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2016年最好看的成长类电影,没有之一:《二十八岁未成年》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2016年最好看的成长类电影,没有之一:《二十八岁未成年》

为了避免二次伤害,往往人们在恋爱中很少在同一个沟里翻两次船,不翻两次船这事儿,就是成长,《二十八岁未成年》在讲一个成长的故事。

作者:铮在撩人

《二十八岁未成年》

推荐指数:四星+

治愈指数:四星+

影片基本信息

类型:奇幻、爱情

编剧:张末等

导演:张末

主演:倪妮、霍建华、马苏、王大陆等

出品公司:乐视影业

上映时间:2016年12月

有必要介绍一下该片导演张末,中国第五代导演代表人物张艺谋的大女儿。张末这个名字以前可能人们可能没有听说过。人们说起张末还得先介绍她父亲张艺谋,但在《二十八岁未成年》上映后,人们再提起她可能就直称为张末了,因为“张末”一样是“高水准”电影的保证。

《二十八岁未成年》2016年12月9日上映,七天后又上映了张艺谋新作《长城》,这父女档两部电影,不但在国内引爆了口碑(无论好评差评,两极分化)而且还狂刷了十多亿的票房。

整个2016年的中国电影市场,若没有这两部电影支撑,必然会失色不少,毕竟高口碑电影《驴得水》的光辉照不亮2016年整年中国电影整体作品质量不如意的尴尬局面。

“导二代”的张末,虽首执导筒《二十八岁未成年》,但这并非是她第一次涉水电影。以前张艺谋多部电影,如《山楂树之恋》、《金陵十三钗》等等都有她的参与,至于她在以后的艺术道路上能否超越父亲的成就,我们不做判断,以后的事儿谁说的准呢。

言归正传,说《二十八岁未成年》的故事内容:

一个在爱情里迷失自己的姑娘凉夏,在意外得到超能力后,一步步利用超能力走出迷失,赢得人生的故事。

该片值得肯定的地方很多,让我特别肯定的有两点,一是倪妮的演技,二是故事的主题和故事主线。

倪妮的演技

倪妮自09年出演张艺谋电影《金陵十三衩》,以谋女郎身份出道后,演绎事业发展的一直很顺,几年之后便蹿升至,与杨颖、杨幂、刘诗诗并称为内地新四小花旦的地位,可见其锋芒之锐可见一斑。

倪妮在电影《二十八岁未成年》中,饰演女主凉夏一角(28岁的大凉夏,18岁的小凉夏)。也就是说,倪妮想要演好凉夏这个角色,对其演技的直接考验,便是能够演好年龄跨度长达十年、性格又不同的大小凉夏。

在观影过程中,观众一看倪妮的表演,就能分得清到现在的凉夏是18岁的,还是28岁的,这本身就是对倪妮演技的肯定。

倪妮在本片中,吓到了我的演技有两处。第一处是在小凉夏为了赢得跟自己的心上人严岩,见面的时间,当着马苏的面,找到最后几颗能赢得时间的巧克力后,马苏警告小凉夏,这是最后能保持小凉夏生命的巧克力了,并阻止小凉夏吃巧克力。这时,倪妮的演技大爆发,她向马苏死亡式凝视几秒,那种决绝的眼神,让我隔着屏幕就感受到了小凉夏为了爱情义无反顾,飞蛾扑火般的牺牲和愿意。

第二处是在影片结尾,凉夏食物中毒后,在凉夏意识中,大凉夏和小凉夏第一次在同一个空间相见时,大凉夏让小凉夏跟自己一起走,小凉夏拒绝,然后瞬间崩溃说没人管她、爱她的表演,看的让人心碎。

故事主题和故事线

影片借凉夏爱情故事的外壳,在讲一个女孩成长的故事。

讲到成长,那就涉及到“成长”本身是什么。成长的意义绝不是年龄的累积和容颜的变化,人们讲到成长,一般的内核是讲心智的成熟、世界观、价值观的改变。

既然成长不以年龄作为主要评判标准,那我们可以设一个命题:人是可以快速成长的,加速剂就是爱情。

没结婚的爱情把人的心变得盲目和破碎,结了婚有了小孩的爱情又让人多了几分责任和笃诚。吃一堑长一智,人作为高级动物,为了避免二次伤害,往往人们在恋爱中很少在同一个沟里翻两次船,这个为了避免伤害不翻两次船的事情,就是成长。

影片《二十八岁未成年》,在故事开始的时候,凉夏处于爱情当中,但是很被动,她跟男友茅亮在一起十年了,十年前茅亮对她的海誓山盟,早就丢在醉心于工作的日日夜夜中——茅亮已经不爱凉夏了。而在爱情里,凉夏被自己的爱情洗脑了,为了能跟茅亮在一起,她甘心放弃自己的梦想——画画。

成长是主动的,是可以赢得人生的,是正能量。凉夏的十年爱情当中,把身心都给了茅亮,为了她所谓的爱情,她可以拒绝成长!她可以在爱情中做低到骨子里,最卑微的尘埃。

凉夏在爱情里卑微的地位,在一次意外获得能使心智都回到18岁的超能力后,发生了转变,18岁的凉夏,是生活的赢家:有主见、有活力、有憧憬又不妥协,最主要的是,小凉夏那个时候只想成个画家,因为那是她的梦想。

后来的故事中,大小凉夏的故事交叉发展,因为小凉夏的出现,让大凉夏逐渐认识到爱情,最主要的是在爱情中认识到自己。大凉夏为了不让自己第二次翻船,自己在卑微的尘埃里开出了花,是事业上重拾画笔,在生活中不被感情左右。

通过凉夏的爱情故事,导演在试图讨论对成长、人生,关于成长这个大的故事主线,表达的相对较完整。这种完整是可以横向在以往青春类、爱情类国产电影进行比较,并且可以胜出的。毕竟没有主题、不接地的主题、价值观有问题、主题诉求过多表达不清主线的国产电影,比比皆是,比如《匆匆那年》、《有一个地方只有我知道》、《左耳》、《夏有乔木雅望天堂》等等等等。

像《二十八岁未成年》表达的这种主题,比如成长和活出自己,这种正确的价值观是可以做到让观众观影过后,有所感、有所反思和发现的。

那像类似《二十八岁未成年》中的主题,其它电影有没有?答案是肯定有啊,是青春片、爱情片都应该有。“成长”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也是很常用/或多或少涉及到的一个概念。比如电影《怦然心动》中,在讲青春期的感情,这是感情和年龄的成长;比如《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等等。

在生活工作中,一般讲政策/策略有了,怎么落实是关键。电影故事也是一样,一个主题有了,怎么落实主题是关键。

这就是涉及到《二十八岁未成年》的故事主线——找回自己,做自我。整部电影通篇都没有脱离这个主线,倪妮和霍建华、王大陆的爱情都在服务这条主线,也就是说爱情不是关键,导演的意图不是在讲爱情,而在于敢于割去各种诉求,把主题沉淀到夸张点讲,到人文的高度,将“找自己”绑在了十字架上,让观众观影的同时,能进行深刻的自我认知和剖析。

这样以来,故事的主线和主题达成了高度一致,出来的作品,完成度就会相对较高。而不是像其它弱弱的电影一样将所有诉求一锅煮,希望治百病,这做法本身基本就扯淡,最后煮出的大杂烩会让人吃了食物中毒。

好,《二十八岁未成年》优点说到这里,接下来说它的不足,其实好多不足……

比如人物交代不完整:

在影片中,王大陆不知道为什么离开就坐火车离开,而且非得离开凉夏所在的城市。

霍建华在影片中的人设就很矛盾,霍是为了工作能干出任何事儿的人,最后怎么死去活来的,愿意去裸奔来跟凉夏示爱?是因为看了十年前的光盘?这种交代有些苍白,更别说为什么十年之后霍建华会变成一个工作狂,解释一下霍建华是凤凰男也好啊,但是什么都么有解释。

再比如吃巧克力回从前的超能力这件事儿就没跟观众说清。

插一嘴,影片中,巧克力工厂最后毁于外星坠物那点笑死我了。总局规定建国后不能成精,为了使得超能力合理,导演是不是将超能力的事儿推到了外星人身上,所以才有了外星坠物摧毁了巧克力工厂呢,我个人认为一定是的,为了电影过审,工作人员也是撸起袖子来使劲干啊。

还比如,故事主要讲的成长,女主凉夏的成长太具偶然性,这种偶然性作用在电影中,使得女主“英雄”的地位没有立起来。毕竟这不是无厘头电影,女主要成长还得靠自己,而不是超能力。再说超能力这事儿还没解释清……

还有比如很多,就不一一列出。因为每部影片都有bug,看人、跟人相处不能总揪着缺点不放,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大。电影《二十八岁未成年》可看性完全可以弥补其影片漏洞,所以推荐。

来源:微信公众号/zhengzailiaoren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2016年最好看的成长类电影,没有之一:《二十八岁未成年》

为了避免二次伤害,往往人们在恋爱中很少在同一个沟里翻两次船,不翻两次船这事儿,就是成长,《二十八岁未成年》在讲一个成长的故事。

作者:铮在撩人

《二十八岁未成年》

推荐指数:四星+

治愈指数:四星+

影片基本信息

类型:奇幻、爱情

编剧:张末等

导演:张末

主演:倪妮、霍建华、马苏、王大陆等

出品公司:乐视影业

上映时间:2016年12月

有必要介绍一下该片导演张末,中国第五代导演代表人物张艺谋的大女儿。张末这个名字以前可能人们可能没有听说过。人们说起张末还得先介绍她父亲张艺谋,但在《二十八岁未成年》上映后,人们再提起她可能就直称为张末了,因为“张末”一样是“高水准”电影的保证。

《二十八岁未成年》2016年12月9日上映,七天后又上映了张艺谋新作《长城》,这父女档两部电影,不但在国内引爆了口碑(无论好评差评,两极分化)而且还狂刷了十多亿的票房。

整个2016年的中国电影市场,若没有这两部电影支撑,必然会失色不少,毕竟高口碑电影《驴得水》的光辉照不亮2016年整年中国电影整体作品质量不如意的尴尬局面。

“导二代”的张末,虽首执导筒《二十八岁未成年》,但这并非是她第一次涉水电影。以前张艺谋多部电影,如《山楂树之恋》、《金陵十三钗》等等都有她的参与,至于她在以后的艺术道路上能否超越父亲的成就,我们不做判断,以后的事儿谁说的准呢。

言归正传,说《二十八岁未成年》的故事内容:

一个在爱情里迷失自己的姑娘凉夏,在意外得到超能力后,一步步利用超能力走出迷失,赢得人生的故事。

该片值得肯定的地方很多,让我特别肯定的有两点,一是倪妮的演技,二是故事的主题和故事主线。

倪妮的演技

倪妮自09年出演张艺谋电影《金陵十三衩》,以谋女郎身份出道后,演绎事业发展的一直很顺,几年之后便蹿升至,与杨颖、杨幂、刘诗诗并称为内地新四小花旦的地位,可见其锋芒之锐可见一斑。

倪妮在电影《二十八岁未成年》中,饰演女主凉夏一角(28岁的大凉夏,18岁的小凉夏)。也就是说,倪妮想要演好凉夏这个角色,对其演技的直接考验,便是能够演好年龄跨度长达十年、性格又不同的大小凉夏。

在观影过程中,观众一看倪妮的表演,就能分得清到现在的凉夏是18岁的,还是28岁的,这本身就是对倪妮演技的肯定。

倪妮在本片中,吓到了我的演技有两处。第一处是在小凉夏为了赢得跟自己的心上人严岩,见面的时间,当着马苏的面,找到最后几颗能赢得时间的巧克力后,马苏警告小凉夏,这是最后能保持小凉夏生命的巧克力了,并阻止小凉夏吃巧克力。这时,倪妮的演技大爆发,她向马苏死亡式凝视几秒,那种决绝的眼神,让我隔着屏幕就感受到了小凉夏为了爱情义无反顾,飞蛾扑火般的牺牲和愿意。

第二处是在影片结尾,凉夏食物中毒后,在凉夏意识中,大凉夏和小凉夏第一次在同一个空间相见时,大凉夏让小凉夏跟自己一起走,小凉夏拒绝,然后瞬间崩溃说没人管她、爱她的表演,看的让人心碎。

故事主题和故事线

影片借凉夏爱情故事的外壳,在讲一个女孩成长的故事。

讲到成长,那就涉及到“成长”本身是什么。成长的意义绝不是年龄的累积和容颜的变化,人们讲到成长,一般的内核是讲心智的成熟、世界观、价值观的改变。

既然成长不以年龄作为主要评判标准,那我们可以设一个命题:人是可以快速成长的,加速剂就是爱情。

没结婚的爱情把人的心变得盲目和破碎,结了婚有了小孩的爱情又让人多了几分责任和笃诚。吃一堑长一智,人作为高级动物,为了避免二次伤害,往往人们在恋爱中很少在同一个沟里翻两次船,这个为了避免伤害不翻两次船的事情,就是成长。

影片《二十八岁未成年》,在故事开始的时候,凉夏处于爱情当中,但是很被动,她跟男友茅亮在一起十年了,十年前茅亮对她的海誓山盟,早就丢在醉心于工作的日日夜夜中——茅亮已经不爱凉夏了。而在爱情里,凉夏被自己的爱情洗脑了,为了能跟茅亮在一起,她甘心放弃自己的梦想——画画。

成长是主动的,是可以赢得人生的,是正能量。凉夏的十年爱情当中,把身心都给了茅亮,为了她所谓的爱情,她可以拒绝成长!她可以在爱情中做低到骨子里,最卑微的尘埃。

凉夏在爱情里卑微的地位,在一次意外获得能使心智都回到18岁的超能力后,发生了转变,18岁的凉夏,是生活的赢家:有主见、有活力、有憧憬又不妥协,最主要的是,小凉夏那个时候只想成个画家,因为那是她的梦想。

后来的故事中,大小凉夏的故事交叉发展,因为小凉夏的出现,让大凉夏逐渐认识到爱情,最主要的是在爱情中认识到自己。大凉夏为了不让自己第二次翻船,自己在卑微的尘埃里开出了花,是事业上重拾画笔,在生活中不被感情左右。

通过凉夏的爱情故事,导演在试图讨论对成长、人生,关于成长这个大的故事主线,表达的相对较完整。这种完整是可以横向在以往青春类、爱情类国产电影进行比较,并且可以胜出的。毕竟没有主题、不接地的主题、价值观有问题、主题诉求过多表达不清主线的国产电影,比比皆是,比如《匆匆那年》、《有一个地方只有我知道》、《左耳》、《夏有乔木雅望天堂》等等等等。

像《二十八岁未成年》表达的这种主题,比如成长和活出自己,这种正确的价值观是可以做到让观众观影过后,有所感、有所反思和发现的。

那像类似《二十八岁未成年》中的主题,其它电影有没有?答案是肯定有啊,是青春片、爱情片都应该有。“成长”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也是很常用/或多或少涉及到的一个概念。比如电影《怦然心动》中,在讲青春期的感情,这是感情和年龄的成长;比如《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等等。

在生活工作中,一般讲政策/策略有了,怎么落实是关键。电影故事也是一样,一个主题有了,怎么落实主题是关键。

这就是涉及到《二十八岁未成年》的故事主线——找回自己,做自我。整部电影通篇都没有脱离这个主线,倪妮和霍建华、王大陆的爱情都在服务这条主线,也就是说爱情不是关键,导演的意图不是在讲爱情,而在于敢于割去各种诉求,把主题沉淀到夸张点讲,到人文的高度,将“找自己”绑在了十字架上,让观众观影的同时,能进行深刻的自我认知和剖析。

这样以来,故事的主线和主题达成了高度一致,出来的作品,完成度就会相对较高。而不是像其它弱弱的电影一样将所有诉求一锅煮,希望治百病,这做法本身基本就扯淡,最后煮出的大杂烩会让人吃了食物中毒。

好,《二十八岁未成年》优点说到这里,接下来说它的不足,其实好多不足……

比如人物交代不完整:

在影片中,王大陆不知道为什么离开就坐火车离开,而且非得离开凉夏所在的城市。

霍建华在影片中的人设就很矛盾,霍是为了工作能干出任何事儿的人,最后怎么死去活来的,愿意去裸奔来跟凉夏示爱?是因为看了十年前的光盘?这种交代有些苍白,更别说为什么十年之后霍建华会变成一个工作狂,解释一下霍建华是凤凰男也好啊,但是什么都么有解释。

再比如吃巧克力回从前的超能力这件事儿就没跟观众说清。

插一嘴,影片中,巧克力工厂最后毁于外星坠物那点笑死我了。总局规定建国后不能成精,为了使得超能力合理,导演是不是将超能力的事儿推到了外星人身上,所以才有了外星坠物摧毁了巧克力工厂呢,我个人认为一定是的,为了电影过审,工作人员也是撸起袖子来使劲干啊。

还比如,故事主要讲的成长,女主凉夏的成长太具偶然性,这种偶然性作用在电影中,使得女主“英雄”的地位没有立起来。毕竟这不是无厘头电影,女主要成长还得靠自己,而不是超能力。再说超能力这事儿还没解释清……

还有比如很多,就不一一列出。因为每部影片都有bug,看人、跟人相处不能总揪着缺点不放,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大。电影《二十八岁未成年》可看性完全可以弥补其影片漏洞,所以推荐。

来源:微信公众号/zhengzailiaoren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