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期主持人 | 潘文捷
临近年末,“年度关键词”成为了热议的话题。《柯林斯词典》的2023年度词汇是AI(人工智能)。AI功能日益强大在2023年屡屡得到热议,折射了人们的种种焦虑。《剑桥词典》的年度关键词也和AI有关,hallucinate指的是人类在AI影响下对现实的判断力下降,进而产生“幻视”。剑桥词典的出版经理温德林·尼科尔斯(Wendalyn Nichols)说:“人工智能会产生‘幻觉’的事实提醒我们:人类在使用这些工具时仍然需要保持批判性思维。”与此相对,《韦氏词典》公布的2023年度词汇是“authentic”(真实的,真正的),反映的是AI时代下真实的重要性。
也有榜单和AI完全无涉。词典出版商牛津大学出版社今年的关键词是rizz,这个词从charisma而来,指一个人通过“风格、魅力或吸引力”吸引恋爱对象的能力。牛津大学出版社提到,该词获得了32,000多张大众选票。在今年,一个拥有rizz的典型人物可能是美国流行音乐天后泰勒·斯威夫特,她的巡演成为了重要话题,不仅粉丝众多引发舆论地震,还有很多地方希望她去开演唱会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美国《时代》杂志将其被评为2023“年度人物”(Person of the Year),Apple Music也将其评为年度艺人(Artist Of The Year),《纽约时报》甚至将2023年称为“泰勒·斯威夫特之年”(The Year of Taylor Swift)。
在国内,《咬文嚼字》编辑部12月4日发布了2023年十大流行语,“新质生产力”“双向奔赴”“人工智能大模型”“村超”“特种兵式旅游”“显眼包”“搭子”“多巴胺××”“情绪价值”“质疑××,理解××,成为××”等成为年度关键词。
你如何看待这些年度关键词?你自己的年度关键词是什么?
我们塑造流行语,流行语评选也在反向塑造记忆
孙杨(实习记者):每年十二月末是朋友圈“年度歌单”“年度总结”高发时段。不光是拥有大数据的平台系统在总结,个体也在自己做总结。一种感觉是近几年大家越来越热衷于总结,需要用一些关键词或打卡瞬间像锚一样把自己固定在时代漂浮的浪潮里。
虽然年轻人本身就是网络主力军,但每次看到年度关键词很“年轻”的时候,我还是忍不住想,难道中老年网友们冲浪也是一口一个“多巴胺穿搭”、“质疑、理解、成为”吗?还是说年轻人更在意一年过去如何呢?等到年纪大了,一年在生命里占比没有那么高,分量是否也就不值得一个郑重其事的总结了?
尹清露:我对不同关键词如何彼此关联和激发比较感兴趣——AI产生的幻觉以及对真实的渴求,不就间接催生出了参加Taylor线下演唱会、彼此相认的需要吗?我们聊天室写过今年苹果推出的VR眼镜,但最近它的热度弱了下去(当然,这也跟它的高售价有关)。乐观来看,或许我们已经无法被全然虚拟的体验所吸引了,这是否也算是一个微弱的好消息呢?以及,与其说重要的是rizz,不如说重要的是人们通过名人的charisma获得的情感支撑或能量吧,毕竟在这个大家都很劳碌、“文化体力”不足的年代,时刻打起强心剂才能续命苟活下去。
把这些关键词连接成网,大概就形成了一个类似“2023 database”的东西,待到日后回看,也更能体认当时人们在为什么而激动、为什么而忧虑,还是很有意思的。最近为了写界面文化即将推出的流行文化年终盘点,偶然间查阅了下《时代》杂志,意外地发现往年有两次是非人类当选“年度人物”,分别是1982年的“个人电脑”,以及1988年的“濒危的地球”。由此我们也能看到科技的重大发展节点在哪里,以及环保议题又是在何时真正被提上议程的。今年Taylor当选年度人物,一方面说明政治与娱乐的界限愈加模糊;另一方面,虽然我作为歌迷非常开心,但也觉得这意味着民众的负面情绪已经到达了一个极限,不得不经由偶像的力量才能得到纾解吧。
徐鲁青:每年看年度流行语,都能带出很多年初的回忆,比如今年的“村超”和“多巴胺xx”已经很长一段时间没见了,“新质生产力”“显眼包”更是几乎没用过。再看看去年,“雪糕刺客”和“烟火气”时至今日也不痛不痒。一些词语一晃而过,并不存在太长的使用周期。我们影响着流行语的选择,但权威杂志的评选更反向塑造了我们对2023的认识。其实都可以评一评,觉得对自己来说今年十大词语有哪些。写到这里想到每年会写的年终新闻盘点,说不定明年我们也可以一起来评评关键词。
董子琪:《咬文嚼字》的年度流行语每年都会关注,记得前几年还选出过内卷、打工人和凡尔赛文学。今年我们的编辑部聊天室也关注了不少,像是搭子、文化体力、草台班子、i人e人,都曾经讨论过。社交平台常常是流行语的发生地,像是豆瓣最早创造了“父母皆祸害”词条,知乎发明了“人在美国、刚下飞机”的短语,后来在小红书又有人发现了“纯欲鸡蛋”。有些词汇带有戏谑调侃的意味,像是“特种兵旅游”“宇宙公(公务员)”“宇宙机(计算机)”用法类似于降格幽默,用伟大的英雄词汇描摹日常实践;有些词则是方言的再创造,像是“搭子”本来是吴语中打牌的对子,“划胖”是充门面吹牛;有的就来自于外语引进,比如citywalk、i人e人。
在过去的二十年间,有些方言词汇因为流行媒介获得了全民认可,像是赵本山小品里的一些东北话,比如忽悠、嘚瑟(后来我才知道这些词语来自于满语,为什么我们频繁地用满语讲笑话呢?),还有“宫廷玉液酒,一百八一杯”,也构成了一代人共享的语库。
比较有意思的一点是,流行语会不断变换意义、非常灵活,如果执着于字面意义可能会完全搞错,就像之前讨论过的“鼠鼠我啊”就已分化出了男女老少、精英和废柴各种版本。语气和使用方法也会造成微妙的差别,“小镇做题家”这个词好像目前已从自嘲自称演变成了蔑称,现在竟然要去污名化了。人类使用语言就是这么模糊,褒贬亲疏不会标注出来,但应该心领神会吧。我还很好奇的一点是,不知道今年的流行语会不会进入春晚小品呢?
林子人:东亚的两个邻国每年都会发布自己的汉字或汉字成语,我觉得挺有意思的,比如2022年日本的年度汉字是“战”,韩国的年度汉字成语是“过而不改”,典出《论语·卫灵公》:“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意思是“有过错却不去改正,这才是真正的过错”。汉字博大精深,一个字似乎就在说很多不同的事,仿若谶语。虽然是邻国的评选,但似乎又在暗示共通的真相。
我们努力活过来,是很了不起的一年
孙杨:我在网上看到的觉得还挺有意思的一个年度关键词是“苔”,就是“世界是一个草台班子”的简写,很幽默的拼字。今年出了不少名人事故,人们在前台演戏,被观众揭穿后台的丑恶嘴脸;也有不少名人逝故,演戏班子换了一轮又一轮,一些时代的痕迹慢慢离我们远去。
这个字也让我想起袁凌的《青苔不会消失》这本书,今年白菜价暴跌,两三毛一斤,菜贱伤农,卖出去赚不回人工费,甘肃大地震也让不少人流离失所,甚至直接梦境中失去生命。袁凌在书里面有段话,也挺契合草台班子的描述:“当喧嚣一时的事件归于沉寂,他们仍旧回到阴影中沉默地生活,事实似乎已经被报道多次……他们仍旧只是生活剧场灰色的布景,是没有机会购票入场的主角。”
在当下告诉大家要乐乐呵呵活着显然不现实,但我们依然还在努力活着,就像微小但存有韧性的青苔。这样生活过来,是很了不起的一年。
林子人:“苔”好妙!在认识到“世界是一个草台班子”后,我今年看很多新闻都心态平和了很多。
徐鲁青:今年对我来说的另一个词是“后疫情”。一年之后,这个概念已不像最初那般承载着太多希望,那么我们落空的是什么?相信每个人都对疫情后的第一年有很深的、不一样的感受。
林子人:对我自己而言,我的年度关键词是“重建”。去年我明确感受到心中有一部分永久地破碎了,让我异常痛苦,“历史创伤”到底是什么,我终于知晓。没法说今年我不再感受到痛楚,但在这一年的时间里,我的确在尝试拼起心中的碎片,尝试生活中的其他路径——它们中有些被证明走不通,有些还笼罩在云雾中看不到尽头。
需要重建的还有对世界的认知。之前采访《谁住进了养老院?》作者葛玫,她援引生命历程理论(life-course theory)提出,在一代人青春后期的人格形成期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会塑造一代人的意识。我在想,对于那些人格完全形成之后再经历重大历史事件的人来说,他们的意识又将如何改变呢?既有观念和认知被打破给一颗已经相对成熟的心带来的冲击,会比一颗稚嫩的心被刻上第一道纹路更微不足道吗?
评论