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赤藓糖醇突遭欧盟反倾销调查,三元生物回应:欧盟非主要市场,正积极应对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赤藓糖醇突遭欧盟反倾销调查,三元生物回应:欧盟非主要市场,正积极应对

假如最终被欧盟裁定反倾销成立,对三元生物影响几何?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界面新闻记者 | 牛其昌

中国原产赤藓糖醇产品突遭欧盟反倾销调查,作为全球规模最大的赤藓糖醇生产企业,三元生物(301206.SZ)首当其冲。

11月28日早间,三元生物发布报告称,本次对中国赤藓糖醇的反倾销调查目前处于调查阶段,尚未有裁定结果。依据调查程序,预计初步裁定结果和最终裁定结果将分别于2024年6月21日和2024年12月20日公布。

对此,界面新闻致电三元生物证券部,对方回应称,在欧盟作出裁定前,公司经营不会受到影响,出口欧盟的赤藓糖醇产品也无需征收反倾销税,目前公司正积极应对本次反倾销调查。

公司将密切关注并持续跟进本次反倾销调查的进展情况,坚决维护公司及全体股东的合法权益,并根据有关规定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敬请广大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三元生物表示。

界面新闻注意到,欧盟生产商Jungbunzlauer公司称,中国赤藓糖醇以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对欧盟出口并对欧盟同类产业造成实质性损害,因此向欧盟委员会提交申请要求启动反倾销调查并采取反倾销措施。

欧盟委员会根据该申请,于今年11月21日发布公告,决定对原产于中国的赤藓糖醇产品发起反倾销调查。据悉,案件调查期为 2022年10月1日至2023年9月30日,损害调查期为2020年1月1日至2023年9月30日。

据三元生物测算,2022年10月1日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出口至欧盟的涉案产品金额占公司营业收入约18.79%。

对此,上述三元生物证券部相关负责人解释称,公司出口至欧盟的涉案产品金额占公司营业收入约18.79%,是指占当期时间内公司总营收的18.79%。“目前来看,欧盟并不算是我们的大头市场,主要市场还是以美国为主”。

另据三元生物在互动平台上的回复,“初步统计公司在欧盟销售占比约30%左右”。

公开资料显示,三元生物总部位于山东滨州,主营业务是功能糖赤藓糖醇和阿洛酮糖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赤藓糖醇及复配糖、阿洛酮糖。其中,赤藓糖醇生产能力为13.5万吨,是目前全球规模最大的赤藓糖醇生产企业。

近年来,减糖浪潮的兴起带动功能糖需求高增,以赤藓糖醇为代表的功能糖成为主流零糖、低糖饮料市场的代糖产品。赤藓糖醇的生产原料主要以淀粉或葡萄糖为主,其安全性已获得学术机构、政府主管部门、市场消费者的广泛认可,短期内被快速替代和更迭的可能性较小。

在此背景下,2022年2月,三元生物登陆创业板上市,发行价高达109.30元/股。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公司实控人聂在建持股比例45.94%,鲁信创投(600783.SH)旗下山东鲁信祺晟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持股8.90%。

三元生物定期报告显示,其赤藓糖醇产品多以出口为主,出口地主要为欧美、东南亚、日韩、澳新等地。其中,2022年国外市场实现营收4.60亿元,占营收比重的68.22%。

假如最终被欧盟裁定反倾销成立,会对三元生物带来哪些影响?

上述三元生物证券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假如最终被认定反倾销成立,欧盟会针对相关企业征收部分反倾销关税,但针对每家企业的征收标准和税率存在差异。

“如果是积极配合的,并且在胜诉的情况下,应该会执行最低的反倾销税率。但目前尚无法预测具体的征收金额,届时有初步裁定结果时,公司会及时公告。”三元生物证券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还有投资者担心,随着欧盟对国内赤藓糖醇产品展开反倾销调查,美国是否会跟进调查?

这个不好预测,但是目前我们没有收到美国方面发起这样的调查。”上述三元生物证券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对于山东另一家功能糖上市公司保龄宝(002286.SZ)来说,此次欧盟的反倾销调查对其影响几何?

对此,界面新闻致电保龄宝证券部,对方表示,“此次涉案关号的产品并不涉及公司产品,对于公司没有影响”。此外,公司在国际市场的营收只占总营收的30%多一点,而在欧盟市场的营收相对更少一些,目前尚没有具体统计。

从业绩来看,在市场产能过剩的背景下,无论是三元生物还是保龄宝,今年前三季度业绩承压,营收、净利处于“双降”状态。

三元生物三季报显示,公司2023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3.51亿元,同比去年下降37.66%;实现净利润4167万元,同比去年下降72.43%。业绩下滑的原因主要系报告期内市场竞争加剧,销售价格及销量下降所致。

在三季度业绩说明会上,针对赤藓糖醇市场何时能够回归供需平衡的问题,三元生物表示,“我们预计短期之内还很难回到供需平衡,从行业经验来看,大概需要3-5年的调整时间。从今年四季度的情况看,国外客户的库存基本处理完毕,估计2024年供需矛盾就会有所缓解,逐步回归平衡”。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三元生物

  • 反倾销调查叠加产能过剩,全球最大赤藓糖醇生产商何去何从?
  • 三元生物:美国拟对中国赤藓糖醇启动反倾销、反补贴调查,对公司生产、经营影响存在不确定性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赤藓糖醇突遭欧盟反倾销调查,三元生物回应:欧盟非主要市场,正积极应对

假如最终被欧盟裁定反倾销成立,对三元生物影响几何?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界面新闻记者 | 牛其昌

中国原产赤藓糖醇产品突遭欧盟反倾销调查,作为全球规模最大的赤藓糖醇生产企业,三元生物(301206.SZ)首当其冲。

11月28日早间,三元生物发布报告称,本次对中国赤藓糖醇的反倾销调查目前处于调查阶段,尚未有裁定结果。依据调查程序,预计初步裁定结果和最终裁定结果将分别于2024年6月21日和2024年12月20日公布。

对此,界面新闻致电三元生物证券部,对方回应称,在欧盟作出裁定前,公司经营不会受到影响,出口欧盟的赤藓糖醇产品也无需征收反倾销税,目前公司正积极应对本次反倾销调查。

公司将密切关注并持续跟进本次反倾销调查的进展情况,坚决维护公司及全体股东的合法权益,并根据有关规定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敬请广大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三元生物表示。

界面新闻注意到,欧盟生产商Jungbunzlauer公司称,中国赤藓糖醇以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对欧盟出口并对欧盟同类产业造成实质性损害,因此向欧盟委员会提交申请要求启动反倾销调查并采取反倾销措施。

欧盟委员会根据该申请,于今年11月21日发布公告,决定对原产于中国的赤藓糖醇产品发起反倾销调查。据悉,案件调查期为 2022年10月1日至2023年9月30日,损害调查期为2020年1月1日至2023年9月30日。

据三元生物测算,2022年10月1日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出口至欧盟的涉案产品金额占公司营业收入约18.79%。

对此,上述三元生物证券部相关负责人解释称,公司出口至欧盟的涉案产品金额占公司营业收入约18.79%,是指占当期时间内公司总营收的18.79%。“目前来看,欧盟并不算是我们的大头市场,主要市场还是以美国为主”。

另据三元生物在互动平台上的回复,“初步统计公司在欧盟销售占比约30%左右”。

公开资料显示,三元生物总部位于山东滨州,主营业务是功能糖赤藓糖醇和阿洛酮糖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赤藓糖醇及复配糖、阿洛酮糖。其中,赤藓糖醇生产能力为13.5万吨,是目前全球规模最大的赤藓糖醇生产企业。

近年来,减糖浪潮的兴起带动功能糖需求高增,以赤藓糖醇为代表的功能糖成为主流零糖、低糖饮料市场的代糖产品。赤藓糖醇的生产原料主要以淀粉或葡萄糖为主,其安全性已获得学术机构、政府主管部门、市场消费者的广泛认可,短期内被快速替代和更迭的可能性较小。

在此背景下,2022年2月,三元生物登陆创业板上市,发行价高达109.30元/股。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公司实控人聂在建持股比例45.94%,鲁信创投(600783.SH)旗下山东鲁信祺晟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持股8.90%。

三元生物定期报告显示,其赤藓糖醇产品多以出口为主,出口地主要为欧美、东南亚、日韩、澳新等地。其中,2022年国外市场实现营收4.60亿元,占营收比重的68.22%。

假如最终被欧盟裁定反倾销成立,会对三元生物带来哪些影响?

上述三元生物证券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假如最终被认定反倾销成立,欧盟会针对相关企业征收部分反倾销关税,但针对每家企业的征收标准和税率存在差异。

“如果是积极配合的,并且在胜诉的情况下,应该会执行最低的反倾销税率。但目前尚无法预测具体的征收金额,届时有初步裁定结果时,公司会及时公告。”三元生物证券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还有投资者担心,随着欧盟对国内赤藓糖醇产品展开反倾销调查,美国是否会跟进调查?

这个不好预测,但是目前我们没有收到美国方面发起这样的调查。”上述三元生物证券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对于山东另一家功能糖上市公司保龄宝(002286.SZ)来说,此次欧盟的反倾销调查对其影响几何?

对此,界面新闻致电保龄宝证券部,对方表示,“此次涉案关号的产品并不涉及公司产品,对于公司没有影响”。此外,公司在国际市场的营收只占总营收的30%多一点,而在欧盟市场的营收相对更少一些,目前尚没有具体统计。

从业绩来看,在市场产能过剩的背景下,无论是三元生物还是保龄宝,今年前三季度业绩承压,营收、净利处于“双降”状态。

三元生物三季报显示,公司2023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3.51亿元,同比去年下降37.66%;实现净利润4167万元,同比去年下降72.43%。业绩下滑的原因主要系报告期内市场竞争加剧,销售价格及销量下降所致。

在三季度业绩说明会上,针对赤藓糖醇市场何时能够回归供需平衡的问题,三元生物表示,“我们预计短期之内还很难回到供需平衡,从行业经验来看,大概需要3-5年的调整时间。从今年四季度的情况看,国外客户的库存基本处理完毕,估计2024年供需矛盾就会有所缓解,逐步回归平衡”。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