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化加速!小马智行与丰田合作首款纯电自动驾驶出租车亮相进博会

在市场已经准备好的情况下,小马智行及其合作方的准备显然更超前和领先。

11月5日,小马智行与丰田汽车联合发布首款纯电自动驾驶出租车(Robotaxi)概念车 ,并在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亮相。这是一款基于广汽丰田生产的bZ4X纯电车辆平台打造的车型,将搭载小马智行研发的第七代L4级自动驾驶软硬件系统。

自动驾驶技术被视为汽车行业的未来,Robotaxi更是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大赛道。在汽车经历电动化革命之后,智能化被视为这一赛段的下半场,自动驾驶及Robotaxi场景正上演着其中的最激烈的一战。对此,科技巨头和汽车巨头都在争相抢占市场,而在这样的强竞争背景下,头部“联姻”是更明智的选择,同时也是降维打击的有效手段。

今年8月,小马智行、丰田中国、广汽丰田三方宣布设立合资公司,投资总额预计10亿元人民币以上。在进博会上发布的这款纯电自动驾驶出租车概念车,代表了这家强强联合的合资公司推进Robotaxi规模化部署后的最新进展。

透过这台Robotaxi概念车,市场得以见证一场三方合力下的自动驾驶技术革新,以及三方对Robotaxi行业的有力推动。

在这款车上,小马智行首发自研的第七代L4级自动驾驶软硬件系统。在继承和创新前一代设计的基础上,它拥有更先进的外观造型和传感器迭代理念。

外观造型方面,展车顶部传感器套件延续了第六代系统的前后分段的模块化设计。这种设计不仅实现与车身一体化程度更高,还有助于降低组装和物料成本。其中后段模组首次采用的镂空尾翼设计,与传感器巧妙融合,前段模组的相机移动至挡风玻璃内侧,提升雨雪沙尘等天气下的系统表现。套件整体更加轻薄美观,形成了贴近市销车辆的造型。

其传感器套件仍然采用包含固态激光雷达、摄像头、毫米波雷达的车规级多传感器方案,但在全无人驾驶的感知精度和安全性上达成了明显的提升。

其他功能迭代方面,这款自动驾驶出租车更关注人与车、车与环境间的交互,车顶采用Robotaxi专属灯语设计,并新增前后交互屏,显示“运营中”、“车辆掉头”、“靠边停车”等字样,与周围车辆和行人互动,提升Robotaxi运营的友好度,并融入城市人流车流中。

不仅如此,在概念车之外,小马智行与丰田中国、广汽丰田三方已经围绕该Robotaxi车型开展研发合作,推进造型设计、车辆平台开发、自动驾驶系统研发制造等工作。在未来,该车型将成为承担起合资公司推动全无人驾驶出行规模化落地任务的首款车型。

据了解,这款车型搭载的小马智行第七代系统,其研发重点聚焦在全无人驾驶的城市级落地,同时推动系统方案BOM(Bill of Material/物料清单)成本下探。此外,这一代系统采用正向设计和验证流程,在提高系统可靠性的同时满足车规级标准。

在纯电平台开发上,丰田纯电bZ4X是小马智行与丰田为合资公司选定的首款Robotaxi的车辆平台,它与过往投入混合动力车型不同,纯电车型在系统设计、后期维护、软硬件耦合等更具优势,可以更好满足Robotaxi运营对于车辆运维、经济性、车辆性能的要求。

面对更长期的产品需求,丰田为bZ4X车辆平台研发了适用于高级别自动驾驶的车辆控制系统,提供丰富的冗余化设计和安全配置,如电源通信冗余、故障通知、预碰撞安全系统等,为全无人驾驶的安全运行提供了重要保障。

至此,从造型设计、传感器方案到整套系统BOM,小马智行都在力求降本,并且从动力能源角度启动了更长期的产品规划和执行。这意味着,小马智行已经在为实现进一步商业化做准备,显示出了公司推动下一阶段全无人驾驶规模化量产落地的决心。

种种成绩也同步昭示了,自2019年开启合作以来,小马智行与丰田积累三款自动驾驶车辆的合作经验,已经在双方的自动驾驶车辆平台方面形成了有效的共研机制。

这对Robotaxi行业的意义匪浅。当前,从生产端、技术端、应用端再到政策端,小马智行与丰田中国、广汽丰田的三方合力已经愈发强大,成功树立了跨领域合作的标杆,市场有望逐步迎来革新性的自动驾驶车辆和产品,为行业带来重要变革。

在经过多年摸索与发展之后,自动驾驶技术已经进入全面落地的重要阶段。

在所有自动驾驶技术的落地场景中,Robotaxi是全行业公认最有商业想象力的赛道,同时也经历着“冰火两重天”。一方面,它有明确的商业模式和对应的庞大市场规模,但另一方面,它覆盖的场景最全面也最复杂,要求解决方案具有不可挑剔的算法智慧、安全冗余,在成本上也锱铢必较,因而总体推进程度相对较慢。

但如今这个现状已经被大幅扭转,Robotaxi的商业化前景正在迎来前所未有的曙光。从去年开始,国内外多个城市如北京、广州、武汉以及加州洛杉矶为真正全无人的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和商业化收费亮起绿灯。在政府、技术和市场的共同作用下,产业各方将更深参与其中,探寻Robotaxi规模量产和落地路径。以一线城市为例,Robotaxi正朝全无人与商业化收费不断发展,国内自动驾驶出行产业迈入造血阶段,逐步拓宽更具商业潜力的出行场景。

在市场已经准备好的情况下,小马智行及其合作方的准备显然更超前和领先。

在今年8月那场三方合作启动时,小马智行联合创始人兼CEO彭军就曾说过,“自动驾驶技术现已进入全场景落地阶段。”在他看来,这家由丰田中国、广汽丰田与小马智行共同成立的合资公司,将引领Robotaxi进入无人化、规模化、量产化的高质量发展。

自此,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将迎来稳定的运力,高级别自动驾驶的商业化进程将持续加速,而这是属于智能网联汽车行业的一个全新发展阶段。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规模化加速!小马智行与丰田合作首款纯电自动驾驶出租车亮相进博会

在市场已经准备好的情况下,小马智行及其合作方的准备显然更超前和领先。

11月5日,小马智行与丰田汽车联合发布首款纯电自动驾驶出租车(Robotaxi)概念车 ,并在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亮相。这是一款基于广汽丰田生产的bZ4X纯电车辆平台打造的车型,将搭载小马智行研发的第七代L4级自动驾驶软硬件系统。

自动驾驶技术被视为汽车行业的未来,Robotaxi更是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大赛道。在汽车经历电动化革命之后,智能化被视为这一赛段的下半场,自动驾驶及Robotaxi场景正上演着其中的最激烈的一战。对此,科技巨头和汽车巨头都在争相抢占市场,而在这样的强竞争背景下,头部“联姻”是更明智的选择,同时也是降维打击的有效手段。

今年8月,小马智行、丰田中国、广汽丰田三方宣布设立合资公司,投资总额预计10亿元人民币以上。在进博会上发布的这款纯电自动驾驶出租车概念车,代表了这家强强联合的合资公司推进Robotaxi规模化部署后的最新进展。

透过这台Robotaxi概念车,市场得以见证一场三方合力下的自动驾驶技术革新,以及三方对Robotaxi行业的有力推动。

在这款车上,小马智行首发自研的第七代L4级自动驾驶软硬件系统。在继承和创新前一代设计的基础上,它拥有更先进的外观造型和传感器迭代理念。

外观造型方面,展车顶部传感器套件延续了第六代系统的前后分段的模块化设计。这种设计不仅实现与车身一体化程度更高,还有助于降低组装和物料成本。其中后段模组首次采用的镂空尾翼设计,与传感器巧妙融合,前段模组的相机移动至挡风玻璃内侧,提升雨雪沙尘等天气下的系统表现。套件整体更加轻薄美观,形成了贴近市销车辆的造型。

其传感器套件仍然采用包含固态激光雷达、摄像头、毫米波雷达的车规级多传感器方案,但在全无人驾驶的感知精度和安全性上达成了明显的提升。

其他功能迭代方面,这款自动驾驶出租车更关注人与车、车与环境间的交互,车顶采用Robotaxi专属灯语设计,并新增前后交互屏,显示“运营中”、“车辆掉头”、“靠边停车”等字样,与周围车辆和行人互动,提升Robotaxi运营的友好度,并融入城市人流车流中。

不仅如此,在概念车之外,小马智行与丰田中国、广汽丰田三方已经围绕该Robotaxi车型开展研发合作,推进造型设计、车辆平台开发、自动驾驶系统研发制造等工作。在未来,该车型将成为承担起合资公司推动全无人驾驶出行规模化落地任务的首款车型。

据了解,这款车型搭载的小马智行第七代系统,其研发重点聚焦在全无人驾驶的城市级落地,同时推动系统方案BOM(Bill of Material/物料清单)成本下探。此外,这一代系统采用正向设计和验证流程,在提高系统可靠性的同时满足车规级标准。

在纯电平台开发上,丰田纯电bZ4X是小马智行与丰田为合资公司选定的首款Robotaxi的车辆平台,它与过往投入混合动力车型不同,纯电车型在系统设计、后期维护、软硬件耦合等更具优势,可以更好满足Robotaxi运营对于车辆运维、经济性、车辆性能的要求。

面对更长期的产品需求,丰田为bZ4X车辆平台研发了适用于高级别自动驾驶的车辆控制系统,提供丰富的冗余化设计和安全配置,如电源通信冗余、故障通知、预碰撞安全系统等,为全无人驾驶的安全运行提供了重要保障。

至此,从造型设计、传感器方案到整套系统BOM,小马智行都在力求降本,并且从动力能源角度启动了更长期的产品规划和执行。这意味着,小马智行已经在为实现进一步商业化做准备,显示出了公司推动下一阶段全无人驾驶规模化量产落地的决心。

种种成绩也同步昭示了,自2019年开启合作以来,小马智行与丰田积累三款自动驾驶车辆的合作经验,已经在双方的自动驾驶车辆平台方面形成了有效的共研机制。

这对Robotaxi行业的意义匪浅。当前,从生产端、技术端、应用端再到政策端,小马智行与丰田中国、广汽丰田的三方合力已经愈发强大,成功树立了跨领域合作的标杆,市场有望逐步迎来革新性的自动驾驶车辆和产品,为行业带来重要变革。

在经过多年摸索与发展之后,自动驾驶技术已经进入全面落地的重要阶段。

在所有自动驾驶技术的落地场景中,Robotaxi是全行业公认最有商业想象力的赛道,同时也经历着“冰火两重天”。一方面,它有明确的商业模式和对应的庞大市场规模,但另一方面,它覆盖的场景最全面也最复杂,要求解决方案具有不可挑剔的算法智慧、安全冗余,在成本上也锱铢必较,因而总体推进程度相对较慢。

但如今这个现状已经被大幅扭转,Robotaxi的商业化前景正在迎来前所未有的曙光。从去年开始,国内外多个城市如北京、广州、武汉以及加州洛杉矶为真正全无人的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和商业化收费亮起绿灯。在政府、技术和市场的共同作用下,产业各方将更深参与其中,探寻Robotaxi规模量产和落地路径。以一线城市为例,Robotaxi正朝全无人与商业化收费不断发展,国内自动驾驶出行产业迈入造血阶段,逐步拓宽更具商业潜力的出行场景。

在市场已经准备好的情况下,小马智行及其合作方的准备显然更超前和领先。

在今年8月那场三方合作启动时,小马智行联合创始人兼CEO彭军就曾说过,“自动驾驶技术现已进入全场景落地阶段。”在他看来,这家由丰田中国、广汽丰田与小马智行共同成立的合资公司,将引领Robotaxi进入无人化、规模化、量产化的高质量发展。

自此,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将迎来稳定的运力,高级别自动驾驶的商业化进程将持续加速,而这是属于智能网联汽车行业的一个全新发展阶段。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