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扩容“朋友圈”,中旅酒店的合纵连横术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扩容“朋友圈”,中旅酒店的合纵连横术

“深度拥抱”下的共赢。

图片来源:界面新闻 匡达

文|酒管财经 南川

编辑|阿鑫

近几年,央企、地方国企纷纷进军酒店品牌,从早期的酒店业主角色,开始向孵化自有品牌迈进,并通过合资、联名、联盟、战略合作等方式汲取经验。

就在前几天,作为央企的中旅酒店宣布与君亭酒店集团实现会员互通。

《酒管财经》注意到,双方今年2月签订战略合作框架,11月就实现了会员体系打通,推进和执行速度不可谓不快,可以说为本土酒店品牌战略合作打开了新思路。

拆解中旅酒店集团的打法,不难窥探其作为一家央企酒店集团的攻守之策,或能为酒店行业带来新思路。

酒店行业寻求合作,进行资源整合的趋势,连锁酒店抱团发展的潮流,已经成为我国酒店业发展的一大特色。

看似竞争对手的酒店们挤在一起,实则以倾向于抱团取暖的合作关系相处,如今酒店集团之间的竞争其实已经升级到了集群与集群的竞争层面。

想了解中旅酒店,得先了解中旅集团。

中国旅游集团是由2016年港中旅集团与中国国旅集团合并重组而来,旗下汇聚了港中旅、中国国旅、中国中旅、中国中免等众多国内外赫赫有名的品牌。

而中旅酒店是中国旅游集团专业负责酒店业务的二级公司,1985年诞生在香港,第一家酒店在香港建设开业,中高端酒店主力品牌以“维景”命名,目前拥有“维景”“睿景”“旅居”等7个品牌,覆盖中高端、中端、商旅快捷型、休闲度假及公寓产品线业务。

目前,中旅酒店集团在海内外持有和管理酒店超过200家,客房超过50000间。

酒店作为其旅行业务的中转站及接待点,其母公司在旅游业的领导地位,让中旅酒店拥有不可比拟的资源优势。

不过,中旅酒店仍有自己的的局限性,中旅集团仍以旅游业为主体,酒店业算是副中心,这就导致其酒店板块无法像锦江、华住和首旅那样通过收购迅速做大。

为此,中旅酒店选择不断扩容“朋友圈”。

近年来,中旅酒店品牌体系的发展一方面是内部消化,另一方面是与中旅集团关联企业及地方区域性酒店合作。

毕竟,中旅的核心资源圈和央企角色,也是地方酒店所不能企及的。

2021年5月,中旅酒店集团与吉旅酒店集团达成战略合作,成立吉旅维景酒管公司,这是吉林省属国有酒店企业首次与央企联姻,负责管理中旅酒店集团在吉林省的“维景国际”“维景”“睿景”“旅居”与“舍野”五大系列酒店品牌。

2021年11月,中旅酒店与大兴安岭旅游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聚焦建立人才培养机制,搭建运营管理体系,创新合作模式,有效提升林区酒店市场化、品牌化运营,促进旅游服务行业质量全面升级。

2022年12月,中旅酒店集团与中国信达达成战略合作,并完成对信达香港出售的君怡酒店项目的交割,转牌为香港第3家“维景”品牌酒店、集团第4家在港运营酒店——尖沙咀维景酒店,进一步壮大中旅酒店集团在港经营规模,完善其在港旅游产业布局。

2023年2月,中旅酒店与君亭酒店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酒店管理、联名品牌建设、会员合作、创新升级等方面展开深度合作,推动双方主业快速发展。

2023年5月,中旅酒店与兵团国资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中旅酒店将以双方合作平台为基础,注入中旅酒店的专业化运营资源,全面赋能兵团国资公司旗下酒店,提高酒店品质和效益,共同推动新疆旅游住宿业高质量发展。

2023年8月,中旅酒店集团与江苏华怡明都酒店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建立战略合作关系,重点围绕会员资源共享、餐饮项目管理、双品牌运营等展开全方位合作。

吉林、黑龙江、香港、长三角、新疆、江苏——中旅酒店的战略合作对象,遍布中国各个区域,且具有显著的区域特色优势。

与其携手合作,是基于共同利益和诉求打造的新型竞合关系,推进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深度合作显然更符合双方的追求,更有利于穿越周期。

近年来,酒店行业已从高速增长的增量时代进入了存量时代,中高端酒店成为未来市场争夺战的焦点。

据全球增长咨询公司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预测,至2025年,中高端酒店将成为整个酒店行业中增速最快的细分市场。

受这一趋势影响,国内酒店市场激烈的市场竞争,在过去的几年中很大一部分重心落在了中高端酒店领域,也是各家“跑马圈地”的重点。

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中旅酒店集团也将发力的重心转移到了中高端市场。

中旅酒店集团董事长凡东升今年就曾表示,基于对宏观和市场环境的全面分析,中旅酒店在“十四五”规划中明确了以为中高端客户提供优质的住宿产品和服务作为战略定位。

实际上,经过多年发展,中旅酒店已形成完善的多元化品牌发展战略。

据其战略规划,中旅酒店将以旗下维景国际、维景、睿景、旅居四个品牌为基础,建强现有品牌,优化品牌形象,讲好品牌故事,丰富品牌应用场景,持续提档升级;

此外,以中高端品牌为抓手,从顶层架构重塑品牌矩阵,打造包含商务系列和度假系列两个类型的多品牌谱系,建立符合央企品牌价值高度的市场规模,发展符合央企品牌话语体系的行业影响力。

《酒管财经》了解到,在中高端领域,中旅酒店除了维景品牌,下一步将重点发展睿景品牌。

为此,今年10月,中旅酒店在海口推出了旗下定位中高端精选服务酒店的睿景2.0旗舰店,海口免税城睿景酒店将作为未来睿景品牌快速拓展的样板。

据其官方口径介绍,未来中旅酒店将进一步巩固和提升优势核心品牌,以全服务为主的五星级维景国际品牌、四星级维景品牌,继续在核心城市、核心区段开拓发展;

在中高端精选服务方面,睿景品牌将在2.0的基础上进一步提档升级,旅居品牌将作为下一个重点发展的品牌,以全新形象亮相。

此外,中旅酒店会逐步完善品牌矩阵,通过新创品牌满足和覆盖多元需求的用户群体,类似于设计师主题酒店等更富于个性化的主题性酒店也会加入品牌谱系。

在品牌文化方面,中旅酒店也将根据不同品牌定位、市场和用户特点,立足前期积累的基础优势,积极创新,塑造“向上统一性,向下个性化”,形成具有央企调性的中旅酒店品牌精神内涵,提升品牌核心竞争力。

除了上述动作,中旅酒店集团董事长凡东升还透露,中旅酒店将会加大市场兼并力度,将市场上与公司战略定位相匹配的优秀的中高端酒店品牌纳入旗下,通过品牌战略实现中旅酒店在定位的中高端领域更全面的市场布局。

不难看出,中旅酒店不仅在对外合作的“面”,在对内发力中高端的“点”,同样也是采取“合纵连横”的战略。

央企体制下,人才机制能否灵活运用,也是助力其市场化改革的关键。

《酒管财经》注意到,最近中旅酒店集团酒店刚任命周建辉出任集团总经理。

其曾在万达酒管、星河酒管、宝龙地产等公司任职,有着相当丰富的高端酒店筹建和管理经验。

这背后是作为央企的中旅酒店集团对职业经理的充分信任,以及对市场化体制的放权,除了集团核心行政决策层,业务板块也将加快职业经理人化,决策体系将更为灵活。

近年来,中高端酒店供给端品牌丰富,竞争激烈。但与此同时,产品设计风格同质化严重、品牌定位模糊、发展速度与品质失衡等问题也随着出现。

对中旅酒店来说,曾经仅凭跑马圈地的“快”增长模式已失效,“精准化、高质量、多联动”的发展模式或能让其酒店品牌在激烈市场竞争中成为可持久作战的“千里马”。

中旅酒店能不能做好品牌,是需要时间来验证,但可以肯定的是,品牌的成功靠的并不仅仅是砸钱和“朋友圈”,更多靠的是产品、服务的综合实力和与时俱进的适应能力。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扩容“朋友圈”,中旅酒店的合纵连横术

“深度拥抱”下的共赢。

图片来源:界面新闻 匡达

文|酒管财经 南川

编辑|阿鑫

近几年,央企、地方国企纷纷进军酒店品牌,从早期的酒店业主角色,开始向孵化自有品牌迈进,并通过合资、联名、联盟、战略合作等方式汲取经验。

就在前几天,作为央企的中旅酒店宣布与君亭酒店集团实现会员互通。

《酒管财经》注意到,双方今年2月签订战略合作框架,11月就实现了会员体系打通,推进和执行速度不可谓不快,可以说为本土酒店品牌战略合作打开了新思路。

拆解中旅酒店集团的打法,不难窥探其作为一家央企酒店集团的攻守之策,或能为酒店行业带来新思路。

酒店行业寻求合作,进行资源整合的趋势,连锁酒店抱团发展的潮流,已经成为我国酒店业发展的一大特色。

看似竞争对手的酒店们挤在一起,实则以倾向于抱团取暖的合作关系相处,如今酒店集团之间的竞争其实已经升级到了集群与集群的竞争层面。

想了解中旅酒店,得先了解中旅集团。

中国旅游集团是由2016年港中旅集团与中国国旅集团合并重组而来,旗下汇聚了港中旅、中国国旅、中国中旅、中国中免等众多国内外赫赫有名的品牌。

而中旅酒店是中国旅游集团专业负责酒店业务的二级公司,1985年诞生在香港,第一家酒店在香港建设开业,中高端酒店主力品牌以“维景”命名,目前拥有“维景”“睿景”“旅居”等7个品牌,覆盖中高端、中端、商旅快捷型、休闲度假及公寓产品线业务。

目前,中旅酒店集团在海内外持有和管理酒店超过200家,客房超过50000间。

酒店作为其旅行业务的中转站及接待点,其母公司在旅游业的领导地位,让中旅酒店拥有不可比拟的资源优势。

不过,中旅酒店仍有自己的的局限性,中旅集团仍以旅游业为主体,酒店业算是副中心,这就导致其酒店板块无法像锦江、华住和首旅那样通过收购迅速做大。

为此,中旅酒店选择不断扩容“朋友圈”。

近年来,中旅酒店品牌体系的发展一方面是内部消化,另一方面是与中旅集团关联企业及地方区域性酒店合作。

毕竟,中旅的核心资源圈和央企角色,也是地方酒店所不能企及的。

2021年5月,中旅酒店集团与吉旅酒店集团达成战略合作,成立吉旅维景酒管公司,这是吉林省属国有酒店企业首次与央企联姻,负责管理中旅酒店集团在吉林省的“维景国际”“维景”“睿景”“旅居”与“舍野”五大系列酒店品牌。

2021年11月,中旅酒店与大兴安岭旅游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聚焦建立人才培养机制,搭建运营管理体系,创新合作模式,有效提升林区酒店市场化、品牌化运营,促进旅游服务行业质量全面升级。

2022年12月,中旅酒店集团与中国信达达成战略合作,并完成对信达香港出售的君怡酒店项目的交割,转牌为香港第3家“维景”品牌酒店、集团第4家在港运营酒店——尖沙咀维景酒店,进一步壮大中旅酒店集团在港经营规模,完善其在港旅游产业布局。

2023年2月,中旅酒店与君亭酒店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酒店管理、联名品牌建设、会员合作、创新升级等方面展开深度合作,推动双方主业快速发展。

2023年5月,中旅酒店与兵团国资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中旅酒店将以双方合作平台为基础,注入中旅酒店的专业化运营资源,全面赋能兵团国资公司旗下酒店,提高酒店品质和效益,共同推动新疆旅游住宿业高质量发展。

2023年8月,中旅酒店集团与江苏华怡明都酒店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建立战略合作关系,重点围绕会员资源共享、餐饮项目管理、双品牌运营等展开全方位合作。

吉林、黑龙江、香港、长三角、新疆、江苏——中旅酒店的战略合作对象,遍布中国各个区域,且具有显著的区域特色优势。

与其携手合作,是基于共同利益和诉求打造的新型竞合关系,推进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深度合作显然更符合双方的追求,更有利于穿越周期。

近年来,酒店行业已从高速增长的增量时代进入了存量时代,中高端酒店成为未来市场争夺战的焦点。

据全球增长咨询公司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预测,至2025年,中高端酒店将成为整个酒店行业中增速最快的细分市场。

受这一趋势影响,国内酒店市场激烈的市场竞争,在过去的几年中很大一部分重心落在了中高端酒店领域,也是各家“跑马圈地”的重点。

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中旅酒店集团也将发力的重心转移到了中高端市场。

中旅酒店集团董事长凡东升今年就曾表示,基于对宏观和市场环境的全面分析,中旅酒店在“十四五”规划中明确了以为中高端客户提供优质的住宿产品和服务作为战略定位。

实际上,经过多年发展,中旅酒店已形成完善的多元化品牌发展战略。

据其战略规划,中旅酒店将以旗下维景国际、维景、睿景、旅居四个品牌为基础,建强现有品牌,优化品牌形象,讲好品牌故事,丰富品牌应用场景,持续提档升级;

此外,以中高端品牌为抓手,从顶层架构重塑品牌矩阵,打造包含商务系列和度假系列两个类型的多品牌谱系,建立符合央企品牌价值高度的市场规模,发展符合央企品牌话语体系的行业影响力。

《酒管财经》了解到,在中高端领域,中旅酒店除了维景品牌,下一步将重点发展睿景品牌。

为此,今年10月,中旅酒店在海口推出了旗下定位中高端精选服务酒店的睿景2.0旗舰店,海口免税城睿景酒店将作为未来睿景品牌快速拓展的样板。

据其官方口径介绍,未来中旅酒店将进一步巩固和提升优势核心品牌,以全服务为主的五星级维景国际品牌、四星级维景品牌,继续在核心城市、核心区段开拓发展;

在中高端精选服务方面,睿景品牌将在2.0的基础上进一步提档升级,旅居品牌将作为下一个重点发展的品牌,以全新形象亮相。

此外,中旅酒店会逐步完善品牌矩阵,通过新创品牌满足和覆盖多元需求的用户群体,类似于设计师主题酒店等更富于个性化的主题性酒店也会加入品牌谱系。

在品牌文化方面,中旅酒店也将根据不同品牌定位、市场和用户特点,立足前期积累的基础优势,积极创新,塑造“向上统一性,向下个性化”,形成具有央企调性的中旅酒店品牌精神内涵,提升品牌核心竞争力。

除了上述动作,中旅酒店集团董事长凡东升还透露,中旅酒店将会加大市场兼并力度,将市场上与公司战略定位相匹配的优秀的中高端酒店品牌纳入旗下,通过品牌战略实现中旅酒店在定位的中高端领域更全面的市场布局。

不难看出,中旅酒店不仅在对外合作的“面”,在对内发力中高端的“点”,同样也是采取“合纵连横”的战略。

央企体制下,人才机制能否灵活运用,也是助力其市场化改革的关键。

《酒管财经》注意到,最近中旅酒店集团酒店刚任命周建辉出任集团总经理。

其曾在万达酒管、星河酒管、宝龙地产等公司任职,有着相当丰富的高端酒店筹建和管理经验。

这背后是作为央企的中旅酒店集团对职业经理的充分信任,以及对市场化体制的放权,除了集团核心行政决策层,业务板块也将加快职业经理人化,决策体系将更为灵活。

近年来,中高端酒店供给端品牌丰富,竞争激烈。但与此同时,产品设计风格同质化严重、品牌定位模糊、发展速度与品质失衡等问题也随着出现。

对中旅酒店来说,曾经仅凭跑马圈地的“快”增长模式已失效,“精准化、高质量、多联动”的发展模式或能让其酒店品牌在激烈市场竞争中成为可持久作战的“千里马”。

中旅酒店能不能做好品牌,是需要时间来验证,但可以肯定的是,品牌的成功靠的并不仅仅是砸钱和“朋友圈”,更多靠的是产品、服务的综合实力和与时俱进的适应能力。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