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辛圆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张军扩周六表示,从近期指标来看,经济企稳回升态势更加明显。在经济整体回升的同时,要看到发展分化、效率欠佳、预期不稳和信心不强等问题。短期来说,关键是着力扩大市场需求。长期来看,更重要、更根本的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张军扩在2023三亚·财经国际论坛上表示,从10月、11月工业、服务业、消费需求等指标增长情况来看,经济企稳回升态势更加明显。在这种情况下,实现今年全年5%左右的预期目标基本没有问题。
他同时指出,虽然近几个月以来企业利润降幅在收窄,但效益不佳的问题尚未根本扭转,今年前10个月累计,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同比下降7.8%。与利润降幅指标相比,更值得关注的是企业的亏损面问题,也就是亏损企业数占全部企业数的比例。
“规上工业企业亏损面年初曾高达34%以上,今年以来虽持续收窄,但直到9月份仍然高达26.9%,占到全部企业的四分之一以上,显著高于疫情前多年正常水平。规上工业尚且如此,中小企业问题会更为突出。”张军扩说。
此外,张军扩表示,今年以来,反映企业预期和产业景气状况的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可谓跌宕起伏、变幻无常。
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2、3月份制造业PMI均在荣枯线以上运行,但4月降至49.2%,5月份进一步下降到48.8%,直到9月才回升到50.2%的荣枯线之上,但10月又下滑至49.5%,11月进一步下降至49.4%。
在张军扩看来,这种情况一方面说明预期不稳、信心不强的问题依然突出,另一方面说明影响预期信心的因素是比较复杂,既有短期市场方面的原因,更有中长期更深层出的结构性体制性原因,需要更加有针对性地采取对策。
他在当天的演讲中表示,短期来讲,关键还是要着力改善市场需求。市场需求上不去,企业订单和效益上不去,预期和信心就很难真正有效改善,风险隐患也会不断显现,经济就很难进入稳定恢复的良性循环。
“从最近一个时期各方面对明年增长环境的分析来看,不论是内需还是外需,需求不足的压力在短期甚至明年一定时期内都很难有效缓解。”张军扩说。
针对需求不足的问题,日前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形成消费与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要“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并提出“积极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力”、“稳健货币政策要精准有效”、“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等明确要求。
张军扩表示,在这样宏观调控取向下,各项扩大内外需求、支持经济恢复政策的力度不仅不会放松,而会在已经取得成效的基础上,进一步充实和完善,进一步增强其针对性和有效性,从而为明年经济的进一步回升向好提供更为有利的宏观政策环境。
张军扩同时指出,巩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促进创新和扩大需求等支持政策是重要的,但更重要、更根本的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这既是短期稳预期强信心增活力的最基本保障,也是进一步释放内需潜力,增强发展动力的最重要举措。
一方面,他认为,要切实把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要把文件中提出的各项要求真正落实,抓紧出台细化、具体化的政策措施,使其具有可操作性、可检验性。
“比如,如何切实解决企业反映强烈的隐性壁垒问题,如何有效解决民营企业在参与招投标、获得贷款支持等方面的不公平待遇问题,如何及时制止违反中央精神的针对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的不正确言论问题等,都要有可操作性的政策举措。”他说。
第二方面,张军扩表示,要着力保障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他指出,近年来,随着国内外环境、形势的变化,在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过程中,在一些领域程度不同地出现了行政干预增加、市场化力量减弱的“非市场化”迹象。
他表示,下一步的改革,必须按照市场经济一般规律和促进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进一步明确政府作用的边界,努力做好政府该做的事情,该管的要管到位,该提供的服务要充分提供,同时,该由市场决定的事情要充分放开。
第三方面,张军扩认为,要不断优化改革推进方式,促进各项改革举措落地见效。比如,如果国资国企改革能够在增强垄断领域竞争、提高效益方面取得进展,那么就能够有效降低上游产品成本价格,从而提升我国制造业的整体竞争力。
第四方面,他表示,要以更加主动的姿态努力扩大对外开放。“逆全球化浪潮愈演愈烈、地缘政治博弈不断加剧的背景下,我国扩大对外开放所面临的环境将会更加复杂,挑战与困难也会显著增多。对此,必须保持战略定力,在充分维护我国利益的前提下,以更加主动的姿态、更多的单边方式扩大对外开放。”张军扩强调。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