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国内第四款CAR-T疗法获批,关注度有点低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国内第四款CAR-T疗法获批,关注度有点低

整个赛道热度的降温。

文|氨基观察

国产CAR-T疗法还在继续向前。

11月8日,据NMPA官网,合源生物CD19 CAR-T纳基奥仑赛注射液获批上市,用于治疗成人复发或难治性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r/r B-ALL)。

这是首款在中国获批上市的治疗白血病的CAR-T产品,也是第四款上市的CAR-T疗法。

不过,相比于此前药明巨诺们CAR-T疗法上市引发的诸多关注不同,市场对于这款疗法的讨论度并不高。

这也折射出,国内CAR-T疗法先驱们在未能拿出令人满意的商业化成绩单的情况下,整个赛道热度的降温。

/ 01 / 商业化之困

CAR-T疗法,一直是以“抗癌神药”著称。的确,在治疗效果方面,CAR-T疗法因为机制的特殊性,在血液瘤领域展现了较强的竞争力。

纳基奥仑赛也是如此。r/r B-ALL作为临床缺乏有效治疗手段,患者预后较差,生存期仅2-6个月。从单臂临床结果来看,纳基奥仑赛展示出持久的高缓解率的潜力。

不过,对于一款药物来说,商业化成功取决于诸多因素,其中价格尤为关键。因为受限于制造工艺的特殊性,CAR-T疗法定价较高,国内此前上市的三款疗法均超过100万元。

目前,定价最低的,是驯鹿生物的伊基奥仑赛注射液,价格为116.6万元。这仅仅只是药物的价格,加上治疗成本,患者的负担会进一步上升。

价格过高,难以进入医保,并且商业保险的覆盖力度也有限,这导致了在国内上市的CAR-T疗法,面临销售业绩难以令人满意的局面。

上半年,先驱药明巨诺的销售收入依然只有8774万元,亏损额接近4亿元。在这一背景下,药明巨诺的股价持续下跌,寒气难以避免传递给其它后来者。

/ 02 / 曙光或在眼前

当然,问题固然存在,但产业也在持续进步。就定价过高这一问题来说,国产CAR-T疗法未来必然也会迎来解决之道。

定制化生产、昂贵的上游原材料和生产设备、复杂的供应链体系等综合因素是CAR-T疗法价格居高不下的核心原因,自然这也是改进的方向。

目前,包括药明巨诺、恒润达生、科济药业等药企在病毒载体等方面尝试攻坚,希望能够带来更低的生产成本,惠及更多患者。

与此同时,也有部分药企在技术层面尝试突围,在探索异体CAR-T、CAR-NK等通用型细胞治疗产品方式,以降低最终的生产成本。

着眼未来,CAR-T疗法仍然非常年轻。随着更多国内药企的持续探索,其在国内的可及性必然会持续提升。而率先突围的药企,也必然会收获相应的回报。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药明康德

3.7k
  • 美国生物安全法案快速立法失败,但中国生物医药公司还不能算赢
  • 港股午评:恒生科技指数跌0.63%,教育、内房股下挫,医药、航空股逆势活跃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国内第四款CAR-T疗法获批,关注度有点低

整个赛道热度的降温。

文|氨基观察

国产CAR-T疗法还在继续向前。

11月8日,据NMPA官网,合源生物CD19 CAR-T纳基奥仑赛注射液获批上市,用于治疗成人复发或难治性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r/r B-ALL)。

这是首款在中国获批上市的治疗白血病的CAR-T产品,也是第四款上市的CAR-T疗法。

不过,相比于此前药明巨诺们CAR-T疗法上市引发的诸多关注不同,市场对于这款疗法的讨论度并不高。

这也折射出,国内CAR-T疗法先驱们在未能拿出令人满意的商业化成绩单的情况下,整个赛道热度的降温。

/ 01 / 商业化之困

CAR-T疗法,一直是以“抗癌神药”著称。的确,在治疗效果方面,CAR-T疗法因为机制的特殊性,在血液瘤领域展现了较强的竞争力。

纳基奥仑赛也是如此。r/r B-ALL作为临床缺乏有效治疗手段,患者预后较差,生存期仅2-6个月。从单臂临床结果来看,纳基奥仑赛展示出持久的高缓解率的潜力。

不过,对于一款药物来说,商业化成功取决于诸多因素,其中价格尤为关键。因为受限于制造工艺的特殊性,CAR-T疗法定价较高,国内此前上市的三款疗法均超过100万元。

目前,定价最低的,是驯鹿生物的伊基奥仑赛注射液,价格为116.6万元。这仅仅只是药物的价格,加上治疗成本,患者的负担会进一步上升。

价格过高,难以进入医保,并且商业保险的覆盖力度也有限,这导致了在国内上市的CAR-T疗法,面临销售业绩难以令人满意的局面。

上半年,先驱药明巨诺的销售收入依然只有8774万元,亏损额接近4亿元。在这一背景下,药明巨诺的股价持续下跌,寒气难以避免传递给其它后来者。

/ 02 / 曙光或在眼前

当然,问题固然存在,但产业也在持续进步。就定价过高这一问题来说,国产CAR-T疗法未来必然也会迎来解决之道。

定制化生产、昂贵的上游原材料和生产设备、复杂的供应链体系等综合因素是CAR-T疗法价格居高不下的核心原因,自然这也是改进的方向。

目前,包括药明巨诺、恒润达生、科济药业等药企在病毒载体等方面尝试攻坚,希望能够带来更低的生产成本,惠及更多患者。

与此同时,也有部分药企在技术层面尝试突围,在探索异体CAR-T、CAR-NK等通用型细胞治疗产品方式,以降低最终的生产成本。

着眼未来,CAR-T疗法仍然非常年轻。随着更多国内药企的持续探索,其在国内的可及性必然会持续提升。而率先突围的药企,也必然会收获相应的回报。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