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人工智能挑战各大棋手后,现在要杀入音乐界?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人工智能挑战各大棋手后,现在要杀入音乐界?

有些音乐的能量和方向如果不用电脑是无法展现的。所以人们得承认,电脑创作的音乐早就能改变人类的情绪、震动人类的灵魂了

目前最热的一则消息,无疑是神秘账号Master挑战人类顶尖高手的消息。

先看一幅来自新浪体育的截图:

然后是微博上高晓松的哀叹:

在音乐界也有Master这一称谓,那么人工智能在音乐领域的发展如何呢?我们今天梳理一下。

------19世纪------

当唱机还未出现时,人们已经在探索一种可行的音乐回放模式。

例如,钢琴自动演奏系统。

19世纪末期应运而生的纸卷钢琴已经算得上那个时代成熟作品的典范了。

施坦威纸卷钢琴

打孔的纸卷是纸卷钢琴的大脑,根据所打孔的位置可以基本完整的记录下演奏家的力度、速度甚至踏板的动作等细节,再以踏板风箱作为动力驱动机械系统敲击琴弦还原。

在当时,纸卷钢琴系统曾记录下一大批著名音乐家的珍贵演奏,其中包括巴托克、布索尼、格里格、马勒、圣桑等等。

在纸卷钢琴的基础上还衍生出了不少包括钢琴、手风琴、各种打击乐甚至小提琴的多乐器组合的自动演奏装备,例如管弦乐琴(Orchestrion)。

翻看当时的资料,十分有趣。

贝多芬很喜爱管弦乐琴。它最早是由德国人约翰·尼波姆克·曼泽尔于1805年发明的。曼泽尔的另一项伟大的成就是我们至今都在使用的节拍器。贝多芬曾是个早期音乐科技的粉丝,对曼泽尔的音乐机器影响很大。

随着留声机的出现,曾经颇为流行的这些自动演奏的乐器慢慢被淘汰…

但并没有绝迹。爵士吉他手派特·麦席尼从2010年起将管弦乐琴用于录音和巡演,代替了真人现场演奏,许多歌手还帮助他将该乐器的功能扩充。

麦席尼与他的自动演奏乐队

------20世纪------

当代的钢琴自动演奏系统于上个世纪70-80年代开始兴起。

今天,先进的电子技术、机械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与现代钢琴制造相融合,自动演奏系统达到了以前难以想象的效果。

硬件部分介绍到这里,我们继续探讨音乐人工智能的核心,作曲。

如今的计算机系统可以通过算法写出和那些大师作品一样味道的乐曲。

巴黎和美国的计算机科学家都在着力研究让计算机作曲的算法,索尼计算机科学实验室总负责人曾经表示他们研究的程序已经非常接近成功,系统可以生成一些流行作曲家风格的作品,例如麦卡特尼。

麦席尼听了索尼计算机科学实验室团队用爵士音乐机器人程序生成的一段音频之后说,“简直太难忘了!”这段音频的风格同时模仿传奇萨克斯乐手查理·帕克和法国作曲家皮埃尔·布列兹。麦席尼把这段音频发给团队里的乐手,让他猜这是谁演奏的音乐,乐手立刻从被模仿的音乐家中开始猜测。

计算机科学家、作曲家、以及“音乐智能实验”(始于1981年)的作者大卫·考普(David Cope)认为“每个音乐作品中都包含了一系列略有不同却内在相联系的元素”。

大卫·科普

他在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设计了仿真机器人EMMY(名字取自“音乐智能实验(Experimentsin Musical Intelligence)”的首字母缩写)。EMMY创作出了大量令人信服的音乐,从巴赫的赞美诗、莫扎特的奏鸣曲到肖邦的玛祖卡,还有贝多芬的第十交响曲以及马勒的五幕歌剧…

贝多芬第十交响曲唱片

马勒的歌剧

大卫·考普在他的网页上引用合成音乐先驱,《精神机器时代》一书的作者雷·库兹韦尔的话来佐证,EMMY这样的音乐机器人的兴起是无可避免的。

到这里,智能系统结合此前我们介绍的梦幻般的自动演奏钢琴,你是否觉得一个崭新的世界已经出现在你的眼前?

------21世纪及未来------

确实,每一种新事物出现的时候,都会引起争议。

上世纪80年代,合成器的出现使音乐界恐慌,但很快,合成器迅速在世界范围内流行开来。今天,合成器已经成为了大部分音乐家必不可少的部分。

或许你觉得人工智能对于音乐界还未构成实质性的威胁,那么你错了。音乐机器人已经打破了很多音乐人的饭碗。

DJ这种职业是在现场营造气氛,在预选好的音频中加以选择,配合人们舞步的节奏。但这一切,智能设备完全可以做到:拉斯维加斯的夜店哈可桑已经用新兴的音乐机器人代替真人DJ了。

拉斯维加斯的哈可桑

一位真人DJ捍卫者说,他完全不理解音乐机器人意义何在:“Fuck you!一个机器人怎么可能理解人们,并为人们演奏音乐呢…发明这种机器人的,不管是谁,都该枪毙,或者更糟…机器人永远没法和一个真人媲美!!!”

一位音乐人对此评论:有些音乐的能量和方向如果不用电脑是无法展现的。所以人们得承认,电脑创作的音乐早就能改变人类的情绪、震动人类的灵魂了。它让你笑,让你哭,也能让你折服。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人工智能挑战各大棋手后,现在要杀入音乐界?

有些音乐的能量和方向如果不用电脑是无法展现的。所以人们得承认,电脑创作的音乐早就能改变人类的情绪、震动人类的灵魂了

目前最热的一则消息,无疑是神秘账号Master挑战人类顶尖高手的消息。

先看一幅来自新浪体育的截图:

然后是微博上高晓松的哀叹:

在音乐界也有Master这一称谓,那么人工智能在音乐领域的发展如何呢?我们今天梳理一下。

------19世纪------

当唱机还未出现时,人们已经在探索一种可行的音乐回放模式。

例如,钢琴自动演奏系统。

19世纪末期应运而生的纸卷钢琴已经算得上那个时代成熟作品的典范了。

施坦威纸卷钢琴

打孔的纸卷是纸卷钢琴的大脑,根据所打孔的位置可以基本完整的记录下演奏家的力度、速度甚至踏板的动作等细节,再以踏板风箱作为动力驱动机械系统敲击琴弦还原。

在当时,纸卷钢琴系统曾记录下一大批著名音乐家的珍贵演奏,其中包括巴托克、布索尼、格里格、马勒、圣桑等等。

在纸卷钢琴的基础上还衍生出了不少包括钢琴、手风琴、各种打击乐甚至小提琴的多乐器组合的自动演奏装备,例如管弦乐琴(Orchestrion)。

翻看当时的资料,十分有趣。

贝多芬很喜爱管弦乐琴。它最早是由德国人约翰·尼波姆克·曼泽尔于1805年发明的。曼泽尔的另一项伟大的成就是我们至今都在使用的节拍器。贝多芬曾是个早期音乐科技的粉丝,对曼泽尔的音乐机器影响很大。

随着留声机的出现,曾经颇为流行的这些自动演奏的乐器慢慢被淘汰…

但并没有绝迹。爵士吉他手派特·麦席尼从2010年起将管弦乐琴用于录音和巡演,代替了真人现场演奏,许多歌手还帮助他将该乐器的功能扩充。

麦席尼与他的自动演奏乐队

------20世纪------

当代的钢琴自动演奏系统于上个世纪70-80年代开始兴起。

今天,先进的电子技术、机械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与现代钢琴制造相融合,自动演奏系统达到了以前难以想象的效果。

硬件部分介绍到这里,我们继续探讨音乐人工智能的核心,作曲。

如今的计算机系统可以通过算法写出和那些大师作品一样味道的乐曲。

巴黎和美国的计算机科学家都在着力研究让计算机作曲的算法,索尼计算机科学实验室总负责人曾经表示他们研究的程序已经非常接近成功,系统可以生成一些流行作曲家风格的作品,例如麦卡特尼。

麦席尼听了索尼计算机科学实验室团队用爵士音乐机器人程序生成的一段音频之后说,“简直太难忘了!”这段音频的风格同时模仿传奇萨克斯乐手查理·帕克和法国作曲家皮埃尔·布列兹。麦席尼把这段音频发给团队里的乐手,让他猜这是谁演奏的音乐,乐手立刻从被模仿的音乐家中开始猜测。

计算机科学家、作曲家、以及“音乐智能实验”(始于1981年)的作者大卫·考普(David Cope)认为“每个音乐作品中都包含了一系列略有不同却内在相联系的元素”。

大卫·科普

他在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设计了仿真机器人EMMY(名字取自“音乐智能实验(Experimentsin Musical Intelligence)”的首字母缩写)。EMMY创作出了大量令人信服的音乐,从巴赫的赞美诗、莫扎特的奏鸣曲到肖邦的玛祖卡,还有贝多芬的第十交响曲以及马勒的五幕歌剧…

贝多芬第十交响曲唱片

马勒的歌剧

大卫·考普在他的网页上引用合成音乐先驱,《精神机器时代》一书的作者雷·库兹韦尔的话来佐证,EMMY这样的音乐机器人的兴起是无可避免的。

到这里,智能系统结合此前我们介绍的梦幻般的自动演奏钢琴,你是否觉得一个崭新的世界已经出现在你的眼前?

------21世纪及未来------

确实,每一种新事物出现的时候,都会引起争议。

上世纪80年代,合成器的出现使音乐界恐慌,但很快,合成器迅速在世界范围内流行开来。今天,合成器已经成为了大部分音乐家必不可少的部分。

或许你觉得人工智能对于音乐界还未构成实质性的威胁,那么你错了。音乐机器人已经打破了很多音乐人的饭碗。

DJ这种职业是在现场营造气氛,在预选好的音频中加以选择,配合人们舞步的节奏。但这一切,智能设备完全可以做到:拉斯维加斯的夜店哈可桑已经用新兴的音乐机器人代替真人DJ了。

拉斯维加斯的哈可桑

一位真人DJ捍卫者说,他完全不理解音乐机器人意义何在:“Fuck you!一个机器人怎么可能理解人们,并为人们演奏音乐呢…发明这种机器人的,不管是谁,都该枪毙,或者更糟…机器人永远没法和一个真人媲美!!!”

一位音乐人对此评论:有些音乐的能量和方向如果不用电脑是无法展现的。所以人们得承认,电脑创作的音乐早就能改变人类的情绪、震动人类的灵魂了。它让你笑,让你哭,也能让你折服。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