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麦琪
中级车市场的竞争越激烈,消费者越是欢喜:日系三强的走量王、德系的中坚力量迈腾、以及美系越级享受的别克君越等,就更别说代表豪华的BBA了。而在今年,中级车的阵容里又多了一个新成员,代表法系的雪铁龙C6。
对于一个进入中国多年、但多年来仍无法收获认可度的品牌而言,推出一款全新的旗舰车型,就能以此打一场翻身仗了吗?
越级配置是一种套路
今年4月,雪铁龙C6在北京车展首次亮相之时,一个逃不掉的宣传梗就是,这是具有历史底蕴的法国总统座驾。事实如果真是如此,那么人们对这款车的期待度应该要比现在更高。但仔细一看,这里面似乎又藏着一个大忽悠。
从进口C6到如今的国产C6,这是一款为了中国市场全新开发的中级车,与所谓的总统座驾,也许只剩下半毛钱的关系了。在这个级别里,日系双田的量级难以超越,大众的帕萨特、迈腾又有“神车”光环,君越则得益于品牌的偏高端定位。那么,PSA想要为雪铁龙打造一款能在中级车领域刷存在感的旗舰车,在品牌缺乏号召力的前提下,就只好走“越级配置”的套路了。
说起雪铁龙或者PSA,法系品牌最喜欢说的就是法兰西风情、浪漫气息了。可是,一款为商务人士或中产家庭准备的中级车,谈什么浪漫呢。于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雪铁龙C6,已经开始走一种偏规矩的商务车设计取向了。
我们可以看到,过去的进口C6整体表现出来的是优雅有余、稳重不足。而只要想想老气的凯美瑞为什么成功,大概就知道中级车消费者的审美尿性了。因此,到了全新的雪铁龙C6,颜值完全不一样了,浪漫的法系也开始注重商务了。雪铁龙C6采用了全新的家族设计语言,尤其是前脸部分,从过去的狭长的进气格栅到现在的格栅与大灯相连,给人一种迷之微笑的感觉,但同时,也让人想起了另一个家族的设计语言。
作为一款主打中级市场的旗舰轿车,雪铁龙C6的主打很明确:豪华、舒适,越级体验。从车内的设计与布置可以更好地看出来。整体而言,雪铁龙C6的内饰设计偏向沉稳,尤其是中控部分,除了一整块的超大显示屏以外,没有过多的按键堆砌,然而,C6将一些物理按键设置在中控台下方、档杆的前方,这就略显尴尬了。再者,这款车的挡把区域实在是太宽了,这果然是法国绅士的设定啊,宽大的挡把位置,也许驾是驶员与副驾位置之间最遥远的距离。
为了突显法系车的舒适性优势,雪铁龙为这款车的四个车窗配备了三夹层玻璃,车内的静谧性得到了大幅提高,这是雪铁龙C6在同级中的一个明显优势项。但为了在车身造型的设计与后排采光效果之间找到妥协,雪铁龙将这款车的后窗设计得更大、更宽,但结果导致它无法完全下降到隐藏位置。
对于一款需要为品牌拉高定位的旗舰车型,雪铁龙为C6设置了不少的豪华设定,这同时也满足了它要以越级配置提高竞争力的需求。在雪铁龙C6上,采用了大量的皮质和搪瓷材质包裹,1.8T顶配车型里面,甚至使用了更高端的棕色Nappa真皮,利用打孔工艺勾勒的千鸟格花纹也是C6要体现的豪华感。只不过,千鸟格早就不再是高端的代名词了。
必须承认的是,雪铁龙C6在乘坐舒适性上下了很多功夫,前后排座椅的角度设计与包覆都很优秀,而为了强化它的舒适取向,C6甚至在1.8T的顶配车型里提供了后排座椅的按摩功能,这在同级别车型中极少见到。然而,由于1.8T的后排座椅可调节,在较为倾斜的角度之下,座椅两侧各有一处凸起,座椅的横向空间受到了侵占。如此这般之下,雪铁龙C6总让人有种“浪费了好材料”的感觉,尤其是诸如门把手的箱包式设计,讲真,中国消费者并不care。
最大的缺点是没亮点
在激战正酣的中级车市场里面,没有一点真本事,是很难立足的。后来者雪铁龙C6要拿什么吸引消费者,那当然是中国消费者本来就看重的价格和配置。但除此之外,雪铁龙C6还有什么?
在中级车阵营了,没有2.0T的雪铁龙C6是吃亏的。事实上,PSA在动力总成上就没有太多的明显优势。目前,我们所知道的是,PSA与宝马合作研发了1.6THP发动机,这款曾经多年获奖的发动机同时使用在PSA、宝马和MINI车型上,账面数据不俗。而在此基础上,PSA研发了小排量的1.2T、扩缸后的1.8T,分别都出现在了标致和雪铁龙的全系车型上。
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雪铁龙C6,推出的正是1.6T和1.8T版本。对于这样的中级车来说,没有2.0T动力是遗憾的。我们试驾的1.8T版本其实动力数据并不差,最大输出功率150kW,最大扭矩280N·m,而且涡轮介入在1400rpm,按理说整体体验并不会差。
但实际上,这款发动机对于车重达到1.6吨的雪铁龙C6来说,只能说够用。大概是因为油门踏板的行程较短,明显感受到动力的持续补给有点吃力,更别说高速超车所需要的动力响应了。在同级车型中,1.8T版本的C6百公里加速8.9秒,这并不是一个有底气的数据。
既然主打舒适,那么我们继续谈舒适。雪铁龙C6主打的是AMCS大师级底盘,能够自动调节软硬、具有液压减震功能。我们尝试将它开到一些不算平整的公路辅道,对于一些小的凹陷或者路面起伏,C6的底盘尚可轻松应付。但是,其他问题也随之而来,EPS电子助力转向系统在低速时随着速度调整扭矩过于频繁,最直接的结果就是能感受到来自细碎的抖动从底盘传到方向盘上,这种感受就像是挠痒痒。
再者,这款既要表现厚重、又要突出舒适的中级车,虽然采用了电子液压助力转向,但方向盘在低速时表现得实在太重了。原地打方向盘几乎不可能、低速转向需要加把劲,到了速度提升上来之后,可能才是它的正常水平。
与以往的车型不同,这一次的雪铁龙不再大谈动力了。这是一款需要强调舒适与豪华的中级车,只不过,它的豪华感和舒适性都不是人人能懂的。至少,从上市一个月的刚刚破千的销量来看,喜欢这位法国绅士的人并不多。
1.6T的C6在整个中级车阵营里是便宜的,但是动力与配置却是消费者不愿意买账的。至于C6主打的1.8T版本,定价策略并没有让它秒杀一众2.0T的对手。这就很尴尬了。本来就低迷的雪铁龙,在旗舰轿车上没有收获到应有的关注。它的失败就变成了命中注定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