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24日,金星主持的《中国式相亲》在东方卫视才播出一集,网友们就“炸”了,该档节目一“出生”就成了爆款。看《中国式相亲》究竟要看什么?在小文看来,一看模式,够新颖!二看金星,够毒舌!三看中国式父母,够“中国式”!有了这3点,尤其最后一点作为基准,这档节目应该可以火几个月,话题绝对够!
与《非诚勿扰》这种倡导自由恋爱的电视相亲不同,《中国式相亲》是带着爸妈来相亲,由父母来替他们全程把关,男嘉宾被关在隔壁玻璃房内,女生要先与五对男生父母进行沟通、双选之后,最后才能见到男嘉宾。《中国式相亲》将古时候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接了回来。
这种代际相亲模式让人眼前一亮,节目口号也是相当的简单粗暴:金星做媒,父母把关;一人脱单,全家光荣。这个宗旨虽然奇特,却很符合大部分中国家庭的思想状况。“父母陪儿女相亲”的新形式让人眼前一亮,但呈现出的不同标准也招致诸多争议,网友为此吵翻天,有人觉得很真实,有观点称父母介入子女婚恋是“传统的倒退”、“换了包装的包办婚姻”。
首期节目选了5组比较有代表性的男生家庭和女嘉宾,支配性母亲+妈宝男、精英知识家庭+海归男、美丽独立的单亲妈妈……多种角色的碰撞以及奇葩言论瞬间引爆舆论。
一、看相亲不如看中国式父母
首期节目播出以后,为什么会引发观众大面积的讨论,特别是引发广大女性的不适呢?小文看完第一期节目最大的感触是:这节目真实地揭露了中国相亲市场的现实和残酷。
1.揭露了大部中国父母对婚姻内女性的定位:“保姆”
先说说1号家庭,典型的“妈宝男”家庭。“妈宝男”可能大家从字面上就能看出它的意思了,也就是什么事情都听妈妈的,特没主见。在婚恋大事上,扮演“话事人”角色的是他二姨。二姨认为挑选媳妇核心标准就是“干活、干活,只有干才能活”。此话一出,小文被震惊到了,这不就是来找个体力好的保姆,哪是媳妇?
再来看看2号家庭和6号家庭(替补),典型的“巨婴男”家庭。“巨婴男”表现为人高马大,但心智却不成熟,像个小孩子。2号男嘉宾,就直接宣称自己没谈过恋爱,初恋就想找一个成熟的姐姐型女朋友。6号男嘉宾对女朋友的标准也是成熟稳重、会照顾人。小文忍不住要说一句:“女朋友才不会像妈一样‘伺候’你!
二十多岁的男人还被母亲评价为:还是个孩子、特淘、懵懂无知……中国妈妈似乎根本不想孩子独立成熟,仿佛孩子永远长不大、永远依赖她是一件特别好的事……可能在家长眼里孩子都是长不大的,但是该放手时就该放手,人生的路终归要自己走。
2.揭露了传统婚姻观对于女性年龄的歧视
节目最高潮的部分无疑是2号女嘉宾林嘉莉的出场,40岁,单身妈妈,有个11岁的儿子,自己创业,也算事业小成。女嘉宾刚上场时,在玻璃房的男嘉宾们都沸腾地大呼“女神”。当知道女嘉宾已40岁并带着孩子时,所有人都惊呆了,包括场上的爸妈们,也是一副惊呆了难以接受的表情。男嘉宾们在玻璃房惋惜道:“要是她二十多岁我肯定给她爆灯”,一语道破中国婚恋对女性年龄的歧视。
主要看颜的2号男嘉宾不顾爸妈反对毅然爆灯,6号替补男嘉宾还暗讽同伴“初恋找了个四十岁的姐姐”。
3.揭露了自古以来,婚姻就是两家人的事情
《中国式相亲》把握住了这样一个年轻人所抵触,却又客观存在的事实。当这样一个事实被赤裸裸地搬上台面,被曝光时,就有了下面这些冲突:
A、父母要一个会干活的媳妇照顾儿子,不要外表,儿子却只想要一个漂亮的老婆。
B、父母要一个门当户对,年龄相当,能生很多小孩的媳妇,儿子却想要一个大自己将近20岁的成熟姐姐。
C、爸爸想要一个温文尔雅、知书达理、大家闺秀的女孩,妈妈想要一个心地善良、性格随和、教养好的女孩。那么儿子要啥?——爸妈要求之上,外加一个漂亮。
谁说婚姻的基础是两个人互相喜欢?在“中国式”相亲中,明明婚姻的基础就是:上一辈对下一辈的认可,以及门当户对。
二、这就是“中国式”相亲吗?
《中国式相亲》自第一期开播以来,就引发了网友激烈地讨论。
争议一:父母之命,“包办婚姻?
节目中父母的主动权被首次大力度地摆在台前,“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不免有观众质疑这种节目形式带着“传统包办婚姻”的影子,甚至有文章评论这档节目把中国婚恋打回了100年前。
“不要认为父母参与的相亲就是时代的倒退”,这是节目组对质疑声音的回应。节目组称希望通过节目实现对代际话题的探讨,在相亲过程中,台前父母的喜好和孩子的意愿会产生偏差和分歧,两代人观念的碰撞是代际冲突的呈现。而且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男女结婚都要带给父母看,获得祝福或认可。
然而小文有几点疑问,女嘉宾在选择完男嘉宾以后,自己还没有见过对方一面,就要跟他走,这种形式真的靠谱吗?现实中父母和孩子的眼光真有这么默契吗?如果意见不一致的时候,到底听谁的呢?
争议二:出现了一大批中国式“巨婴男”
和《非诚勿扰》一样,节目里拥有很多类型的嘉宾,也让我们从这些人身上看到了一些平时并不太会关注的现实问题。在节目中,有好几个男嘉宾的择偶标准都是要“成熟稳重型”、要“会照顾人”。二号男嘉宾甚至为40岁的单身妈妈爆灯,说自己就是喜欢成熟的女性,成熟女性懂得小女孩不懂得的道理。然后回忆父母从小忙工作,不太管自己,自己内心缺乏安全感。
“巨婴男”选女朋友标准就是“成熟稳重”、“会做饭”、“能照顾人”,在他们心中,女朋友不仅要像他妈一样把最好的都留给他,还要能照顾他,帮着他成长。合着在他的眼里,结婚是为了永远长不大,永远有人照顾。
如果你还不了解什么是“巨婴”,真希望你能抽出宝贵的时间看一下这档节目,看完之后你就了解真正的“巨婴”原来就是这样的啊~
争议三:中国式婚姻,对女性不够包容?
首期节目男挑女的设定让很多网友直呼受不了这些“直男癌家庭”、“很好,这就是中国婆婆”。2号男嘉宾爆灯40岁“冻龄女神”被妈妈阻拦成为争议焦点,男方母亲对女嘉宾毫不客气的犀利言语更是让人瞠目结舌。
女嘉宾四十岁,离异,带着儿子生活。虽然金星问几位父母为什么不亮灯,得到的答案是:年龄差距太大。年龄差距不过是原因之一,或者说是表面原因,单亲妈妈才是真正不能明说的龃龉。她会不会做饭?会。会不会做家务?会。会不会照顾人?孩子都11岁了,肯定会。不仅如此,她有车有房,还有自己的小事业。
这些闪着光的条件全部满足男嘉宾父母的期许。但现实是,男方父母渴望的儿媳妇要满足条件,要有经历,但经历太多也让其望而生畏。由此看来,中国婚恋中的平等和接纳之路还太长太远。
中国式婚姻,总是对女性不够包容,一个女人独自拉扯孩子还要打拼事业,她是一个好女人,好母亲,但是却很难有男人和家庭接受这样的好女人,让她成为好妻子。
三、火爆荧屏的电视相亲能读懂“中国式”婚姻?
1998年,山西电视台播出的《电视红娘》开国内电视相亲节目先河。2010年,《非诚勿扰》异军突起,收视率一再刷新记录,高居全国同时段综艺节目收视率榜首。随后,《玫瑰之约》、《百里挑一》、《爱情连连看》、《非常完美》、《黄金单身汉》等一系列相亲真人秀节目层出不穷。
从男选女、女选男到机器选、带着父母选,男女之间的交流也开始变得简单直接迅速,当中甚至不乏冲突和对抗,亮灯灭灯的方式也让整个进程更加刺激有趣,一对多形成的话语空间让面对面的交锋和交流得到了强化,电视相亲节目从内到外都发生了变化。
这些大型交友平台将恋爱婚姻选择从私下搬到了电视节目这个相当公开的场合,对于中国式恋爱来说,这算是向前迈出了“一大步”。在这一发展过程中,中国人的传统婚恋观念也开始变得更加开放,节目的主角几乎都是80后、90后。
早在《非诚勿扰》节目开播初期,女嘉宾马诺一句“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不愿坐在自行车后座上笑”,被批判为拜金、物质女。还有的男嘉宾“明目张胆”地在相亲节目中表达“女人就应该包揽家务”等观念,结果遭到女嘉宾的群起而攻之。这个现象的背后,是越来越多女性对独立和平等社会地位的诉求。
相亲节目往往还会将房子、孩子、婆媳关系、收入、职业、丁克、外貌等社会热点逐一融入,平台嘉宾和主持人的言论、思想则常常体现出当前社会在择偶心理、价值观、婚姻观等方面的某些趋势与变化。
《中国式相亲》这次带着父母齐上阵,似乎让相亲这两个字首次在节目中实至名归,将婚恋服务类节目从强调“邂逅与交友”带进了在舞台上全方面“谈婚论嫁”的时代!
写在最后
现在相亲网站上那满满的标签:年龄,学历,毕业学校,月收入,是否有房有车,户口所在地......你在选择伴侣时,最看重什么?
当子女和父母一起参加相亲,最终选择伴侣的决定权究竟在谁手里?
如今我们已经渐渐失去了耐心去看到一个人的真正模样,渐渐在爱情中用脑而不是用心,渐渐忘记了这些标签背后,最重要的,是一个“人”的存在。
本文为“文创资讯”原创独家稿件,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