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多家车企官宣降价,“卷王”特斯拉还未杀到,现在该买车吗?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多家车企官宣降价,“卷王”特斯拉还未杀到,现在该买车吗?

目前,已经有多家车企开启了年底降价模式。

文|上海汽车报

10月份,不少车企创造了史上最好销量成绩。进入11月,虽然“金九银十”已经结束,但各大车企之间的竞争并未缓解,反倒是有衍生出新一轮价格战的迹象。目前,已经有多家车企开启了年底降价模式。

这次是比亚迪领头,只为年底冲销量

进入11月,官宣降价优惠的车企有比亚迪、领克、零跑、欧拉4家品牌,而始作俑者是比亚迪。比亚迪的降价动机很大一部分归结于年底冲销量。若想达成全年300万辆的销量目标,比亚迪必须在余下的两个月里完成60万辆的超高业绩。

11月1日,比亚迪不仅给出了10月份销量突破30万辆的好成绩,更带来了年底购车的多重福利。其中,优惠力度最大的是护卫舰07,可交2000元抵20000万元,给出了1.8万元的优惠;而海豚、海豹冠军版是交2000元抵9000元;剩余车型则是交2000元抵7000元。

零跑汽车更直接,对旗下所有车型都给出了购车福利,最高补贴1万元。要知道,零跑旗下的T03车型可是一辆售价在10万元以内的微型纯电动汽车,1万元的补贴直接将该车的起步价拉低到了4.99万元。

从10月份至今,降价促销的车企多达10余家,其中不乏比亚迪、智己、极氪、零跑等多款热销车型,优惠幅度最高达5.1万元。AITO问界、理想汽车等品牌门店相较于上述车企官宣降价,部分品牌还搞起了终端价格“暗降”操作。

据销售人员透露,AITO问界M7在中秋、国庆双节和第二轮购车权益期间,分别推出3.3万元和3万元的优惠权益活动。目前,问界又发布了M7提车超期补贴标准,即2023年11月30日前完成大定支付的新M7用户,若提车超期,按超出天数获得现金补贴,补贴标准为每天200元,至高1万元。

“目前,行业已经进入年末冲量阶段,由于今年车型迭代速度快、‘价格战’激烈,经销商库存情况不容乐观。”中国乘用车产业联盟秘书长张秀阳表示,车企之间的竞争促销,一方面会对年底车市构成稳定支撑,助力车市销量冲击新高点。另一方面,在冲量阶段,随着竞争压力进一步加剧,未来会有更多车企加入促销降价行列,进一步挤压车企的利润空间。

最新公布的10月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为58.6%,同比下降0.4个百分点,汽车流通行业处在不景气区间。

“卷王”特斯拉,有心无力?

从来都是引领降价潮的特斯拉,这次会缺席吗?

特斯拉的财报显示,第三季度总收入约233.5亿美元,同比增长9%,不及市场预期的240.6亿美元,也是近三年来的最慢增速;净利润为18.53亿美元,同比下滑44%;毛利率为17.9%,同比下降719个基点。对于整体盈利能力下滑,特斯拉官方表示,受到了汽车降价等方面的负面影响。

今年以来,特斯拉旗下所有车型经历过多次不同程度的降价,通过牺牲利润换取市占率的思路,让特斯拉在新能源汽车领域逐渐失去盈利能力排头兵的地位。今年第二季度,比亚迪的毛利率已经超过特斯拉。随着特斯拉的毛利率持续下滑,一方面,特斯拉的降价空间逐渐减少;另一方面,中国品牌与其在盈利能力上的差距也在缩小。在降价举措频频出台的第三季度,特斯拉产量及交付量却环比均有所下滑。显然,降价对于特斯拉而言,可能到了纠结之处:降吧,市场不一定认同,投资人肯定不认同。不降吧,那靠什么提升市占率和做大蛋糕?

不过,从特斯拉CEO马斯克的解释来看,特斯拉可能不会缺席中国市场的年底降价。马斯克认为,目前特斯拉销量下滑是为了进一步降低单位成本,是由于全球工厂升级停工导致产能下滑引起的。但是,今年全年180万辆销量目标并未改变。同时,今年特斯拉将继续完成交付量50%年复合增长。据他透露,特斯拉单车成本在第三季度已下降至3.75万美元,特斯拉还将继续从源头进一步降低成本,从而使汽车价格下降,让大多数人有能力购车。

因此,特斯拉大概率在中国市场还会有降价举措。

年底买车是不是好时机?

在2022年年底的时候,因为新能源汽车购车补贴将在2023年取消,不少车企都在造势,称今年新能源汽车价格要上涨,导致相当一部分购车用户提前购车,以为享受到了新能源汽车补贴的最后福利。

任谁也没想到的是,进入2023年后,特斯拉的降价直接导致新能源汽车价格大跳水,新能源汽车优惠三五万元更是常态,价格战直到现在还在持续。

从市场表现来看,今年以来,整体乘用车市场、新能源汽车厂商之间的“卷”是肉眼可见的。究竟“卷”到什么程度?记者认为,从最近知名汽车掌舵者不惜在网上互撕“AEB”,只为自家车企提升销量;而更多车企当家人都参与进去,只为“争取流量带货”,行业“卷”到什么程度,可见一斑。另外,随着技术进步、各种材料费用下降,以及国内消费者口袋里的钱包迟迟不见鼓起,新能源汽车降价看来是大势所趋,而燃油车作为逐步被纯电动车和增程式电动车替代的品类,降价也是可见的预期。

一句话,降价是大势所趋。对于原本就有购车计划的消费者来说,当前购车时机没问题。如果能等到特斯拉降价,看到更多的车企加入降价阵营,似乎选择的余地更多。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特斯拉

7.4k
  • 美股开盘涨跌不一,特斯拉涨超5%
  • 博通在美股盘前交易中上涨近5%,Meta、ASML和特斯拉均涨约3%

比亚迪

6.9k
  • 更多县城居民开着国产新能源车过新年|年货新风尚
  • 日本八大车商全球销量出炉,本田和日产被比亚迪赶超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多家车企官宣降价,“卷王”特斯拉还未杀到,现在该买车吗?

目前,已经有多家车企开启了年底降价模式。

文|上海汽车报

10月份,不少车企创造了史上最好销量成绩。进入11月,虽然“金九银十”已经结束,但各大车企之间的竞争并未缓解,反倒是有衍生出新一轮价格战的迹象。目前,已经有多家车企开启了年底降价模式。

这次是比亚迪领头,只为年底冲销量

进入11月,官宣降价优惠的车企有比亚迪、领克、零跑、欧拉4家品牌,而始作俑者是比亚迪。比亚迪的降价动机很大一部分归结于年底冲销量。若想达成全年300万辆的销量目标,比亚迪必须在余下的两个月里完成60万辆的超高业绩。

11月1日,比亚迪不仅给出了10月份销量突破30万辆的好成绩,更带来了年底购车的多重福利。其中,优惠力度最大的是护卫舰07,可交2000元抵20000万元,给出了1.8万元的优惠;而海豚、海豹冠军版是交2000元抵9000元;剩余车型则是交2000元抵7000元。

零跑汽车更直接,对旗下所有车型都给出了购车福利,最高补贴1万元。要知道,零跑旗下的T03车型可是一辆售价在10万元以内的微型纯电动汽车,1万元的补贴直接将该车的起步价拉低到了4.99万元。

从10月份至今,降价促销的车企多达10余家,其中不乏比亚迪、智己、极氪、零跑等多款热销车型,优惠幅度最高达5.1万元。AITO问界、理想汽车等品牌门店相较于上述车企官宣降价,部分品牌还搞起了终端价格“暗降”操作。

据销售人员透露,AITO问界M7在中秋、国庆双节和第二轮购车权益期间,分别推出3.3万元和3万元的优惠权益活动。目前,问界又发布了M7提车超期补贴标准,即2023年11月30日前完成大定支付的新M7用户,若提车超期,按超出天数获得现金补贴,补贴标准为每天200元,至高1万元。

“目前,行业已经进入年末冲量阶段,由于今年车型迭代速度快、‘价格战’激烈,经销商库存情况不容乐观。”中国乘用车产业联盟秘书长张秀阳表示,车企之间的竞争促销,一方面会对年底车市构成稳定支撑,助力车市销量冲击新高点。另一方面,在冲量阶段,随着竞争压力进一步加剧,未来会有更多车企加入促销降价行列,进一步挤压车企的利润空间。

最新公布的10月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为58.6%,同比下降0.4个百分点,汽车流通行业处在不景气区间。

“卷王”特斯拉,有心无力?

从来都是引领降价潮的特斯拉,这次会缺席吗?

特斯拉的财报显示,第三季度总收入约233.5亿美元,同比增长9%,不及市场预期的240.6亿美元,也是近三年来的最慢增速;净利润为18.53亿美元,同比下滑44%;毛利率为17.9%,同比下降719个基点。对于整体盈利能力下滑,特斯拉官方表示,受到了汽车降价等方面的负面影响。

今年以来,特斯拉旗下所有车型经历过多次不同程度的降价,通过牺牲利润换取市占率的思路,让特斯拉在新能源汽车领域逐渐失去盈利能力排头兵的地位。今年第二季度,比亚迪的毛利率已经超过特斯拉。随着特斯拉的毛利率持续下滑,一方面,特斯拉的降价空间逐渐减少;另一方面,中国品牌与其在盈利能力上的差距也在缩小。在降价举措频频出台的第三季度,特斯拉产量及交付量却环比均有所下滑。显然,降价对于特斯拉而言,可能到了纠结之处:降吧,市场不一定认同,投资人肯定不认同。不降吧,那靠什么提升市占率和做大蛋糕?

不过,从特斯拉CEO马斯克的解释来看,特斯拉可能不会缺席中国市场的年底降价。马斯克认为,目前特斯拉销量下滑是为了进一步降低单位成本,是由于全球工厂升级停工导致产能下滑引起的。但是,今年全年180万辆销量目标并未改变。同时,今年特斯拉将继续完成交付量50%年复合增长。据他透露,特斯拉单车成本在第三季度已下降至3.75万美元,特斯拉还将继续从源头进一步降低成本,从而使汽车价格下降,让大多数人有能力购车。

因此,特斯拉大概率在中国市场还会有降价举措。

年底买车是不是好时机?

在2022年年底的时候,因为新能源汽车购车补贴将在2023年取消,不少车企都在造势,称今年新能源汽车价格要上涨,导致相当一部分购车用户提前购车,以为享受到了新能源汽车补贴的最后福利。

任谁也没想到的是,进入2023年后,特斯拉的降价直接导致新能源汽车价格大跳水,新能源汽车优惠三五万元更是常态,价格战直到现在还在持续。

从市场表现来看,今年以来,整体乘用车市场、新能源汽车厂商之间的“卷”是肉眼可见的。究竟“卷”到什么程度?记者认为,从最近知名汽车掌舵者不惜在网上互撕“AEB”,只为自家车企提升销量;而更多车企当家人都参与进去,只为“争取流量带货”,行业“卷”到什么程度,可见一斑。另外,随着技术进步、各种材料费用下降,以及国内消费者口袋里的钱包迟迟不见鼓起,新能源汽车降价看来是大势所趋,而燃油车作为逐步被纯电动车和增程式电动车替代的品类,降价也是可见的预期。

一句话,降价是大势所趋。对于原本就有购车计划的消费者来说,当前购车时机没问题。如果能等到特斯拉降价,看到更多的车企加入降价阵营,似乎选择的余地更多。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