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从西博会到科幻大会,成都突围“中西部会展第一城”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从西博会到科幻大会,成都突围“中西部会展第一城”

2023年举办会展数量预计突破1000场

文 | 你好天府 Deckard

在成都,从车展、漫展到非遗节,或是全球瞩目的世界科幻大会,如今几乎每个月都有多场国际性大型展会召开,除了琳琅美食和丰富的文旅资源,发达的会展产业,也开始为成都的经济发展提供更多增长机遇。

双向发展需求,促会展产业发达

成都的会展产业为何发达?本质上是会展与城市双向需求促成的。

数据显示,第三产业在成都的经济结构中占比高达66%,远超第二产业的30%。而第三产业中,除金融、房地产等行业外,则是消费服务业较为发达,包括餐饮、零售、旅游、体育等。2022年,成都社零消费超过9000亿元,占到GDP总量的44%,仅略低于深圳的9700亿,位列全国消费第六城。

成都发达的旅游、消费服务为会展行业发展奠定基础,而会展行业的不断壮大又能反哺旅游、消费的进一步增长,双向的需求在正确的时候就是双赢。

 

成都世界科幻大会现场 图源:2023成都世界科幻大会

因此,提高各式“软实力”来进一步助推第三产业,无疑是成都的重要发展战略之一。早在2018年,成都便提出了将“三城三都”作为成都建设世界文化名城的时代表达。“三城”是指世界文创名城、旅游名城、赛事名城,“三都”则是国际美食之都、音乐之都、会展之都。

如今已过去5年,成都不仅成功举办大运会、文旅旺季目的地常居前三名,也荣膺国内零售“第四城”、音乐演艺“第三城“等称号,消费行业势头正盛,“三都”建设中的会展之都建设同样开始显现对城市经济的推力,2022年,成都会展总收入711亿元,中国城市会展业竞争力指数居全国第4、副省级城市第2。

尽管近年来,实体展会面临着来自电商、直播等兴起的商业模式的冲击。但成都喜人的数据证明,会展仍然具备广阔的市场机遇。有商家就表示:“展会匹配客户的精准度,是线上推广无法取代的。展会聚集了一大批源头厂家,代理商可以“按图索骥”来找合作,不必再由中间商层层转手。共同的合作需求,让上下游企业“看见”彼此、借展会聚在一起。”

 

成都国际车展现场 图源:成都发布

成都国际车展举办二十余年来,便见证着成都汽车产业由弱变强,2022年实现产量100.3万辆,位居全国第8位。“车展对产业链的完善是功不可没的。”有汽车行业人士这样表示。

自2011年起,全国糖酒会也决定永久“落户”成都,与这座城市赴春糖之约。到今年起,已是第33次“牵手”成都,据悉今年的糖酒会总体展览面积超32万平方米、有6517家国内外知名食品和酒类企业参展,展品来自42个国家和地区,盛大的规模不仅是成都“会展能力”的体现,也进一步证明成都蓬勃的消费增长。

可见,办好一场展会,不仅能向世界展示成都丰富的现代会展资源和文化资源,主题性的会展对成都的相关产业发展也具有助推作用。而会展这一形式本身也是拉动经济消费、延长旅游季的有效手段,凭借针对性的会展策略更可以起到1+1>2的效果。

突围“中西部第一”,巩固城市新品牌

目前,成都拥有中国西部国际博览城、成都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中国天府农业博览园等场馆8个,可供展览面积近60万平方米,会议型酒店675家,酒店房间总数约15万间,具备举办各类主场外交活动、国家级国际性重大展会的能力,拥有创意策划、主场服务等会展企业近700家,建立了充足的会展产业基础。

 

中国西部博览城 图源:成都发布

2022年,成都市博览局印发《会展行业增强发展韧性稳住经济增长若干政策措施实施细则》,其中涵盖了贯彻落实“稳增长40条”的重要举措。今年3月,成都市贸促会(成都市博览局)召开的工作会上,相关负责人表示,2023年的重点工作之一就是推动会展市场主体蓬勃发展。

具体而言,成都将支持输出会展品牌、场馆管理,走出去办展办会,力争通过3年努力,全市重点主办企业达到80家,高起点打造会展产业园区、会展大厦、专业楼宇等,力争到2025年落地一批链主企业在蓉设立区域总部、分支机构等,通过链主企业集聚会展全产业链相关企业,形成一批年营收过3亿元、2亿元、1亿元和5000万元,年组展超过50万平方米、40万平方米、30万平方米、20万平方米梯次配备的会展企业集群。

从今年进行的展会来看,成都已经形成产业型、经济型、细分型会展活动版图。不仅有图书展、动漫展等面向广大消费者的展会覆盖全年,也有全国糖酒会、汽车消费节、西博会、世界显示产业大会、非遗节、世界科幻大会这样国内外重磅产业展会相继举办。

其中最值得一提的莫过“西部博览会”,今年西博会吸引了来自56个国家(地区)的3500余家企业参与。更助力西部十二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与国内外投资者签约投资合作项目492个,涉及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多个产业领域。其中,四川签约项目平均投资规模超13亿元,投资额30亿元及以上项目66个;制造业项目占四川签约项目总数70%以上,协议金额占比超80%。凭借这一重磅展会的覆盖范围与产业功能,成都目前已稳坐中西部会展城市之首,但这还只是“突围”的开始。

市博览局相关负责人称,成都正积极建强会展消费链条,将以会展为龙头,深挖会展提振消费潜能,绘制“会展消费地图”,从生产端到消费端打通会展消费链,以会展产业链引领消费升级,把分散在世界各地的供给和需求集聚起来,完成供需集散,提升流通效率。

数据显示,2018年至2022年,成都共举办重大展会4397场,其中国际性展会468场。国际展览业协会认证项目由2个增长至14个,落户国际合作驻馆展会项目24个。今年上半年,成都共举办527场重大展会活动,全年举办展会数量预计将突破1000场。明年,成都还将迎来世界园艺博览会等重磅国际性展会,不仅继续巩固成都“会展之都”的品牌形象,还将经济发展带来更多增长可能。

来源:你好天府公众号

原标题:从西博会到科幻大会,成都突围“中西部会展第一城”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从西博会到科幻大会,成都突围“中西部会展第一城”

2023年举办会展数量预计突破1000场

文 | 你好天府 Deckard

在成都,从车展、漫展到非遗节,或是全球瞩目的世界科幻大会,如今几乎每个月都有多场国际性大型展会召开,除了琳琅美食和丰富的文旅资源,发达的会展产业,也开始为成都的经济发展提供更多增长机遇。

双向发展需求,促会展产业发达

成都的会展产业为何发达?本质上是会展与城市双向需求促成的。

数据显示,第三产业在成都的经济结构中占比高达66%,远超第二产业的30%。而第三产业中,除金融、房地产等行业外,则是消费服务业较为发达,包括餐饮、零售、旅游、体育等。2022年,成都社零消费超过9000亿元,占到GDP总量的44%,仅略低于深圳的9700亿,位列全国消费第六城。

成都发达的旅游、消费服务为会展行业发展奠定基础,而会展行业的不断壮大又能反哺旅游、消费的进一步增长,双向的需求在正确的时候就是双赢。

 

成都世界科幻大会现场 图源:2023成都世界科幻大会

因此,提高各式“软实力”来进一步助推第三产业,无疑是成都的重要发展战略之一。早在2018年,成都便提出了将“三城三都”作为成都建设世界文化名城的时代表达。“三城”是指世界文创名城、旅游名城、赛事名城,“三都”则是国际美食之都、音乐之都、会展之都。

如今已过去5年,成都不仅成功举办大运会、文旅旺季目的地常居前三名,也荣膺国内零售“第四城”、音乐演艺“第三城“等称号,消费行业势头正盛,“三都”建设中的会展之都建设同样开始显现对城市经济的推力,2022年,成都会展总收入711亿元,中国城市会展业竞争力指数居全国第4、副省级城市第2。

尽管近年来,实体展会面临着来自电商、直播等兴起的商业模式的冲击。但成都喜人的数据证明,会展仍然具备广阔的市场机遇。有商家就表示:“展会匹配客户的精准度,是线上推广无法取代的。展会聚集了一大批源头厂家,代理商可以“按图索骥”来找合作,不必再由中间商层层转手。共同的合作需求,让上下游企业“看见”彼此、借展会聚在一起。”

 

成都国际车展现场 图源:成都发布

成都国际车展举办二十余年来,便见证着成都汽车产业由弱变强,2022年实现产量100.3万辆,位居全国第8位。“车展对产业链的完善是功不可没的。”有汽车行业人士这样表示。

自2011年起,全国糖酒会也决定永久“落户”成都,与这座城市赴春糖之约。到今年起,已是第33次“牵手”成都,据悉今年的糖酒会总体展览面积超32万平方米、有6517家国内外知名食品和酒类企业参展,展品来自42个国家和地区,盛大的规模不仅是成都“会展能力”的体现,也进一步证明成都蓬勃的消费增长。

可见,办好一场展会,不仅能向世界展示成都丰富的现代会展资源和文化资源,主题性的会展对成都的相关产业发展也具有助推作用。而会展这一形式本身也是拉动经济消费、延长旅游季的有效手段,凭借针对性的会展策略更可以起到1+1>2的效果。

突围“中西部第一”,巩固城市新品牌

目前,成都拥有中国西部国际博览城、成都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中国天府农业博览园等场馆8个,可供展览面积近60万平方米,会议型酒店675家,酒店房间总数约15万间,具备举办各类主场外交活动、国家级国际性重大展会的能力,拥有创意策划、主场服务等会展企业近700家,建立了充足的会展产业基础。

 

中国西部博览城 图源:成都发布

2022年,成都市博览局印发《会展行业增强发展韧性稳住经济增长若干政策措施实施细则》,其中涵盖了贯彻落实“稳增长40条”的重要举措。今年3月,成都市贸促会(成都市博览局)召开的工作会上,相关负责人表示,2023年的重点工作之一就是推动会展市场主体蓬勃发展。

具体而言,成都将支持输出会展品牌、场馆管理,走出去办展办会,力争通过3年努力,全市重点主办企业达到80家,高起点打造会展产业园区、会展大厦、专业楼宇等,力争到2025年落地一批链主企业在蓉设立区域总部、分支机构等,通过链主企业集聚会展全产业链相关企业,形成一批年营收过3亿元、2亿元、1亿元和5000万元,年组展超过50万平方米、40万平方米、30万平方米、20万平方米梯次配备的会展企业集群。

从今年进行的展会来看,成都已经形成产业型、经济型、细分型会展活动版图。不仅有图书展、动漫展等面向广大消费者的展会覆盖全年,也有全国糖酒会、汽车消费节、西博会、世界显示产业大会、非遗节、世界科幻大会这样国内外重磅产业展会相继举办。

其中最值得一提的莫过“西部博览会”,今年西博会吸引了来自56个国家(地区)的3500余家企业参与。更助力西部十二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与国内外投资者签约投资合作项目492个,涉及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多个产业领域。其中,四川签约项目平均投资规模超13亿元,投资额30亿元及以上项目66个;制造业项目占四川签约项目总数70%以上,协议金额占比超80%。凭借这一重磅展会的覆盖范围与产业功能,成都目前已稳坐中西部会展城市之首,但这还只是“突围”的开始。

市博览局相关负责人称,成都正积极建强会展消费链条,将以会展为龙头,深挖会展提振消费潜能,绘制“会展消费地图”,从生产端到消费端打通会展消费链,以会展产业链引领消费升级,把分散在世界各地的供给和需求集聚起来,完成供需集散,提升流通效率。

数据显示,2018年至2022年,成都共举办重大展会4397场,其中国际性展会468场。国际展览业协会认证项目由2个增长至14个,落户国际合作驻馆展会项目24个。今年上半年,成都共举办527场重大展会活动,全年举办展会数量预计将突破1000场。明年,成都还将迎来世界园艺博览会等重磅国际性展会,不仅继续巩固成都“会展之都”的品牌形象,还将经济发展带来更多增长可能。

来源:你好天府公众号

原标题:从西博会到科幻大会,成都突围“中西部会展第一城”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