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募资73.5亿“过冬”,周期下的新希望拐点将至?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募资73.5亿“过冬”,周期下的新希望拐点将至?

面对巨额的负债,新希望这个“养猪大户”又将走向何方?

文|侃见财经

面对下行周期带来的巨大压力,作为“养猪大户”的新希望也陷入了困境。

近期,新希望发布公告称,拟通过定增发行13.64亿股,募资不超过73.5亿元用于猪厂安防及数智化升级、收购控股子公司少数股权以及偿还银行贷款。受到定增影响,12月1日新希望股价暴跌了8.8%。

细分来看,这笔募资中有36.45亿将用于猪场转向数智化,15亿元将用于收购控股子公司,剩下的22.04亿将用于偿还银行债务。不难看出,最后用于偿还银行债务的22.04亿才是这笔募资的关键和重点。

对于新希望而言,日子不好过已经是公开的事实了。一方面,受到猪价持续下行的影响,最近三年新希望累计亏损达到了149亿,其中今年前三季度亏损了38.58亿;另一方面,由于前两年的激进扩张,目前新希望正背负着沉重的负债,今年前三季度的总负债高达970亿,资产负债率也来到了72.76%。

在业绩和负债的双重压力下,新希望通过增发股份募资也无可厚非。但是,在猪价持续低迷的大环境下,募资73.5亿真的够新希望“过冬”吗?面对巨额的负债,新希望这个“养猪大户”又将走向何方?

“漫长”的周期

万物皆有周期,生猪养殖行业的周期性尤为明显,基本上每4-5年都会经历一个轮回。

回看这一轮生猪周期,最早是从2019年开始的。当年,在非洲猪瘟的冲击下,国内生猪、能繁母猪存栏量不断下滑,供需失衡导致猪价暴涨,从2019年的不到10元/斤上涨到最高的近40元/斤。

突然暴涨的猪价,让生猪养殖变成了一个“香饽饽”,不少企业开始跨界进入养猪行业,其中不乏万科、碧桂园这样的大型房地产企业。在2020年年底的中国畜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上,新希望董事长刘永好就表示,“过去一年多的时间,仅从房地产过来跨界养猪的企业就超过1000家”。

各行各业疯狂涌入生猪养殖行业,再加上各家猪企也在积极扩充产能,让这一轮上涨周期很快就走向结束,并迅速进入下跌周期当中。根据数据统计显示,猪价在2021年年初见顶之后便快速下行,到2022年最低又下探至10元/斤,短短一年时间,猪价相较于最高点便跌去了超过七成。

对于猪企来说,猪价下行还是其次,更严重的问题在于这一轮下行周期持续的时间太长了。在上面的内容中提到,一次生猪周期的轮回基本是4-5年,其中上升周期是2-3年,下行周期是2年左右,但这一轮下行周期从2021年年初开始算起,现在已经过去3年时间,却仍没有见底回升的信号。

其实,这一轮下行周期之所以会如此漫长,跟猪企选择逆势扩张有很大的关系。过去,在猪价开始下行之后,猪企就会自行降低产能,整个行业又会走向供需平衡;但这一次却有明显不同——牧原股份、温氏股份等龙头企业却选择了逆势扩张,以求在下行周期中扩大自身的影响力和市场地位。

以牧原股份为例,虽然猪价持续下行,但牧原股份依旧选择继续扩张。上半年,牧原股份共销售生猪3026.5万头,其中商品猪2907.7万头,同比增长7.78%。当然,牧原股份确实有底气选择逆势扩张,毕竟在2022年牧原股份仍盈利132.7亿,今年前三季度也只亏损了18.42亿。

但是,像新希望这样没有太大成本优势的生猪养殖企业,却顶不住这漫长的周期底部了。

“养猪大户”背后的压力

持续低迷的猪价,让新希望的日子变得异常的艰难。

从业绩来看,从2021年开始,新希望的业绩便开始陷入亏损状态。其中2021年、2022年和2023年前三季度,新希望分别亏损95.91亿、14.61亿和38.58亿,累计亏损达到了149亿。

除了业绩亏损之外,庞大的负债更是让新希望步履维艰。截至今年三季度,新希望的总负债高达970亿,资产负债率为72.76%。其中,流动性负债为577.6亿,仅短期借款一项就达到了164.6亿。而新希望的货币资金却只有116亿,很显然现在的新希望已经出现了巨大的资金缺口了。

其实,新希望之所以会背负庞大的负债,和其在2019到2021年的激进扩张有很大的关系。根据数据显示,仅在2019年新希望的资本开支就达到了90多亿,而2020和2021年更是都超过了300亿,短短3年时间,新希望便“砸”下了超过700亿来进行扩张,步伐之大令人咋舌。

在产能扩张之后,新希望的管理层也定下了一个雄伟的目标——2021年确保2500万头出栏,挑战3000万头,2022年确保出栏4000万头,并且新希望要跻身行业前三。当然,新希望也吃到过扩张带来的“甜头”,2019和2020年新希望分别盈利了50.42亿和49.44亿,但没多久就被扩张反噬了。

对于新希望来说,如何在猪价持续低迷的大环境活下去成了最重要的目标。其实,最近两年新希望已经在不断出售资产,以求回笼资金。根据媒体统计的数据显示,去年底到今年,新希望先后两次出售18个在建和已投产的养猪场,共获得22.43亿元的资金,不过相较于数百亿的负债仍是杯水车薪。

今年年底,在股价已经非常低迷的情况下,新希望依旧抛出了一份73.5亿元的定增方案,其中22.04亿将用于偿还负债,可见新希望仍在苦苦挣扎。不过,目前猪价依旧低迷,截至11月末生猪2401合约期价自16300元/吨下跌至14300元/吨,猪粮比再度逼近一级过度下跌预警区间。

其实,即便新希望可以通过定增减轻资金压力,但其仍会面临亏损和负债的双重压力。在这种情况下,恐怕只有猪价回暖才是新希望真正的解药。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新希望

4k
  • 新希望:11月生猪销售收入20.5亿元,同比下降13.87%
  • 新希望:10月生猪销售收入20.81亿元,同比下降11.11%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募资73.5亿“过冬”,周期下的新希望拐点将至?

面对巨额的负债,新希望这个“养猪大户”又将走向何方?

文|侃见财经

面对下行周期带来的巨大压力,作为“养猪大户”的新希望也陷入了困境。

近期,新希望发布公告称,拟通过定增发行13.64亿股,募资不超过73.5亿元用于猪厂安防及数智化升级、收购控股子公司少数股权以及偿还银行贷款。受到定增影响,12月1日新希望股价暴跌了8.8%。

细分来看,这笔募资中有36.45亿将用于猪场转向数智化,15亿元将用于收购控股子公司,剩下的22.04亿将用于偿还银行债务。不难看出,最后用于偿还银行债务的22.04亿才是这笔募资的关键和重点。

对于新希望而言,日子不好过已经是公开的事实了。一方面,受到猪价持续下行的影响,最近三年新希望累计亏损达到了149亿,其中今年前三季度亏损了38.58亿;另一方面,由于前两年的激进扩张,目前新希望正背负着沉重的负债,今年前三季度的总负债高达970亿,资产负债率也来到了72.76%。

在业绩和负债的双重压力下,新希望通过增发股份募资也无可厚非。但是,在猪价持续低迷的大环境下,募资73.5亿真的够新希望“过冬”吗?面对巨额的负债,新希望这个“养猪大户”又将走向何方?

“漫长”的周期

万物皆有周期,生猪养殖行业的周期性尤为明显,基本上每4-5年都会经历一个轮回。

回看这一轮生猪周期,最早是从2019年开始的。当年,在非洲猪瘟的冲击下,国内生猪、能繁母猪存栏量不断下滑,供需失衡导致猪价暴涨,从2019年的不到10元/斤上涨到最高的近40元/斤。

突然暴涨的猪价,让生猪养殖变成了一个“香饽饽”,不少企业开始跨界进入养猪行业,其中不乏万科、碧桂园这样的大型房地产企业。在2020年年底的中国畜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上,新希望董事长刘永好就表示,“过去一年多的时间,仅从房地产过来跨界养猪的企业就超过1000家”。

各行各业疯狂涌入生猪养殖行业,再加上各家猪企也在积极扩充产能,让这一轮上涨周期很快就走向结束,并迅速进入下跌周期当中。根据数据统计显示,猪价在2021年年初见顶之后便快速下行,到2022年最低又下探至10元/斤,短短一年时间,猪价相较于最高点便跌去了超过七成。

对于猪企来说,猪价下行还是其次,更严重的问题在于这一轮下行周期持续的时间太长了。在上面的内容中提到,一次生猪周期的轮回基本是4-5年,其中上升周期是2-3年,下行周期是2年左右,但这一轮下行周期从2021年年初开始算起,现在已经过去3年时间,却仍没有见底回升的信号。

其实,这一轮下行周期之所以会如此漫长,跟猪企选择逆势扩张有很大的关系。过去,在猪价开始下行之后,猪企就会自行降低产能,整个行业又会走向供需平衡;但这一次却有明显不同——牧原股份、温氏股份等龙头企业却选择了逆势扩张,以求在下行周期中扩大自身的影响力和市场地位。

以牧原股份为例,虽然猪价持续下行,但牧原股份依旧选择继续扩张。上半年,牧原股份共销售生猪3026.5万头,其中商品猪2907.7万头,同比增长7.78%。当然,牧原股份确实有底气选择逆势扩张,毕竟在2022年牧原股份仍盈利132.7亿,今年前三季度也只亏损了18.42亿。

但是,像新希望这样没有太大成本优势的生猪养殖企业,却顶不住这漫长的周期底部了。

“养猪大户”背后的压力

持续低迷的猪价,让新希望的日子变得异常的艰难。

从业绩来看,从2021年开始,新希望的业绩便开始陷入亏损状态。其中2021年、2022年和2023年前三季度,新希望分别亏损95.91亿、14.61亿和38.58亿,累计亏损达到了149亿。

除了业绩亏损之外,庞大的负债更是让新希望步履维艰。截至今年三季度,新希望的总负债高达970亿,资产负债率为72.76%。其中,流动性负债为577.6亿,仅短期借款一项就达到了164.6亿。而新希望的货币资金却只有116亿,很显然现在的新希望已经出现了巨大的资金缺口了。

其实,新希望之所以会背负庞大的负债,和其在2019到2021年的激进扩张有很大的关系。根据数据显示,仅在2019年新希望的资本开支就达到了90多亿,而2020和2021年更是都超过了300亿,短短3年时间,新希望便“砸”下了超过700亿来进行扩张,步伐之大令人咋舌。

在产能扩张之后,新希望的管理层也定下了一个雄伟的目标——2021年确保2500万头出栏,挑战3000万头,2022年确保出栏4000万头,并且新希望要跻身行业前三。当然,新希望也吃到过扩张带来的“甜头”,2019和2020年新希望分别盈利了50.42亿和49.44亿,但没多久就被扩张反噬了。

对于新希望来说,如何在猪价持续低迷的大环境活下去成了最重要的目标。其实,最近两年新希望已经在不断出售资产,以求回笼资金。根据媒体统计的数据显示,去年底到今年,新希望先后两次出售18个在建和已投产的养猪场,共获得22.43亿元的资金,不过相较于数百亿的负债仍是杯水车薪。

今年年底,在股价已经非常低迷的情况下,新希望依旧抛出了一份73.5亿元的定增方案,其中22.04亿将用于偿还负债,可见新希望仍在苦苦挣扎。不过,目前猪价依旧低迷,截至11月末生猪2401合约期价自16300元/吨下跌至14300元/吨,猪粮比再度逼近一级过度下跌预警区间。

其实,即便新希望可以通过定增减轻资金压力,但其仍会面临亏损和负债的双重压力。在这种情况下,恐怕只有猪价回暖才是新希望真正的解药。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