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记者 |
界面新闻编辑 | 翟瑞民
2023年12月13日,民政部发布《2022年度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公报》(简称《公报》)。这是新一轮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中,国家老龄工作重新划归民政部后,民政部发布的首份老龄事业年度公报。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末,全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28004万人,占总人口的19.8%;全国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20978万人,占总人口的14.9%。
值得注意的是,《公报》显示,全国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抚养比已达21.8%。这个数据一年上升了一个百分点。此前发布的《2021年度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公报》显示,全国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抚养比为20.8%。
老年人口抚养比数据与2012年的12.7%相比,也增长了9.1个百分点,呈持续上升趋势。根据老年人口抚养比的计算公式可以得出,当前,我国每100名劳动年龄人口需要负担近22名老年人,即4.5名年轻人要赡养1位老人。而根据预测,当2050年,我国进入重度老龄化社会后,1个年轻人就要赡养1个老人。
按照联合国关于老龄化的划分标准,当一个国家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超过10%或65岁以上人口比重超过7%,表示进入轻度老龄化社会;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超过20%或65岁以上人口比重超过14%,表示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超过30%或65岁以上人口比重超过21%,表示进入重度老龄化社会。
此前,根据民政部预测数据,到“十四五”期末,我国将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规模将达到3亿人。此外,2022年联合国发布的《世界人口展望2022》预测,到2050年,我国将进入重度老龄化社会,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超过5亿人。
实际上,从2021年开始,全国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突破2亿人,达20056万人,占总人口的比例为14.2%。这一比例超过14%,说明我国已经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
“我国人口发展现阶段进入关键时期,人口总量由长期增长转向减少,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例超过14%,进入老龄社会新阶段。社会养‘老’的负担反超养‘幼’的负担,从人力资源大国转向人力资本大国。”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老年学研究所所长杜鹏在2022年复旦大学老龄研究院举办的第二届老龄中国高峰论坛上说。
此外,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也在明显加快。2021年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张车伟等人在《从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看人口变动的长期趋势及其影响》表示,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为2.64亿,占比达到18.70%,65周岁及以上人口1.91亿,占比为13.5%,与上个十年相比,上升幅度分别提高了2.51和2.72个百分点。
“当老年抚养比升高至一个临界点后,人口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将由正面转为负面。”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杨舸在2020年11月发表的《为“中度老龄化”社会做好准备》一文中表示,到“十四五”期末,中国将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考验医疗、养老等公共财政支出和社会保障体系。对此,应建立长期、包容和全面的人口政策,提升生育意愿,布局健康经济和健康产业。
我国正在加快建设养老服务体系。《公报》显示,截至2022年末,全国共有各类养老机构和设施38.7万个,养老床位合计829.4万张。其中,注册登记的养老机构4.1万个,比上年增长1.6%,床位518.3万张,比上年增长2.9%;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34.7万个,床位311.1万张;其中,城市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11.5万个,农村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23.2万个。
截至2022年末,全国共有4143万老年人享受老年人补贴,其中享受高龄津贴的老年人3406.4万人,享受护理补贴的老年人94.4万人,享受养老服务补贴的老年人574.9万人,享受综合补贴的老年人67.4万人。
《公报》还显示,截至2022年末,全国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0530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436万人。全国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5035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28万人。全国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4440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174万人。全国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5495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55万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