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中国裁判文书上网数量大幅下降,最高法:从未“叫停”文书上网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中国裁判文书上网数量大幅下降,最高法:从未“叫停”文书上网

最高法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公开”与“公布”不能划等号,司法公开并不意味着所有司法信息都要在互联网上发布。

摄影:界面新闻/范剑磊

界面新闻记者 | 吕雅萱

界面新闻编辑 | 翟瑞民

自2013年上线至今,中国裁判文书网累计公开裁判文书1.3亿余篇,被视为中国司法改革和司法公开取得的标志性成就之一。但是,近期最高人民法院发文新建全国法院裁判文书库的消息引发广泛关注,中国裁判文书网将何去何从也成为法律界讨论的焦点。

2023年12月22日,最高法发布《关于征集人民法院案例库参考案例的公告》(简称《公告》)。在随后发布的答记者问中,最高法相关部门负责人专门回应了裁判文书网新增文书数量大幅下降、文书是否还会上网公开,以及全国法院裁判文书库与人民法院案例库的功能关系等问题。

此前据《财经》等媒体报道,最高法拟于2024年1月上线运行全国法院裁判文书库,并明确了其应用范围,仅支持全国法院干警在内部专网查询检索裁判文书。记者从不同层级法官处证实,最近已收到最高法发布的《关于建设全国法院裁判文书库的通知》。

此外,该报道称,记者还从多位不同省份的高级人民法院人士处了解到,最高法也在同步筹建“人民法院案例库”,供各级法院、广大法官使用,并适时、以适当方式对外公开,供社会公众使用。

在中国裁判文书网已经运行10年的情况下,为何要另建全国法院裁判文书库?“人民法院案例库”又是何种定位?三个数据库之间是分工不同、互为补充?还是将形成替代关系?最高法此前并未明确说明。

中国裁判文书网自2013年7月上线运行。公开信息显示,2014年,中国裁判文书网公布了超过20万份裁判文书,2015年更是突破了100万份。2016年,中国裁判文书网改版,增加公开5种民族语言裁判文书,提供全网智能化检索服务。此外,中国裁判文书网手机客户端也于2016年8月30日上线。 截至2022年9月,中国裁判文书网已累计公开裁判文书1.3亿余篇,访问量超过900亿次。

界面新闻梳理发现,从2014年到2019年,中国裁判文书网每年新增公开的裁判文书数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然而,从2021年开始,每年新增公开的裁判文书数出现了下降的趋势,特别是从2021年到2023年,每年新增公开已降至1000万份左右。

中国裁判文书网近年上网文书数量呈大幅下降趋势,这是否意味着最高法深化司法公开的方向有所调整?

最高法相关部门负责人称,裁判文书网设立10年以来,在推动阳光司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时存在检索不便利、标准不统一、缺乏官方权威认可等问题;一些上网文书法律意义有限的同时,暴露了当事人各类事实性、身份性信息,造成当事人、公司、企业,提出投诉;有的商业公司将“爬取”的文书数据转化为法律检索、企业征信、人工智能“产品”营利,但未按安全、合规、可控要求管理,有些“黑灰产业”甚至据此从事敲诈勒索、信息倒卖、刷取流量等违法活动。基于上述问题, 从2021年7月开始,最高人民法院按照有关各方的反映、诉求和建议,采取了一些针对性整改措施。

据介绍,通过严格风险筛查、完善公开标准,每年上网文书数量从2020年的1920万件、2021年的1490万件降至2022年的1040万件。2023年1月至今,上网文书数量为511万件。“可以说,自2021年以来,优化裁判文书公开机制的工作一直在有序开展,但从未‘叫停’过文书上网。”最高法相关部门负责人强调。

该负责人进一步表示,民法典、个人信息保护法、数据安全法出台后,也对司法公开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人民法院的司法公开工作,一方面要“充分满足当事人的参与权、知情权”,另一方面,要“防止公民的正当权益、企业的生产经营以及公共利益因不当公开受到不利影响”。

该负责人表示,“公开”与“公布”不能划等号,司法公开并不意味着所有司法信息都要在互联网上发布。按照宪法和法律,庭审依法公开进行,裁判文书经宣判并向当事人送达,就是在践行审判依法公开原则。司法公开既包括在线公开,也包括线下公开;既包括向当事人的公开,也包括向社会公众的公开。

接下来,裁判文书是否是否会继续上网公开?最高法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现在对外公开的裁判文书网会继续发挥应有作用,同时,裁判文书上网的标准也需要优化、机制还需要规范,相关工作将按照严格依法、稳慎适当、依法监管的原则持续推进。

据介绍,民事、行政诉讼法都规定了公众可以查阅生效裁判文书,但并未要求生效文书必须在同一网络平台上集中公开。下一步,最高法将采取线上公开和线下查询相结合的方式,严格落实法律规定,保障公众依法查阅生效文书的权利。

各级人民法院也将定期在裁判文书网公布裁判文书,同时会更加稳慎地协调兼顾好满足公众知情权、监督权与保护数据、信息安全及个人隐私的关系,更加充分地发挥好案例、好文书的作用。同时,最高法将加强监管,对相关商业机构不当使用裁判文书数据的行为进行约谈,引导督促其依法、合规使用数据。

在此次答问中,最高法相关部门负责人针对为何新建全国法院裁判文书库的问题表示,为了有针对性地加强审判管理、辅助司法决策、服务国家和社会治理,最高人民法院决定建设全国法院裁判文书库,在四级法院专网内汇聚各类裁判文书。裁判文书库主要并不是为了给法官办案提供类案查询,而是着眼于国家和社会治理中司法大数据的分析应用,为制定司法政策、推进司法改革、提出司法建议等提供依据和参考。

对于新建人民法院案例库,最高法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为针对性解决裁判文书网使用不便、检索不准、标准不一等问题,最高法经研究,于2023年7月决定建设“人民法院案例库”。 案例库的案例目前主要由各地法院依程序报送,都要由最高法各审判庭按业务条线对口负责、审查把关,经法官会议集体讨论通过;原来有多种不同裁判类型的,还要报分管院领导同意后,才能送研究室审核入库。

“与之前将裁判文书‘上传了事、简单累加’的公开方式相比,案例库将收录对类案具有参考示范价值,并经最高法审核认可的权威案例,未来将成为裁判文书网在应用和效能上的‘升级版’。二者是互为补充、相得益彰的关系,并不是要以库代网、此开彼关。”该负责人说。

据最高法数据,目前,人民法院案例库已收录2000余件参考案例,包括刑事案例500余件、民事案例1200余件、行政案例200余件以及部分国家赔偿、执行案例。《公告》表示,为拓宽参考案例来源,尽快丰富案例库资源,现面向社会公众征集经最高人民法院审核认为对类案具有参考示范价值的权威案例。

“案例库建成后,当然要向包括专家学者、律师、当事人等在内的社会公众开放。只有供社会开放使用,才能方便人民群众通过案例更加有效地学习了解法律,明悉行为规范,增强诉讼预期,进而促进诉源治理;同时,也将为广大法律、司法界人士提供更加鲜活、精准、权威的办案参考和研究素材。”上述负责人说,案例库建成后,将覆盖各类罪名、案由,在同一罪名、同一案由下的不同法律适用问题也将有相应案例。人民法院审理案件,必须查阅案例库,参考入库同类案例作出裁判,以保障法律适用统一、裁判尺度统一,避免“同案不同判”。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中国裁判文书上网数量大幅下降,最高法:从未“叫停”文书上网

最高法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公开”与“公布”不能划等号,司法公开并不意味着所有司法信息都要在互联网上发布。

摄影:界面新闻/范剑磊

界面新闻记者 | 吕雅萱

界面新闻编辑 | 翟瑞民

自2013年上线至今,中国裁判文书网累计公开裁判文书1.3亿余篇,被视为中国司法改革和司法公开取得的标志性成就之一。但是,近期最高人民法院发文新建全国法院裁判文书库的消息引发广泛关注,中国裁判文书网将何去何从也成为法律界讨论的焦点。

2023年12月22日,最高法发布《关于征集人民法院案例库参考案例的公告》(简称《公告》)。在随后发布的答记者问中,最高法相关部门负责人专门回应了裁判文书网新增文书数量大幅下降、文书是否还会上网公开,以及全国法院裁判文书库与人民法院案例库的功能关系等问题。

此前据《财经》等媒体报道,最高法拟于2024年1月上线运行全国法院裁判文书库,并明确了其应用范围,仅支持全国法院干警在内部专网查询检索裁判文书。记者从不同层级法官处证实,最近已收到最高法发布的《关于建设全国法院裁判文书库的通知》。

此外,该报道称,记者还从多位不同省份的高级人民法院人士处了解到,最高法也在同步筹建“人民法院案例库”,供各级法院、广大法官使用,并适时、以适当方式对外公开,供社会公众使用。

在中国裁判文书网已经运行10年的情况下,为何要另建全国法院裁判文书库?“人民法院案例库”又是何种定位?三个数据库之间是分工不同、互为补充?还是将形成替代关系?最高法此前并未明确说明。

中国裁判文书网自2013年7月上线运行。公开信息显示,2014年,中国裁判文书网公布了超过20万份裁判文书,2015年更是突破了100万份。2016年,中国裁判文书网改版,增加公开5种民族语言裁判文书,提供全网智能化检索服务。此外,中国裁判文书网手机客户端也于2016年8月30日上线。 截至2022年9月,中国裁判文书网已累计公开裁判文书1.3亿余篇,访问量超过900亿次。

界面新闻梳理发现,从2014年到2019年,中国裁判文书网每年新增公开的裁判文书数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然而,从2021年开始,每年新增公开的裁判文书数出现了下降的趋势,特别是从2021年到2023年,每年新增公开已降至1000万份左右。

中国裁判文书网近年上网文书数量呈大幅下降趋势,这是否意味着最高法深化司法公开的方向有所调整?

最高法相关部门负责人称,裁判文书网设立10年以来,在推动阳光司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时存在检索不便利、标准不统一、缺乏官方权威认可等问题;一些上网文书法律意义有限的同时,暴露了当事人各类事实性、身份性信息,造成当事人、公司、企业,提出投诉;有的商业公司将“爬取”的文书数据转化为法律检索、企业征信、人工智能“产品”营利,但未按安全、合规、可控要求管理,有些“黑灰产业”甚至据此从事敲诈勒索、信息倒卖、刷取流量等违法活动。基于上述问题, 从2021年7月开始,最高人民法院按照有关各方的反映、诉求和建议,采取了一些针对性整改措施。

据介绍,通过严格风险筛查、完善公开标准,每年上网文书数量从2020年的1920万件、2021年的1490万件降至2022年的1040万件。2023年1月至今,上网文书数量为511万件。“可以说,自2021年以来,优化裁判文书公开机制的工作一直在有序开展,但从未‘叫停’过文书上网。”最高法相关部门负责人强调。

该负责人进一步表示,民法典、个人信息保护法、数据安全法出台后,也对司法公开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人民法院的司法公开工作,一方面要“充分满足当事人的参与权、知情权”,另一方面,要“防止公民的正当权益、企业的生产经营以及公共利益因不当公开受到不利影响”。

该负责人表示,“公开”与“公布”不能划等号,司法公开并不意味着所有司法信息都要在互联网上发布。按照宪法和法律,庭审依法公开进行,裁判文书经宣判并向当事人送达,就是在践行审判依法公开原则。司法公开既包括在线公开,也包括线下公开;既包括向当事人的公开,也包括向社会公众的公开。

接下来,裁判文书是否是否会继续上网公开?最高法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现在对外公开的裁判文书网会继续发挥应有作用,同时,裁判文书上网的标准也需要优化、机制还需要规范,相关工作将按照严格依法、稳慎适当、依法监管的原则持续推进。

据介绍,民事、行政诉讼法都规定了公众可以查阅生效裁判文书,但并未要求生效文书必须在同一网络平台上集中公开。下一步,最高法将采取线上公开和线下查询相结合的方式,严格落实法律规定,保障公众依法查阅生效文书的权利。

各级人民法院也将定期在裁判文书网公布裁判文书,同时会更加稳慎地协调兼顾好满足公众知情权、监督权与保护数据、信息安全及个人隐私的关系,更加充分地发挥好案例、好文书的作用。同时,最高法将加强监管,对相关商业机构不当使用裁判文书数据的行为进行约谈,引导督促其依法、合规使用数据。

在此次答问中,最高法相关部门负责人针对为何新建全国法院裁判文书库的问题表示,为了有针对性地加强审判管理、辅助司法决策、服务国家和社会治理,最高人民法院决定建设全国法院裁判文书库,在四级法院专网内汇聚各类裁判文书。裁判文书库主要并不是为了给法官办案提供类案查询,而是着眼于国家和社会治理中司法大数据的分析应用,为制定司法政策、推进司法改革、提出司法建议等提供依据和参考。

对于新建人民法院案例库,最高法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为针对性解决裁判文书网使用不便、检索不准、标准不一等问题,最高法经研究,于2023年7月决定建设“人民法院案例库”。 案例库的案例目前主要由各地法院依程序报送,都要由最高法各审判庭按业务条线对口负责、审查把关,经法官会议集体讨论通过;原来有多种不同裁判类型的,还要报分管院领导同意后,才能送研究室审核入库。

“与之前将裁判文书‘上传了事、简单累加’的公开方式相比,案例库将收录对类案具有参考示范价值,并经最高法审核认可的权威案例,未来将成为裁判文书网在应用和效能上的‘升级版’。二者是互为补充、相得益彰的关系,并不是要以库代网、此开彼关。”该负责人说。

据最高法数据,目前,人民法院案例库已收录2000余件参考案例,包括刑事案例500余件、民事案例1200余件、行政案例200余件以及部分国家赔偿、执行案例。《公告》表示,为拓宽参考案例来源,尽快丰富案例库资源,现面向社会公众征集经最高人民法院审核认为对类案具有参考示范价值的权威案例。

“案例库建成后,当然要向包括专家学者、律师、当事人等在内的社会公众开放。只有供社会开放使用,才能方便人民群众通过案例更加有效地学习了解法律,明悉行为规范,增强诉讼预期,进而促进诉源治理;同时,也将为广大法律、司法界人士提供更加鲜活、精准、权威的办案参考和研究素材。”上述负责人说,案例库建成后,将覆盖各类罪名、案由,在同一罪名、同一案由下的不同法律适用问题也将有相应案例。人民法院审理案件,必须查阅案例库,参考入库同类案例作出裁判,以保障法律适用统一、裁判尺度统一,避免“同案不同判”。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