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文丨Shirly Choi
12月20日下午,甘肃积石山地震后的第二天,村民马元录才刚从广东赶回自己的家,甘肃积石山县大河家镇周家村。一口水都没喝,他就开始给家人搭帐篷。
马元录从前没搭过帐篷,不过这对于他来说十分简单:先挑选本来作为柴火、结实的木棍,再以一面没有倒塌的院墙为基础,构造出一个足够几人居住的空间,用绳子将木架绑牢,最后盖上年头已久的塑料布作为篷布。帐篷内布置简单——地上铺好红色毛毡地毯和床单,上面加一层电热毯,到了夜晚,再盖上两、三床被子。生好炉火是必要的,“不然冷得招架不住”。
马元录,今年64岁,在东莞打工,卖烤鸡腿。18日晚上,地震发生后的凌晨12点半,同在广东的儿媳妇来了电话,马元录这才知道自己生活了三十年的村子地震了。他刷短视频了解灾情,发现大河家镇是严重受灾的地区之一,“一辈子没哭过”的马元录掉泪了。马元录还有一个儿子是残疾,地震后的头两个晚上,马元录通过视频电话了解到,自己的妻子、地震时被妻子背出来的残疾的儿子、他的孙女和孙子,挤在家里一辆老年代步车上度过了寒夜。
12月20日早上6点多,马元录出发,先从深圳飞到兰州,再经由民和县回到大河家镇,再坐电动车回到了周家村。一路上,马元录看到不少救援队,回到村子里时,他的家已经是现在的模样了:没有一间屋子是完好的,如果没有余震,那么北边的四间屋子勉强可以使用,但墙上裂开的口子会让风灌进来。
用他自己的话说,这些屋子马元录“还没好好住上两个月”——四、五年前,花了大概30万元,作为贫困户的马元录一家刚刚建好八间屋子,到现在,还有5万多借款没有还清。马元录提到,这几间新房是钢筋混凝土建造的,但为了降低成本,他选择性地“偷工减料”,地震后,这几间房受损较其他几间更为严重。
马元录说,到目前为止,由于儿子行动不便,他们一家选择暂时继续住在帐篷里。村子里,马元录见到不少村民也搭起了类似的帐篷,还有一些村民陆陆续续收到了发放的救灾帐篷。灾后几日,不少村子里都能见到不同样貌、材料各异的帐篷,在回到自己的房屋之前,这里是村民们短暂的新居所。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