琼斯指数,也能说明为什么美国的经济增长率远远高于此前的市场预期。因为创新本身是一种不可预测的行为,能够接纳并助推这种不可预测性的经济体,将会发展得更加繁荣。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高盛

6.2k
  • 何立峰会见美国高盛集团总裁温泽恩时指出,中国欢迎美资企业深化对华合作,推动中美关系健康发展
  • A股全面冲高!中信建投超730亿市值解禁,“牛市旗手”证券ETF龙头(560090)早盘冲高涨超1%!高盛等头部机构建议“高配”A股!

苹果

6.3k
  • 印尼投资部长称苹果计划在该国投建零部件工厂
  • 苹果为什么要给亚马逊的AI训练芯片站台?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高盛跌倒,苹果吃饱?从Apple Card的“非对称合作”说起

高盛与苹果之间明显不平等的合作关系,是金融行业与科技行业此消彼长的一个缩影。

文|互联网怪盗团  

2023年10月17日,高盛发布了当年第三季度的财报。但是,与财报同样受到市场关注的,是高盛CEO David Solomon于当天早上发表的一份声明:该行与苹果就Apple Card(苹果信用卡服务)的合作协议进行了“延长和修正”(extended and amended),修改后的合作关系将持续到2029年。

此前一年多,市场一直猜测高盛可能会放弃Apple Card这块鸡肋业务,乃至彻底退出消费金融市场。今年7月,多家媒体曾报道,高盛打算把Apple Card相关资产出售给美国运通(American Express)。现在,管理层宣布了延长协议,并再次强调了高盛不会关闭消费金融业务。但是,高盛与苹果“修正协议”的细节并未公布;David Solomon只是表示,以前的合作条款“不能让双方都拿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而修正后的条款将更加平等。

在我看来,高盛对Apple Card长达四年(且亏损严重)的投入,以及与苹果之间明显非对称(利益几乎全部在苹果这边)的合作关系,是近年来金融行业与科技行业此消彼长的一个缩影。昔日威风赫赫、掌握资本市场话语权的金融巨头,无论在规模、盈利能力还是成长性上,都已远远落后于科技巨头。换句话说,华尔街与硅谷之间的天平早已彻底倒向后者。由此引发了几个意味深长的变化:

传统的华尔街“投行”(卖方)业务持续衰落,金融机构被迫向资产管理、财富管理和消费金融等领域寻找新的机会。

为了应用AI、区块链、大数据等新技术,金融机构必须与科技巨头合作,但是这种合作极不平等,前者事实上是在为后者打工。

高盛的遭遇证明,科技行业对其他传统行业的持续侵蚀是不可避免的。与其徒劳抗拒这一趋势,不如主动拥抱以求在新世界中拥有一席之地。

2019年8月,苹果正式推出了自己的信用卡服务。巴克莱、花旗、摩根大通等华尔街主流金融机构都与其商谈过合作,但是全部知难而退。因为对于金融机构而言,Apple Card的服务条款非常苛刻:无年费、无任何隐藏费用,利率不高,鼓励用户提前还款,申请门槛极低。也就是说,金融机构将承担很高风险,却近乎无利可图。

最终高盛选择了接受苹果的苛刻条件,原因很简单:高盛错过了华尔街的转型浪潮,现在必须在消费金融领域加倍下注。过去十多年,高盛的老对手摩根士丹利持续投资于资产管理和财富管理业务,已经基本转型为一家“买方机构”;摩根大通则一直在打造“全能银行”(Universal Bank)的道路上前进。高盛仍然保持着在投行和多个交易业务方面的领先地位,可是这些业务正在变得无足轻重。所以,高盛CEO David Solomon只能寄希望于消费者与小企业客户——他成立了新的“平台解决方案”部门(Customer Solution),包括信用卡、商户融资、结算银行、企业合作服务等多项业务,它们都与传统的华尔街业务相去甚远。

高盛显然知道,与Apple Card合作近乎无利可图,但这是它迅速获得海量个人客户的唯一机会。而且,高盛希望以信用卡服务为“引子”,养成消费者对自己的品牌认知,逐渐向他们提供更多的高利润服务。毕竟,与其在财富管理领域与摩根士丹利、瑞银等武装到牙齿的对手竞争,或者像没头苍蝇一样在广阔的零售银行领域乱撞,与苹果合作可能还好一点。当然,高盛不会把宝全押在苹果身上;2021年,它又收购了金融科技公司GreenSky, 试图以此为出发点进一步打入消费信贷市场。

上述冒险的结果一目了然:Apple Card成为了近年来美国增长最快的信用卡服务,到2022年初已经拥有670万持卡人(现在应该已超过1000万)。在此基础上,苹果推出了现金储蓄账户(Savings Account),以及“先买后付”(Buy Now, Pay Later)服务。这些金融服务共同构成了苹果服务业务的重要增量,而苹果CEO Tim Cook最重要的战略就是把服务业务做得跟设备业务一样大,甚至更大。仅就Apple Card业务本身而言,苹果至少享受到了如下的战略性好处:

Apple Card自带购买苹果产品24个月免息功能。虽然很多信用卡也提供类似功能,但Apple Card的发卡门槛明显更低,从而扩大了潜在用户群体。

Apple Card让苹果获得了大量宝贵的用户交易数据。虽然根据法律规定,这些数据的使用受到严格限制,但总归是一项不可多得的财富。

如果用户愿意把自己的金融资产和负债都留在苹果生态里,那他就不可能离开苹果生态了。今后,苹果金融服务可以与健康、娱乐、教育等服务一道,构成一个完整的、用户黏性极高的消费服务生态。

事实上,资本市场对苹果的服务业务的一切进展都很激动,甚至胜过了对苹果新产品的关注程度。只要Tim Cook宣布“我们的服务还有拓展空间”,苹果的估值就可以迎来一波提升。可是在这背后,高盛付出了沉重代价:截止2022年底,在短短三年多的生命周期中,Apple Card已经让高盛亏掉了至少10亿美元;整个“平台解决方案”业务亏掉了30.3亿美元。直到上个季度,“平台解决方案业务”仍然亏掉了4.5亿美元,其中一部分是来自GreenSky的减记损失——这项被寄予厚望的业务,在被收购一年多以后就被放弃了。

在2021年以来的每次财报电话会议上,“消费金融业务该怎么办”以及“Apple Card到底有没有盈利前景”,总是分析师最爱提的问题。进入2023年,形势已经很明显了:高盛不可能打赢消费金融这一仗,至少不可能以现在的方式打赢。然而,与此同时,瑞银对瑞信的收购制造了一个全球财富管理的巨无霸,也进一步压缩了高盛在这方面赶上的潜力。还能怎么办呢?

按照David Solomon在财报电话会议上的说法,消费金融业务是一定要搞的,高盛仍然将其视为战略性方向;问题在于控制成本、优化获客方式。他的解答是,高盛可以收缩“直接获客”(direct to customers)规模,转而依托自身的财富管理业务,形成交叉销售。这种说法近乎异想天开,因为高盛的财富管理本来就不强,而且财富管理和消费金融完全是两种业务。

有趣的是,高盛在Apple Card上蒙受的损失,大部分并非来自客户违约,而是来自成本费用过高。从高盛的财务报表也看得出来,消费业务的贷款减记数量不大,主要还是花的钱太多。分析师估计,高盛要为每一个Apple Card用户向苹果支付数百美元的费用,以及巨大的技术支持、管理成本,获得的收入却极低。因此,最近的重签协议,其主要内容很可能是降低高盛向苹果支付的费用。

在这场完全不公平的“非对称合作”当中,苹果再次显示了自己的威力,这也是科技行业作为一个整体相对于传统金融行业的威力:

从高盛财报看来,Apple Card的坏账率并不高,这无疑应归功于苹果的大数据技术。要知道,苹果的策略是“尽可能多发卡、快发卡”,在这种情况下仍能实现较好的风险管理,实在难得。

苹果通过各种方式催促用户提前还款,果然也收到了良好效果,这是高盛无利可图的重要原因——没有欠款,谈何利息?这再次证明了苹果有能力对客户行为进行深度管理和诱导。

在多次讨论出售之后,高盛还是同意与苹果续签合作至2029年。苹果同意降低费用是一个重要原因,但更重要的原因是,高盛实在没有更好的获取消费者的方法了,管理层在最近一次财报电话会议中也承认这一点。

曾几何时,我们认为金融业是一切商业食物链的最顶层,华尔街是坐在收银机后面的“最后老板”。可是自从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华尔街就开始了向硅谷“交棒”的漫长旅程。这个过程是自然发生的,华尔街传统的投行、证券交易、固定收益等业务其实还在缓慢增长,只是大家都不再关注这些业务。科技巨头接管了数据,接管了用户,也接管了对用户的影响力。它们甚至没有兴趣亲自接管金融业务,只是把其中最肥的部分留给自己,把脏活累活留给金融机构——Apple Card就是一个最佳的案例。

附带说一句,时至今日,高盛仍然是美国资本市场地位最高、历史最悠久的道琼斯工业指数的成分股,而它的竞争对手摩根士丹利并不是,尽管后者的市值比它高,至关重要的买方业务的规模也比它大。在科技巨头当中,微软、苹果、IBM和英特尔都是道琼斯工业指数成员,而谷歌、亚马逊、英伟达、特斯拉都不是。没人能解释为什么,或许仅仅是因为道琼斯指数编辑委员会的反应速度太慢。

上述诡异现象不但能说明为什么近年来纳斯达克指数的复合收益率远高于道琼斯指数,也能说明为什么美国的经济增长率远远高于此前的市场预期。因为创新本身是一种不可预测的行为,能够接纳并助推这种不可预测性的经济体,将会发展得更加繁荣。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