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三易生活
早在2018年的MWC上,华为方面就展出了首款符合3GPP标准的5G商用终端华为5G CPE,正式吹响了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商业化的号角。仅仅一年后,各大手机厂商就携各自的首款5G手机,开始陆续与消费者见面。
时至今日,5G已经走入了全面商业化的第5个年头。但5G究竟带来了什么样的变化,似乎是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以至于有一部分消费者还固执地继续使用4G。
遗憾的是,这种情况或许已经不可持续了。日前据相关媒体报道,有多位用户反馈称,自己的手机在更新系统后,系统设置里的4G和5G切换开关被取消,只能默认使用5G网络。
对此,中国移动10086的客服人员也证实,部分机型在系统更新后5G切换4G按钮会被隐藏的事实。其实早在2021年,华为的李小龙就曾公开表示,在手机中去掉5G下拉快捷开关是三大运营商的统一要求。
事实上,手机里的4G/5G切换按钮是一个历史遗留问题。在2019年首批5G手机上线时,运营商选择以NSA非独立组网开启5G商业化,之后NSA和SA独立组网并行,并最终全面升级成SA的三步走措施。而先建设NSA网络,则是运营商抢占5G先机的策略,就在已有4G网络的基础上搭建5G网络。
但彼时由于5G网络覆盖范围有限,而且往往即使是有5G信号,消费者也可能会因为流量费用和功耗双高的问题,导致不愿意使用5G。为了满足用户的诉求,手机厂商就推出了4G/5G切换功能,将选择权交给用户。
然而此一时彼一时,运营商的NSA组网早已“退网”,而且经过了5年时间的迭代后,高通、华为、联发科的5G基带也已不可同日而语。这样看来,4G和5G互相切换的功能似乎也到了完成历史使命的时候,不过事实真的如此吗?或许答案并没有那么简单。
因为即使到了今天,5G网络的覆盖率依然无法与4G相提并论。根据工信部公布的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8月末,我国已建成5G基站总数达313.8万个、占移动基站总数的27.5%,5G移动电话用户达7.14亿户,全国县级以上行政区覆盖率达到100%,实现了“县县通5G”。
可县县通5G与村村通4G之间的差距显然并不小,强制关闭切换4G选项对于广大农村和乡镇用户而言或许并不友好。
更为重要的是,即使是到了2023年,大量用户也有继续使用4G网络的客观需求存在。必须要承认的是,使用5G的功耗确实会比4G更高。这由于5G技术的更高频率和更大带宽要求,需要更多的天线和更高的发射功率,导致了如今手机的射频模块和天线更复杂。而且在5G信号不佳时,手机还会提高射频的功耗以便更好地接收信号,同样会造成功耗水平的提升。
按照网络测试应用Speedtest的开发商Ookla,在不久前发布的Android端芯片在4G/5G网络下的耗电量对比显示,使用高通骁龙8 Gen2和联发科天玑9200分别在5G连接下,会比4G环境下多消耗6%和7%的电量。因此对于手机续航比较敏感的用户,显然会更倾向于使用4G。
更别提即使是运营商在持续进行提速降费的情况下,5G套餐的资费往往也要比4G贵。而且5G的eMBB(超高带宽)特质,就导致了在同等时间内使用5G消耗的流量会更多,所以这两大因素也会让部分价格敏感型用户更倾向于使用4G。
不过最为核心的问题,是即便到了2023年,大家真的能搞清楚5G的杀手级应用除了测网速之外,究竟还有什么吗。
此前,从1G到2G的变迁背后,是模拟信号到数字信号的转换,带来了更清晰的通话以及短信功能;从2G到3G的升级,带来了移动多媒体概念,彩铃、彩信就正是3G时代的象征;从3G到4G则是移动互联网的浪潮,而智能手机的成功也就是建立在4G网络的基础上。可到了5G时代,什么样的应用是大家需要、且只有5G网络才能承载的呢?
尽管当初运营商和手机厂商宣传的5G网络下,一分钟下载一部电影理论上确实可行,可问题是现在已经是短视频时代,大家看的是抖音、快手、微信视频号,电影大盘几乎冷到了大量从业者都开始投身短剧。如果是几分钟的短视频,5G和4G在加载速度上的差异,真的能明显感知到吗?
或许AIGC能成为一个有潜力的5G杀手级应用,如今ChatGPT、Bard、文心一言有多火自然无需多言。AI改变生活更已经是一个正在发生的事情,并且目前主流的AI大模型都是云端运行、再将结果输出到用户的设备上,此时5G网络更高的带宽、更低的延迟就非常合适。只不过,目前手机厂商探索的方向似乎更多是端侧大模型,当计算在手机上即可实现时,5G怕是没有了用武之地。
那么问题就来了,运营商为什么要盯着手机厂商设计的这个小功能呢?或许这是因为运营商也有自己的KPI。此前在2021年夏天,工信部等十部门联合印发的《5G 应用“扬帆”行动计划(2021-2023年)》指导书中就要求,在2024年前,三大运营商的5G应用关键指标要达到一定的数字,5G个人用户普及率超过40%,用户数超过5.6亿,5G网络接入流量占比超50%,5G网络使用效率明显提高,5G物联网终端用户数年均增长率超200%。
所以自己在Dead Line之前为了完成KPI会怎么去做,换到运营商身上其实也是一样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