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人机大战」会成为2017综艺新热点吗?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人机大战」会成为2017综艺新热点吗?

人类的“不可爱”,或在机器面前暴露无遗。

文|九月

今年3月,谷歌人工智能AlphaGo与围棋世界冠军、职业九段选手李世石进行人机大战,并以4:1的总比分获胜。这场全球瞩目的巅峰对决,燃爆了大众对于人工智能的热情。

此文当然不是探讨中国AI的现状与未来,而是因为同相君隐隐觉得——人工智能元素或在未来一年的综艺节目中,翻腾起一些浪花。

本周,即将于2017年1月开播的第四季《最强大脑》,宣布开启中国电视史上真正意义上的“人机大战”;不久前,中科院联手央视打造的大型科学挑战类节目《人机大战》项目,也启动了全国项目征集会,明年在央视综合频道(CCTV-1)以季播形式推出;一档名为《我爱机器人》的人工智能类节目,也出现在了北京卫视2017的综艺版面中。

其实在这一年,人工智能元素也或多或少“入侵”过综艺和晚会,只是,“人机大战”这样的玩法,到底能玩多大,你是不是也有一点点好奇?

节目好不好看,和一国机器人工业水准相关

李开复说:如今在全世界AI领域,中国水平很高

早在今年秋,央视综合频道与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局就公布要联手打造《人机大战》。

央视综合频道副总监张国飞介绍,节目将在人类的四肢、感官和大脑三大方面,让最强人类与人工智能在运动、感知和判断上展开对决。

世界上最为敏捷的无人机避障功能是否能躲过球速最快的羽毛球世界冠军时速332公里的凌厉抽杀?百战百胜的猜拳机械臂能否在国际高手前保持不败战绩?最为逼真的语音合成技术可否以假乱真?这些,都有可能成为《人机大战》的挑战项目。据《人机大战》项目组介绍,该项目在半年多的调研过程中,数次为人工智能在很多领域的能力所折服,连连称叹“超乎想象”。

在《最强大脑》第三季的舞台上,就“人机大战”这一话题,搜狗CEO王小川曾现场预言:“机器有可能完胜人类。”当时,主持人蒋昌建做出回应,如果有机会,会邀请这样的机器来到现场和选手进行较量。

《最强大脑》第四季决定兑现这一承诺,与百度达成深入合作,邀请“百度大脑”项目设计研发的人工智能机器人“小度”,作为一名特别选手参与晋级赛,与“最强大脑”现场对决,争夺进入最终世界脑王争霸赛的资格。

据悉,“小度”有着目前全球最大深度学习的神经网络,由几十万台服务器、全网上万亿海量数据支持运行,在运算、记忆等方面有着非常卓越的能力。如果“小度”能在晋级赛中两次打败人类选手,就将直接进入“脑王之战”,与全球顶尖脑力高手对决。

智能机器人作为一个普通选手参加比赛,与人类脑力极限同台PK,这一看似不可能在真人秀舞台上完成的项目,实属一招险棋。

《最强大脑》总制片人桑洁表示:“这次我们面对的是人工智能,这是一个我们从来没有接触过的领域,所以我们不断在学习、在吸收这个领域的专业知识,我们和科学团队一起花了一整年的时间,边学边试,要同时考量到公平性、竞技性、合理性这三个维度,来设计这一季所有的挑战项目。”

必须要说的是,这类节目好不好看,其实和一国的机器人工业水准紧密相关。12月6日,创新工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开复在“WISE2016独角兽大会”上表示,从全球的AI领域来看,中国的水平很高。虽然在计算机和软件时代,中国明显落后于美国;但在移动互联时代,AI是中国达到世界级别水平的重大机会。

不久前,甚至有外媒认为,中美两国将成为AI领域发展最快的国家,且中国已经悄悄开始“超车”。《麻省理工科技评论》(MIT Technology Review)今年评选出的50家“最智能”科技公司榜单中,多家中国公司超越日韩企业位列前茅。其中有两家中国科技公司进入前十,分别是百度(第二名)和华为(第十名)。2014年时,还没有一家中国企业进入前十。

人工智能仅处于“水母”阶段?

为了这次“人机大战”,百度工程师高度紧张

好了,大概知道了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地位,那么下一个问题是:人工智能到底发展到什么程度了?请看下面的文字(摘录自网络):

美国发明家雷·库兹韦尔曾预言人工智能将在2045年达到进化的奇点,进化后的人工智能将会帮助人类大步跨入后人类时代,甚至帮助人类实现永生。

但是,世界著名物理学家霍金曾说过这样一段话:“成功制造出一台人工智能机器人将是人类历史上的里程碑。但不幸的是,它也可能会成为我们历史上最后的一个里程碑,除非我们能学会如何去规避这种风险。”

今年10月20日,霍金再次发出警告:发明AI(人工智能)可能会成为人类历史上最大的灾难,如果管理不善,会思考的机器可能会为文明划上句号。

脑洞大开的你,是否联想起了畅销科幻小说《人机战争》的场景,人工智能会成为地球上的“邪恶力量”吗?

《华尔街日报》12月5日撰文称,人工智能概念被炒得火热,但是现阶段的人工智能大多是“预先培训过”的系统,只相当于生物智能进化阶段的水母,远远谈不上可类比人脑智慧的水平。人工智能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百度公司的首席科学家、人工智能专家吴恩达也曾经提出过:担心人工智能被某种邪恶的智慧生物所控制,等同于担心火星上人口过剩,二者同样不可理喻。

据同相君了解,“小度”将在《最强大脑》上展示的项目,主要是语音和图像。人类脑力极限,正面迎战代表顶级科技的人工智能,结局是屈服于科技的权威,还是誓死捍卫人类的尊严?目前,节目已经录制了两期,现场传来的消息是——最紧张的不是“脑王”也不是“小度”,而是百度工程师。为什么?怕输啊!

其实早在第一季的《最强大脑》上,李彦宏就专程坐镇过。参与当期,《最强大脑》的几个场景均是与搜索引擎息息相关,当时他颇感兴趣的是人脸识别挑战和听辨钢琴键音对应的计算机领域“语音识别”应用。

李彦宏当时的点评是:“抽象的能力对于学电脑的来说是很难很难的,我们学电脑搞了几十年的模式识别的研究,到现在其实全世界最厉害最厉害的人工智能大概也只能达到两三岁小孩的智力。”

百度工程师为什么紧张,你们明白了吧?这一次,此前在多个场合还卖萌耍宝的“小度”,据说要心无旁骛用尽洪荒之力来“应战”人类。两年过去了,小度的能力相当于多少岁的人类了?好好奇。

小V的耿直大家都见识过了

据说首场录制,小度就衬出了人类的“不可爱”

过去一年来,仅是在综艺和晚会中,人工智能机器人就多次打过酱油。

猴年春晚上,智能机器人Alpha 1S登上舞台为孙楠《冲向巅峰》伴舞,舞姿不逊真人,网友们嗨道:“伴舞如此萌萌哒,这厮要火!嚣张得一米!”

今年的《我是歌手》七进六帮帮唱环节,阿里云人工智能程序小Ai准确预测出容祖儿被淘汰。在六进三两两演唱PK环节,小Ai完全准确地预测出了获胜者张信哲、黄致列、李玟。在最终歌王争霸环节,小Ai以42%的胜率一举命中总决赛歌王李玟,在三轮比赛中完全预测准确。

当然,存在感更强的是《蒙面唱将猜猜猜》中的华帝智能机器人小V,作为猜评团成员之一,小V表现抢眼,不仅承包了团队中猜评命中率的“靠谱担当”,还凭借“毒舌”发言被网友封为耿直boy。

“小V其实是一个人工智能程序”,据节目猜评团导演介绍,小V就是一个录入了大量歌手声纹的“数据大脑”,交流功能和Siri类似:“我们没有刻意去赋予小V什么角色。小V和Siri有共通之处,语言构成只有主谓宾,因为它们的一切表达都来源于数据的逻辑。”猜评团导演表示,就像大家平时玩Siri,会觉得它讲话好有趣,但其实对机器人来讲,它没有情感,更不会配合演戏,只有实实在在的数据,所以跟大家对话的时候,会呈现出“耿直萌”。

当最逆天的大脑、最变态的玩法,遇上了最尖端的科技,传统脑力之争聚焦人工智能,到底谁能笑到最后?

结果暂且未知。不过,录制现场小伙伴告诉同相君的最大感慨是:“人机大战”第一场,却让我们看到了人类不可爱甚至是丑陋的一面,机器人还是太单纯。

所以,“人机大战”会留下又一道思考题吗?

同相原创内容 转载请联系授权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人机大战」会成为2017综艺新热点吗?

人类的“不可爱”,或在机器面前暴露无遗。

文|九月

今年3月,谷歌人工智能AlphaGo与围棋世界冠军、职业九段选手李世石进行人机大战,并以4:1的总比分获胜。这场全球瞩目的巅峰对决,燃爆了大众对于人工智能的热情。

此文当然不是探讨中国AI的现状与未来,而是因为同相君隐隐觉得——人工智能元素或在未来一年的综艺节目中,翻腾起一些浪花。

本周,即将于2017年1月开播的第四季《最强大脑》,宣布开启中国电视史上真正意义上的“人机大战”;不久前,中科院联手央视打造的大型科学挑战类节目《人机大战》项目,也启动了全国项目征集会,明年在央视综合频道(CCTV-1)以季播形式推出;一档名为《我爱机器人》的人工智能类节目,也出现在了北京卫视2017的综艺版面中。

其实在这一年,人工智能元素也或多或少“入侵”过综艺和晚会,只是,“人机大战”这样的玩法,到底能玩多大,你是不是也有一点点好奇?

节目好不好看,和一国机器人工业水准相关

李开复说:如今在全世界AI领域,中国水平很高

早在今年秋,央视综合频道与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局就公布要联手打造《人机大战》。

央视综合频道副总监张国飞介绍,节目将在人类的四肢、感官和大脑三大方面,让最强人类与人工智能在运动、感知和判断上展开对决。

世界上最为敏捷的无人机避障功能是否能躲过球速最快的羽毛球世界冠军时速332公里的凌厉抽杀?百战百胜的猜拳机械臂能否在国际高手前保持不败战绩?最为逼真的语音合成技术可否以假乱真?这些,都有可能成为《人机大战》的挑战项目。据《人机大战》项目组介绍,该项目在半年多的调研过程中,数次为人工智能在很多领域的能力所折服,连连称叹“超乎想象”。

在《最强大脑》第三季的舞台上,就“人机大战”这一话题,搜狗CEO王小川曾现场预言:“机器有可能完胜人类。”当时,主持人蒋昌建做出回应,如果有机会,会邀请这样的机器来到现场和选手进行较量。

《最强大脑》第四季决定兑现这一承诺,与百度达成深入合作,邀请“百度大脑”项目设计研发的人工智能机器人“小度”,作为一名特别选手参与晋级赛,与“最强大脑”现场对决,争夺进入最终世界脑王争霸赛的资格。

据悉,“小度”有着目前全球最大深度学习的神经网络,由几十万台服务器、全网上万亿海量数据支持运行,在运算、记忆等方面有着非常卓越的能力。如果“小度”能在晋级赛中两次打败人类选手,就将直接进入“脑王之战”,与全球顶尖脑力高手对决。

智能机器人作为一个普通选手参加比赛,与人类脑力极限同台PK,这一看似不可能在真人秀舞台上完成的项目,实属一招险棋。

《最强大脑》总制片人桑洁表示:“这次我们面对的是人工智能,这是一个我们从来没有接触过的领域,所以我们不断在学习、在吸收这个领域的专业知识,我们和科学团队一起花了一整年的时间,边学边试,要同时考量到公平性、竞技性、合理性这三个维度,来设计这一季所有的挑战项目。”

必须要说的是,这类节目好不好看,其实和一国的机器人工业水准紧密相关。12月6日,创新工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开复在“WISE2016独角兽大会”上表示,从全球的AI领域来看,中国的水平很高。虽然在计算机和软件时代,中国明显落后于美国;但在移动互联时代,AI是中国达到世界级别水平的重大机会。

不久前,甚至有外媒认为,中美两国将成为AI领域发展最快的国家,且中国已经悄悄开始“超车”。《麻省理工科技评论》(MIT Technology Review)今年评选出的50家“最智能”科技公司榜单中,多家中国公司超越日韩企业位列前茅。其中有两家中国科技公司进入前十,分别是百度(第二名)和华为(第十名)。2014年时,还没有一家中国企业进入前十。

人工智能仅处于“水母”阶段?

为了这次“人机大战”,百度工程师高度紧张

好了,大概知道了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地位,那么下一个问题是:人工智能到底发展到什么程度了?请看下面的文字(摘录自网络):

美国发明家雷·库兹韦尔曾预言人工智能将在2045年达到进化的奇点,进化后的人工智能将会帮助人类大步跨入后人类时代,甚至帮助人类实现永生。

但是,世界著名物理学家霍金曾说过这样一段话:“成功制造出一台人工智能机器人将是人类历史上的里程碑。但不幸的是,它也可能会成为我们历史上最后的一个里程碑,除非我们能学会如何去规避这种风险。”

今年10月20日,霍金再次发出警告:发明AI(人工智能)可能会成为人类历史上最大的灾难,如果管理不善,会思考的机器可能会为文明划上句号。

脑洞大开的你,是否联想起了畅销科幻小说《人机战争》的场景,人工智能会成为地球上的“邪恶力量”吗?

《华尔街日报》12月5日撰文称,人工智能概念被炒得火热,但是现阶段的人工智能大多是“预先培训过”的系统,只相当于生物智能进化阶段的水母,远远谈不上可类比人脑智慧的水平。人工智能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百度公司的首席科学家、人工智能专家吴恩达也曾经提出过:担心人工智能被某种邪恶的智慧生物所控制,等同于担心火星上人口过剩,二者同样不可理喻。

据同相君了解,“小度”将在《最强大脑》上展示的项目,主要是语音和图像。人类脑力极限,正面迎战代表顶级科技的人工智能,结局是屈服于科技的权威,还是誓死捍卫人类的尊严?目前,节目已经录制了两期,现场传来的消息是——最紧张的不是“脑王”也不是“小度”,而是百度工程师。为什么?怕输啊!

其实早在第一季的《最强大脑》上,李彦宏就专程坐镇过。参与当期,《最强大脑》的几个场景均是与搜索引擎息息相关,当时他颇感兴趣的是人脸识别挑战和听辨钢琴键音对应的计算机领域“语音识别”应用。

李彦宏当时的点评是:“抽象的能力对于学电脑的来说是很难很难的,我们学电脑搞了几十年的模式识别的研究,到现在其实全世界最厉害最厉害的人工智能大概也只能达到两三岁小孩的智力。”

百度工程师为什么紧张,你们明白了吧?这一次,此前在多个场合还卖萌耍宝的“小度”,据说要心无旁骛用尽洪荒之力来“应战”人类。两年过去了,小度的能力相当于多少岁的人类了?好好奇。

小V的耿直大家都见识过了

据说首场录制,小度就衬出了人类的“不可爱”

过去一年来,仅是在综艺和晚会中,人工智能机器人就多次打过酱油。

猴年春晚上,智能机器人Alpha 1S登上舞台为孙楠《冲向巅峰》伴舞,舞姿不逊真人,网友们嗨道:“伴舞如此萌萌哒,这厮要火!嚣张得一米!”

今年的《我是歌手》七进六帮帮唱环节,阿里云人工智能程序小Ai准确预测出容祖儿被淘汰。在六进三两两演唱PK环节,小Ai完全准确地预测出了获胜者张信哲、黄致列、李玟。在最终歌王争霸环节,小Ai以42%的胜率一举命中总决赛歌王李玟,在三轮比赛中完全预测准确。

当然,存在感更强的是《蒙面唱将猜猜猜》中的华帝智能机器人小V,作为猜评团成员之一,小V表现抢眼,不仅承包了团队中猜评命中率的“靠谱担当”,还凭借“毒舌”发言被网友封为耿直boy。

“小V其实是一个人工智能程序”,据节目猜评团导演介绍,小V就是一个录入了大量歌手声纹的“数据大脑”,交流功能和Siri类似:“我们没有刻意去赋予小V什么角色。小V和Siri有共通之处,语言构成只有主谓宾,因为它们的一切表达都来源于数据的逻辑。”猜评团导演表示,就像大家平时玩Siri,会觉得它讲话好有趣,但其实对机器人来讲,它没有情感,更不会配合演戏,只有实实在在的数据,所以跟大家对话的时候,会呈现出“耿直萌”。

当最逆天的大脑、最变态的玩法,遇上了最尖端的科技,传统脑力之争聚焦人工智能,到底谁能笑到最后?

结果暂且未知。不过,录制现场小伙伴告诉同相君的最大感慨是:“人机大战”第一场,却让我们看到了人类不可爱甚至是丑陋的一面,机器人还是太单纯。

所以,“人机大战”会留下又一道思考题吗?

同相原创内容 转载请联系授权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