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AI偶像,K-Pop的下一个突围点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AI偶像,K-Pop的下一个突围点

补强还是威胁?

文 | 音乐先声 丁茜雯

编辑 | 范志辉

三次元真人偶像不香了。

12月13日,由韩国MBC电视台内部企业VLAST推出的虚拟男团PLAVE凭借新曲《Merry PLLIstmas》打入Melon排行榜13日日榜123位、Bugs日冠,以逆袭男团“音源不入榜魔咒”、远远高于诸多五代和六代真人男团的成绩,引起K-Pop粉丝高度关注。

而在12日发布当天,其还力压林英雄、LE SSERAFIM、aespa等当红艺人热曲位居Melon排行榜实时一位,成为第一个拿下Melon实时一位的六代团体。同时,他们也是继选秀男团ZB1后第二个达成Melon累积流媒突破1亿的2023年出道的新人团体。

对于K-Pop偶像市场而言,这是极为罕见的由非真人偶像在权威性排行榜拔得头筹。值得注意的是,该虚拟组合也是今年入围韩国金唱片大赏、MMA颁奖礼最佳新人提名的唯一一支虚拟偶像男团,与RIIZE、Xikers等新人男团共同争夺奖项。

除此之外,AI女团MAVE也在今年3月刷新Spotify月收听突破400万,成为K-Pop艺人Spotify月收听排名前十五位中的唯一一个非真人偶像团体;其今年发布的出道专辑《Pandora’s Box》也凭借4460万的播放量,在Spotify创下今年第一个K-Pop新人专辑流媒第一的纪录。

可以说,由AI驱动的虚拟偶像似乎正在K-Pop中逐渐占据高地。

AI偶像进行时

韩国的偶像产业发展在非真人偶像领域的探索,是极为热衷的,其也在陆续通过娱乐公司与科技公司合作中,逐渐尝试在虚拟偶像、真人与虚拟结合、选秀等细分赛道中挖掘AI制造偶像的万能用法。

早在1998年,韩国便推出了虚拟歌手Adam,但也因初期阶段并未有所起色。而来到2018年,(G)I-DLE成员田小娟、曹薇娟以人声参与《英雄联盟》衍生的K/DA组合,但K/DA的短暂活动也并未在K-Pop领域形成现象级气候。

在此之下,今年1月出道的虚拟女团MAVE,则为韩国科技巨头Kakao与游戏公司Metaverse联合打造的韩国第一个全AI女团,四位成员均为融合3A游戏技术、利用AI制作的虚拟人,并无中之人或真人对照,逼真的五官、流畅的舞蹈动作、以及歌曲制作也同为AI“出品”。

其中,MAVE也依靠AI语音生成器,实现成员“掌握”多语言以及建立来自美国、法国、印尼、韩国的“全球性女团”人设;而备受好评的丝滑舞蹈编排,则是在真人编舞的基础上,通过AI动作捕捉和实时3D渲染技术“结合”为成员流畅的舞蹈复刻。比如MAVE与真人偶像并无差异,同样拥有现场打歌舞台、练习室排练以及幕后花絮等物料拍摄,并不仅仅是“活”在MV中。

而同样今年出道的虚拟男团PLAVE则严格意义上来讲并不算正统AI偶像,其虚拟形象为Live2D,更多为借助AI动捕技术来完成“中之人”与皮套之间的完美配合,以此达到不穿模、仿真人的视觉观感。但也正是如此,其也缺失了一定的真人形象,偏向于漫画人物神态的二次元感。

这种隐藏“中之人”的做法,也与国内目前的头部虚拟偶像A-SOUL有所相似,均是在人工智能的加持下,将标准化、工业化的K-Pop偶像运营的方式套用。

而由韩国科技公司Plus9在2021年打造的AI女团Eternity,则是脱胎自线上举办的“AI心动挑战”,11位成员均由网友从101张虚拟人像中投票选择而来。除了声音由AI生成外,女团成员也是依托实时换脸技术,来完成一个虚拟成员能够由多个真人演员扮演的程度。

比如成员在仁的背后便是由10个横跨不同领域的真人扮演,将自己的专业才能“借”给AI加工为虚拟成员的十八般武艺。不过,这支女团也因初期表情与动作十分生硬难以吸引粉丝入坑。

当然,利用AI偶像与真人成员进行搭配的组合方式,也是目前K-Pop中较为常见的。

2020年,SM率先推出AI与真人并存K-Pop女团aespa便是引入虚拟化身,由四名真人与四名通过AI技术创造的数字自我化身组成,但虚拟成员并不与真人成员一同进行偶像活动,更多作为“彩蛋嘉宾”或是真人成员的元宇宙形象来补充aespa的世界观概念。

但在去年,Deep Studio旗下推出的男团SUPERKID,则是K-Pop第一个拥有AI虚拟成员的男团,包括一位虚拟成员与四位真人成员,且共同进行偶像活动。作为AI制作的虚拟成员SAEJIN也因俊秀的外表、似曾相识的眉眼,被看作是融合了NCT、Astro等男团“门面”的综合产物。

而在今年3月,该组合也再度加入一位真人成员、一位虚拟成员SEUNG,以单曲《MOODY》进行打歌活动。但对比aespa的一炮而红,SUPERKIND虽依靠AI成员获得一定关注,目前来看却并未能完成粉丝、流量的转化。

除此之外,早已瞄准AI市场的头部经纪公司虽迟迟未有大刀阔斧入局虚拟偶像的运营,但加码布局的脚步却并未停下。

比如YG与CJ E&M联手在去年推出虚拟歌手YuA、SM则依托aespa的世界观构建出专供AI赛道的虚拟人Naevis,其声音也是提取多个配音演员原声进行了AI生成。而今年1月HYBE也投入450亿韩元收购AI音频公司Supertone后,于今年5月推出了提取歌手李贤人声的AI艺人MIDNATT,并发布六国语言单曲。

不仅如此,选秀赛道、主播赛道也同样试图分一杯羹,像是今年下半年播出的选秀《Universe Ticket》最终成团的8个名额包含现实空间、虚拟空间成员;而名为ISEGYE IDOL的虚拟女团则是由韩国主播呜哇哥打造的虚拟主播女团,该支组合在今年8月发布的新作《KIDDING》更是在Melon上一路逆跌,最终创下日榜最高41名的排名,远高于OH MY GIRL、TWICE等当红女团的日榜空降回归成绩。

不难看到,作为偶像产业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韩国投身AI制作虚拟偶像的建树,俨然并非放在单只是AI音乐的制作,而是利用AI构建偶像产业的全新发展模式,不管是AI组合、AI与真人搭配等,均是在寻找新的营收突破口。

K-Pop摆脱危机论靠AI?

事实上,早在2020年,时任SM制作人的李秀满便曾指出,娱乐的未来是名人和机器人。

而K-Pop对于AI技术的高度重视,来自于产业危机的显露。

一方面,随着生育率下降,偶像产业避不可免将会步入练习生资源、偶像储备人才日渐枯竭的局面,即便如今诸多经纪公司将目光放在引入多国籍、全球化偶像的打造上,但类似于EXO绿卡成员的“跑路”前科,也令部分经纪公司对于推出绿卡含量颇高的K-Pop偶像望而却步。

另一方面,则是希望K-Pop艺人追赶业务需求而过度受压的风险减至最低,并将利益最大化。毕竟,一定程度上,真人偶像不仅有着随时塌房的风险,也难以超负荷运作,而虚拟偶像却可以优化大量难题。

虚拟女团Eternity所属社Plus9负责人朴智恩(音译)便曾表示,“真人K-Pop艺人引发的丑闻具有娱乐性,但也对业务板块构成威胁,而虚拟偶像可以很完美,它们也可以比人类更人类”。在她看来,利用AI打造虚拟K-Pop偶像,可以更好地规避真人偶像带来的各类有可能会影响到营收版块的社会性问题。

再者,如HYBE董事长方时赫所言,K-Pop现存的产业结构对其本身成长产生限制,“应该在更广阔的市场中寻求更广泛的消费层”。

据Emergen Research预估,全球AI虚拟人市场规模将在2030年达到5275.8亿美元水平,这一市场前景,也给了K-Pop大力发展AI技术、虚拟偶像的底气。更何况,经历过疫情时期,全球粉丝群体也越来越容易接受与偶像非线下互动的相处模式。

同样的,相比真人偶像,虚拟偶像的变现途径也更为灵活、多样化,能够从娱乐横跨科技,甚至触及真人偶像无法转化的领域。比如2020年Sidus StudioX推出的虚拟偶像ROZY便登上虚拟时装秀、接下了从生活品牌到实景游戏品牌等领域代言,仅靠广告代言便能够创下年入20亿韩元的可观收入。

韩国电子通信研究院便指出,随着生成式AI技术的高速发展,AI技术也正趋于商业化。

因此,也就能看到,自元宇宙、NFT概念兴起,K-Pop试水的脚步便从未停歇,比如NFT小卡与NFT专辑在K-Pop偶像中已广泛运用,BTS与BLACKPINK等偶像组合也在近几年陆续推出虚拟演唱会和虚拟形象IP,以及销售数字粉丝藏品等。

而在K-Pop粉丝群体中,也同样盛行AI Cover玩法,即通过大量人声喂养调教AI为某一偶像声音翻唱非本人音乐作品,比如YG在近期推出的新人女团BabyMonster出道曲《Batter Up》便被数个网友自行调教的“AI BLACKPINK”翻唱,甚至一度被认为AI胜过原唱。

AI技术也对K-Pop产业创作和消费场景再塑形。比如EvoM这样的AI作曲家数量倍增,其便是使用大量的数据喂养训练,在几分钟内便可以制作出音乐作品。尽管相比真人创作的作品仍有不及之处,但这也给予了K-Pop从业者一个能够将效益放大的视角。

在韩国音乐版权协会看来,这对需要打磨作品的人类创作者而言是极为致命的打击,“AI作曲家、作词人可以非常快速创作音乐且没有很大的限制,如果AI统治K-Pop可能会给音乐行业带来混乱”。

事实上,AI音乐人的生成也基于大量音乐数据库的投喂,不乏出现侵犯原创作品的可能性,且还会因高效产出的创作模式影响到人类音乐人的生计问题,甚至可能对流行文化领域造成打击。

在大多数K-Pop从业者看来,AI音乐的流行是不可避免的。方时赫对此也曾指出,对于真人是否会继续成为唯一生产迎合消费市场需求和口味的音乐的存在而感到困惑,“AI或许将重塑K-Pop流行乐的未来”。

但相对来说,AI搅动K-Pop除了是威胁更是补强,如Eternity创造之初,Plus9参考了欧盟发布的AI伦理道德指引草案来制作虚拟女团,而不是因道德、版权问题放弃使用AI。

不仅如此,利用AI来制作偶像能否与传统K-Pop真人偶像跟消费受众的互动媲美也仍是一大问题,韩国乔治梅森大学文化研究院副教授李圭泰(音译)便认为,“如果没有任何不可预知的新鲜感,AI偶像只是接近视频技术的东西,而不是K-Pop”。

结语

K-Pop偶像产业对于AI的频繁试水显而易见,但AI是否能够成为K-Pop的新引擎仍不能着急下论断。

这是因为,眼下摆在经纪公司面前的难题——虚拟与现实之间的似真似假矛盾仍未解决。正如即便虚拟女团MAVE已十分接近真人偶像,并已在YouTube突破2000万播放量、Spotify达到月收听数突破300万,其所属Metaverse娱乐的目标仍然是“创造完全AI驱动、真正可信的虚拟人”。

这也是因为,K-Pop的特点是与粉丝之间建立的诉求响应。而虚拟偶像们如今努力靠近真人偶像的“饭撒”行为,仍是存在着一定的假人感,偏向于聊天机器人服务。

如何与消费受众建立上达情感、难忘且长期的紧密联系,也是K-Pop在利用AI技术突围下一城的关键所在。毕竟,不管是真人还是AI,最终收割的目标,还是全球性的K-Pop粉丝经济。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AI偶像,K-Pop的下一个突围点

补强还是威胁?

文 | 音乐先声 丁茜雯

编辑 | 范志辉

三次元真人偶像不香了。

12月13日,由韩国MBC电视台内部企业VLAST推出的虚拟男团PLAVE凭借新曲《Merry PLLIstmas》打入Melon排行榜13日日榜123位、Bugs日冠,以逆袭男团“音源不入榜魔咒”、远远高于诸多五代和六代真人男团的成绩,引起K-Pop粉丝高度关注。

而在12日发布当天,其还力压林英雄、LE SSERAFIM、aespa等当红艺人热曲位居Melon排行榜实时一位,成为第一个拿下Melon实时一位的六代团体。同时,他们也是继选秀男团ZB1后第二个达成Melon累积流媒突破1亿的2023年出道的新人团体。

对于K-Pop偶像市场而言,这是极为罕见的由非真人偶像在权威性排行榜拔得头筹。值得注意的是,该虚拟组合也是今年入围韩国金唱片大赏、MMA颁奖礼最佳新人提名的唯一一支虚拟偶像男团,与RIIZE、Xikers等新人男团共同争夺奖项。

除此之外,AI女团MAVE也在今年3月刷新Spotify月收听突破400万,成为K-Pop艺人Spotify月收听排名前十五位中的唯一一个非真人偶像团体;其今年发布的出道专辑《Pandora’s Box》也凭借4460万的播放量,在Spotify创下今年第一个K-Pop新人专辑流媒第一的纪录。

可以说,由AI驱动的虚拟偶像似乎正在K-Pop中逐渐占据高地。

AI偶像进行时

韩国的偶像产业发展在非真人偶像领域的探索,是极为热衷的,其也在陆续通过娱乐公司与科技公司合作中,逐渐尝试在虚拟偶像、真人与虚拟结合、选秀等细分赛道中挖掘AI制造偶像的万能用法。

早在1998年,韩国便推出了虚拟歌手Adam,但也因初期阶段并未有所起色。而来到2018年,(G)I-DLE成员田小娟、曹薇娟以人声参与《英雄联盟》衍生的K/DA组合,但K/DA的短暂活动也并未在K-Pop领域形成现象级气候。

在此之下,今年1月出道的虚拟女团MAVE,则为韩国科技巨头Kakao与游戏公司Metaverse联合打造的韩国第一个全AI女团,四位成员均为融合3A游戏技术、利用AI制作的虚拟人,并无中之人或真人对照,逼真的五官、流畅的舞蹈动作、以及歌曲制作也同为AI“出品”。

其中,MAVE也依靠AI语音生成器,实现成员“掌握”多语言以及建立来自美国、法国、印尼、韩国的“全球性女团”人设;而备受好评的丝滑舞蹈编排,则是在真人编舞的基础上,通过AI动作捕捉和实时3D渲染技术“结合”为成员流畅的舞蹈复刻。比如MAVE与真人偶像并无差异,同样拥有现场打歌舞台、练习室排练以及幕后花絮等物料拍摄,并不仅仅是“活”在MV中。

而同样今年出道的虚拟男团PLAVE则严格意义上来讲并不算正统AI偶像,其虚拟形象为Live2D,更多为借助AI动捕技术来完成“中之人”与皮套之间的完美配合,以此达到不穿模、仿真人的视觉观感。但也正是如此,其也缺失了一定的真人形象,偏向于漫画人物神态的二次元感。

这种隐藏“中之人”的做法,也与国内目前的头部虚拟偶像A-SOUL有所相似,均是在人工智能的加持下,将标准化、工业化的K-Pop偶像运营的方式套用。

而由韩国科技公司Plus9在2021年打造的AI女团Eternity,则是脱胎自线上举办的“AI心动挑战”,11位成员均由网友从101张虚拟人像中投票选择而来。除了声音由AI生成外,女团成员也是依托实时换脸技术,来完成一个虚拟成员能够由多个真人演员扮演的程度。

比如成员在仁的背后便是由10个横跨不同领域的真人扮演,将自己的专业才能“借”给AI加工为虚拟成员的十八般武艺。不过,这支女团也因初期表情与动作十分生硬难以吸引粉丝入坑。

当然,利用AI偶像与真人成员进行搭配的组合方式,也是目前K-Pop中较为常见的。

2020年,SM率先推出AI与真人并存K-Pop女团aespa便是引入虚拟化身,由四名真人与四名通过AI技术创造的数字自我化身组成,但虚拟成员并不与真人成员一同进行偶像活动,更多作为“彩蛋嘉宾”或是真人成员的元宇宙形象来补充aespa的世界观概念。

但在去年,Deep Studio旗下推出的男团SUPERKID,则是K-Pop第一个拥有AI虚拟成员的男团,包括一位虚拟成员与四位真人成员,且共同进行偶像活动。作为AI制作的虚拟成员SAEJIN也因俊秀的外表、似曾相识的眉眼,被看作是融合了NCT、Astro等男团“门面”的综合产物。

而在今年3月,该组合也再度加入一位真人成员、一位虚拟成员SEUNG,以单曲《MOODY》进行打歌活动。但对比aespa的一炮而红,SUPERKIND虽依靠AI成员获得一定关注,目前来看却并未能完成粉丝、流量的转化。

除此之外,早已瞄准AI市场的头部经纪公司虽迟迟未有大刀阔斧入局虚拟偶像的运营,但加码布局的脚步却并未停下。

比如YG与CJ E&M联手在去年推出虚拟歌手YuA、SM则依托aespa的世界观构建出专供AI赛道的虚拟人Naevis,其声音也是提取多个配音演员原声进行了AI生成。而今年1月HYBE也投入450亿韩元收购AI音频公司Supertone后,于今年5月推出了提取歌手李贤人声的AI艺人MIDNATT,并发布六国语言单曲。

不仅如此,选秀赛道、主播赛道也同样试图分一杯羹,像是今年下半年播出的选秀《Universe Ticket》最终成团的8个名额包含现实空间、虚拟空间成员;而名为ISEGYE IDOL的虚拟女团则是由韩国主播呜哇哥打造的虚拟主播女团,该支组合在今年8月发布的新作《KIDDING》更是在Melon上一路逆跌,最终创下日榜最高41名的排名,远高于OH MY GIRL、TWICE等当红女团的日榜空降回归成绩。

不难看到,作为偶像产业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韩国投身AI制作虚拟偶像的建树,俨然并非放在单只是AI音乐的制作,而是利用AI构建偶像产业的全新发展模式,不管是AI组合、AI与真人搭配等,均是在寻找新的营收突破口。

K-Pop摆脱危机论靠AI?

事实上,早在2020年,时任SM制作人的李秀满便曾指出,娱乐的未来是名人和机器人。

而K-Pop对于AI技术的高度重视,来自于产业危机的显露。

一方面,随着生育率下降,偶像产业避不可免将会步入练习生资源、偶像储备人才日渐枯竭的局面,即便如今诸多经纪公司将目光放在引入多国籍、全球化偶像的打造上,但类似于EXO绿卡成员的“跑路”前科,也令部分经纪公司对于推出绿卡含量颇高的K-Pop偶像望而却步。

另一方面,则是希望K-Pop艺人追赶业务需求而过度受压的风险减至最低,并将利益最大化。毕竟,一定程度上,真人偶像不仅有着随时塌房的风险,也难以超负荷运作,而虚拟偶像却可以优化大量难题。

虚拟女团Eternity所属社Plus9负责人朴智恩(音译)便曾表示,“真人K-Pop艺人引发的丑闻具有娱乐性,但也对业务板块构成威胁,而虚拟偶像可以很完美,它们也可以比人类更人类”。在她看来,利用AI打造虚拟K-Pop偶像,可以更好地规避真人偶像带来的各类有可能会影响到营收版块的社会性问题。

再者,如HYBE董事长方时赫所言,K-Pop现存的产业结构对其本身成长产生限制,“应该在更广阔的市场中寻求更广泛的消费层”。

据Emergen Research预估,全球AI虚拟人市场规模将在2030年达到5275.8亿美元水平,这一市场前景,也给了K-Pop大力发展AI技术、虚拟偶像的底气。更何况,经历过疫情时期,全球粉丝群体也越来越容易接受与偶像非线下互动的相处模式。

同样的,相比真人偶像,虚拟偶像的变现途径也更为灵活、多样化,能够从娱乐横跨科技,甚至触及真人偶像无法转化的领域。比如2020年Sidus StudioX推出的虚拟偶像ROZY便登上虚拟时装秀、接下了从生活品牌到实景游戏品牌等领域代言,仅靠广告代言便能够创下年入20亿韩元的可观收入。

韩国电子通信研究院便指出,随着生成式AI技术的高速发展,AI技术也正趋于商业化。

因此,也就能看到,自元宇宙、NFT概念兴起,K-Pop试水的脚步便从未停歇,比如NFT小卡与NFT专辑在K-Pop偶像中已广泛运用,BTS与BLACKPINK等偶像组合也在近几年陆续推出虚拟演唱会和虚拟形象IP,以及销售数字粉丝藏品等。

而在K-Pop粉丝群体中,也同样盛行AI Cover玩法,即通过大量人声喂养调教AI为某一偶像声音翻唱非本人音乐作品,比如YG在近期推出的新人女团BabyMonster出道曲《Batter Up》便被数个网友自行调教的“AI BLACKPINK”翻唱,甚至一度被认为AI胜过原唱。

AI技术也对K-Pop产业创作和消费场景再塑形。比如EvoM这样的AI作曲家数量倍增,其便是使用大量的数据喂养训练,在几分钟内便可以制作出音乐作品。尽管相比真人创作的作品仍有不及之处,但这也给予了K-Pop从业者一个能够将效益放大的视角。

在韩国音乐版权协会看来,这对需要打磨作品的人类创作者而言是极为致命的打击,“AI作曲家、作词人可以非常快速创作音乐且没有很大的限制,如果AI统治K-Pop可能会给音乐行业带来混乱”。

事实上,AI音乐人的生成也基于大量音乐数据库的投喂,不乏出现侵犯原创作品的可能性,且还会因高效产出的创作模式影响到人类音乐人的生计问题,甚至可能对流行文化领域造成打击。

在大多数K-Pop从业者看来,AI音乐的流行是不可避免的。方时赫对此也曾指出,对于真人是否会继续成为唯一生产迎合消费市场需求和口味的音乐的存在而感到困惑,“AI或许将重塑K-Pop流行乐的未来”。

但相对来说,AI搅动K-Pop除了是威胁更是补强,如Eternity创造之初,Plus9参考了欧盟发布的AI伦理道德指引草案来制作虚拟女团,而不是因道德、版权问题放弃使用AI。

不仅如此,利用AI来制作偶像能否与传统K-Pop真人偶像跟消费受众的互动媲美也仍是一大问题,韩国乔治梅森大学文化研究院副教授李圭泰(音译)便认为,“如果没有任何不可预知的新鲜感,AI偶像只是接近视频技术的东西,而不是K-Pop”。

结语

K-Pop偶像产业对于AI的频繁试水显而易见,但AI是否能够成为K-Pop的新引擎仍不能着急下论断。

这是因为,眼下摆在经纪公司面前的难题——虚拟与现实之间的似真似假矛盾仍未解决。正如即便虚拟女团MAVE已十分接近真人偶像,并已在YouTube突破2000万播放量、Spotify达到月收听数突破300万,其所属Metaverse娱乐的目标仍然是“创造完全AI驱动、真正可信的虚拟人”。

这也是因为,K-Pop的特点是与粉丝之间建立的诉求响应。而虚拟偶像们如今努力靠近真人偶像的“饭撒”行为,仍是存在着一定的假人感,偏向于聊天机器人服务。

如何与消费受众建立上达情感、难忘且长期的紧密联系,也是K-Pop在利用AI技术突围下一城的关键所在。毕竟,不管是真人还是AI,最终收割的目标,还是全球性的K-Pop粉丝经济。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