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多重逻辑共振,创新药如日方升: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投资价值分析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多重逻辑共振,创新药如日方升: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投资价值分析

汇添富国证港股通创新药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基金代码:159570)将于2023年12月13日公开发行,是一只指数型基金,跟踪标的为国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

图片来源: 图虫创意

创新药收获期已至,捕捉底部机遇。当前港股医药估值仍处于历史低位,港股生物医药企业具备性价比优势。汇添富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即将发售,为投资者提供一键布局港股创新药板块优质公司的便捷工具。兴业证券的最新专题研究中分析了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的投资价值,具体核心观点如下:

一、多重逻辑共振,创新药如日方升

1.1基本面:多因素叠加,引领医药市场扩容

人口老龄化趋势不断加剧,对医药行业的需求呈持续增长态势。2000年至2022年,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总数从0.88亿增加至2.09亿,从占总人口7%增长至14.9%。卫生费用占GDP比重也从2000年的4.60%增至2021年的6.72%,呈现出一定相关性。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当代中国基本国情,同时也驱动了创新药领域的需求提升,成为投资增量的重要来源之一。

随着人均可支配收入和高净值人群的稳步增长,医药领域的支出意愿不断提高,推动了健康消费的升级。2006年至2022年,我国资产在1000万以上的高净值人群数量从18.1万人增至316万人,CAGR为18.3%。同时,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也稳步上升,由2006年的1.18万元增至2022年的4.93万元。人均医疗保健费用由620.54元增至2480.7元,人均医疗保健费用支出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稳中有升,健康消费升级潜力巨大。除了老龄化带来的需求增长,女性和青少年也成为另一主要贡献力量,医美、眼科、生长激素、减肥、辅助生殖、疫苗、民营医院等细分领域有望迎来迅猛增长。

1.2中国创新药支付占比低,提升空间较大

2021年全球创新药市场约8,300亿美元,其中美国创新药占比超一半,而中国创新药仅占整体市场的3%;中国创新药占全国药品销售额约1/10,远低于发达国家80%左右的占比,未来提升空间较大。

创新药供给方面,截至2021年底,美国市场的创新药上市产品和在研管线数量约占全球的60%,而中国市场仅占20%。随着越来越多国产创新药进入上市阶段,创新药供给有望持续增加。

创新药价格方面,2019年后多轮医保谈判使得中国创新药价格持续下降。目前创新药定价体系基本稳定,简易续约机制的实施有助于维持创新药的长期价格稳定。

2023年7月,国家医保局公布《谈判药品续约规则(2023年版征求意见稿)》、《非独家药品竞价规则(征求意见稿)》。本次续约规则中,药品降幅有望更加合理温和,且明确连续续约超4年,降幅减半,连续纳入超8年进入常规目录。上述调整有利于稳定企业预期,减轻后期降价压力,减少续约失败的可能性。

国家医保局也表态称,国家医保局正在调整创新药的定价政策,在《新冠治疗药品价格形成指引》基础上,对创新药上市早期阶段的价格采取相对宽松的管理。宽松的上市价格有助于创新药企业加速收回成本投入新一轮研发,形成正向循环。

医药支付体系方面,美国以商业保险为主体,具备较强的支付能力。与此同时,中国医保和个人支付水平逐步提高,且“惠民保”等商业医疗保险的快速发展也为创新药市场提供了更多的支付渠道,有望为中国创新药市场的支付体系注入更多活力。

1.3创新药迎来收获期,NDA产品数量明显增加

近年来,我国创新药企业前期的研发投入正逐步获得成果,头部药企的管线基本于近3年获批,后续处于申报上市和三期阶段的管线众多,预计未来两年创新药即将进入持续收获期。多家药企的产品达成海外授权,国产创新药Licenseout(对外授权)的数量及金额屡创新高,近期更有国产创新药龙头的PD-1、小分子药物在美获批上市,充分体现了国产创新药的国际认可度正在不断提升。

2023年申报NDA的国产创新药达53例(截至2023年11月30日,不含疫苗和中药),和2022年的25例相比显著提升。

2023年截至11月30日,CDE登记的III期临床数量285项,II期临床数量306项,已经超过了去年全年的数量,整体稳步增加。

1.4海外研发需求率先复苏,创新药产业链极具性价比

从当前时点看,海外新药研发需求保持增长,国内新药研发需求表现相对疲弱。创新药产业链始于医药研发投入,通过跟踪全球医药企业研发投入,我们发现:医药研发仍以海外MNC为主,全球前十大药企研发投入在经历了2022年小幅度下降后,2023年Q1-Q3均呈现了明显的恢复性增长;海外Biotech研发投入也于2023年Q1-Q3呈现了增长态势;国内创新药企业医药研发投入增速持续走低,2023H1研发投入较上年度同期同比略有下降,反映出国内新药研发投入处于较弱状态。所以,从总的研发投入角度看,海外研发需求表现较为强劲,对于以海外业务为主的CXO企业,在业绩、订单上表现相对较好;反观国内,研发投入下降反映出新药研发需求受到压制,以国内业务为主的CXO企业短期面临新药研发需求下降带来的压力,新药研发需求下降主要来自于国内生物医药投融资存在较大压力。

对于创新药而言,国家医保局出台《谈判药品续约规则》,明确了基本覆盖创新药全生命周期的医保支付标准调整规则,稳定了创新药价格预期。综合来看,仿制药、创新药行业面临的政策风险在减弱。预计创新药续约价格降幅将小于此前预期,旨在支持真正的国产创新药实现商业变现,从而支持再研发的正向循环。可以预见,未来Me-too类创新药的上市数量将大大压缩,“伪创新”药品将逐步出清,真正优质的国产创新药有望迎来较大的发展契机。

二、指数介绍和历史表现

2.1指数介绍

国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987018.CNI”)旨在反映港股通创新药产业上市公司的运行特征。

2.2指数成分股市值和权重分布——中市值风格

截至2023年12月6日,国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以中市值风格为主。总市值500亿以上、100-500亿的公司权重占比分别为55%、39%,合计94%。根据市值划分区间,100-500亿之间的指数成分股最多,有19只;50亿以下,50亿-100亿以及大于500亿的公司数量为4、7和7只。总市值超过1000亿的公司有百济神州和药明生物。

2.3指数成分股行业分布——聚焦创新药和CXO

国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聚焦于创新药和CXO。截至2023年12月6日,国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覆盖的行业中,创新药、CXO和疫苗占比分别为81.08%、16.22%和2.70%。国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的37只成分股中,数目分布上创新药占比最高,为30只,CXO为6只,疫苗为1只。权重分布上占比由高至低的行业分别为创新药、CXO和疫苗,权重分别88.20%、11.49%和0.32%。

2.4指数走势、收益对比——高弹性,行情回暖

国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相比于恒生指数和恒生医疗保健而言,成分股更为精简,上涨周期中弹性更高。在2020/1/1至2022/6/30和2022/6/30至2023/1/30两个区间,上涨幅度均远高于后者。

2023年1月30日至2023年6月30日,国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跌幅高于恒生指数和恒生医疗保健。而2023年下半年,随着美联储加息放缓、全球医药投融资环境回暖,市场资金对高风险高回报的创新药资产的偏好有望增强,依赖于现金流的创新药企有望缓解流动性压力。2023年9月6日至2023年12月6日,国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的区间收益率为5%,明显高于恒生指数和恒生医疗保健。

2.5指数估值分析——位处最低点,上升空间大

国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目前估值回落至2021年以来最低点。截至2023/12/06,国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的PB(LF)为2.59倍,处于指数发布以来0.8%分位;PS(TTM)为3.99倍,处于指数发布以来0.2%分位,上升空间大。

2.6十大权重股分析——盈利预期改善,持续向好

前十权重股集中度较高。截至2023年12月6日,前10权重股总市值合计9393.99亿元,占指数成分股总市值比重69.57%。前10权重成分股权重占比69.69%,权重排名前三的分别为信达生物(11.41%)、石药集团(9.81%)、中国生物制药(9.33%),这三家的药物研发领域均有涉及肿瘤科。

受益于国内疫后复苏,医药需求或已开始见底改善,国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盈利有望稳步改善。根据Wind一致盈利预测数据,国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成分股业绩有望迎来修复,预期前十大权重股2023-2025年平均每股收益为0.13元/0.76元/0.69元,2023-2025年平均市净率为4.10倍/4.26倍/4.86倍。

三、汇添富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介绍

3.1基金介绍:集中度更高,创新药产业链纯度更高

汇添富国证港股通创新药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基金代码:159570)将于2023年12月13日公开发行,是一只指数型基金,跟踪标的为国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业绩比较标准为国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收益率。

与其他医疗指数相比,国证港股通创新药成分股精简,集中度更高,主要聚焦于创新药研发、生产等领域,创新药产业链纯度更高。

3.2基金公司介绍:立足基本面,中长期投资布局

汇添富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截至2023年12月6日,在管基金合计611只,合计规模8616.59亿元。成立以来,汇添富基金屡获殊荣,包括“金牛奖”“金基金奖”“明星基金奖”以及上海市政府颁发的“上海金融创新奖”等多项权威荣誉奖项。

汇添富基金的投资理念为,以深入的企业基本面分析为立足点,挑选高质量的证券,把握市场脉络,做中长期投资布局,以获得持续稳定增长的较高的长期投资收益。汇添富基金从成立伊始就确立了十分清晰的投资理念,多年来经过实践检验,取得了优秀的长期投资业绩。

四、风险提示

1.未来变化风险。本报告所有统计结果均基于历史数据,未来市场可能发生重大变化。2.医药市场变化风险。新药研发进度不及预期、药品销售不及预期、医保谈判降幅超预期、格局竞争加剧等风险。3.政策不确定性风险。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如需转载请联系:youlianyunpindao@163.com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多重逻辑共振,创新药如日方升: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投资价值分析

汇添富国证港股通创新药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基金代码:159570)将于2023年12月13日公开发行,是一只指数型基金,跟踪标的为国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

图片来源: 图虫创意

创新药收获期已至,捕捉底部机遇。当前港股医药估值仍处于历史低位,港股生物医药企业具备性价比优势。汇添富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即将发售,为投资者提供一键布局港股创新药板块优质公司的便捷工具。兴业证券的最新专题研究中分析了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的投资价值,具体核心观点如下:

一、多重逻辑共振,创新药如日方升

1.1基本面:多因素叠加,引领医药市场扩容

人口老龄化趋势不断加剧,对医药行业的需求呈持续增长态势。2000年至2022年,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总数从0.88亿增加至2.09亿,从占总人口7%增长至14.9%。卫生费用占GDP比重也从2000年的4.60%增至2021年的6.72%,呈现出一定相关性。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当代中国基本国情,同时也驱动了创新药领域的需求提升,成为投资增量的重要来源之一。

随着人均可支配收入和高净值人群的稳步增长,医药领域的支出意愿不断提高,推动了健康消费的升级。2006年至2022年,我国资产在1000万以上的高净值人群数量从18.1万人增至316万人,CAGR为18.3%。同时,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也稳步上升,由2006年的1.18万元增至2022年的4.93万元。人均医疗保健费用由620.54元增至2480.7元,人均医疗保健费用支出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稳中有升,健康消费升级潜力巨大。除了老龄化带来的需求增长,女性和青少年也成为另一主要贡献力量,医美、眼科、生长激素、减肥、辅助生殖、疫苗、民营医院等细分领域有望迎来迅猛增长。

1.2中国创新药支付占比低,提升空间较大

2021年全球创新药市场约8,300亿美元,其中美国创新药占比超一半,而中国创新药仅占整体市场的3%;中国创新药占全国药品销售额约1/10,远低于发达国家80%左右的占比,未来提升空间较大。

创新药供给方面,截至2021年底,美国市场的创新药上市产品和在研管线数量约占全球的60%,而中国市场仅占20%。随着越来越多国产创新药进入上市阶段,创新药供给有望持续增加。

创新药价格方面,2019年后多轮医保谈判使得中国创新药价格持续下降。目前创新药定价体系基本稳定,简易续约机制的实施有助于维持创新药的长期价格稳定。

2023年7月,国家医保局公布《谈判药品续约规则(2023年版征求意见稿)》、《非独家药品竞价规则(征求意见稿)》。本次续约规则中,药品降幅有望更加合理温和,且明确连续续约超4年,降幅减半,连续纳入超8年进入常规目录。上述调整有利于稳定企业预期,减轻后期降价压力,减少续约失败的可能性。

国家医保局也表态称,国家医保局正在调整创新药的定价政策,在《新冠治疗药品价格形成指引》基础上,对创新药上市早期阶段的价格采取相对宽松的管理。宽松的上市价格有助于创新药企业加速收回成本投入新一轮研发,形成正向循环。

医药支付体系方面,美国以商业保险为主体,具备较强的支付能力。与此同时,中国医保和个人支付水平逐步提高,且“惠民保”等商业医疗保险的快速发展也为创新药市场提供了更多的支付渠道,有望为中国创新药市场的支付体系注入更多活力。

1.3创新药迎来收获期,NDA产品数量明显增加

近年来,我国创新药企业前期的研发投入正逐步获得成果,头部药企的管线基本于近3年获批,后续处于申报上市和三期阶段的管线众多,预计未来两年创新药即将进入持续收获期。多家药企的产品达成海外授权,国产创新药Licenseout(对外授权)的数量及金额屡创新高,近期更有国产创新药龙头的PD-1、小分子药物在美获批上市,充分体现了国产创新药的国际认可度正在不断提升。

2023年申报NDA的国产创新药达53例(截至2023年11月30日,不含疫苗和中药),和2022年的25例相比显著提升。

2023年截至11月30日,CDE登记的III期临床数量285项,II期临床数量306项,已经超过了去年全年的数量,整体稳步增加。

1.4海外研发需求率先复苏,创新药产业链极具性价比

从当前时点看,海外新药研发需求保持增长,国内新药研发需求表现相对疲弱。创新药产业链始于医药研发投入,通过跟踪全球医药企业研发投入,我们发现:医药研发仍以海外MNC为主,全球前十大药企研发投入在经历了2022年小幅度下降后,2023年Q1-Q3均呈现了明显的恢复性增长;海外Biotech研发投入也于2023年Q1-Q3呈现了增长态势;国内创新药企业医药研发投入增速持续走低,2023H1研发投入较上年度同期同比略有下降,反映出国内新药研发投入处于较弱状态。所以,从总的研发投入角度看,海外研发需求表现较为强劲,对于以海外业务为主的CXO企业,在业绩、订单上表现相对较好;反观国内,研发投入下降反映出新药研发需求受到压制,以国内业务为主的CXO企业短期面临新药研发需求下降带来的压力,新药研发需求下降主要来自于国内生物医药投融资存在较大压力。

对于创新药而言,国家医保局出台《谈判药品续约规则》,明确了基本覆盖创新药全生命周期的医保支付标准调整规则,稳定了创新药价格预期。综合来看,仿制药、创新药行业面临的政策风险在减弱。预计创新药续约价格降幅将小于此前预期,旨在支持真正的国产创新药实现商业变现,从而支持再研发的正向循环。可以预见,未来Me-too类创新药的上市数量将大大压缩,“伪创新”药品将逐步出清,真正优质的国产创新药有望迎来较大的发展契机。

二、指数介绍和历史表现

2.1指数介绍

国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987018.CNI”)旨在反映港股通创新药产业上市公司的运行特征。

2.2指数成分股市值和权重分布——中市值风格

截至2023年12月6日,国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以中市值风格为主。总市值500亿以上、100-500亿的公司权重占比分别为55%、39%,合计94%。根据市值划分区间,100-500亿之间的指数成分股最多,有19只;50亿以下,50亿-100亿以及大于500亿的公司数量为4、7和7只。总市值超过1000亿的公司有百济神州和药明生物。

2.3指数成分股行业分布——聚焦创新药和CXO

国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聚焦于创新药和CXO。截至2023年12月6日,国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覆盖的行业中,创新药、CXO和疫苗占比分别为81.08%、16.22%和2.70%。国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的37只成分股中,数目分布上创新药占比最高,为30只,CXO为6只,疫苗为1只。权重分布上占比由高至低的行业分别为创新药、CXO和疫苗,权重分别88.20%、11.49%和0.32%。

2.4指数走势、收益对比——高弹性,行情回暖

国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相比于恒生指数和恒生医疗保健而言,成分股更为精简,上涨周期中弹性更高。在2020/1/1至2022/6/30和2022/6/30至2023/1/30两个区间,上涨幅度均远高于后者。

2023年1月30日至2023年6月30日,国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跌幅高于恒生指数和恒生医疗保健。而2023年下半年,随着美联储加息放缓、全球医药投融资环境回暖,市场资金对高风险高回报的创新药资产的偏好有望增强,依赖于现金流的创新药企有望缓解流动性压力。2023年9月6日至2023年12月6日,国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的区间收益率为5%,明显高于恒生指数和恒生医疗保健。

2.5指数估值分析——位处最低点,上升空间大

国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目前估值回落至2021年以来最低点。截至2023/12/06,国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的PB(LF)为2.59倍,处于指数发布以来0.8%分位;PS(TTM)为3.99倍,处于指数发布以来0.2%分位,上升空间大。

2.6十大权重股分析——盈利预期改善,持续向好

前十权重股集中度较高。截至2023年12月6日,前10权重股总市值合计9393.99亿元,占指数成分股总市值比重69.57%。前10权重成分股权重占比69.69%,权重排名前三的分别为信达生物(11.41%)、石药集团(9.81%)、中国生物制药(9.33%),这三家的药物研发领域均有涉及肿瘤科。

受益于国内疫后复苏,医药需求或已开始见底改善,国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盈利有望稳步改善。根据Wind一致盈利预测数据,国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成分股业绩有望迎来修复,预期前十大权重股2023-2025年平均每股收益为0.13元/0.76元/0.69元,2023-2025年平均市净率为4.10倍/4.26倍/4.86倍。

三、汇添富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介绍

3.1基金介绍:集中度更高,创新药产业链纯度更高

汇添富国证港股通创新药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基金代码:159570)将于2023年12月13日公开发行,是一只指数型基金,跟踪标的为国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业绩比较标准为国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收益率。

与其他医疗指数相比,国证港股通创新药成分股精简,集中度更高,主要聚焦于创新药研发、生产等领域,创新药产业链纯度更高。

3.2基金公司介绍:立足基本面,中长期投资布局

汇添富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截至2023年12月6日,在管基金合计611只,合计规模8616.59亿元。成立以来,汇添富基金屡获殊荣,包括“金牛奖”“金基金奖”“明星基金奖”以及上海市政府颁发的“上海金融创新奖”等多项权威荣誉奖项。

汇添富基金的投资理念为,以深入的企业基本面分析为立足点,挑选高质量的证券,把握市场脉络,做中长期投资布局,以获得持续稳定增长的较高的长期投资收益。汇添富基金从成立伊始就确立了十分清晰的投资理念,多年来经过实践检验,取得了优秀的长期投资业绩。

四、风险提示

1.未来变化风险。本报告所有统计结果均基于历史数据,未来市场可能发生重大变化。2.医药市场变化风险。新药研发进度不及预期、药品销售不及预期、医保谈判降幅超预期、格局竞争加剧等风险。3.政策不确定性风险。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